关注聚焦:走近孤独的灵魂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niyu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复杂的神经生物发育障碍疾病,在全球,孤独症患者的数量高达6700万,在儿童中的患病几率已经超过了癌症、糖尿病及艾滋病三者的总和,是世界上人数增长最快的严重性疾病。
  孤独症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其发病不受种族、阶级和地域等因素影响,但男童的患病率约为女童的4倍。孤独症会影响孩子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还会导致孩子喜欢重复刻板行为,其异常一般在1岁半左右逐渐开始被家长发现。
  早期行为干预治疗可以让孤独症患儿的症状得到很大改善,以下迹象可以帮助家长对孤独症孩子尽可能地进行早期识别——
  6个月或更大时,孩子还没有大笑,或做出其他温暖和快乐的表情;
  9个月或更大时,孩子还不能与他人分享声音、笑容或其他表情;
  10个月时,孩子听到自己的名字还没有任何反应;
  1岁时还不会咿呀学语,没有做出与外界交流的手势,如伸手取物或挥手等;
  16个月时,孩子还没有语言;
  两岁时,孩子的语言还没出现两个或以上单词组成的有意义词组;
  在任何年龄段出现语言倒退……
  虽然孤独症没有特效药物可以治疗,但不等于不治之症,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教育和训练,其预后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儿童智力水平、干预的时机和程度等等。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科学教育和治疗干预体系的建立与传播,家庭和专门机构积极展开科学训练,越来越多的孤独症患儿逐步好转起来——
  
  就算飞到了世界的另一边,我也不会因为这长长的距离而感到胆怯;
  每一颗心都拥有自己的语言,因为了解,不用常留身边却住在我心里面。 ——《这世界唯一的你》 周迅
  
  
其他文献
有时是细菌,有时是精灵  儿子有不爱洗手的坏习惯,这时我就会吹着哨子,扮演成集合的细菌:“报告大王,有什么事情?”“今天发现一个不爱洗手的孩子,我们快点集合,在他洗手之前,进入他的身体。”说完我假装扑向儿子,儿子总是被吓得又是尖叫又是疯笑,快快跑去洗手。  每次他不好好吃饭,阻止营养吸收的“破坏精灵”就会出现,让他知道不好好吃饭的后果是怎样的,久而久之,吃饭就不成问题了。每次玩游戏,他都会乐此不疲
虽然离婚本身并没有错,但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劳燕分飞,温馨的家庭轰然坍塌,这种生活环境的改变必然会祸及孩子,让孩子承受成人难以想像的伤痛。据美国心理学家调查发现,不同年龄的离婚家庭,儿童对变故的适应和反应是不同的:    2岁半~3岁3个月儿童表现出的是倒退行为。  3岁8个月~4岁8个月的儿童表现出易怒、攻击性行为、自我责备和迷惑。  5~6岁的儿童表现出更多的焦虑和攻击性行为。  7~8岁儿童表
家教现场  有一次,我在一家小店吃早餐,坐在我对面的是一对母子。那个小男孩看上去4岁多。在等饭的时间里,男孩坐不住了,一会儿踢踢桌角,一会儿把凳子当马骑,嘴上还说着:“驾!驾!”一会儿玩桌上的卫生筷筒,一会儿又跑开。妈妈一脸的生气,厉声训孩子:“不要把凳子弄响!不许玩筷子,没听见吗?不要乱跑,规矩点!”在短短的几分钟内,我发现这个妈妈说了十多次“不要”,而孩子呢,根本不听!你制止了这个,他又玩那个
寒假期间,天气寒冷,孩子不便外出玩耍,大部分时间都得呆在室内。正因为这样,许多孩子不喜欢过寒假。这时,如果家长能为孩子添置一两个有趣而且耐玩的玩具,比如多米诺骨牌,那么,整个寒假,孩子都会其乐无穷,而且受益匪浅。   一个人&一群人  多米诺骨牌能够让各个年龄层次的人参与其中,而且不受年龄和能力的限制,在多米诺骨牌面前,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只要做一个摆放动作即可。一个人可以玩,二个人可以玩,一群
在幼儿论坛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两派意见在打架,80后家长说,现在的小老师很厉害呀,年纪比咱还小个七、八岁,一反映什么问题,她就不软不硬地给你顶回来说“要多锻炼孩子”;90后老师则说,现在的家长怎么总是护犊,不肯让孩子吃一点亏?双方都有怨气,两代人的沟通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呢?  案例1:“为什么午睡后不帮孩子穿衣服?”   80后家长:孩子平时在家都是我们给穿衣服的,怎么到了幼儿园老师都不帮他一下?万
一个十岁出头的女孩很不解地问妈妈:“为什么每次我在家里蹦蹦跳跳的时候,您都要说我啊?”妈妈笑了,说:“我们楼下不是住着你喜欢的马爷爷一家吗?”  女孩雖然明白妈妈的意思,但她还是认为,既然是在家里,就应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见女儿撅着小嘴,妈妈进一步解释:“如果你把动静闹大了,马爷爷马奶奶怎么能休息好呢?”女孩依然不服气:“那为什么咱们家楼上的人老是把声音弄得很响?难道他们不知道我们住在下面吗?”
祖辈:陈先生(生于1953年)   感言:我们的童年比现在的孩子结束得晚  小时候生活虽苦,没有电视、游戏机、甚至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玩具,但我们体验到的自由、快乐却比现在的孩子多得多——没有父母没完没了的唠叨和管束。我们不是三五成群地下河摸鱼虾,就是躲到小树林里抓蟋蟀,偶尔还干脆拉开阵势,看谁的弹弓最先打中远处的玻璃瓶。有时候,我们也做点“坏事”,比如偷偷溜到地里摘几根黄瓜,填饱饥肠辘辘的肚子;或者
我一直对儿子说“你会越来越好”,意思就是,现在不太好没有关系,起点低并不是坏事。因为起点越低,上升的空间就越大,就越容易看到进步。  儿子是个慢性子,起步慢但后劲却很足,所以我并不为他的落后而焦虑。我知道,每到一个新的环境,他虽然开始会比别人差一些,但到最后,他总是能够脱颖而出。  刚到北京的时候,他插班读幼儿园中班,是班上年龄最小的。人生地不熟,加上方言的障碍,儿子刚开始很吃力。但是我告诉他,没
限制自由是最懒的方法  许多父母要求孩子不与陌生人搭讪,不拿陌生人礼物,不相信他们的话,更不能吃陌生人给的食物。  带着孩子外出时,这些父母会反复告诫孩子:出门一定要紧跟父母,绝对不可以跑出家长视线之外。  这样的规条对小孩子而言,真的合适和管用吗?答案是“否”。  孩子天性爱动,喜欢玩耍和探索,这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学习方法;同时,在孩子的世界里,以他们的认知能力,很难理解和区分真实生活中的好人、
“妈妈,我捡到一角钱”  从托儿所出来后,丢丢一路蹦蹦跳跳,唧唧喳喳,像只快乐的小鸟。  突然,丢丢惊喜地大喊:“妈妈,我发财了!你看……”丢丢小小的手心里擎着一枚一角的硬币,乐得直蹦高。  我几乎出于本能地取笑她说:“傻丢丢,一角钱能干什么?一个棒棒糖还要五角呢,这可不是妈妈小时候了,现在一角钱什么也买不到。”  丢丢被我一说,失望地扬起小手,把那枚硬币远远地扔了出去。硬币转着圈往前滚去,恰好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