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朱力(“作物”创始人之一)前些日子的微博里有一段话是这样写的:“人所能追求的并不是任何形式的丰富,而是匮乏的层级。在不同程度的局部满足中,本能动机以及相应的快感,反复地呈现出它们毫无延展性的本质,而通过预设更大的快感去维持日渐麻木的生存动机,从而又将陷入更大的失落。最终人们必将认清生命只是傀儡的真相,而我们能支配的仅有对此感受的主动性和深度。”在我看来,丰富和匮乏都是相对的,如果个人本身的认知是很浅的话,那相应地他所追求的就是丰富,而如果个体所看到的世界是丰富并且重复的话,那无论个体做怎样的事情,大概也只是一种重复。
以这样的开头来介绍一个木工作坊大概未免有些过。2015年年中,朱力从杭州搬到上海,与陈雷雨一起创办木工坊“作物”,位于上海宝山区。因为与雷雨不是太熟,所以也就以朱力为入口一探究竟。其实关注朱力是他还在做“福禄铺”的时候,他当时所做的衣服以及摄影的风格,都让人非常吃惊。每一次产品的发布,都能引起一定的关注度,并且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他重新定义了文艺的概念以及方式。而因为“作物”的创办,让我有机会真的认识了他。
我觉得朱力就是那种什么事情都能做成,但又非常矛盾的人。从最初的艺术圈走到淘宝店,他其实就已经带着对于自我强烈的反感,但如果将这样的态度视作愤世嫉俗或者是艺术家的某一种姿态是不准确的。每个人对于自我都会有一种归属的认知,而至于为何归属于此并不在于你个人的意愿,其实更多在于自我的擅长。而当一个觉得擅长艺术的人变身为“掌柜”的时候,这种否定感大概就开始生成,并愈演愈烈。问题就在于有这样一类人,无论做什么事情,总能比别人预知这件事情的反面,以及看到自己的能力不足,或者说能看到最终这件事情的无意义,以及自己所怀抱目的的虚无,从而收集不同的体验便成了一件少有的可以支持自己生活下去的事情。这个木工坊对于朱力而言,是兴趣使然,他坦言,对于木工,他的技术肯定和木工老师傅没有办法比,但他不能忍受的是身处如此便捷的时代,自己想学习的时候却找不到可以轻易获得的资源。“作物”说是一个教室,更像是一个提供设备和空间的“公用场所”,希望来的人能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工作室一般使用,利用空间去探索更多的可能性。除此之外,雷雨也在和不同的商业场所洽谈各种合作的可能性,试图让木工坊变成一个更为完整的循环。
当一个新的课题被开启的时候,或许会将自己消耗,也或许会得到新的营养,但更为重要的是能让自己乐在其中。手工像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课题一样,让我们这代人用我们的方式去探索,不管如何,这都会在我们的验证后变为一个更为完整的行业。
以这样的开头来介绍一个木工作坊大概未免有些过。2015年年中,朱力从杭州搬到上海,与陈雷雨一起创办木工坊“作物”,位于上海宝山区。因为与雷雨不是太熟,所以也就以朱力为入口一探究竟。其实关注朱力是他还在做“福禄铺”的时候,他当时所做的衣服以及摄影的风格,都让人非常吃惊。每一次产品的发布,都能引起一定的关注度,并且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他重新定义了文艺的概念以及方式。而因为“作物”的创办,让我有机会真的认识了他。
我觉得朱力就是那种什么事情都能做成,但又非常矛盾的人。从最初的艺术圈走到淘宝店,他其实就已经带着对于自我强烈的反感,但如果将这样的态度视作愤世嫉俗或者是艺术家的某一种姿态是不准确的。每个人对于自我都会有一种归属的认知,而至于为何归属于此并不在于你个人的意愿,其实更多在于自我的擅长。而当一个觉得擅长艺术的人变身为“掌柜”的时候,这种否定感大概就开始生成,并愈演愈烈。问题就在于有这样一类人,无论做什么事情,总能比别人预知这件事情的反面,以及看到自己的能力不足,或者说能看到最终这件事情的无意义,以及自己所怀抱目的的虚无,从而收集不同的体验便成了一件少有的可以支持自己生活下去的事情。这个木工坊对于朱力而言,是兴趣使然,他坦言,对于木工,他的技术肯定和木工老师傅没有办法比,但他不能忍受的是身处如此便捷的时代,自己想学习的时候却找不到可以轻易获得的资源。“作物”说是一个教室,更像是一个提供设备和空间的“公用场所”,希望来的人能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工作室一般使用,利用空间去探索更多的可能性。除此之外,雷雨也在和不同的商业场所洽谈各种合作的可能性,试图让木工坊变成一个更为完整的循环。
当一个新的课题被开启的时候,或许会将自己消耗,也或许会得到新的营养,但更为重要的是能让自己乐在其中。手工像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课题一样,让我们这代人用我们的方式去探索,不管如何,这都会在我们的验证后变为一个更为完整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