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写 会写 写好

来源 :新校园·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w82296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就是运用语言文字,叙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表达具体内容,进行思想交流。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常为学生作文无话可说或无病呻吟而感到头痛,因为作文教学虽然把重点放在课内,却涉及到学生的整个生活实践,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成了摆在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本文试从小学生作文教学角度出发,就学生“想写,会写,写好”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以期抛砖引玉,达到对新教改下学生作文教学有所裨益的功效。
  一、只有深切体验,方能积累素材
  近日,笔者所在学校做了一次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抽样431名学生,作文感到没有材料写的225人,占50.1﹪,作文有话写不出来的有226人,占49.9﹪,这充分说明学生作文“言之无物”,“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作文难,难作文”成了一大顽症。
  要解决这一问题,笔者以为首先要使学生有话可说,要使每个学生都感到有兴趣。“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这“活水”从何而来呢?当有深切的心理体验。
  何谓“心理体验”,字典中的解释是“指通过自身经历和实践获得真实感受,从而形成知识和能力的一种内在活动”。如果没有这一心理感受,做起文章来必脱离生活实际,这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从一开始,就必须牢固树立作文教学的本质就是素质教育的现代教学观念,使作文教学的过程真正成为发展学生素质的过程,走出教师导、学生做的“奉命作文”和“应试作文”怪圈,运用多种策略使学生获得真实而有意义的体验,从而使其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时更能闪耀出智慧的火花,爆发出惊人的灵感。
  如何让学生围绕习作要求,通过自己的观察和积极的思考,获取习作的素材,让学生尝试修改,领悟修改的方法,享受成功的欢乐,在作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如能准确把握这一思想精髓,学生才能真正进人到一个“想写、会写、写好”的全新境界。
  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惟有走进生活,感受生活,发现生活才能积累学生的素材库,因为小学学生作文的过程,就是教师“教”学生“认识”生活的过程,只有重视实践,敢于实践,勇于实践,方能使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体验到生活的多彩,人生的美好。因此在设计活动时,教师就要有意识、有目的地组织这样一些活动,并且以学生为源泉,以活动为载体,组织他们参与生活,使学生有可能在再普通不过的小事中积累较典型的写作素材,这不仅关系到作文教学的成与败,也关系到能否在引导学生认识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自然深化作文主题的大问题。这就要注意为学生提供一些活动的必要内容,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有意观察,即便是即兴观察也好去认识生活,获取作文的第一手材料。教师们组织这场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引导他们体验生活,让他们在自己幼小纯洁的心灵上烙上生活的真实印迹。
  二、只有大胆尝试,方能获得深切体验
  教师仅仅有了获得这种深切体验的愿望还远远不够,还要大胆尝试,勇于实践,从日常的教学中获得第一手材料,变空想为动力,使教学活动成为作文写作的永不熄灭的发动机。为此,笔者有意识地开设了以下活动。
  1.组织学生定期开展小制作、小发明竞赛,让他们联系生活的一些具体现象,发现的一些突出问题,动脑动手
  当初的想法很简单,农村学校条件差,只要做出即可,但通过活动,笔者发现学生的动手能力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件件精美的小贺卡呈现在了我们面前,大模大样的机器人走来了、诙谐调皮的橡皮泥兔子在朝教师挤眉弄眼、会“说话”的小狐狸含着狡黠的笑欢迎教师。这一件件作品如果没有生活的源泉,那是难以想象的。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把他们构思这些作品的过程和实践经过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他们感到确实有话可说了,写起作文来得心应手了,同时笔者在班级举行了小作文竞赛,给优胜者发了奖,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笔记本,但他们依然很高兴,感到作文写起来趣味盎然了,这不仅锻炼了学生求新求异的思维,而且升华了学生创新的意识。
  2.为学生们提供想象的空间,大胆想象,大胆创造
  在想象绘画作文活动中,学生们兴趣浓烈,课堂气氛异常活跃。看看他们的画,画中有描画未来生活的,有给地球洗澡的,有展示未来武器基地的,有儿童极乐世界的,还有画太空漫游,画未来外星探测的等。其中一幅,结合家乡的环境污染,想象自己变成了一个机器人,用自己的大嘴吸尽了河里的污水,别有一番风味。最后,笔者将活动与写作结合起来,在活动中学习观察、学习动脑、动口、动手、动感情,这样学生有了深切的体验,再让他们围绕图画展开丰富的想象,作文写起来才不慌不忙,游刃有余。
  3.采取学生摄影的方式,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将所看到的新鲜有价值的事物用照相机拍下来,进行写作训练
  班理的张某平时不擅长写作,但这次他拿来了自己家的照相机,主动带领同学们自由拍摄,在(下转第191页)(上接第122页)他们精心创设的这些作品中,笔者看到了他们调皮可爱的小弟弟,亲亲热热的爸爸妈妈,更有美丽的黄河奇石、开阔的苑川风景、自由洒脱的生活场景。大家根据这些照片认真写来,由于内容丰富,符合实际,所以通过长期坚持,学生的观察、摄影、习作能力普遍得到了提高。
  4.通过小活动,让学生体验大自然的美好,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朴素情感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全面开展对学校周围环境污染情况的调查,了解环境恶化对人类生活的破坏性影响,做“环保小卫士”,自觉保护环境,改善环境。通过各类文化、艺术、体育活动,引导学生到“蓝天下的学校”阅读“生活的教科书”,去寻找生活的源头活水,丰富、积累写作素材。在一次对夕阳进行观察的活动中,学生们的作文让人惊叹,他们都变成了热爱自然、赞美生活的“小诗人”。
  总之,通过—系列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激发了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使他们能够有目的、有顺序、有重点,并抓住特点进行观察,展示了自己的才能,发挥了自己的想像力,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因此,笔者要说,重视实践,勤于体验,这是作文写作中的重要法宝,新的历史时期,只有真正把握这一思想精髓,作文教学才能拼出一片五彩的天空。
其他文献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及重点任务之一。实现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学会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倡导问题意识的原因  1.学生观的变化  新课程强
期刊
著名的特级教师王崧舟曾经说过:“谁都知道,感情只能用感情去触摸,感情只能用感情去领悟,感情只能用感情去交融。”这是王老师语文教学的感言,也是王老师语文教学的经验积淀。王老师在语文教学课上,善于以情激情,引导学生以读悟情,显示出了他独特的教学风格。  一、王老师有艺术家的充满激情的心灵  王老师执教《一夜的工作》课堂上,有这样一个实录镜头:  生(朗读):这是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
期刊
一  2001年实行课程改革以来,学生的学习压力并未得到根本扭转,身为一线教师,笔者对这种现状深有体会:过去怎样布置家庭作业现在还是怎样布置。就是实行“减负”以来,作业量也并未有明显减少,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把学生当作了一个“瓶子”,主要表现为“四多四少”。  1.书面作业多,口头作业少  教师布置的语文家庭作业多为书面形式,如抄写默写、练习卷等。由此可见,教师习惯于让学生书面完成作业,因为这种作业便
期刊
语文课堂教学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怎样使语文教学真正摆脱拘泥于对文字的考证、词语的理解和语法的分析这一气氛沉闷、效率低下的困境,以适应新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所倡导的创新教育要求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必须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必须以学生的终身和个性发展为立足点,着力于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培养,以达到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潜质之目的。只有开放课堂教学,努力摆脱各种枷锁,才能使语文
期刊
曾经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过这样一段话,说的是“盐与汤的启示”。“盐”,就是我们炒菜时放的那个盐;“汤”,就是我们用餐时喝的那个汤。我们知道,盐对人体很重要,那么,现在给每个人发15克盐,请大家吃下去,相信是没有人爱吃的。正确的做法是:用餐时请每个人喝一碗汤,15克盐放在汤里,味道很鲜美,人人都爱喝。错误的做法是:把盐从汤里提取出来,让人先吃盐,然后再喝淡而无味的汤,结果人们既不愿意喝汤,也无法吃盐。由
期刊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是当今教育者应具备的教育观念。如何使学生成为发现者、探索者和创新者呢?下面笔者将自己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几点想法和做法提出来,供各位同仁交流。  一、主动探究,质疑问难  探源于思,思必生疑。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创新的先声。教师鼓励学生要善于思考,敢于挑战权威,在不断出现的“为什么”中提升自己。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积
期刊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当今人类正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变革,社会现代化离不开人的现代化,学校体育的现代化也同样离不开体育教师的现代化,体育教师的现代化也就必然离不开创新型的体育教学观。随着国家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全国范围内的进一步实施,让众多体育教师关注的焦点——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新型体育教学观、学校体育亟待新生力量,就摆在了我们面前,它要求学校必须以人为本,努力培养体育教师的创新能力,逐
期刊
多媒体应用于语文教学中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想像力,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但同时也带来很多教学弊端。作为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恰当使用多媒体。   一、多媒体给语文教学带来无限生机  多媒体融文字、声音、影视、图像于一体,应用于课堂教学为语文教师带来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也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  1.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
期刊
吕叔湘曾指出:“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给教活了”。一堂“活”的语文课,就像一篇跃动的散文,一件流光溢彩的艺术品。语文课堂教学的“活”,需要灵活的教师引导,鲜活的学生思维,活跃的课堂气氛。所谓“活”并不单纯是课堂热闹,而要充分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常中有变、变中守常。笔者在教学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时,
期刊
“换位思考法”通常被人们运用在人际交往中,教育人们在人与人之间产生矛盾时,应懂得站在他人的角度,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其实,把这种思维方式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效果也很不错。  七年级学生理解能力较弱是新课程实验教师的普遍感受。同时,新课标明确要求教师要转变单一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做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新的学习方法,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从而适应新课标的要求,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因此,笔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