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求不应”地藏的信仰追求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mslif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2--01
  在日本,不得不说地藏是与人最为亲近的菩萨了。因其拥有救济六道众生的恩惠,并给人们带来健康、财富、长寿等现世利益,在日本民间很快建立起了稳固的地藏信仰。《今昔物语集》等说话文学[1]中不乏地藏故事,形象十分明晰、机能显著,地藏研究学者多有此方面的详细分析。
  地藏在日本儿童文学杂志集《赤い鳥》[2]中作为主人公频繁出现,从地藏信仰的流行和大量的地藏说话文学著述来看,这似乎不足为奇。然而《赤い鳥》中的地藏却与传统地藏形象不尽相同,机能改变的情况屡屡出现。其第8卷第4号(1922年4月号)里有一则题为《地蔵の村》的故事,作者为宇野浩二,故事内容如下:
  有一位上了年纪的和尚,给村子里带来了“有求必应”和“有求不应”两尊地藏。村人们纷纷去“有求必应”地藏那里祈求自己能变成有钱人、疾病可以痊愈、变得幸福,结果大家真的都实现了愿望。但因为大家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于是不再满足与别人一样幸福,这次去许愿“让我变得最有钱吧”“让我变得最幸福吧”。接下来人们又都去祈求他人的不幸“我希望邻居家人染上疾病”“让村子里的其他人变得贫穷吧”,几年过去了,大家因此全员变得贫穷、疾病、不幸。老和尚再次来到村子里,“大家适可而止吧,现在收起欲望,去‘有求不應’地藏那里吧。”村人仿佛一下觉醒了,今后纷纷去拜访“有求不应”地藏,但去了以后什么也不祈求,只是参拜一下就回来了。于是村子恢复了平静。
  正因为“有求必应”地藏的存在,地藏特有的实现现世利益的性格得以保存。然而,这则故事里还设置了“有求不应”地藏,伴随着两尊地藏的同时存在,建立起了以往所不曾出现的新的地藏观念,机能随之改变。
  我们不禁要问,既然是“有求不应”,那地藏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呢?其实不然。村人们总是在考虑着怎么让自己变得比其他人还幸福,这种新的想法,在江户时期是不存在的。江户时期的日本,人有等级之分,有贵族也有庶民,贵族和庶民所祈愿的事情必定是不同的,这就保证了在一定程度上,这一时期的人们各自过着与自己等级所相仿的生活,同一等级下的人們生活层次差异并不大。然而,随着近代化的发展,身份等级消失了,原本各个等级下的人们真正过上了相同的生活。这必然引起不满,大家开始动了其他心思,去地藏那祈求他人的不幸。在这种祈求自身的幸福和他人的不幸的无限循环中,人们对地藏失去了信心,再也不去“有求必应”地藏那里,改而去拜访“有求不应”地藏了。
  那么,“有求不应”地藏对村民来说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呢?如果我们把村子和当时日本的地域共同体结合起来考虑似乎就说得通了。角一典对地域共同体做出了以下的社会学定义:
  地域共同体是以地域性和共同性这两个要素为基础所构成的社会形态。单是在同一区域的人口汇集并不能称之为地域共同体,在地域汇集的同时还需要满足共同性。共同性则需要人们可以取得共同的利益、有共同的道具实物、精神安定、有共同的心情认同和自我认知。
  《地蔵の村》这则故事中,最终之所以达到了人人幸福的状态,是因为村人对地藏没有个人的要求,单纯地把地藏当做地域共同体的中心信奉起来,取得了共同的自我认知。一个地域共同体的村子,人们必须在统一的价值观的基础上相互协助才能达到地域共同体的效果,人们也才能找到归属感。因此《地蔵の村》里的村人们以地藏为中心建立起了自己的地域共同体,将地藏作为共同的精神认知,人们去参拜地藏,但已经超出了个人利益的范畴,仅通过参拜来寻求自己作为地域共同体中的一员的存在感。比起现世利益,地藏给人们带来的归属感更被人们所青睐,这显然是与以往的地藏信仰大不相同了。
  本该拥有现世利益机能的地藏衍生出“有求必应”地藏和“有求不应”地藏两类,这是伴随着人们的欲望所诞生的。随着大家去祈求“有求必应”地藏,人们的欲望越来欲膨胀,地藏本身的意义随之弱化了。与其说“有求不应”地藏的出现使得传统的地藏形象逐渐减弱,不如说是回归到了地藏所原有的样子。
  《地藏菩萨本愿经:和文》中这样描述:「地蔵菩薩の形像を見或わ地蔵菩薩の名を聞いて」、「毎日。菩薩の名を念じて」、「供養。或わ。塔寺を修補し。或わ。経典を。装理し。」[3]。以上行为便是信仰地藏的人们的功德。佛教经典并没有告诉我们只要向菩萨祈求个人利益就一定会得以实现,而是要通过功德和善行的积累,以果报的形式得到菩萨的恩惠,因此《地蔵の村》的村民们去“有求不应”地藏那里去参拜但不祈求利益的这一行为就说得通了。最原始的地藏正是这样的姿态,只要念起地藏的名字或是看到地藏像,都有可能得到恩惠。“有求不应”地藏虽然没有听取每个人的利益诉求,但作为地藏拥有其不变的实现现世利益的机能,一直守护着村人。正是对“有求不应”地藏的再次认知,唤起人们去注意到地藏应有的样子。
  注释:
  [1]说话文学,多指传闻杂谈、灵验传奇、缘起故事等短篇故事,多用来传播佛教思想。
  [2]《赤い鳥》,1918年7月1日由铃木三重吉创刊,于1936年8月废刊。
  [3]笔者译:“看见地藏像或是听到地藏的名字”、“每天念地藏的名字”、“供养地藏像、修缮塔寺、整理佛经。
其他文献
在人工智能已经深入生活的今天,社会上不乏“人工智能威胁论”,担忧机器人会“反噬”人类。  创新工场创始人兼CEO、人工智能工程院院长李开复博士日前在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的“观点”(Opinion)栏目发表专栏文章《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的真正威胁》(The Real Threat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解讀了上述问题。  在这篇文章里,李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2--01  电影《1942》将宏观的国家命运与现实的民众灾难结合在一起讲述,不但有国家层面的各级领导人的出现,而且以范东家为主的灾民群体为刻画对象。在此,影片能将十八个主角和众多人物融合到一起而不显得杂乱无章,并且极具整体感,其关键在于两个人:一个是美国记者白修德;一个是河南省主席李培基。白修德的出现,将
摘 要:文艺学方法论应该是多样而统一的,多样,因为文艺学研究对象众多,范围广阔;统一,因为各对象之间彼此密切联系,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统一体,它们共同构成了文艺学这门学科。这就决定了文艺学的方法论必须是一个多样而统一的方法体系。  关键词:文艺学;方法论;多样与统一  作者简介:缴盛楠,天津师范大学2016级文学院文艺学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文
摘 要:《白雪乌鸦》以百年前哈尔滨大鼠疫为题材,通过对死亡的书写,描绘人间百态。迟子建聚焦大历史时代下的民间底层小人物,以其在鼠疫中的存在境遇为描写对象,折射出灾难下普通人物的人性,完成了对大历史的重新建构与解读。她直面死亡,以温情书写的姿态,铭记历史纵深处被忘却的生命,抵抗生之艰辛与死之绝望,彰显了悲天悯人的生命情怀。不过温情书写削弱了题材内在的独特性,消解了灾难主题的悲剧性,弱化了作品的深度和
爱走远  两个躯体手牵手在秋风中取暖  没有爱  拉在一起的双手只能让彼此的心更寒  爱走远  照片上僵硬的笑容摆在冷漠的眉间  心明了  笑得再甜也只是强装欢颜  爱,是一个房子  初恋时  像冬天有壁炉的小小房间  喜欢赖在里面寻求温暖  爱蔓延  逐渐扩大成了城堡  它困住了两人的手脚  让我们想要挣脱想要逃  为了呆在这个城堡  彼此把枷锁环绕  你我都变成了画师  每天拿着画笔粉饰面具 
摘 要:本文以《红楼梦》为语料,查找出62例单音节动词“教”,对其进行语法和语义分析,根据“教”的语义类型,分别对其进行语法研究,探讨不同义项下“教”的语法特征。  关键词:《红楼梦》;教;语义;语法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3-0-02  不同的动词带相同种类的宾语,相同的动词在不同的语境下却可以进入不同的句型句式,甚至同
摘 要:无论是村上春树还是王小波,二人都在追求生活本真的状态,二人都在追求生活中的真实的自己,作品中他们找寻着生活中的幽默,在生活中发现真实的自己,发现生活中的幽默,因此生活中的幽默是村上春树与王小波作品中的思想特征,本文将从他们生活中的幽默这一特征出发,找出他们“相近质地的灵魂”[1]。  关键词:村上春树;王小波;生活;幽默;自然  作者简介:王超:山西阳泉人,现就读于天津外国语大学比较文学与
摘 要:家庭妇女,顾名思义是已婚后全职服务于家庭,不外出工作,一心照顾家庭的妇女。在文学作品中,家庭妇女形象在刻画的女性形象中也占了很大比例,属于传统的女性形象之一,也是比较经典的女性形象。而朝鲜族作家林元春 的《亲戚之间》 与回族女作家霍达 的《穆斯林的葬礼》,是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中的优秀作品。《亲戚之间》中作者以朴实的笔调,刻画了一个言语不多,但富有鲜明个性的典型朝鲜族家庭妇女形象——铜佛寺嫂子
一朵  又一朵的云  好似一辆辆 空中客车  把雨 从一处  运往另一处  它们一样 会拥堵  會追尾  会在彼此擦肩时  摆动闪电的刮雨器  按响 雷的喇叭  我趴在床上  一边看一本现代诗歌  一边看云  就如李白  目注着 敬亭山  窗的格子  准确地记录了  每一朵云的位置  犹如 一个坐标系  绑架了 一个个图形  风  水一样渗透进来  试图淹没我  这条干渴已久的鱼  在一个夏天的尾
摘 要: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从事业,家庭和对死亡的态度三方面来全面深入的剖析托马斯·曼《布登勃洛克一家》中第三代继承人托马斯·布登勃洛克人格扭曲的成因,揭示其悲剧的必然性和对社会的启示。  关键词:弗洛伊德分析理论;人格扭曲成因;悲剧;启示  作者简介:易东静,女,1992年出生,就读于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大学,研究方向为德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