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训练及针刺疗法对偏瘫患者早期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inxia_ema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本文针对康复训练及针刺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早期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2012的150例脑卒中后偏瘫早期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治疗组50例,康复加针刺疗法治疗组,50例以及对照组50例.康复组的患者除了要进行常规性的内科治疗外,还要增加系统性的规范康复治疗,康复加针刺疗法治疗组的患者需要接受康复训练并且对患者进行针刺疗法治疗,对照组只要进行常规的内科治疗即可,利用医学上的BRU分期和FMA积分法以及FCA综合功能评定法,分别在患者进入各组时与进组后的一个月、一个季度、半年对肢体运动功能进行科学的评定[1],对患者的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并根据不同病理选择治疗及护理方法进行随访。结果:本次以150例脑卒中后偏瘫早期为对象, 进组的一个月、一个季度、半年后,康复组与康复加针刺疗法组分别和对照组进行详细的比较,患者的下肢的BRU分期和FMA积分法以及FCA综合功能评分都要比对照组的评分高。康复组与康复加针刺疗法组比在进组后一个月、一个季度、半年,患者的下肢分期积分以及综合功能评定的运动功能评分,在多次评定前后加以比较,都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对照组在进组后一个月、一个季度、半年,患者的下肢分期积分以及综合功能评定的运动功能评分,在多次评定比较后,能够看出是有显著性差异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康复训练与康复训练加针刺疗法治疗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有明显的提高,患者都有非常可观的疗效,康复训练与康复训练加针刺疗法治疗的效果没有明显的优劣之分,偏瘫患者有个自然康复的过程,这个过程大概需要一个季度,所以脑卒中后偏瘫早期患者适合较早的进行康复训练治疗。
  【关键词】康复训练;针刺疗法;偏瘫早期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作用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095-02
  偏瘫早期的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是能够有效改善病情,传统的中医针刺疗法已经成为治疗偏瘫患者的最为常用的康复治疗手段。在临床观察中发现,康复训练及针刺疗法对偏瘫早期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而康复训练和传统针刺疗法之间是不是存在取长补短的作用,现阶段还存在着很大的争议,由于缺乏大量的样本进行长期的跟踪调查,本文就对15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探索出常规性康复治疗和针刺疗法治疗,在偏瘫早期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提高对脑卒中后偏瘫治疗的认识,加强对脑卒中后偏瘫早期患者治疗与护理的了解,明确脑卒中后偏瘫早期病理的特点,有效并合理的采取正确治疗及护理的方法,这才是脑卒中后偏瘫早期患者能够更好的恢复之关键所在[2]。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有两种治疗方案,其中之一就是内科治疗加康复训练,另一种治疗方案则是康复训练外加针刺疗法治疗。这是治疗中两种关键的方法。疗效检测也是很关键的,因此,在不同的月份对患者进行检测是必不可少的。入院后要对患者的四肢进行初期、中期、末期评定,检测其四肢的功能是否齐全。之所以采用这样的方法是因为通过这样的程序可以改善偏瘫患者的四肢功能。能够使患者尽早康复,由此可见,疗效是最为关键的,也是必须引起我们重视的。
  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仅仅依靠针刺疗法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合理的,因此也不会获得很好的疗效,所以,针对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过程中还要加上康复训练,这对患者的康复有决定性的作用,患者恢复的时间会缩短。在对脑卒偏瘫患者进行治疗时,应该重视患者的康复训练,在治疗初期就要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把握最好的时机,这样才能获得最佳的效果。患者下肢功能的缺陷自然就能得到弥补。针刺疗法不仅仅能治疗脑血管病对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也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的。下面就对相关患者进行临床观察,通过对这些患者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到针对偏瘫早期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最好办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自2010年-2012年,150例偏瘫早期的患者,经过临床诊断,都符合1996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修订的脑卒中诊断标准。150例患者排除精神障碍和骨骼肌肉病变所导致的下肢功能障碍,把他们随机分成康复治疗组、康复加针刺疗法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0例,150例偏瘫早期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是具有可比性的。
  1.2 方法
  对于康复加针刺疗法治疗组,采用促神经肌肉技术,提高患者的兴奋度,从而提高肌肉的张力,以Brunnstrom技术为主,调动促发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射,促使主动活动的产生。加强患病部位感觉信息的发出,可以采用医疗操或者坐卧运动,以防止患者肌肉萎缩等其他并发症的产生。对于康复加针刺疗法治疗组,在第一个月的时候,主要以体针治疗为主,取下肢取髀关,伏免,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太冲这些穴位。第二个月开始直到治疗末期,进行头针与体针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头针取病灶侧顶颞前斜线和顶颞后斜线穴位,体针取的穴位同前,体针主要是平补平泻为主, 在头针进针以后进行快速捻转,头针在病灶侧顶颞前斜线和后斜线行捻转2分钟[3],一分钟捻转180次。对于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内科治疗方法。
  1.3 判定标准
  在分组治疗后的一个月、一个季度、半年对患者下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定,运用Brunnstrom分期和FMA积分法以及FCA综合功能评定法,评价患者治疗半年后下肢体运动功能是否有恢复的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在对患者的数据进行分析时,需要采用到SPSS 15.0版的统计学软件,采用χ2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若P<0.05,则说明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将150例脑卒中后偏瘫早期患者经过半年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治疗组的患者下肢行走功能评分比治疗前的时候有很明显的改善,而且治疗组的患者各指标都比对照组的各项指标好,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偏瘫早期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并且伴随着运动功能下降,如果患者不进行一系列有效的康复运动训练,就会出现非常严重的后遗症[4],对患者的生活造成影响。对患者进行一定程度的康复运动教育是有必要的,通过这样的教育患者能意识到运动对身体康复的重要性。通过临床研究,发现在中枢神经细胞受损之后,毗邻的脑细胞会受到刺激,极有可能引起部分神经受损,甚至丧失功能。
  针刺疗法治疗方法对经脉疏通气血起到调和的作用,能够改善患者脑部的血液循环,促进脑皮质电活动。另外,在局部进行不同的针刺疗法,这个方法还能够增减肌张力,激活偏瘫早期患者的肢感觉以及运动能力,对患者的下肢恢复起到促进作用。 针刺疗法能够通过脊髓的初级运动,令中枢瘫痪肌肉达到兴奋点,以防止失用性萎缩,当然还能够通过反复刺激,使大脑的高级运动中枢得到恢复,并重建脑部正常的反射弧[5],患者要配合临床康复的治疗,运用机体反射的功能,调整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在一定程度上使皮质功能得以重建,从而最终达到恢复患肢运动功能。
  本文针对康复训练及针刺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早期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进行分析。治疗组的患者运用针刺疗法治疗并配合康复训练一个月、一季度时下肢 BRU分期、FMA积分及FCA行走功能评分都比治疗前有显著的改善[6],并且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这就说明综合康复训练配与针刺疗法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偏瘫早期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早期针刺疗法治疗配合系统康复训练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并且针刺疗法治疗现在还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是值得应用的。所以,为了改善治疗偏瘫患者的效果,应该对针刺疗法治疗引起重视,其次,康复运动也不容忽视,因为康复运动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影响很大,其地位是不可小觑的。事实证明,康复训练及针刺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早期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有恢复作用,这种方法优于常规的内科的治疗方法,疗效得到肯定,值得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胡永善,朱玉连,杨培君.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17(3):145-147
  [2] 高聪、刘鹏、黄松波、董爱勤、吕秀东.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08):499
  [3] 郭瑞友、马晓维、毛德军.早期康复对脑卒中患者日常功能和生存质量的长期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03):652
  [4] 徐开径、王爱国、王振华.针刺为主促进腔隙性脑梗塞康复、早期针刺治疗脑卒中偏瘫康复疗效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9(6):379
  [5] 郑京润、郑春峰、崔铉淑.头针加体针对脑卒中后偏瘫的康复疗效,针刺疗法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康复医学杂志2011,3:191
  [6] 张春华、钟长明、林洪茂、刘庆芳等.康复配合针刺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针刺与肌张力平衡促通法对中风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的作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14):230-231
其他文献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我不断地摸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创新,发扬个性,努力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大胆调整教学模式,开展英语生本课堂实践,充分
期刊
本文应用表面分析技术研究HL-1装置中SiC涂层的等离子体辐照性能。结果表明,SiC材料应用于孔栏和壁涂层有利于减少杂质和提高等离子体品质。 In this paper, surface analys
【摘 要】目的:对受血者输血前进行各项病毒感染指标检测。分析传染原因,避免和预防医院感染和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4700例受血者进行乙肝五项、梅毒螺旋抗体、丙肝抗体、艾滋病抗体等指标的检测。结果:对4700例患者进行检测,阳性患者为983例(20.91%)。其中HBsAg阳性542例(11.5%),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80例(1.70%),丙肝抗体阳性39例(0.82%),艾滋
对于现在的中国人来说,教育观念还是十分传统的模式,处于一种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这种状态十分不利于学生的的个性发展,大多数的学生在课上都是非常木讷的听从老师的安排,丧
目前针对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 CHC)的标准治疗方案为聚乙二醇干扰素(Pegylated interferon, PEG-IFN)联合利巴韦林(Ribavirin, RBV),但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ustained v
【中图分类号】R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160—01  恶性黑色素瘤好发于皮肤,消化道黑色素瘤较少见,本文介绍一例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临床资料:患者,女,56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伴消瘦半年入院。既往有反复胸骨后烧灼不适10余年,未正规治疗。患者半年前开始有吞咽困难症状,以进食硬物时明显,至我院行胃镜检查,提示食管距门齿30cm见一大小约0.6cm
【摘 要】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治疗戊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37例戊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行血浆置换,分析其置换前后的临床表现、肝功、血浆氨、凝血酶原时间变化。结果:血浆置换前后的临床表现、肝功、血浆氨、凝血酶原时间改变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血浆置换可以作为临床治疗戊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有效措施之一。  【关键词】血浆置换;治疗;戊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  【中图分类号】R512.6
目的:通过参加化妆品中铅砷含量测定能力验证,进一步总结经验,提高实验室检测水平。方法:采用(2007版)第三部分卫生检测方法中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铅,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运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因此,开发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新
期刊
据调查,我国城镇女性购买化妆品人均年额由1998年的121元上升到2006年的386元。今后几年化妆品市场的销售额将以年平均17%左右的速度增长;到2008年,我国化妆品市场销售总额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