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课堂上,学生的回答有时会不尽如人意,答不到点子上,这时,就需要教师加以点拨。巧妙机智的点拨,不但能给学生指明思考问题的正确方向,而且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那么,在哪些情况下需要点拨,又如何点拨呢?
一、在学生思维的“涩滞”处点拨,帮助其“拨云见日”
1.深入浅出法。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由于缺乏经验,或受习惯性思维束缚等原因,会出现“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涩滞”状态,课堂教学出现“冷场”现象。这时教师只要找到学生思维的一小段空白,或者拐个弯儿问,学生便有可能豁然开朗,找到解决的方法。
如在学完《挑山工》一课后,我问学生:“学了这篇课文,你们明白了什么?”学生沉默一阵,才有两三只小手举起。望着学生双眉深锁的表情,我决定采用“迂回”策略:“学了课文,你们联想到一个什么寓言故事?”学生很快说:“龟兔赛跑!”……学生们露出了会心的微笑。我明白,深奥的道理已在巧妙的提问中释疑了。
2.无声胜有声。有时教师提示不一定非要用语言,还可以用手势、目光、表情等身体语言,或画简笔画、用图片动画演示等作无声的点拨。
曾经听一位教师上课,为了让学生理解“跳”这个字的意思,教师要求大家用“跳”组词。学生发言踊跃,“跳高”“跳远”“跳绳”“跳舞”等,都跟脚有关。显然,同学们已经受到习惯性思维的束缚了。教师并不满足,要求学生再说一些。学生们冥思苦想,课堂气氛一下子僵住了。这时,只见教师一边问“还有什么也会跳”,一边用手拍拍自己的胸口。学生一下子反应过来:“心跳!”“还有呢?”教师又指指自己的眼皮。“眼皮跳!”立即又有学生接口:“还有脉搏也会跳!”这时,教师再告诉大家,跳还有一起一伏的意思。学生在教师的暗示下,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找到了答案,心情愉悦,积极性高涨,思维更活跃起来。
二、在学生思维的“偏差”处点拨,帮助其“拨乱反正”
1.顺水推舟,设谬质疑
有时学生回答错了,教师不一定要马上否定或立即纠正,可以来个顺水推舟,学生很快会自己发现错误,愉悦地改正,使课堂教学更加自然、流畅,有时甚至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形成课堂的“生长点”。
例如,有位教师上《你们想错了》一课时问:课文中的“就义”是什么意思?
生1(不假思索):是死了的意思。
师:噢,那么有人因病而死也是“就义”?
生2马上补充:“就义”是被人家杀死。
师:被人家杀死?如果有人被仇家杀死,那算不算“就义”?
生3:不算,就义是被敌人杀死,是好人牺牲在坏人手里。
师:照你的意思,战士们为了抗击敌人,在战场上牺牲了,也叫“就义”?
生:不是,是……
在上述例子中,教师不断设置矛盾情境,激发学生思考,在一步步的争论中,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入,最后达到对词语的准确把握。
2.启发探讨,争论辨疑
课堂上经常会出现一些争议性的问题,教师这时扮演的不仅仅是“裁判”的角色,更应该像一个“引路人”,引导学生在相互启发、讨论、反驳、补充的互动交流中长见识、辨正误、纠错误,达到“自我感悟”的境地。
例如,我在教学《第一场雪》时提问:“文中哪些词句可以说明雪大?”有位学生回答:“枯枝被积雪压断了。”我正想表扬他,班上有位调皮的同学说:“枯枝本来就不结实,哪儿是雪大呀?”经他这么一说,大伙儿都嚷嚷起来,觉得挺有道理的。我一下子也不知道怎样引导,于是把难题抛给了学生:“这位同学真爱动脑筋,其他同学也动动脑筋,说说你的想法吧!”同学们纷纷展开讨论。有的说,前面提到“刮了一下午狂风”,既然一下午“狂风”都没有刮断这树枝,说明这枯枝还是挺结实的,现在被积雪压断,可以说明雪大。有的说,雪“积”在树枝上,说明雪多,如果雪不大,根本积不起来。这样,在双方融洽的交流中,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了深入理解。
三、在学生思维的“浅薄”处点拨,帮助其“逐层深入”
由于受知识、经验的限制,学生的思维难免出现单一、雷同,缺乏独创性、新颖性和深刻性。这时,教师就可以凭丰富的阅历、经验,站在高一层次的角度,引导学生把思维向多层次、多角度推进。
在写《我的好朋友》习作时,学生一开始都只想到自己的同学、好友,思路狭窄。如果这样写作,那么学生的习作肯定千篇一律、毫无新意。于是,我举起随身带着的手提包、手机,还有钢笔,说:“它们,不也是我的好朋友吗?”学生开始有点不解,但随即豁然开朗……学生交上来的作文立意不一,让人耳目一新,这是因为多角度的思考,带给了学生新、异的刺激,从而为一些创新思想的产生提供了重要条件。
有人认为,创造力的培养就是什么都要学生自己说出来,从而忽略了教师的“导”,其实教师导得巧妙,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在学生的思维出现混乱、表述不清、词不达意之时,教师应该敏锐地抓住切入点,使复杂的简明化,深奥的直观化,肤浅的纵深化。教师着力于点,点在要处,点在困处,点在巧处,点在学生需要之时,拨到思维的正好之处,而且要点而不破,藏而不露,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大胆探索问题。
(江苏省张家港市后塍小学215600)
那么,在哪些情况下需要点拨,又如何点拨呢?
一、在学生思维的“涩滞”处点拨,帮助其“拨云见日”
1.深入浅出法。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由于缺乏经验,或受习惯性思维束缚等原因,会出现“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涩滞”状态,课堂教学出现“冷场”现象。这时教师只要找到学生思维的一小段空白,或者拐个弯儿问,学生便有可能豁然开朗,找到解决的方法。
如在学完《挑山工》一课后,我问学生:“学了这篇课文,你们明白了什么?”学生沉默一阵,才有两三只小手举起。望着学生双眉深锁的表情,我决定采用“迂回”策略:“学了课文,你们联想到一个什么寓言故事?”学生很快说:“龟兔赛跑!”……学生们露出了会心的微笑。我明白,深奥的道理已在巧妙的提问中释疑了。
2.无声胜有声。有时教师提示不一定非要用语言,还可以用手势、目光、表情等身体语言,或画简笔画、用图片动画演示等作无声的点拨。
曾经听一位教师上课,为了让学生理解“跳”这个字的意思,教师要求大家用“跳”组词。学生发言踊跃,“跳高”“跳远”“跳绳”“跳舞”等,都跟脚有关。显然,同学们已经受到习惯性思维的束缚了。教师并不满足,要求学生再说一些。学生们冥思苦想,课堂气氛一下子僵住了。这时,只见教师一边问“还有什么也会跳”,一边用手拍拍自己的胸口。学生一下子反应过来:“心跳!”“还有呢?”教师又指指自己的眼皮。“眼皮跳!”立即又有学生接口:“还有脉搏也会跳!”这时,教师再告诉大家,跳还有一起一伏的意思。学生在教师的暗示下,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找到了答案,心情愉悦,积极性高涨,思维更活跃起来。
二、在学生思维的“偏差”处点拨,帮助其“拨乱反正”
1.顺水推舟,设谬质疑
有时学生回答错了,教师不一定要马上否定或立即纠正,可以来个顺水推舟,学生很快会自己发现错误,愉悦地改正,使课堂教学更加自然、流畅,有时甚至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形成课堂的“生长点”。
例如,有位教师上《你们想错了》一课时问:课文中的“就义”是什么意思?
生1(不假思索):是死了的意思。
师:噢,那么有人因病而死也是“就义”?
生2马上补充:“就义”是被人家杀死。
师:被人家杀死?如果有人被仇家杀死,那算不算“就义”?
生3:不算,就义是被敌人杀死,是好人牺牲在坏人手里。
师:照你的意思,战士们为了抗击敌人,在战场上牺牲了,也叫“就义”?
生:不是,是……
在上述例子中,教师不断设置矛盾情境,激发学生思考,在一步步的争论中,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入,最后达到对词语的准确把握。
2.启发探讨,争论辨疑
课堂上经常会出现一些争议性的问题,教师这时扮演的不仅仅是“裁判”的角色,更应该像一个“引路人”,引导学生在相互启发、讨论、反驳、补充的互动交流中长见识、辨正误、纠错误,达到“自我感悟”的境地。
例如,我在教学《第一场雪》时提问:“文中哪些词句可以说明雪大?”有位学生回答:“枯枝被积雪压断了。”我正想表扬他,班上有位调皮的同学说:“枯枝本来就不结实,哪儿是雪大呀?”经他这么一说,大伙儿都嚷嚷起来,觉得挺有道理的。我一下子也不知道怎样引导,于是把难题抛给了学生:“这位同学真爱动脑筋,其他同学也动动脑筋,说说你的想法吧!”同学们纷纷展开讨论。有的说,前面提到“刮了一下午狂风”,既然一下午“狂风”都没有刮断这树枝,说明这枯枝还是挺结实的,现在被积雪压断,可以说明雪大。有的说,雪“积”在树枝上,说明雪多,如果雪不大,根本积不起来。这样,在双方融洽的交流中,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了深入理解。
三、在学生思维的“浅薄”处点拨,帮助其“逐层深入”
由于受知识、经验的限制,学生的思维难免出现单一、雷同,缺乏独创性、新颖性和深刻性。这时,教师就可以凭丰富的阅历、经验,站在高一层次的角度,引导学生把思维向多层次、多角度推进。
在写《我的好朋友》习作时,学生一开始都只想到自己的同学、好友,思路狭窄。如果这样写作,那么学生的习作肯定千篇一律、毫无新意。于是,我举起随身带着的手提包、手机,还有钢笔,说:“它们,不也是我的好朋友吗?”学生开始有点不解,但随即豁然开朗……学生交上来的作文立意不一,让人耳目一新,这是因为多角度的思考,带给了学生新、异的刺激,从而为一些创新思想的产生提供了重要条件。
有人认为,创造力的培养就是什么都要学生自己说出来,从而忽略了教师的“导”,其实教师导得巧妙,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在学生的思维出现混乱、表述不清、词不达意之时,教师应该敏锐地抓住切入点,使复杂的简明化,深奥的直观化,肤浅的纵深化。教师着力于点,点在要处,点在困处,点在巧处,点在学生需要之时,拨到思维的正好之处,而且要点而不破,藏而不露,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大胆探索问题。
(江苏省张家港市后塍小学21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