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杏仁

来源 :焦点·风土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senbone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来,我是在一本中医药书里,发现了苦杏仁的药用价值。里面的介绍不甚详细。我又找来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对苦杏仁有了真正了解:苦杏仁,又名炒杏仁,状似心,去痰止咳,微苦有毒,多以致命。李时珍是不会撒谎的。
  我们这座小城,坐落燕山深处,群山起伏重重叠叠深里去,春暖的四月,山杏花早早便开了,满眼看遍像是落了雪。山杏花开十几天,又在春风的吹拂之下化去,尽数的山峦,便露出更为青绿的杏色。
  小学三年级时,生活的窘困自不必说,记忆最深的是饥饿。有时会吃些苦杏仁,也时常传起一些人因贪吃苦杏仁丧命的消息,给原本饥饿带来的恐惧,蒙上一层神秘色彩。原来,苦杏仁会药死人的。
  据说,苦杏仁有着一种特殊魔力,当你一颗又一颗,把它吃到第六颗时,常会诱你不自觉地再吃一颗,再吃一颗,其实,那时你已经一步步走进了死亡陷阱。不知节制的,多是些不谙世事的小孩子。那样的死亡,面部表情多平静,在苦杏仁制造的诱惑中,有些人甚至面带微笑。活下来的呢?哭声极为惨烈。小孩子,不懂事。
  另一些懂事情的,大多是些失恋的女孩,真心在苦杏仁制造的快乐中幸福地离去。为什么要选择这些苦杏仁而不是其它方式,一个说法颇为贴切:一颗完整的苦杏仁,其状如心,她把它,那象征爱情的苦杏仁,用那颗爱情之心,一颗又一颗,慢吃下去,直至脸上现出平静的微笑。这样的死亡,看上去比其它方式要美丽许多。那些美丽的女孩子呵。
  和我们住在同一胡同的鳄夫李金堂就不一样。那时社会上的运动已经开始,李金堂每天站在板凳上挨批斗,站着也罢“飞机”也罢,李金堂都能忍,关键是有人用砖砸了立在板凳上的两只脚。头天晚上回到家,原本用来走路的脚,肿得肉包子一样。李金堂看着眼前赤红的血管一蹦一跳无声地流动,又想起明天还要站在板凳上,于是便感到死亡信息的来临。李金堂找了一根上吊绳,搭在老屋的房梁,抛上去,绳子便断了,知道这样的死法阎王爷不欢迎。李金堂想,不如去跳罗汉山,低头看着两只脚,这山,你又怎么上得去呢。那么干脆扎进滦河一死了之,又知滦河正在涸水期,李金堂是一死难求了。正在这时,李金堂想起了苦杏仁。有了死法的思路,人便来了精神情绪倍增。李金堂从板柜里掏出了苦杏核,蹲在地上一颗又一颗地砸,李金堂砸开的不是7颗,是半碗,锅里倒了生油,炸,又喝了半瓶子二锅头,在苦杏仁善意的解脱中,终于成功完成了死亡的诱引。天亮取人时,李金堂己经安祥地死在自家老屋炕上。
  那时在李金堂的身上,我们看到的已不是男女殉情般的传说,而是真正领教了苦杏仁。利害!
  我们吃苦杏仁,是在母亲严格控制下进行的。没有母亲在场,谁也不可多吃一颗。母亲在一家药店工作,有时下班,会从兜里掏出一些交给我,母亲说:先洗净。再寒冷的季节也会有阳光,苦杏核一颗颗砸开,窗台晒干,然后放进炉膛灰堆里。烧熟的杏仁,苦味已经不在,嘴里放进一两颗,嘎嘎……,只剩下一个香。吃杏仁,成了我们最快乐的日子,但这日子是需要等的,母亲有时会带回一个或两个,三个或五个,几天吃不到,我们就会闹着要,母亲便抚摸着我们尚末成熟的小脑袋说: 不要心急嘛,那东西吃着香,有毒的。药店方子里从不敢多放的。
  那时的母亲,仅是三十几岁的女人。父亲被下放到县里农村改造,对于父亲每次归来,记忆中存留最深的,并不是这个回家的人,而是我们很没良心地记住了那些苦杏仁。父亲进家时,脸上留着生硬的胡碴,风沙把这个曾经的知识分子,打磨得一脸疲惫,站在那里一手一个,抚摸着身下正在生长的儿女,父亲说,这个长高了,那个也长高了,什么时候你们才会长大成人呵。桌子边一块墙壁上,留着去年父亲给我们丈量的身高,那是一条横线,第一条是妹妹的,第二条是弟弟的,第三条是我的。看着那些横线,我们不知自己是什么时候长起来的,但在父亲看来,却是明显地惊异。我们的成长,是不知不觉的,而在父亲眼里,却是意外的兴奋。也是在父亲的兴奋中,母亲会从炉膛掏出几颗苦杏仁,递在男人手上说:有些烫呢,慢慢嚼,越嚼越香。
  我们的父亲,看看眼前的孩子,只香了一颗便不吃了。父亲说:多香呵。我在乡下也常吃。 因母亲在药店工作,自以为每次吃到的苦杏仁,都是她从药店拿回来的,心里上便有着超出常人的优越,那优越,是自私而隐避的。我们,总能吃到香甜的苦杏仁。
  那天我正在大街上疯跑,疯跑的原因,是我们那个年龄无所事事,也正是在这漫无目的的疯跑中,我少年的目光,发现一个女人正把腰弯在那里,我之所以发现她,先是发现了那个男人,这家伙一边走路,一边啃着一枚粉红色的水杏洋洋自得,然后便有一条青色的弧线飞了出去。是在这时,我才认定那个弯腰的女人,那个把杏核摸在手里的女人,正是母亲。也是在此时,我停下了盲目的奔跑,跟在母亲身后:那真是我的母亲呵。母亲没有往家的方向走,而是沿着我们这座城市的街道,两眼盯在地上,那低头走路的样子,像是别人的母亲。那是我的母亲吗?我跟了母亲许久,看见她一腰又一腰,把拾起的杏核装进兜里。在那条街道的阴影中,我看见母亲,脸上曾泛起一层孩子般喜悦的红晕。
  是从那时起,我开始到街上拾杏核的。那是极大的诱惑,并且是一笔财富,它甚至使我们变得有些贪婪。直到那时我才发现,一些小孩子早已在搜寻它,那低头溜根的样子,很像一些流浪的狗,脸上的表情既成熟又老道,一颗杏核落在很远的地方,也会飞快地追去,鹰一样的眼里,已经没了人。也是不经意间,我看见一个老人,半个身子扎进地沟,掏出来的竟是一颗苦杏核,他那笨拙的身躯,怎么会知道它就藏在那里呢?
  多少年后我始终认为,我对我们这座城市的熟识,与当年拾杏核有着极大关系。不是吗?一个纤弱的少年,为拾杏核,因了那美丽的诱惑,曾经走遍了我们这座小城的街街巷巷。杏仁多了,吃的方式就变了:以水浸泡,脱苦去毒,六七天后便可淹为杏瓣。那个年代曾经的一段时间里,因为我的劳动,我家每天的餐桌上都会出现咸杏仁,很幸福的。
  后来这源自民间的土工艺,居然觉悟了一家企业,苦杏仁成了大气候,大得成为一种畅销海内外的民族饮料。我曾设想,那企业老总,对苦杏仁的理解,一定比我更深刻。
  很奇怪,多少年已然过去,若在街上看见落地的一颗杏核,依然禁不住想弯下腰,这习惯不太体面,是吧?也很难说。杏仁的味道,那视觉听觉味觉中香甜苦涩的味道,曾经疗效甚好地伴随那些苦难,早已在心里生根发芽,且长成不可见的一棵树。谁还敢吃苦杏仁!
其他文献
白马湖,我回来了——  一个人,轻轻地走在我的出生地——浙江上虞春晖学校的白马湖边。  哦,年年等我归来的湖,依然是这样静,仿佛能够“看见”我每一举步都在带动身边山野的空气,无声地与脚边湖水组成一种透明流动的思恋……这里的静谧,让我越发念想乡下的好处,它与我两岁后搬往杭州的喧嚣相比,完全是一个人间仙境!这里因为文人名师荟萃,因为朱自清、李叔同、丰子恺、谢晋这些大家的光环笼罩,变得似文曲星们欢聚的天
期刊
今天立夏。  我在海边,等候你如期归来。  时不时,海上送来阵阵初夏的清风,犹如你在我耳边轻语的气息,又似你漫不经心在我脸颊的亲吻。记得那年,因为你立夏,大地滋滋荣荣,万物生生不息,你让海潮气势磅礴,你让浪花欢舞礁石,你让船儿扬起风帆……我留下了你的风采,一笔一划,深深地印在我的画面。  春夏秋冬,一年又一年。  虽然,望着每一次燃烧海面的日落,每一朵美丽浪花的腾跃,我都思念你;可我更奢望着,每一
期刊
我一向衣装随意,只求轻便舒服不俗气;但每年有一日会刻意用心去选搭衣饰,务求穿着式样、颜色、质料显出一定的风格与品位。这天是参加马斯垂克艺术博览会(简称TEFAF)开幕的日子。  收到艺术博览会开幕酒会邀请卡,走在装潢高雅的展区步道铺设紫色地毡、到处装点繁美郁金香花;各国大收藏家、博物馆长、巨商富豪衣香鬓影;现场演奏优美典雅音乐;俊男美女侍者含笑穿梭,递送精致糕点、香槟、红酒、白酒。这般情境持酒欣赏
期刊
10.19 晴  清晨的拜县恢复了几分生活的气息,夜市小摊撤去后街道还是挺显宽敞的,虽然各家店门紧闭,但从摆放在银行门前的盛满鲜花的白色铁架小车、铁皮门上信手画来的卡通粉笔画、粉色的立体咖啡壶招牌之中还是能感受到,这就是拜县。在All about Coffee吃早饭还出了点小差错,把盐当做糖放了一堆下去,毁了一杯咖啡。  8:45法国人来接我们,带上我和另一对英国夫妻去漂流探险的大本营,一路上他激
期刊
1节日——串在平庸日子上的珍珠,端午就是这些珠子中的一粒。  端午节又叫端阳节、五月节,一个全国性的节日。端午节这天要吃粽子,插艾叶,赛龙舟,喝雄黄酒,大部分地区说是为了纪念屈原,也有少部分地区是为了纪念伍子胥。据查,早先的端午并不是节日,而是先民们认为重五这个日子不吉利,要在这天祭祀,喝雄黄酒,插艾蒿,是用以驱鬼避邪的。只不过后来屈原在这个日子投江,而伍子胥也是在这个日子被投江,纪念屈原和重五的
期刊
暮春时节,绿意葱茏,微风习习。在这个春耕时节、播种希望的日子里,我走进了民族原生态最为厚重的水族。  水族,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原生态民族,大多聚族而居,在贵州就有32万之多,他们百分之九十都居住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的榔木寨就是这其中的一个水族聚集地。  我们一行数人从都匀城区出发,沿着都三公路南行25公里,就到了被层层栏杆式吊脚楼包围着的水族山寨。  位于都匀市东部奉合水族乡榔木水寨,
期刊
“三月三”习俗流传于云南、广西等壮族聚居区。云南广南县“三月三”的赶花街更是独具特色,每年农历三月三,分布于全县各地的壮族群众,都会身着民族盛装,背着花糯米饭,带着花线,到壮族较为密集的那伦、者兔、旧莫等地赶街。  这是一个百花盛开的时节,也是一个爱情盛开的节日。节日未到,勒少(姑娘)就忙着细心织制毛边布鞋、绣花鞋垫、土衣等礼物送给情郎,向心爱的人暗示自己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姑娘。勒冒(小伙)则精心挑
期刊
舅爷是奶奶的堂弟。与我家不远也不近,不远是指血缘,不近是指距离。舅爷家位于村西南,潴龙河堤下。离河只有一袋烟的工夫,这句话是舅爷说的。  舅爷是我的舅爷,也是渡口的艄公,每天衔着岫玉嘴铜杆烟袋,从家到渡口往返。舅爷当时大概60多岁的样子,红脸膛,牙剩的不多了,两腮有点塌陷下去。瘦瘦的舅爷走路步子很大,脚印有点外八,却很快很稳。每次,一袋烟吸完,人也到了渡船跟前。  舅爷经年春夏都戴一顶竹编的斗笠,
期刊
我的出生地在江苏盐城东台,一个靠近东海的小县城。她的得名可能和这里出了很多大盐商有关。我家当时住的房子据说就是某个盐商家的门房。左右两间,中间门厅进去是个很大的院子,已经分给了6家来居住,中间正房的一家住着个七八十岁的老公公,鹤发童颜,精神矍铄。一院子的花草都是他伺弄的,我最眼馋他那盆金钱橘了,那时候太小又总是饿,审美神经不发达,但味觉神经明显敏锐,所以童年时我一直遗憾那棵院子里的香橼树,结了那么
期刊
没见过世面的庄稼人不会吹牛,而庄稼人一旦得见世面,吹牛的本事便与之俱来。吹牛成了小码头村里人特殊的精神消费。因为这种消费是自给自足的,所以生产的目的和消费的方式便多种多样,独具个性,千奇百怪。有的纯粹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有的却是为了博得众人一乐;有的是一种复杂情绪的释放,有的是一种非分之想的放纵;有的是为了有目的宣传和炫耀,有的是为了骗人或唬人;有的是为了实现心灵的自我补偿,现实中得不到的东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