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写结合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aoye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因此,在中学语言教学中,充分利用好教材,让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充分整合,既专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又重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而实现从阅读到写作能力的转换,这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一项核心任务,也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读写结合;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核心素养
  我们现在考量一名高中生的语文水平能力,常常以一份高考试卷的得分高低为尺度,这种评价方式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也的确能从一定程度上看出学生的语文素养。一份语文高考试卷,内容基本上都是由阅读题和语言应用题、作文题(从某种角度说,作文也属语言应用题)构成,就是考查学生是否是一名既具有深度文本解读能力的读者,又具有深刻思想、文采斐然的文章作者。一名涵养到位的读者,完成一份高质量的八百字作文是不成问题的。俗语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阅读中提升理解能力,在理解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语言、思想,汲取多样的写作技巧,下笔自然如有神力。在教学中,读写结合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好教材,让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充分整合,在课堂上着力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使学生具备一名优秀的读者和作者的语文素养,这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任务,也是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视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
  读写结合,看似是讲解课文,理解内容,总结写作特点,告诉学生记忆背诵好词好句,进行仿写就行了。其实重心在于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紧密贴近文章的写作方法、技巧进行读写视角的转换,帮助学生从作者写作的角度解读文章,从读者阅读的视角去体味写作的基本规律。如此深入其中,角度融会,既能准确把握阅读的要领,又能抓住写作的方法、技巧,真正把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升落到实处。
  譬如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中的第五单元,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理解、把握情节的相关知识,学会从情节的维度去解读小说。在阅读之前,帮助学生理解、把握“情节的生发”“细节”“情节运行的基本模式”等相关概念,然后结合作品实例进行感受、品悟,学会解读方法,掌握写作技巧。以志贺直哉的作品《清兵卫与葫芦》为例,这篇小说篇幅不长,故事也不复杂,讲述的是一位叫清兵卫的十二岁小学生,非常喜爱葫芦,在收藏葫芦的过程中,蓄积了很高的葫芦艺术鉴赏力,但这种爱好却被爸爸、教员等人扼杀了,最后清兵卫被迫放弃了自己的审美追求。小说批判了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粗暴扼杀孩子个性成长的做法,呼吁人们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故事虽然简单,但作家却没有让人物一口气从开端迅速跑到结局,而是设计了千折百回的故事情节:爱葫芦——谈葫芦——买葫芦——收葫芦——砸葫芦——卖葫芦——弃葫芦,几经“摇摆”,方达成功的彼岸。这里的“摇摆”,指的是作家创设、处理情节的一种笔法,就是让故事从发生到结束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百折千回。摇摆的弧度可大可小,灵活自如地使用摇摆手法,可以把故事讲出精彩,突出、深刻地表达作者的思想、理念。在阅读鉴赏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在每一个情节、每一次摇摆中,从人物心理、动作、语言等方面鉴赏人物形象,体味作者的写作目的(小说的主题),品味小说的情节之美,获得从感性到理性的阅读体验,从而归结小说阅读的切入方法。具体而言,可以逐段梳理故事情节,深层解意,细致剖析手法运用的效果。小说开篇并不直接写清兵卫对葫芦的爱好,而是写清兵卫与绘画,运用的是倒叙手法,倒叙手法的使用在这里本身就是一次摇摆的体现,这个摇摆的效应是引起了读者的好奇心。接下来为了表现清兵卫对葫芦的痴迷,作者的摇摆、细节手法使小说陡然生姿:把老头的秃脑袋误识成葫芦、每天晚上收拾葫芦、清晨查看葫芦再上学、爸爸和客人的对话过程中清兵卫插嘴、跟老婆婆买葫芦钱不够、上课摩擦葫芦被教员发现。如此表现痴迷葫芦之状,后面主人公被伤害的遭遇就会深深刺痛读者的心。写教员“家访”情节之前,还插写了一段介绍教员爱好的内容,这个插叙部分也是一个摇摆,既解释了教员没收葫芦、家访的深层原因,也强化了扼杀清兵卫艺术爱好的社会、时代元素。“家访”这个故事环节,也是非直线式的摇摆:教员来了,父亲并不在家,母亲战战兢兢,清兵卫大气不敢出,父亲回来又打又骂,最后拿槌子一个个砸碎葫芦,写得一波三折,摇曳多姿!表现力非常强大。收走的葫芦被卖了,“卖葫芦”也经过了“5块——10块——50块——600块”的摇摆,达到了震撼读者心灵的效应。如此以来,虽然故事结束了,你却不得不进入深层思考的感知阶段。好的作品就是让人回味无穷,余思无穷。读懂了,读透了,就是一名合格的读者了。根据学习的迁移规律,让学生继续增加阅读量,小说的阅读能力就会得到显著的提升。
  我们都知道,阅读过程是一个输入、储存、处理、输出等构成的信息加工系统,但是如果不结合写作过程,那么阅读过程中的处理信息、输出信息环节就会迷失不现,阅读的功效也就所剩无几了。只有读写结合才会有信息的处理和输出,所以把读写紧密地、及时地结合起来,阅读过程才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才会收到扎实的阅读功效。“吸收”之后,及时“产出”,把阅读过程中收获的成果尽快运用到写作中,非常有利于学生写作方法的把握,利于作文水平的快速提高。
  有过深层阅读体验的人会感受到,真正明白了如何解读也就明白了如何写作,阅读过程结束就要迅速引导学生从读者变身为作者。例如读完了《清兵卫与葫芦》,就要让学生尝试如何巧妙设计曲折的小说情节,学会把故事讲好,讲出精彩,成为懂门道的“专业故事人”,也就是在拥有素材的基础上创作小说。让学生紧紧抓住解读《清兵卫与葫芦》的感受,及时设计一个拟写小说提纲的训练:从积累的生活素材中提炼一个主旨,围绕主旨设置悬念、细节、叠加的矛盾冲突、起伏变化的情节、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结尾。作为《清兵卫的葫芦》的忠实读者,同学们不再直线式地构建故事情节结构,他们就会學习为记叙文或小说,设计细节,雕琢开头和结尾,开始有了追求表现力的意识。这个写作提纲的构思训练,就是培养学生由阅读者走向写作者的第一步思维转换,这个转换符合学生“喜欢尝试”“愿意展示”的学习心理。课堂实践证明,学生对这些训练,是非常有兴致的。学完外国名家的小说作品,然后学习构思小说,学生的深度解读随即成了写作实践的经验。在疏通思路的过程中,很多学生主动创作的激情也得到激发,写作也就水到渠成了,而写作的兴趣与欲望又会调动学生阅读的渴望,读写及时结合,让学生进入“读者——作者——读者——作者”的良性循环中,语文教学的效率就得到了有效提高。另外,写作训练后必须有一个及时的评价环节,我们要通过教师评价、小组评价、学生互评,满足学生对自己写作成果的期待,促使学生进一步进行阅读和写作,他们对阅读与写作就自然生发出源源不断的自信心和上进心。
  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重在巧妙运用教材,引导学生深度解读、鉴赏,尽快进入品悟总结、写作实练,从读者迅速转换为作者,学生的读写能力就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作者通联:湖北十堰市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名著阅读是学生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学生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从试题形式、试题选材及能力考查点三方面出发,对成都市名著阅读试题命题进行了分析,发现了其命题正向着试题形式常规化、选材丰富化、能力考查综合化的方向发展。通过对成都市命题的深入分析,并结合全国各省市名著阅读试题的命题情况,本文提出了丰富试题考查形式、拓展试题开发空间、合理设置分值、注重深度阅读考查四方面的命题启示。
摘 要 高中语文教材内容在编排上有着内在的规律性,能够为群文阅读活动的开展提供便利条件。在群文阅读中,学生能更好地阅读同类型的文本,从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实现学生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有效提升。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需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确定群文阅读的主题,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群文阅读;高中语文;教学运用  群文阅读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可有效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
整本书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基于此,教师需要抓住每一部作品的写作特点,引导学生由外到内、由表及里地进行深度探究,从而实现真我阅读。笔者以章回体小说中“重复”的特点,巧妙切入《西游记》的整本书阅读,探索提高学生整本书阅读思维能力的实践方法。
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与新课改的逐步推进,小学阶段在开展语文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发生了转变与创新。当前在语用观的指导下,教师通过构建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语言文字训练,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语用意识,促使着学生在语文方面的学习水平不断提高。对此,本文首先对语用观指导的重要作用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针对语用观下小学阶段语文习作教学的实践展开了进一步探究。
摘 要 诵读是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重要学习方法,也是培养学生语感和审美鉴赏能力的有效路径。本文分析了诵读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期望对提高学生诵读水平有所帮助。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诵读教学;感知;分析;欣赏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诵读是古诗词阅读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诵读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深化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审美鉴赏能力。在诵读教学中,
摘 要 微寫作是题材广泛、形式灵活、用时较少的一种写作练习方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采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将微写作嵌入到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多写作练习的机会。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微写作的形式,可以让学生仿写文本段落,学习写作技巧,积累写作知识,激发写作兴趣,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 微写作;阅读教学;写作技巧;写作知识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写作能力培养一直是学生语文能力培养
专栏简介:当前,语文课改不断推进,先课标修订,次教材统编,最后自然落脚于教学。其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既是最大亮点,也是最大难点。“任务群”不仅是语文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是语文教材的编排方式,而且也是语文教学主要的课堂形态。“语文学习任务群”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怎样按照任务群组织教学,对于习惯于单篇课文教学的一线语文教师,是一个很具挑战性的新课题。
笔者三次执教《驿路梨花》,均设计了“分析‘梨花’作用”教学环节,但三次教学采用的方式各不相同,每次都有局部、微观的调整,从求多求全走向求少求精,从逐个分析走向整体认知。这样的调整,一则优化整合了文本,更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二则建构了学科认知情境,为学生搭建了一个通向知识终点的脚手架,三则提升了教学的整体效益,有利于学生较系统的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摘 要 在作文的立意构思和创作中,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起着关键的作用。思维导图是心理学中常用的思维工具,它能够实现大脑思维的外化,帮助学生扩展思维,有利于更好地选材立意。因此,本文在阐述思维导图的实用性和对选材立意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在作文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具体方法,希望能为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提供一种新思路。   关键词 思维导图;初中语文;作文教学;选材立意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
摘 要 语文生态课堂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剧本编写的方式,深化生态课堂的情感體验;角色扮演,增加语文课堂的学习情趣;鼓励质疑,建立主体平等的生态关系;互动交流,促进生态主体和谐发展。通过这些方法的运用,从而打造积极、健康、有效的语文生态课堂。   关键词 学习兴趣;生态课堂;教学要素;核心素养  语文生态课堂是以教育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对语文课堂中的教师、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