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我们下了决心

来源 :大飞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712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旧中国的航空工业,基础差,底子薄。新中国建立时,航空工厂大多已迁走,留下的也是“残山剩水”,几无可用。更为严重的问题是——缺乏人才!人力资源只能依靠少量“海归”,以及国内缺乏经验的年轻人,大多数设备只能从苏联引进。
  苏联从1951年开始对中国进行大规模援助,航空工业系统随着整个工业体系,在中国这一农业国迅速建立发展。在1952年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方案中,航空工业作为最重要的发展产业,被安排在首位。
  从初教-5,到歼-6、歼-7,直到如今的歼轰-7、歼-10,以及更先进的新型战机,在军机一路发展的同时,民用飞机也没有停下脚步。然而,与军机的目标始终是满足国防需要不同,民机项目,从应对国家的特殊需求,到支持国民经济建设,直到如今大市场需要的大飞机项目再次上马,每一个阶段都与国家的整体实力更紧密相关,也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更紧密相关。
  如果说,军品研发的参照坐标是“木桶的长板”,在一些关键环节有技术突破,就可以上新品或者改型,那么,民航飞机的研发,则更须注重“木桶的短板”,只有在技术、市场、需求、量产成本等有可能平衡之时,才会形成产品突破。
  随着国运的颠簸,虽然走过不少弯路,但中国航空工业始终向前,不仅趟过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界河,还记录下了一个大国的产业转型之路。发展民机产业,是21世纪中国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最先启动的重大专项之一。我们企盼着这样的时刻,当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大飞机翱翔蓝天的时候,当C919占据一定市场份额的时候,一个大国已在和平崛起!
  回想1956年,生产出第一架仿制的苏式飞机后,我国立即成立了自己的飞机设计机构。当时的意图,就是认为,作为一个社会主义的大国,中国的航空工业不应满足于仿制外国产品,而要走从无到有、自行发展的道路。


  果不其然,中苏关系破裂后,中国被切断对外技术联系长达20年之久。中国航空人不得不自力更生,建立起独立的科研基础设施,在受到技术封锁的严峻形势下,独立开发关于飞机的一切设备,从铆钉到材料,从发动机到航电系统,我们努力打造自己的航空工业体系。
  1957年12月10日,以苏联安-2运输机为蓝本的国产运-5飞机首飞成功。这个诞生在大跃进年代的产品,曾被命名为“丰收二号”。这一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武钢、包钢项目动工,鹰厦铁路建成通车,玉门油田建成,哈工大研制出国内首台模拟电子计算机……确实,这是一个欣欣向荣的年代,一个“丰收”的年份!
  当年12月24日,国家临时鉴定委员会作出了一个并非临时的决定——批准运-5量产。这是新中国的第一款运输机,虽然仅是一种活塞式单发双翼机,相当于苏联1940年代的水平,却开了中国民航工业的先河。当然,运-5绝不仅仅是为新中国提供一种小型的国产飞行器,其更大的意义,是在第三世界国家中树立了中国的形象!
  当时的中国,国力虽远不如现在,却志存高远,慷慨援外,在许多场合让“阶级兄弟”分享喜悦!1960年8月,我国改装设计了可乘坐7人的运-5飞机一架,作为国礼赠给越南国家主席胡志明。1961年11月起,又改装设计赠尼泊尔国王专机一架和大臣用专机2架,试制完成后经过验收,分别于1962年5月和1963年4月运往尼泊尔。
  其时,世界风云变幻,英国的“彗星”,美国的波音707,苏联的图-144,法国的快帆,已相继投入客运,世界已进入喷气式大飞机时代。而新生的中国,虽有赶英超美之志,却仍在蹒跚学步之时。
  当然,运-5从研制到诞生,仅花费一年多时间,其命运也犹如初生的新中国,虽然羽翼未丰,却初试莺啼朝气蓬勃,甚至产生了国际影响。而其后以苏联安-24飞机为蓝本的运-7,则命运多舛,缺少运气。
  1964年,以设计出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教练机闻名的徐舜寿,调任西安,领衔民航机攻关。可到了1966年4月,国家下达运-7研制任务之时,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紧接着,“文革”开始,徐舜寿被迫害致死。经历了“文革”最初的动乱年月,直到1970年12月25日,由龚国政担纲总设计师的运-7才首飞成功。
  此时,国产大飞机项目——运-10,也已经启动。1972年,尼克松访华。随后,中国宣布订购10架波音707飞机。同一时间,运-10的总体设计方案通过审查。当时,与大飞机不在一个竞争领域的涡浆支线飞机运-7,由于种种原因,还在不紧不慢地磨合定型。
  1976年“四人帮”垮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伴随着这些重要的政治时刻,运-7依然没有投入使用。直到1980年完成换装大功率涡浆5A-1型发动机,1982年7月,国家航空产品定型委员会才正式批准运-7设计定型,同意批量生产。
  1984年,当改革开放进入城市领域,恰逢国家民航总局正式为运-7颁发适航证。1986年4月29日,这款中国自主研制生产的第一种50座支线客机,才载客飞行。
  从1966年项目启动,到1986年投入使用,整整20年!当1966年运-7研制之时,波音737尚未首飞。到了1980年代初,波音已经开发了747、757、767等机型,空客也开发了两款大飞机,而我们的涡浆支线客机,还在“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懵懂状态中。
  运-7降生,距离中国民航最初的政企分离改革,西南航空公司成立,已不足一年。此时,就连1970年代初从英国引进作为领导人专机的三叉戟飞机,都已赶不上时代潮流,更遑论运-7,无论噪音和舒适程度,已远远落在国际水平之后。
  此际,由运-8飞机的技术总负责人马凤山担纲,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国产大飞机运-10已完成首飞,也完成了一次次试飞。然而,其命运更加令人感伤。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种大型客机,最终不得不停放在上海飞机制造厂厂区里,那机身上“中国民航”的标识,似乎在告诉世人,这只是一个“弃儿”——或许是为市场所弃,却绝不为历史所弃!运-10的实际意义,举足轻重——中国一举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第五个研制出100吨级飞机的国家!   运-10飞机的研制,是从1971年4月开始的。此时,“两弹一星”都已上天。当中国重返联合国之际,五大常任理事国中,唯有中国还没有大飞机项目。中国需要自主开发这样一款大飞机——作为领导人专机,能从中国境内,不经停其他国家,直飞“欧洲社会主义明灯”阿尔巴尼亚。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我们还需要国产大飞机直飞纽约参加联合国会议。这都是当时我国领导人专机所做不到的。
  1980年9月26日,运-10在上海大场机场飞上蓝天。之后,又转场试飞至北京、乌鲁木齐等地,并七次载货飞抵西藏拉萨,实现了我国航空工业历史上大型喷气飞机零的突破。 1981年12月12日,美国道格拉斯公司总裁布里逊达因在《国际先驱论坛报》上称:“中国能自行设计制造运-10飞机,这是一个飞跃性进步,它表明中国飞机制造技术已具有相当水平。”
  当是时也,国门再度开放,中外合资成了潮流,大街上跑的上海牌轿车被中外合资的大众桑塔纳取代,航空工业领域也是如此。处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大潮中的中国人,对大飞机的需求,不再是几架领导人专机,以及凭借介绍信,一定级别的出差干部可以乘坐的民航客机,而是质量稳定可靠、上规模的大众运输产品。
  而当时的运-10,在这些方面并没有足够的市场竞争力。1979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后,邓小平访美,在西雅图参观了波音747生产线。此后,随着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波音飞机逐渐占据了中国市场。
  放弃自制运-10后,我国制定了“三步走”的计划。这“三步走”,虽然一路磕磕绊绊,却也从筚路蓝缕到装备齐全:第一步,80年代末到1998年,中美合作生产麦道MD-90飞机;第二步,设计和制造100座级支线飞机;第三步,自主设计制造180座级干线大飞机。
  这“三步走”的计划,可以说是有预见性的,也正应和了中国综合国力稳步提升的三个阶段。要知道,航空工业靠高科技,靠巨额研发投入来支撑,对规模经济具有特殊的高要求。空中客车公司25年不盈利,直到1300多架系列飞机在空中翱翔,才开始赚钱。正是由于国家意志的支持,波音、空客两家公司,牢牢占据着全球的大型客机市场。
  然而,中国的综合国力已经今非昔比,中国的市场在不断增长,庞大的市场需求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市场需要,国家意志!中国的大飞机项目已经上路,我们将展开大国崛起的翅膀!毕竟,民用飞机既是现代航空工业的精华所在,也是体现一国航空工业实力的重要标志,能够带动众多领域关键技术的群体突破,拉动基础学科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是现代大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柱。在大飞机制造领域,中国,下了未来领先世界的决心!
  大飞机项目,承载着国家的梦想,虽然研发周期需要若干年,虽然初始市场占有不到1%,虽然目前只有一个短程窄体机型,但是,一个属于中国的时代,开始了!
其他文献
期刊
2012年初冬,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与米毅有过一次深谈。那时,他正带领着C919大型客机试飞大纲编制团队,忙于梳理试飞规划。  一转眼,3年过去了,依旧是同一间办公室,米毅还是带着同一副眼镜,但已成长为中国商飞民用飞机试飞中心核心业务部门的负责人。我惊喜于他的成长,也讶异于他一成不变的谦虚稳重。米毅就是这样的人,无论身处的环境和工作身份如何变换,他的那份踏实、诚挚总是写在脸上。  “太有意思了”  
似惊雷一声巨响,地动山摇。当人们惊恐未定,几分钟之后,又听到一阵响亮的呼喊声、掌声、笑声……  这是怎么啦?原来,这巨响来自那高耸的大厅内。那里正在进行一场扣人心弦的静力试验——飞机“体能测试”。  传统又现代  据史料记载,500多年前,著名的意大利画家、发明家达·芬奇及物理学家伽利略先后做过全尺寸的结构静力试验。虽然那时的试验设施很简单,试验方法也有些粗糙,但相比复杂构件的受力分析与繁杂的计算
俄罗斯有一个著名的航空博物馆,西方国家称之为“冷战圣地”,这里不仅有上世纪苏联研制过的所有军用飞机,还展出了1960年5月1日驾驶U-2间谍飞机在苏联上空执行侦察任务时被击落的美国飞行员弗朗西斯·盖里·鲍尔斯穿过的飞行服。  浓缩的历史  博物馆的正式名称是“俄罗斯空军中央博物馆”,坐落在莫斯科以西37公里的加加林空军学院里。不久前,我随中国航空学会代表团一起前往参观,主人为到访的中国客人特意安排
【摘 要】现阶段,我们已经处于3G时代,网络通信业务的发展趋势越加明显,这主要得益于网IP化优势的凸显,对现代技术的发展起到一个推动的作用,在整个新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占据优势地位,所以,IP业务的有效利用是新技术能否得以长足发展的重要标志。本文结合PTN设备的研发现状,简要的探析了PTN在城域网中的应用,希望能够对PTN的发展及完善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城域传送网 PTN 应用  一、前
在世界航空业发展的风云变幻中,波音、罗罗、GE这些百年老店至今傲视群雄,它们用自身的奋斗书写了华丽的篇章。但也有些当年咤叱风云、辉煌一时的航空企业,由于种种原因,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由荷兰著名飞机设计师兼飞行员安东尼·福克创立的福克飞机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一战初露锋芒  1910年圣诞节前夕,在德国的巴登巴登,福克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蜘蛛”飞机飞上蓝天。这是福克第一次设计制造飞机,也是他第一次
在地面上,人们总能根据各式各样的地标和错落有致的建筑准确地认路和辨别方向。然而,在广袤的高空中,一望无垠,没有任何标志物作为参考,那么,飞机在广袤的天空中飞行,它是怎样在天上认路的呢?  说到认路,就让人联想到导航。在航空业发展的早期阶段,主要是靠飞行员目视导航。飞行员主要依靠地面标志和地图来认路,此时飞机不能飞得太高,飞行员必须用双眼盯住地面,搜索标志物。有些标志容易辨认,如高塔、铁路、河流等,
一架由波音737改装的美国空军IFO21号飞机在克罗地亚执行任务,突然坠毁在距离杜布罗夫尼克机场北部3公里外的山坡上。这架飞机搭载了美方高层政商要员,事故发生后,包括时任美国商务部部长的罗纳德·布朗在内的35人全部遇难。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本次空难?  天气是罪魁祸首  天气往往是飞行安全的一大隐患。1996年4月3日,杜布罗夫尼克一直阴雨不断,机场附近的天气状况更是越来越恶劣,飞往此地的民用客机
三十年前发现,生物玻璃能与骨形成骨键结合.这种特殊的材料已经有超过15年的临床应用,并有数以千计的成功病例.研究表明,骨的键合及骨再生和修复(骨形成作用)涉及玻璃表面的
我是中国商飞市场研究中心的普通一员,不知不觉,从事民机工作已有10年。2015年,是这10年中普通的一年。这一年,我感觉自己并没有取得值得夸耀的成绩。但2015年,却又是不平凡的一年,我第一次获得了公司先进个人称号,这是我第一次获得公司级(省部级)荣誉。用领导的话说,这叫“水到渠成”,是我多年努力的结果。对此,我时时感觉有些惶恐,觉得自己还需努力,作出更大的贡献。  2015年,写在个人总结上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