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被集体命名的个体快感

来源 :海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c1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生,男,1980年12月生于江西上饶,现在就读江西某师范大学,个人创办“野草诗歌网”,民刊《野草》,作品散见《海峡》、《诗选刊》、《星星》等。
  
  没有一个文学刊物能像《海峡》这样推介“80后”的了。
  对于“80后”而言,这是一次集体的命名,许多新鲜的面孔不断地浮出水面,给人无比的欣悦。以往经验告诉我们,新的写作群体的出现必将影响整个时代的文学。《海峡》作为一份在当下青少年当中最有影响力的读物,她所秉承的文学理念、价值观深深地推动的这个时代的到来。
  21世纪,网络改变了诗歌的命运,它所带来的是诗歌的再一次革命。出生在八十年代的诗人们正好赶上了这个黄金季节,他们的写作大部分已融入到了网络当中。那么,“80后”只能说是一个层次的划分,就像煤层一样,他们是比较接近的一代。但这不等于这一代人就拥有了共同的理念,具体说来“80后”的写作是纵向的延伸,个性化、即兴和简单的表达。我想,《海峡》连续推出“80后”诗人的作品,最直达的效果就是对文本的再一次呈现,在此之上,“80后”诗人需要建立自己独特的语言,这种语言只能通过对作品的呈现来展现不同的风格。《海峡》连续推出的“80后”诗人当中,有不少已经形成鲜明的个性,像阿斐、春树等人的作品尤为突出。这对其他年轻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借鉴和促进作用。
  “80后”作为一个群体被命名的同时,它也是每一个个体的表现,因为这当中的人太多了,他们大部分人都在默默地完善自我的写作,对外界的炒作表现相对冷静,这是好事。要想完善“80后”这个群体,只有通过每一个个体的努力,“80后”才能达到整体的成熟。我坚信在本世纪,最优秀的诗人将从这当中出现。
  “80后”诗人是反叛的一群。他们没有太多的观念的束缚,是放纵的、张扬的。然而轻浮的社会以其特有的沉重的世俗给这一代人带来了并不是理想化的主题,他们承受了社会变形的疼痛,致使他们在一片空白的天空里写下了他们年轻的骨子里的对抗与坚强:
  
  咬紧牙关以至出血
  我的血出得越多越好
  我还有什么事能让我兴奋
  我的眼睛开始变长
  脸色发黄
  变得像一个从来不认识我的我
  也许这才是真正的我
  我想和命运做斗争……
  ——春树《我只是一个女孩》
其他文献
用心聆听垂钓,是一种感觉,一种于尘世超脱后的感觉。它并不为所有人共知,只有真正的渔人才能感知到它的存在。  喜欢上垂钓,我忘记了是什么时候。或许是偶然在海边看到老人夕阳下的一竿青竹,一线游丝?还是在工作闲暇时散步于僻静的水塘看到执竿静钓的人儿?这一切或许都不再重要。而当自己真正悠坐在海滩边,将烦恼与得失统统抛置脑后,让所有的思绪都付于碧波时才真正感受到了垂钓的真谛。  执竿静坐海边,听闻鸥鸟欢悦地
期刊
我记得阿万是在初中毕业后学琴的,那时他的视力明显下降,一度出现斑块状盲区——他患了“视网膜脱落”症。  毛老师是阿万隔壁邻居,原先教音乐,后人工厂劳动,当时已不拉琴。有一天,毛老师脱下阿万的眼镜看了看——也许阿万双眼黯淡,目大无光,毛老师半天不吭声,后来就答应了阿万的请求。  毛老师是深度近视眼,冬天饮绿豆烧、七宝大曲,夏天改为零售加饭酒、散装啤酒,下酒菜是一碟咸花生。即使在三伏天,他仍然头顶湿毛
期刊
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山围故国”两句是白居易极为赞赏的,认为是“后之诗人不复措辞”的佳句。这个故国空城,现在只被山围潮打,不必说出寂寞,已写出了它的寂寞。到了夜晚,城里还有些什么?还像当年一样的彻夜热闹,有灯火楼台、清歌妙舞吗?没有了。有的只是当年的明月,还在女墙上照进城来。诗人说“过女墙来”,这是城里人的语气。夜深了,惟
期刊
一部电影《手机》暴露了诸多现代人的通病,冯小刚连拍了两年婚外恋题材,可以说是把自己的所感所想合盘倒出,也楞是把多少本就不太和睦的家庭搅得天翻地覆。  手机里的秘密,手机里的暖昧,一些本来属于隐私范畴的东西,背负了道德上的衡量和谴责,男人们突然发现,自己存的那些和小妹妹们打情骂俏的短消息,都是一个个背叛家中“红旗”的血淋淋的证据,而每一个打进打出的电话,甚至可能被电信公司以很正常的“监控”理由偷听到
期刊
对于船钓,我总是怀揣着莫名的兴奋去探钓每一个钓场,因为,即使同一个钓点,每回它的鱼情都是不一样的,总能让我一边探险,一边起获不一般的收获。阔别海钓“太阳号”沉船已有一年,堆积在心中很久的“死灰”,因机缘巧合和新加坡著名钓鱼团体Destined Anglers(中文名:注钓者)相遇,擦出火花“复燃”起来。  24日这天,新加坡四位钓友Markuz、rawn、daniel和Ben顺利在凌晨到达吉隆坡。
期刊
胡少卿,曾用笔名若盐,男,1978年生于湖北,1996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现为该系中国现当代文学方向博士生。大学期间曾创办“我们”文学社。发表有诗歌、小说若干。    一、谢冕的家    下午我和小杨到谢冕的家里去。刚一进门,发现脚踩到水里去了。小杨发出了一声惊叫,开始跑去搜查原因。原来是洗衣机的出水管子漏水了。他开始埋头用拖把拖地,并搬走有可能浸水的书。我踮着脚跳过积水,开始打量谢老头儿的家
期刊
One 吴虹飞印象记    很多年前,在文学教授的“现代诗与人生”的课上,一个眉目清秀的女孩子把海子的诗抄在黑板上,然后弹着吉他把它们唱下来。她一直低着头,声音细细的,听得不大清楚,曲调却是优美且忧伤。  两年后,1999年冬天,京城却凭空多了一个来路不明的女主唱,带着她那凌厉凶猛的乐队周旋于地下酒吧之间。盘旋的音乐如教堂尖耸的屋顶,突兀地起飞以及降落。没有几个人记得她是好几年前的那个在工科学校里
期刊
李云雷,男,1976年生,在山东冠县一个村庄长大,18岁以前几乎没有离开过那里;考上大学后一直在北京读书,在国际关系学院日语专业毕业后,在北大中文系当代文学念书到现在,先是读硕士,现在读博士,不过水平有限,觉得很不配博士的头衔。从7岁上学后一直在学校里做学生,现在即将而立,也还是做学生,个人经历既简单,有时感到很单调,但有时也能感觉到世界的丰富与复杂。    我出生时我二爷已经七十岁了,他死时我才
期刊
对话时间:2003年11月1日晚  对话地点:北京大学校内咖啡馆  参加人员:《海峡》大校园月刊——吴晨骏北京大学――胡少卿、李云雷、石一枫、刘丽朵  对话整理:刘丽朵    吴晨骏:今天的对话,主要由你们说一些自己的创作观点,以及跟北大、校园有关的一些话题。北大有哪些写东西的人?包括老一辈的和新的。  石一枫:太多了。鲁迅、胡适、沈从文,都跟北大有关系。北大中文系出的人就不少,再加上80年代北大
期刊
刘立杆,男,生于1967年,诗人,作家。现居南京。    诗歌与年代并非全然无关。然而,就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远景,或许可以武断地说,自朦胧诗和第三代诗歌运动以后,中国诗歌已经不可能再发生狂飙突进式的革命,而仅仅是一种有序的、合乎逻辑的推衍或因循——但在某种意义上,90年代以后的相对沉寂,恰恰说明了当代诗歌终于真正回到了个人和诗歌内部。上述大而化之的描述无疑是草率的;或许我仅仅想说,诗歌中的“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