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课堂中网络道德素养的培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xinrud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计算机和网络已进入越来越多的家庭,青少年学生已成为名符其实的网络原著民,且群体日益庞大。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方便大家学习和生活的同时,其利弊矛盾也日益突出,网游、网络暴力、网络色情等已成为侵蚀青少年学生的魔爪。作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信息技术教师,如何在日常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确保学生茁壮成长,是我们应该思考和践行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信息化;网络;道德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6-0082-02
  如今的社会是信息化的时代,网络已进入越来越多的家庭,青少年学生已成为名符其实的网络原著民,其群体日益庞大,会上网聊天、有自己的QQ和微信号,会时尚的流行游戏已成为一大批中小学生的时髦行为。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方便大家学习和生活的同时,其利弊矛盾也日益突出,网游、网络暴力、网络色情等已成为侵蚀青少年学生的魔爪,这些问题日益突出,对信息技术课堂教育和中小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应当趋利避害,加强引导,把中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与现代网络结合起来,利用网络的平等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等特点,寓教育于网络。
  一、认识目前网络的特点
  根据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网络世界就象一块神奇的土地,非常有吸引力。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刚开始接触互联网时,经常有这样的经历,网页的丰富多彩,网游的互动性,往往使得学生大呼小叫,无意中点出了一点有“色”内容,学生便一哄而上看稀奇……这使得我们的教学往往措手不及。
  网络的开放性和匿名性,使人人可以自由上网,并在网上浏览信息、下载和利用网络资源,甚至在网上发表一些越轨的言论而很少受到惩罚,同时,由于网络世界的无序状态、跨国性和即时性,网络在传播知识和健康信息的同时,也传播着一些反动的、迷信的和甚至色情的东西,可以这样说,由于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已经形成一个新的思想文化阵地。
  作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网络时代对我们的挑战是十分严峻的,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对上网有强烈的愿望,特别是五六年级学生,有时往往教材中相关的网络知识点,学生已提前熟知,学生对网络知识的交流与知晓,在学生的心理中有种自豪与炫耀,但这些学生大多是我们老师心中的调皮学生,这些学生的优势我们要引导与发挥,通过培养他们良好的网络道德,以一带三,使其他学生在网络中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养成道德自律的习惯。
  二、提高教师自身的网络素养
  教师要与俱进学习网络知识,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修养,做学生的表率。教师应当要主动接受教育。这种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网络知识的学习问题;另一个是教师网络道德素养的提高问题。只有掌握了网络工具,教师才能与学生共用同一的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对中小学生上网的指导。最近数年,我市已对信息技术教师进行了数次网络知识和信息安全培训。在了解网络的同时,教师也必须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做好中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模范。为了规范教师的上网行为,我市各校还制订了教师上网的若干规定。保证了教师对学生上网的正面导向作用,同时也要求教师收藏有益于学生成长与性格特点的网络资源与站点,及时发布与学生交流。
  三、大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
  在课堂上让学生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和有关规定,规范学生上网行为,使他们养成道德自律的良好习惯。
  目前《网络安全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已出台。但问题在于,对网络的“虚拟身份”比较难于管理,也有不少人对法律规定熟视无睹,甚至公然违背。所以必须在信息技术课上向学生讲述网络方面的法律知识以及有关规定,让他们知晓有所为与有所不为。除此以外我们还在三到六年级每班选拔出四名网络管理员,为他们普及法律知识和有关规定。另一方面则需要用道德这种无形的约束力去引导监督规定学生课堂以外的网上行为,使他们养成道德自律的习惯,自觉地遵守网络法规或有关规定,文明上网、依法上网,做一个合格的网络人。为此,我市成立了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和学生两支网管队伍,专门给学生制定了一些上网规章,供大家學习、遵循。
  四、及时推荐优秀学生网站
  中小学生上网最初带有很大的盲目性,所以教师有必要在课堂上向学生推荐优秀的少年儿童网站,如儿童园地、雏鹰网、中国少年在线、中青网等十几家儿童网站,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把这些网址制成学校学生上网的导航,避免学生无意中点出不适合小学生的网站,在教学中教师也可在服务器中安装一些反黄软件,并限制一些网站(如“百络网警”等),同是也从思想教育方面让学生认识网络的负面性,从多角度杜决不良因素。
  五、指导学生设计制作网页或网站,主动占领网上阵地
  在当今网络时代,仅仅对青少年儿童上网活动进行引导和规范是不够的,信息教师还应该主动出击,利用网络提供的免费资源,如免费主页空间等,建立自己的主页及博客,让学生自主发表自己的日志等等,通过网络推动小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的建设。近年来,我市部分学校已率先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如在学校的网站主页上设置各班的窗口,学生可以上传班级新闻,大事,校园之星等。通过学校网站学生可以展示班级的风采、倾听大家的建议、反馈家长的心声。在学生家长的留言中,让学生感受到这是社会,家庭、学校交流勾通的一座桥梁。
  因此,结合网络时代的特点,立足课堂,利用课堂教学有限的时间来加强中小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的培养,变被动为主动,变有限为无限,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从小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和负责任地使用网络技术,就显得十分重要。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地理作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改要求下,要求初中地理教学改革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动能性,才能更好地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促使其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实现高效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问题贯穿于教学的始末,以问题为导向,可以更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就初中地理课教学中以问题为导向发展学生主体性作了相关探究。  【关键词
【摘要】一个民族要自立于民族之林,除了发展自己的文化外,必须吸收世界其他民族先进的科技、文化精华,来提高本民族的科学素质,开发本民族的智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能力培养;应试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6-0075-02  在中学英语课教学中应实施素质教育,当前,英语考试大部分是笔试,多数师生为了培养应试能力,都把笔试能力
【摘要】高校学生社团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技能教育、综合素质教育以及人格教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本文通过对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分析,以编制大学生社团发展规划的角度系统探索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发展规划  【基金项目】本文系宁波市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15年研究课题《高校学生社团发展规划编制研究》(项目编号:SGXSZ1
【摘要】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标准中明确提出:高中英语教学并不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英语语法及口语能力,更多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学习英语提高自身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心智成熟程度、情感态度等,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及人文素养的进步。为了分析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方式,笔者针对人文素养的含义及内涵进行了分析,详细内容如下文所示。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人文素养;培养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
【摘要】日本与中国由于传统文化、生活习惯的不同,导致日语和中文在表达上具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将中文直译成日语时,可能无法准确的传达出想要表达的意思。而转译这种翻译方式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相对直译,转译更加灵活多变。本文对日语翻译中的转译手法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列举例句进行介绍。  【关键词】修辞手法;性格特点;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历史教育过程中的德育教育在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奋发向上的学习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从历史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几种方法,提出了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历史教育;德育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6-0078-02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体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6-0079-01  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大事。德育课是对中职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切实把加强学生培养能力、提高思想道德觉悟、规范行为的教育目标落到实处,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下面结合我个人的一些教学实践经验,谈谈对政治课教改的一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6-0081-02  从孔子乘牛车、怀圣贤踽踽践行“诲人不倦”的执着到魏书生教师“高悬鞭策以自警”的诤言;从柏拉图对于教师价值的思考到苏霍姆林斯基对于学生人格塑造的探索,一代代教育工作者,都在从不同的角度求索着自身的价值。从“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界定,到“教师是连接人类社会过去、现在与将来的桥梁”的比
期刊
【摘要】留守大学生,作者定义为18岁至23岁的青年,有留守经历,父母长时间不在身边,或者事实留守的在校大学生。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这个群体的青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任重道远,对留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不仅是填补此领域的空白,更是维护社会的安全稳定,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有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留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
【摘要】校园文化是校园中全体成员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共同创造和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所认同的校园精神以及培养这种精神所需要的文化环境的总和。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个基本形态,以及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基于三种文化形成的学校特色文化,它以社会先进文化为主导,以校园精神为核心。校园文化对青少年学生的成长,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是学校实施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是学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