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需要“破”一篇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fu541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语文一学期只教一本薄薄的教材,“罢黜百书,独尊教材”现象已经引起许多教师自我反思。新课改以来,凭借各个层面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课外阅读不再是游离于语文教育过程之外的“点缀”,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强调要“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由此,课外阅读课内指导作为新兴门类课型纳入语文教学体系,给了教师更多拓展、延伸、丰富课程与教材的空间,吸引更多教师投入地研究实施途径、方法策略、范式样本等。
  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于是,一些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一味鼓励孩子多读,只认课外阅读的量。但是,这样是否也会陷入郑板桥所说的“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的尴尬境地呢?清代仇兆鳌的《杜诗详注》中对“破”有以下三种说法:一曰“胸罗万卷,故左右逢源而下笔有神”;二曰“书破,犹韦编三绝之意。盖熟读则卷易磨也”;三曰“识破万卷之理”。由此,我认为,一个“破”字,包蕴了熟读、精读的道理。小学生不要盲目地去“破”“万卷”,而应该首先去“破”一本,甚至是只“破”一篇,抓住重点、反复阅读、深入钻研、透彻理解、务求精通、加深记忆、明理识理,这才是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作为新课改坚定的实践者,行进在课外阅读指导的芬芳旅途中,我也尝试从“破”万卷到“破”一篇。执教《有些人》,就是将自己的习得与台湾作家张晓风的作品融合,送给我的学生们。
  一、“破”哪一篇?
  张晓风,像我这样由《读者》相伴成长的一代人,不仅欣赏她文风的清新自然、文笔的流畅绚丽,更从中得到心灵的慰藉和生命的力量。记得是在《文苑》第一次看到这篇《有些人》,读毕掩卷长思,感慨“斯文,金玉也,……不能销蚀”。思维在兴奋跳跃时链接起曾经读过的张丽钧校长的《美丽的心》。窦桂梅老师研究安徒生童话,刘发建老师有很浓的鲁迅情结,我对张晓风作品情有独钟。由己及人,相信感动自己的才能打动学生,不妨将这一篇推荐给学生吧。
  那么,我遴选定篇的意义何在呢?想起台湾的一项研究对阅读兴趣的发展作出的具体区分,认为10—15岁是文学起始期。对六年级学生而言,读书取向受功利化、娱乐化、低俗化和粗糙化的影响,用文学纯净孩子的精神世界是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因为在文学里,人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和提升。余秋雨先生认为,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廓,由经典文学奠基,可以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而我认为,阅读经典文学,就是让儿童的精神成长能与文学大师同行,找到文学经典与孩子的精神契合点,拓展儿童精神生命的空间。
  磨课的过程中,有近十个班级的学生们亲近了张晓风,走进了《有些人》。不会忘记,每每第一次将此文用心读给孩子们听毕,时空与时间被文学浸透,或若有所悟地点头,或陷入沉思地托腮,或目光直直地发呆,随即我听到的都是整齐的掌声,掌声表示倾心,掌声表达共鸣,此时选文成功的我被学生打动,常想落泪才好。文学接受,是课外阅读“破”一篇的基础,经典文学只有让学生接受,才能敲开他们温暖的心房,悄然走进他们美好而又隐秘的心灵,敞亮他们精神世界。
  二、如何“破”一篇?
  这节课外阅读指导课是如何“破”一篇的?个人觉得,这节课融合了导读型、讨论型、点拨型、欣赏型等阅读课型,设计了说感想、谈体会、议写法、抒己见、析内容、评含义,经历了诵读、咀嚼、讨论、欣赏、整合,实现了王尚文先生提出的“自然人—语言人—精神人”的三步教育预期目标。下面结合教学环节举隅。
  1.阅读“方法场”
  只有真正懂得如何去阅读,才能发挥出阅读的巨大能量,所以应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格。赫胥黎说:“每一个知道读书方法的人,都有一种力量可以把他自己放大,丰富他的生活方式,使他的一生内容充实,富有意义,而具兴味。”阅读更是讲究“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读书不得要领,劳而无功”,有人总结,一个人长期只有精读,而没有略读、速读,会影响思维的流畅和敏捷;反之,则会影响思维的严密和深刻。本节课关注写批注、读书卡、精读和速读四种阅读方法的普及,目的就是指导学生正确、有效地阅读。另外,以篇带篇,将张晓风的《有些人》与张丽钧的《美丽的心》进行对比阅读,让同一题材、体例文章在写法上相互映照,学生在揣摩、掂量、比较中对《有些人》的理解就更广而深,由肤浅到深刻,从简单到丰富。
  2.阅读“对话场”
  教学中,我努力寻找文本、教师、学生在“对话场”中的最佳契合点,以互动对话的方式来完成。学生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都可以在文本对话中得到考量,师生间平等互动进行读书交流就是一个不错的形式。如《有些人》中的第一个故事震撼了同为女教师的我。我把阅读经验与学生共享,向学生敞开了自己的心扉,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的阅读欲望。小组互动交流中,组长与组员间的对话、教师与其他同学的参与对话,使得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更新、交流与分享中被唤醒,相互启迪,共同提高,收到奇文共欣赏的效果。
  为了彰显《有些人》以及张晓风散文的语言特点,我注重抓住用词精当、巧妙并体现人物性格的特质,进行定点透视。如对两个“挖”字、“美丽”以及读中质疑的孔子之语和中国民间俗语等言语进行观照和剖析,实现朱光潜先生所提倡的“语文的精确妥帖”、“将最适当的字词放在最适当的位置”,学生在感知、体验中逐渐领悟了文学作品是如何心手合一的。
  对话场,让学生身心放松、思想活跃、精神自由,教师与学生在文学力量的感召下产生和谐共振,呈现出一种真诚、平等的“你—我”关系。
  3.阅读“共鸣场”
  让教师、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形成“共鸣场”,是本节课想着力体现的一个亮点。
  日本文艺理论家厨川白村说过:“文艺作品所给予者,不是知识,而是唤起作用,刺激了读者,使他自己唤起自己体验的内容来,读者受到这种刺激而自行燃烧。即无非也是一种创作。倘说作家用象征来表现了自己的生命,则读者就凭了这象征,也在自己的胸中创造着。”在语文感知活动中,这种燃烧无疑就是对文本一种极富想象力的再创造过程,并以此照亮了课文与师生的精神世界。
  阅读学者就指出“阅读是吸收也是倾吐”。课文的空白与未定性的空框结构可以拓宽读者的思考与想象空间,学生将《有些人》的每一个故事都用自己的言语凝练为富含哲理的话,使得“召唤结构”在言语实践中开阔,调动起了学生原有的语感图式或经验世界,去想象、去补充、去创造,让文学作品在学生心灵深处产生更深远的意义。文学是感受性的,它根植于人的世俗经验,催化着人的丰富情感。《有些人》让“语言跟着思想情感走”,重现自己生命中那一个个特殊的过客,释放自我的精神诉求,实现语文和人文的双重结合。
  三、由“破”一篇想到的
  任何一名读者都会与优秀的文本产生张力。学生们在课外阅读指导课《有些人》的课堂中发现自己、理解自己、表达自己,课毕留恋不舍、意犹未尽、情感丰盈之形流露无疑。由此我想,课外阅读是个急待开发的富矿。通过执教《有些人》一课,我深感课外阅读需要“破”一篇,因为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就读的方面说,若不参考、分析、比较、演绎、归纳、涵泳、体味,哪里会‘真知’读?哪里会‘真能’读?”当然,课外阅读“破”一篇,也需要正确理解“破”字的含义,万不可将文学作品的细读肢解至支离破碎,读书品格的形成也万不可“破”学生阅读的热情之网,情感精神的诉求也万不可“破”儿童的发展天性。
  摸索与实践中,只期望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能成为连接文学与儿童精神世界的脐带,在学生的阅读史上留下“印记”。
  (寇阳,淮安市实验小学,223002)
其他文献
夏天视乎并不是为了有准备的人而牵线搭桥,只是路桥的过路线上留有轻轻的足迹,钢索道上无情的链条盘旋着一扭扭的锁芯:要么半途弃难全身而退,要么桥央原地踏步匍匐,要么摒除龃龉束缚前行。彼岸的风景,没有高屋建瓴,没有繁华盛景,没有怪石嶙岣,仅存的是回眸桥的蹒跚,偷偷的张望四周,随角度的变化而变迁,绿水青山依然,心态斐然;随身心发展的曲线而润色,心灵体魄依然,质量基石。踏过的桥基,已全然不同的视野和胸襟,或
摘要:特色学校建设,应成为凝练办学思想、践行教育理念、深化项目研究、达成培养目标,并逐渐形成鲜明稳定的教育哲学和先进科学的教育实践,内化为全校师生精神气质、行为习惯、人格修养等的过程。建设特色学校,需对学校的文化历史、原有基础、传统优势等作充分认识、深度审思;对学校将追寻怎样的教育理想、坚守怎样的培养目标作明晰的价值判断、合理取舍;还要对以哪些项目建设为突破口,用哪些机制、路径、抓手去推进运作等,
经历了语文课程改革的几番洗礼,广大语文教师已渐渐形成了一个共同的认识,即语文教学绝不仅仅是“告诉”,更是一种体验,一种感悟,一种浸染。于是,曾经盛行的条分缕析逐渐被品词析句所替代,常见的一问到底也转变成师生互动的言语实践过程。不懈的探索与总结中,一种崭新的教学策略——片断精读模式悄然而生,那就是引领着儿童在文本的精妙语段中走几个来回,反复品读、涵咏,领悟那文字之中及文字背后的意蕴。这无疑是对传统教
数学教学中每个新知识的形成都是由旧知生长而来。在减负增效的课堂中,找准知识的生长点,由此引导学生展开探索,是充分利用好课堂四十分钟的重要一环,“主导、主体”作用的协同进行是有效课堂的关键。在研究《分数基本性质》一课时我们备课组的老师在研讨中不断改进,设计了不同的方案,进行了教学对比:  方案一  1.找准基点  (1)提供一组简单的算式:3÷1、2÷1、6÷2、9÷3请学生找出哪些算式是相等的? 
一名学生的成长,学校教育起着很大的作用。学生经过学校教育,必然会深深地烙上教育者思想和理念的痕迹。这种内在的深层的精神与涵养决定着孩子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前进潜能,也在一定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定位着孩子的人格品性与道德素养。为了赋予实小教育这种更加突出的育人特质,我们意识到:既要立足现有基础,又要整合、融合、挖掘并生成出更高层次的特色文化追求,这样才能逐步形成学校独树一帜、个性鲜明、成效显著的办学风格、教
《品德与生活》是育人的重要课程资源,亟需挖掘其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价值。而该门课程在小学低年级段,每周只有两节课,远达不到对学生日常生活较为全面的观照。笔者积极拓展课程资源,在教室黑板上开设了一个与课程主题内容息息相关的“对话框”,极大地丰富了生活中品德教育的形式,有效地实现了课程的育人价值。  一、对话经典:用文化拓展课程资源,提升生命品位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教材依据课程标准编制,是教师组织活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前一段时间的疏于读书,让自己有了下笔局促、口中语涩、面目可憎的感觉,真不能不读书。不断地读书学习,借助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方法来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我们才会发现平时自己对很多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的运用依然是浅薄无知的,完善与修正后,才有可能开始新的“行动—研究—再行动”的行动研究历程。  储建明老师的《课堂教学觉悟论》搁置书桌有一个学期了,刚拿到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十分明确地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更新观念,树立并强化新课标意识,在教学中贯彻新课标精神。而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我的解读就是:最好的课堂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师要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
一  这是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吴明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脑子里尽想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一夜的狂风暴雨,把他折腾得浑身乏力。  天终于亮了,雨也小了很多。吴明赶紧起床,收拾一阵之后,推出那辆“老坦克”,出了家门,向学校骑去。  田野里即将开镰的麦子和油菜经过一夜风雨的洗礼后成片地眠倒在地。田埂上泥泞不堪,幸好中间驳了一条窄窄的砖头路,还能方便骑车。大家都彼此达成一种默契:行人听见车铃响起,便主动让位;要是
一、“‘走向童心’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主张产生的背景  旧中国社会形态是漠视儿童的。作为一个封建国家,家长制的思想意识形态根深蒂固,“君臣父子”的三纲五常把儿童权益排斥在外。中国的教育方针在很长时期也不是以儿童为本位的。旧教育方针根本关注的只是一种社会愿景、社会期待。直到十七大才首次把“育人为本”放在了突出位置,强调了对人的关注。再看中国的教育观念,社会普遍的意识形态是“师道尊严”。这固然是对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