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的身影

来源 :玉龙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x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沿着束河古镇古朴的街道健步而行,穿过古老的青龙桥,在丛林般杲杲耸立的晒粮架边,是一座简陋而破旧的老宅,在晒粮架之间一个个疏密结合的方形的孔之间,筛落下来的光像一片片纯银,密密地镶嵌在老宅院班驳的红泥墙上。就是那一个个高高地支撑起蓝天的晒粮架,那一支支如椽的巨笔一样的晒梁架,一直默默地支撑着束河的天空里那一朵朵棉絮一样洁白的云朵,支撑起束河一个个古老而悠远的故事:也支撑起了束河农耕文明源远流长的图腾。那是一些毫无规则的随意的树立在九鼎河畔的一些青黑色的柱子,它们两两相对,独立成行,在它们身上是百孔千穿的方形的孔,几乎每一公尺,就有两个方孔从它们身上穿过,露出顶上瓦蓝瓦蓝的天空。在它们站立的脚下,是
  片一片、一堆一堆的金黄的草垛,就是这一些丛林般耸立着的晒粮架,曾经构成了纳西族人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每当秋天来临,晒粮架下就热闹了起来,人们放心地将自己一年的收成高高地挂在晒粮架上,像是在炫耀自己一年以来的辛勤劳动一样,任那些尚未归仓的粮食在归仓之前再一次在高高的晒粮架上展示自己的饱满和丰盈。
  那应该是在一个秋天的正午,阳光正穿过晒粮架百孔千穿的空隙直直地洒落在地上,那些身着土布皂衣,或士蓝布裳的纳西族女人正沉沉地背负着小山一样高的刚刚收割的麦子,缓缓地走到晒粮架下。然后,轻轻地放下她身上的小山,将一座小山分解,一排排横挂在高高的晒粮架上,一座小山在一瞬间就依靠着晒粮架高高伸向天空的骨髂构架,长成了一座大山。那是一座沉沉地压在纳西族女人背上的大山啊。微风吹过,空气里四处弥漫起了荞麦的清香,送饭的纳西族少女手提竹篮,洁白的百褶裙在风中飘舞,不知是多少个纳西男孩梦中的新娘。炎炎烈日下,汗水湿透了衣裳的纳西女人嗓子眼热辣辣的脖颈上也有汗水像晶莹的麦粒,在阳光下熠熠闪烁,有一支歌想唱出高高耸立着的晒粮架耸立着纳西族农耕文明的图腾。这样鲜活的情景早可以追溯到唐代,以游牧业为生的纳西族人,“随水草畜牧,夏处高山,冬入深谷”,开始逐渐由游牧生活转向逐步定居的农耕生活。他们与所有的其他民族一样在转向农耕生活前,经历了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时期。由于刀耕火种无须施肥,无须薅锄,不费工时,仅仅靠原始简陋的生产工具就可以连续种植多年农作物,成为古代的纳西人获取粮食的最佳选择。据《光绪丽江府志稿》载“丽江居万山之中,玉龙凝阴,盛夏积雪,居民刀耕火种”非常真实而生动地描述了丽江坝子,包括束河古镇在内的纳西族居民最早进行刀耕火种的情景。当时曾抒写过束河九鼎龙潭美景的纳西族诗人杨品硕也曾在他的诗中描绘过这里的刀耕火种的情景:
  刀耕
  高田陡峻不涂泥,两手扶叉脚踏犁。
  胜似牛耕翻赤壤,晚薅秋获种春时。
  火神
  块压松枝火有烟,铲平待雨种荞田。
  先苦次甜继燕麦,收在三禾荒几年。
  刀耕火种又称为烧火山,种火地,在当时的束河,这样的耕作方式无疑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和破坏,于是轮歇制便顺其自然地产生了。当1639年,大旅行家徐霞客到达丽江时,曾对整个丽江坝子作过这样的描述:“其地田亩,三年种禾一番,次年即种豆菜之类,第三年则停而不种,必次年,乃复种禾。”这种三年一禾的轮歇耕种直到今天,在许多广种薄收的山区和土地贫瘠的地方仍然沿用。对于徐霞客而言,这位曾经在他的游记中真切地描绘过束河的大旅行家陶醉在束河的山水中,乐而忘返,那是后话。
  到了改土归流(1723年)以后丽江束河由于受到废除土司制度的恩惠,免除了苛派,开始开垦土地兴修水利,引进内地先进的农耕技术,一年一熟,甚至一年两熟,使耕地和人口得到了很快增长,在海拔较高的束河,气温比较低,又有很充足的自流水源得以灌溉,粮食生产也就主要以小麦和包谷为主。
  在小麦收获的季节,晒粮架简直成了一个热闹的群众聚集的场所,那些纳西女人像一个个的油画大师,将大块大块连画家也不敢那么大胆地使用的金黄色块,涂抹在晒粮架乌青的深黑背景上。她们挥动着她们有力的手臂,高高地扬起那些刚刚收割的金黄麦子,整个秋天就在这样一个小小的晒麦场上变得生动起来。背着小山一样高的麦子的、匆忙地赶去割麦的、悠闲观刈麦的、往晒粮架上晒麦子的、打麦子的、往口袋箩筐里装麦子的,汇成了一支收割麦子的大军,所有的人都在围绕着晒粮架转,晒粮架也成为焦点中的焦点,成为一切生活的中心。直到颗粒都归仓了,晒粮架也就清静了下来,满地金黄的麦秸杆横七竖八着在地上写满了狼籍的故事,偶尔有鸟儿栖落下来,啁啾着快乐的语言,站在高高的草垛上歌唱生活。而晒粮架依旧站在那里,子然独立,又耸立成群,每一个晒粮架都演绎着一段束河农耕生活的史诗,在束河的村落之间,走进历史,走进永恒。
  当我们站在青龙桥上,回望束河曾经走过的每一段历史,回望束河昨天斑驳得发黄的过去,高高的晒粮架总是那么鲜活,那么生动,那么真实,又那么深刻地闯进我们的视野,带着我们走进一个个远古的憧憬,一段段古老的回忆,为我们开启一扇走进历史的大门,解开一个个破译束河农耕文明的密码。
其他文献
瑞光寺原址位于云南省永胜县期纳镇清水村东南一公里处。该寺始建于明末清初,寺内建有坐东朝西大殿一座,大殿左右两侧和正前面各建厢房、耳房、大门等房屋数十间,形成四周皆房、中有内院的较大型四合院建筑群,整个寺院总建筑面积八亩左右。清末以后,该寺逐渐衰败,及至“文革”,除大殿的柱梁墙壁屋面尚存外,寺内其它设施均遭破坏,厢房、耳房、大门等建筑群仅存断垣残壁。一九七五年,当时的清水大队重建大队部,大队党支部书
期刊
09新年,金牛踩着稳健的步伐向我们走来,曾经的关键词,灾难、重建、经济危机都将在这一年里赋予新的定义,而《玉龙山》杂志社给我们准备的新年盛宴,则在丽江的“金生丽水”格调餐厅拉开序曲。  年初三,正是丽江喧闹的开始,过了黑龙潭,沿着象山的带有一排木栅栏的路就到“金生丽水”。  丽江自古就有“金生丽水”之称,而这个与丽江同名的格调餐厅也恰恰是丽江的缩影,你可以在这里看到玉龙雪山的风姿,也可以听到雪山之
期刊
洛克是从世界中来的,他要从荒中发现那可以丰富世界的东西,他是世界的一只猎犬。而丽江则渴望着摆脱荒,进入世界的笼子。其实丽江,不,整个云南和中国的西部的价值就在于它们还保留着许多荒的部分,就世界所梦想的那种乐园来说,它们与生俱来的就是,根本不需要现代。从根本上来说,世界之所谓进步,就是要回到那个只存在于过去的那个叫做伊甸园的地方。洛克在死的时候,可能终于意识到荒的价值,意识到那在玉龙雪山中感动了他生
期刊
VIP资料简介:  姓名:杨四龙  职位:丽江正龙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会员级别:全球通VIP金卡    在丽江,没有人不认识杨四龙吧?正龙实业有限公司的老总,旗下有正龙酒店、正龙KTV、丽江拉市海(国际)湿地公园、丽江市玉龙三文实业有限公司、水艺年华水疗城、纳西人越野俱乐部等等多个实体。也常常是报道中那个敢为天下先的纳西汉子,很多纳西人提起他,都是满脸骄傲的神情,为自己民族中有如此优秀的代表而自
期刊
束河灼烈的阳光在青龙桥桥面上日复一日反射了多少个世纪,曾经谁的马蹄印在七面踩踏出辉煌,曾经多少个披星戴月的纳西妇女的欢声笑语在这边桥头响起,阳光蒸发了桥面上多少个无人喧哗的过往?这些都在斑驳光线倾斜的疏影下跟随时光的脚步渐次黯淡,早已白发苍苍的青龙桥,不变的阳光迎来新一轮明亮色泽和时尚说辞的入侵。曾经那个川滇贸易必经之地的茶马驿栈,不曾对自己未来有过如此明朗的涂鸦,可桥头那一束灼目阳光投射下来的瞬
期刊
我有一个梦想:清晨,一轮旭日徐徐升起,我懒懒地探出头,打量着眼前的世界——那是梦开始的地方。  用心组合灵感的碎片,讲述心灵的童话——我有一个梦想!    这是个浪漫得一塌糊涂的名字——蔷薇花开,总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一切美好的事物,而世界上最美好的,不就是爱吗?        打开蔷薇花开影像工作室的网页,就喜欢上他们的LOGO,简约、清新,又让人温暖。  他们说,蔷薇象征着美好的爱情——对爱的思
期刊
徐霞客游芝山解脱林时曾经这样写道:“过一枯涧石桥,西瞻中海,柳暗波萦,有大聚落临其上,是为十和院”。“十和”就是今束河之古称。束河古镇有着千年的历史,它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它的发展见证了滇藏茶马古道的兴衰。茶马古道起于滇南,经大理、丽江到达藏区,其中丽江是连接滇藏的咽喉之地,以此为界,藏区和云南成为两个自成体系的经济文化区。束河也因此与马帮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明清时期茶马贸易兴盛,束河古镇老四
期刊
走进“皮匠之乡”    清晨的束河被新鲜的空气紧紧包围,暖暖的朝阳斜射在青龙桥上,五花石光滑鲜亮。如今这里的美景,清泉,宁静深深地吸引着各方游客。而早在600年前,这里不仅风景如画,还是远近闻名的皮匠村。皮匠在束河的发展,是构成茶马古道深厚文化的重要部分。  相传束河皮匠的祖辈来自南京,明朝初年来到云南丽江。其中还有个趣味的故事,这批因为独出心裁制作了一个靴型大灯笼献给皇帝朱元璋庆全国统一而被发配
期刊
叠檐深如许,  巍巍望云楼。  青龙桥畔举目,  唯有此缘由。  怀古只因触景,  寥廓方如过往。  酒罢欢歌逑,  谁可轻声和。  溯溯有溪流。  红绡帐,  着白羽,  素绫柔,  却说今日,  与君醉笑只难休。  梦里难明何处,  醒时才知是客。  子夜欲寻秋,  凭栏遥遥望,  玉龙梳白头。
期刊
说起束河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们耳熟能详的阶层,那就是小资,说起小资又不得不提一提网络:  近些年的网络论战无非是一个年代看一个年代不顺限,70后骂80后没用,80后骂90后嚣张,如今新世纪们也渐渐长起来了,70后已经懒得再出面做任何表态,他们有他们的基础,他们也有他们引以为傲的东西,这些甚至是颓废,都是那些跨世纪小屁孩儿们望尘莫及的。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的名词例如“小资”虽然并非当下的流行语了,但却是被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