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迷失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feng1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看不见了”,一种奇特的失明症在城市暴发,患者的眼睛不会有任何不适,却有如陷入一片牛奶海洋,所见一切皆为白色。眼疾本身具有极强的传染性,越来越多的人丧失了视力。不明原因的失明引发公众的恐慌,为防止进一步传染,所有的失明者和感染者被关进一座废弃的精神病院加以隔离。
  这是小说《失明症漫记》的开篇。这部小说也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若泽·萨拉马戈的代表作之一。
  隔离区发生的故事是小说的主线。没有自由,没有医护人员,没有足够的食物和水,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感染者源源不断地到来,隔离区很快变得让人无法忍受。盲人们则经历了一系列的失去:首先失去的是体面,然后是同情心与羞耻心,最后为了生存,连尊严都失去了。
  眼科医生是书中最早的一批感染者之一,他曾说,在一场瘟疫中不会有肇事者,只有受害者。但他只说对了一半,面对愈加残酷的生存斗争,受害者变成了加害者,盲人们从一开始的恐慌痛苦到逐渐适应非人的生活,从相亲相爱到冷酷无情,从眼盲到“心盲”:弱者为一片过期的面包欺辱更弱者;丈夫把妻子献给盲人强盗,只为保证第二天的食物;盲人们对种种乱象敢怒不敢言,没有一个人敢奋起反抗……一场瘟疫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人性之恶,而这一切,只被一个人看见。
  小说中,医生妻子的角色设定是耐人寻味的。她拥有正常的视力,是这场瘟疫中唯一的“幸运儿”。她完全可以成为这个残酷世界的女王,但她说:“我只是一个生来注定目睹这悲惨场面的人。”在一个健全的世界里,失明是一种不幸;但在一个失明的世界,能看见是一种诅咒。日复一日,她背负着这种诅咒前行,只因她看得见,她有责任——在别人失明的情况下尽有正常视力的人的责任。
  所以,她成为盲人的眼睛。她是盲人的拐杖,避免他们摔倒;她带领盲人抗争,冲破暗无天日的牢笼;她拼尽全力,让他们在这个动物世界里活得有个人样。她也成了读者的眼睛:让他们看到看守人的恐惧与冷漠,盲人强盗的血腥与残暴,也看到隐藏在这“白色黑暗”下的些许温情感动。
  在小说的最后,眼疾突然消失了,正如它突然而至,所有人好像只是做了一场噩梦。噩梦醒了,一切如常。街道上车水马龙,司机依然为抢红绿灯而争得面红耳赤;丈夫和妻子携手归家,将那些不好的回忆关在门外;小孩牵着妈妈的手,感受久違的温暖。但灾难过后,一切就会变好吗?萨拉马戈借由医生的妻子传达了他的悲观——现在,我们只是变成了看得见的盲人。
  要理解这句话,就要理解作者创作的初衷。萨拉马戈生前希望在自己的墓碑上刻下这样的墓志铭:“这里安睡着一个愤怒的人。”他曾说:“虽然我过得很好,但这个世界不好。”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他会创作这个冷酷黑暗的故事。
  会传染的失明症是书中最大的隐喻,在这个荒诞的外壳下,萨拉马戈真正想揭露的是心理上的盲、理智上的盲——我们被环境、被权力、被恐惧与猜疑遮蔽,对人们遭受的苦难,对人性之恶视而不见,甚至与其同流合污。我们陷入这片“白色的黑暗”,变成了看得见的盲人。
  萨拉马戈为这个世界充满看得见的盲而感到愤怒,他是清醒而无助的,正如小说中医生的妻子。但萨拉马戈又是勇敢而坚定的,他选择以文字为剑,划破这黑暗。
  那我们这些普通人呢,应该如何去做?小说中,一位盲人作家在发现医生的妻子没有失明时,轻轻地靠近她,握住她的手说:“您不要迷失,千万不要迷失。”正如小说的题记中所写:“如果你能看,就要看见;如果你能看见,就要仔细观察。”我们能做的是去看见、去观察,不要因眼见心盲而迷失方向,让爱、怜悯、尊重……让那些使人之所以为人的东西,变成我们的拐杖,指引我们前行。
  (木 田摘自《三月风》2020年第4期,王 青图)
其他文献
不完善甚至幼稚的方法能使人得救,這个故事是个证明。  为了保护自己不受塞壬的诱惑,奥德赛用蜡塞住耳朵,还让人把他牢牢地铐在桅杆上。如果这么做有用的话,从一开始,所有旅人也都会这么做,除了那些老远就被引诱去的人。但是,世人都知道,这样做根本没有用。塞壬的歌声能穿透一切,蜡丸更不在话下,受诱惑者的激情足以使他们挣断比铁链和桅杆更牢固的东西。这一点奥德赛或许也听说过,不过他并未多加考虑。他完全信任那一小
期刊
开创现代天文学的伽利略出生在一个音乐世家,父亲是当年佛罗伦萨著名的鲁特琴手和作曲家,兄长也以此为业。从文献记载得知,伽利略从小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具备成为音乐家的潜质。當然,他后来成了科学家,于是,人们就忘记了他早年所受过的音乐教育。  我看过关于伽利略的传记,描写了他受父亲的影响,接受音乐熏陶。有意思的是,父亲告诫年轻的伽利略,音乐的背后是数学。只有通过数学描述的现象,才有可能成为人类的认识对象
期刊
如果说疾病是对人类个体身心的摧残,传染病则像对整个人类社会文明进程的一次阻遏。在它面前,人类生命如脆弱渺小的芦苇一般不堪一击。  传染病比一般疾病多了一层社会学意义:纯粹的医学努力无法遏制它,它考验着整个社会的应急系统。  千百年来,人类与瘟疫的斗争从不曾停息。它是一种自然灾害,却不像洪水、雪灾那般凶猛,也不是硝烟战场上的刺刀、炸弹,越是寂静,越是凶险。  它当然也可以来势汹汹,曾经辉煌的古罗马文
期刊
伊夫·克莱因  “当我闭上双眼,想起伊夫·克莱因,脑海里便浮现出一个身影,整洁的衬衫、卷起的袖子,他那饱蘸蓝色顏料的滚筒刷,正将一块块空白填满……”这是朋克摇滚女王帕蒂·史密斯在其《第五元素》中描写的一段文字。  短短几十个字,生动鲜活地刻画出克莱因的形象——他爱穿白色衬衫,他的滚筒刷长年累月只浸润一种蓝色颜料,这种蓝色正是以他的名字来命名的——国际克莱因蓝。  伊夫·克莱因,1928年生于法国尼
期刊
我们五六个人围着火炉谈天的时候,突然来了一个小伙子。这个年轻人,我既没听过他的名字,也没和他打过照面儿,完全是个不相识的人。他没有带介绍信,而是让人传话,说要见我。我刚吩咐仆人,将他请到客厅,就看到他手上拎了一只山鸡,径直走进我们围坐的房间。初次见面寒暄之后,他把那只山鸡放在座席中央,说:“这是从我老家带来的。”语毕,他将山鸡当作礼物赠给我。  那天天气寒冷,大家当即把山鸡炖了汤。收拾山鸡的时候,
期刊
人根本没有什么沉睡的天分,只分为“有天分”和“没天分”。  如果你得去考虑自己究竟想做什么工作,那就代表你根本没有想做的工作。你想找的并不是你真正想做的工作,而是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实际上,哪会有这种工作呢?  现代社会明明没有这种工作,却将其说得活灵活现,搞得“啃老族”越来越多。然后社会便把年轻人当廉价劳工压榨,可见不是只有搞笑艺人属于被用过即抛弃的群体。  在那个有的人贫苦得连饭都不一定
期刊
祖父就是从那次在牌桌上忽然咳出一口血开始变得虚弱老迈的。  壮年时在码头扛货谋生的祖父,有着和铁身板匹配的烈脾性。据说,当年祖父未过门的妻子在新婚前夜投河自尽,自此全镇再无人给祖父说媒,祖母则因地主家庭出身而无人愿娶——就这样,一个坏脾气的小伙子,一个“黑身份”的大姑娘,将就着组成了一个家庭。  除了利索地生了7个子女,祖父祖母在生活中摩擦不断,继而旷日持久地口角、冷战,再口角。祖父愤愤地灌下白酒
期刊
文人圈子,有個人既在圈内又在圈外,这个人叫汪无奇。他人长得周正,不流俗,平时喜欢穿一件天青色的长衫,净袜皂鞋,带点儿文人气,却不是文人。  说他在文人圈内,只是说文人们都知道有他这么一个造笔的人,造的笔讲究好使,写字画画居然都挺好。说他在文人圈外,是很少有文人见过他,更少有人见过他的书画。说白了,他有些飘飘忽忽的小名声只是在文人圈内偶尔传一传而已。  他爹原在安徽徽州造笔。徽州的笔好,那时,天津的
期刊
我在大学阶段,恋爱之事很是失意,因此常感到苦涩。毕业以后,有老师要引荐一名女生给我。老师安排我在一间屋子坐下,悄悄交代了几点,才决定把在另一间屋子里的女生带过来。老师分别为我们做了介绍,笑一笑,就走了。  女生进门的一瞬间,我感到她充满活力。她低我一届。不过我对她总的印象是平淡的,因为我觉得她缺乏一种强烈的吸引力。我当然不会立即与她分手,因为她身上也许蕴藏着令我倾倒的优点,有待我发现。于是,我就约
期刊
那大概是爸爸去世的第十年。妈妈和我一起办什么事,她突然说:“有的时候,我看到人家用轮椅推着自家流口水的老头儿,都觉得很羡慕。你爸爸要是在世,即便是那个样子,我也会觉得很幸福。”  我完全不理解这句话。怎么可能呢?如果家里有一个那样的人,不是落入了无底洞般的艰辛吗?难道不是会令每个人都痛苦吗?  这次对话虽然离现在不过几年时间,我的想法却好像发生了许多变化。当时我还和许多年轻人一样,想着万一自己得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