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创造的能力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junchao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要求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对教学目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历史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开发和利用好各种课程资源,对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有好处的,也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一、利用历史乡土课程培养学生开发利用资源的能力
  历史乡土课程资源是指学生所在地区各种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开展乡土历史教学,可以结合中国历史教材的相关内容,穿插使用。通过学习这门课,学生可更多地认识我们的家乡,热爱我们的家乡,开发和利用资源的能力也能得到培养。
  利用历史乡土课程可以引导学生去研读乡土教材、通俗历史读物、中学生历史刊物、历史档案、历史文献资料、地方志、家谱、族谱、历史小说、文学艺术史、当地历史人物的回忆录甚至包括当地著名历史人物描写家乡的散文、小说等历史乡土课程资源。
  还可以走近非文字的历史乡土课程资源,如历史遗址、历史文物、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监利县是一座历史古城,全县有多处文物保护单位,有很多值得挖掘的资料。走访所在地区的历史见证人、专家学者、教育专家、阅历丰富的长者、历史教师等,他们能够从多种角度为学生提供历史素材和历史见解。
  用好乡土历史教学意义重大,中学生从小耳濡目染,从情感上极易接受,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对这些历史内容有着好奇和好感,他们愿意了解和学习这些历史。一片瓦砾,也记载着一个历史故事。学生参与其中,不仅能亲自去体验祖祖辈辈生活的这片热土的历史厚重感,体味历史与现实的紧密关系,勾画未来的美好愿景,而且还能让学生养成开发利用丰富的乡土资源的习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乡土历史教育能培养学生爱家爱国的精神,更能培养孩子的崇高道德情操。
  二、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利用网络丰富的资源,构建学生知识体系的资料库,能丰富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在复习《二万五千里长征》一课时,让学生了解红军长征的原因,利用多媒体展现红军长征的路线,让学生记住主要地理名称,他们就会描绘出红军长征路线,学习的内容在学生脑海中会根深蒂固。学生通过思考问题,并通过网络解决问题,提高了自己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自己的知识在解决问题中不断拓展,知识结构不断完善。
  注重各类历史资源的利用,学生会直观地了解历史。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上的应用,教师可利用各种历史课程资源,如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字、图片、实物资料、文物古迹及以历史为题材的影视作品,让学生能够通过视觉、听觉等多方面去感受历史、了解历史、发现历史、研究历史,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加历史课堂教学的生机与活力,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在学习《美国独立战争》这一课,可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美国的诞生。导入新课时,出示美国白宫、自由女神像、美国世贸大厦、美国NBA、好莱坞电影等,让学生认识到当今美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体育各方面都是强国,激发学生对美国是如何强大的这一问题的探究;讲述《莱克星顿的枪声》时,让学生观看相关影视作品,使学生认识到北美人民是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从而激发学生树立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内容讲解结束时播放MTV《星条旗永不落》,通过铿锵有力的音乐,让学生体会出美国人民的开拓精神、团结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进而理解美国强大的人文因素。
  三、利用第二课堂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是观看影片。形象生动的情节可以加深学生对事件的印象,为了让学生了解特定历史情况下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发展走向,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有重大影响的影片,如《鸦片战争》、《我的一九一九》,《世纪的悲剧》等,这些影片以故事的形式再现了当时的历史面貌,剧中人物个性鲜明,爱憎分明,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贯穿其中,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本的理解,同时有助于培养他们完善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精彩的电影故事情节让学生们学习用辩证的观点来观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二是写作论文。学习历史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用史实的观点来分析解决现实的问题。例如安排学生写《清朝迁都与当前的环境保护》的论文,这是个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的问题,可以任意发挥,联系今天的水土流失,乱砍乱伐,沙尘暴,全球气温变暖,汽车尾汽排放,工业废水污染等来阐述观点。这样广泛的取材,同学们思维非常活跃,我们既达到了历史学习的要求,又树立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还培养了他们用史料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四、利用焦点分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它不仅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大胆探索,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而且能学会怎样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初中历史教材涉及的知识比较全面,但这些知识点都是用很简单的叙述性语言和评论来设置的,很多主要的历史人物、历史故事都没有体现出来,如果课堂没有拓展,学生就会觉得乏味。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上,教师可以用一些有争议的事情来拓宽学生的视野。比如在讲中国封建制度时,现行历史教材认为是以春秋战国之交为分界线,这是郭沫若的观点,而翦伯赞却认为,中国的封建制度是从西周开始的。在讲到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分界至今存在着这两种争论,让学生认识到文史学科上很多东西尚有争议,未有定论,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观点,从而激发学生去探索,去考证的兴趣。
  现行初中历史教材上,部分主要内容呈现得不是很全面。如“南京大屠杀”的相关知识,历史书上只用了少量的篇幅介绍,教师可以收集数据和图片来给学生看,让学生去评论。特别是现在处于中日关系敏感时期,让学生去收集资料,分析如果中日交恶,中国有哪些有利条件,有哪些弊端?进而分析中日如果交恶会给我国带来哪些消极影响、哪些积极影响?哪些国际势力会有机可乘?国际形势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利用这些社会焦点,既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使枯燥的说教变成有机的探索,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热爱历史,又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湖北省监利县电化教育馆)
其他文献
曾几何时,社会上出现了急功近利的思想,在教育界也加剧和蔓延起来。有的教师在不经意间,已经漠视了等待,甚至根本就忘记了等待。有的老师忘记了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有的是拔苗助长,有的是暴跳如雷,缺少一种相互欣赏的等待。当然,等待并非无所事事,一味的苦等;也并非守株待兔,消极备战。《数学课程标准》除了强调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外,更多地是强调了让学生的学习变成一个亲身经历、动手实践
一、案例背景  阅读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取信息。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关注了文章的理解性和欣赏性,而忽略了对文本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批判性阅读是一种深层次的阅读,要求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运用预测、分析、质疑、推断、总结、评价等批判性思维方法,达到对阅读材料的深刻理解,从而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张淳,2009)现以牛津高中英语教材的Unit2,Module5中阅读课教学为例,说明如何采用批判性阅读模式进行阅读教
西方著名文学理论研究者克林斯·布鲁克斯是文学界最早正式提出文本细读法的佼佼者,他认为文本细读法应当成为所有人研究文学作品的最佳途径,通过该种方法,研究人员可以更好地了解作品的结构及其深层内涵,这对于更加深层次地考证作者风格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智力、审美发展的关键时期,语文教学作为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核心,在阅读中感悟更多文学知识的同时,建构起正确的审美体系,对于他们来讲
【内容摘要】英语写作是高中英语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英语学习的整体运用,对大多数高中生都有一定的难度。词块理论是近些年被重视的一种英语学习、教学方法,对英语写作有很大的潜在作用。  【关键词】词块理论 高中 英语 写作  词块理论最初是由语言学家Becker在1976年首次提出的,后来由Michael Lewis(1993)在The Lexical Approach一书中正式提出了词块法。
【内容摘要】《机械基础》是机械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在教学时需要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机械制图》《工程力学》《金属材料》《液压传动》等课程的基础知识,这对基础不扎实的中专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真正掌握各个知识点以便能更好地为专业课程服务,笔者做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机械基础 兴趣 教学方法 学生主体  《机械基础》课程是机械专业及相近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有涵盖面
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小学阶段,学生要认识3500个汉字,在1~2年级,则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汉字,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教给学生多样的识字方法,激发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好的识字教学形式以识字为重点,引导学生不断发现字词与事物之间的这样和那样的联系,从而对字词所指代的事物展开深层次的认识活动,在逐步深入的认识过程
【内容摘要】随着初中学生在生理、心理和智力上的发展、变化,其个性发展上也呈现一些新特点。初中体育教学不仅是学生掌握体育技能,增强体质的手段,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体育教学 初中生 个性发展 作用 措施  一、引言  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中学生在生理、心理和智力等方面发生重大变化,逐步形成有别于他人的独特个性。这种独特的个性既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影响,又离不开学校的教育教学。因为,
【内容摘要】高中音乐以鉴赏为主,纵观湘教版高中音乐教材,它收录的作品音乐元素广泛,又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在鉴赏教学中,活动教学法能让师生用多元的感知方式去理解作品内涵,体会音乐作品的独特之处。活动教学法如何在高中音乐鉴赏课堂巧妙运用?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  【关键词】活动教学法 体验活动 趣味活动 对比探究  高中音乐课程对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提升音乐素养有着重要作用。经典作品凝聚着创作者的心血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一两位专业心理教师的事,它更需要全体教师的重视和参与。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楷模,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较大影响。不久前我国发生了两件令人震惊的事:一件发生在湖南省常德市某小学。刘某,一个13岁的学生,因觉学校伙食太差,愿意为同学们作出牺牲而吊死在自家房中。第二件发生在天津市河东区某小学。该学校一名六年级的小男孩,没有按时完成作业,班主任发现后,本着对
【内容摘要】读史可以明道理,读史可以知兴替,读史可以辨善惡。本文拟从德育教学的目标确立、德育内容的挖掘和德育渗透的途径等角度,探析如何在高中历史课堂上教育学生惩恶扬善,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历史 课堂教学 德育渗透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高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必不可少。在极具人文价值的高中历史课堂进行德育渗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