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总结和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介入治疗术(PCI)中严重并发症的急救和护理,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死亡率。方法 对226例AMI患者行PCI术中严重并发症的急救和护理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18例在术中出现严重并发症,经及时有效抢救转危为安。结论 术前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的面色、监测心电、动脉压力,及时有效处理并发症能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死亡率。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术;并发症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52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562-02
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人数在逐年增加并呈年轻化趋势,术中由于病变特点、介入器材和操作者技术等因素可导致各种严重的并发症,早期及时发现、及时诊断和果断处理AMI介入手术中出现的并发症,可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死亡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科2011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行急诊PCI的AMI患者226例,其中男性182例,女性44例,年龄39-79岁。合并疾病及危险因素:原发性高血压156例,糖尿病98例,有吸烟史者163例。心肌梗死部位:广泛前壁58例,前壁89例,下壁79例。本组患者均符合以下条件:①有缺血性胸痛≧30min,使用硝酸甘油症状不能缓解;②心电图有2个或2个以上的导联出现ST段抬高≧0.2mv;③无急诊介入手术禁忌症;④患者及家属同意介入治疗并签字。
1.2 方法 术前常规进行腹股沟备皮,口服氯吡格雷300mg,拜阿司匹林100mg,建立有效静脉通道(套管针)。本组全部患者均先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根据造影结果评价梗死相关血管(IRA)的病变性质,决定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加支架术或冠状动脉内血栓抽吸术、冠状动脉内溶栓术。术中持续心电、动脉压力监测。
2 结 果
本组226例全部手术成功,梗死相关血管前向血流达到TIMI别III级。术中严重并发症18例,无死亡病例。其中4例发生急性冠状动脉闭塞,2例发生冠状动脉撕裂,5例发生心室颤动,7例发生窦性心动过缓或交界性心律。
3 并发症的护理
3.1 急性冠状动脉闭塞 急性冠状动脉闭塞是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表现:严重的胸痛,ST段抬高或压低,频发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心室颤动。严重时可出现血压下降,导致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主要与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痉挛或弹性回缩,支架扩展不充分等有关。女性、糖尿病、高龄患者更易出现此并发症[1]。因此,护士术中应严密观察心电、动脉压力,观察患者的面色,倾听主诉,一旦确诊为急性冠状动脉闭塞,应立即配合术者予冠脉内血栓抽吸及冠脉内注入盐酸替罗非班50ml,10μg/kg,3min推注完毕。再次造影,观察冠脉再通情况,必要时再次予球囊扩张。本组共4例,有2例发生在术中,有2例发生在返回CCU后。均经积极有效处理得以顺利完成手术。
3.2 冠状动脉撕裂 冠状动脉撕裂是PCI术中少见但非常严重的并发症,不及时处理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护士术中应严密观察有无造影剂渗漏情况,注意有无出现心悸、胸闷、面色苍白、焦虑不安、血压下降、脉搏细弱等急性心包填塞现象的发生。一旦发生冠状动脉撕裂,应立即封闭冠状动脉撕裂点,用球囊长时间低压扩张,若持续的低压充盈球囊压迫不能使撕裂处封闭,应立即于撕裂处植入支架,支架需高压扩张,使支架完全展开。护士应根据病情配合术中使用抗心律失常和升压药,本组发生2例冠状动脉撕裂,均能及时发现及时有效处理,顺利完成手术。
3.3 心室颤动 心室颤动(VF)是AMI行PCI术中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是由于指引导管或导丝对血管的机械刺激,引起局部心肌的细胞兴奋性增高,或指引导管嵌顿冠脉口,导致造影剂在冠脉内滞留,或球囊扩张狭窄段时间过长,造成心肌长时间供血阻断,或植入支架开通血管后出现再灌注损伤所致。因此,护士术前应检查除颤仪是否处于完好状态,抽吸好抗心律失常药物,术中密切监测心电变化,出现室颤时,术者立即停止操作,抽空球囊导管内造影剂,护士立即予200-300J的非同步直流电复律及静脉注射利多卡因、胺碘酮等,本组发生心室颤动5例,均能及时发现及时电转复和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使患者转危为安。
3.4 窦性心动过缓或交界性心律 心脏介入术中引起的反射性低血压,心率减慢是一种发生迅速,后果极为严重的并发症。因此,护士术前应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做好充足的急救准备,如多巴胺、阿托品等药物,各种抢救设备到位。在造影过程中提醒术者缓慢注射造影剂,及时指导患者用力咳嗽,以促进造影剂迅速从冠脉中排出。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表情、血压、心率、心电图的变化,询问患者的不适。一旦患者出现意识模糊、打哈欠、视力模糊、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等迷走神经反射兴奋的表现时,应快速静脉推注阿托品1mg和多巴胺5-10mg,并给予快速静脉输液,以维持有效循环血量。本组发生7例窦性心动过缓或交界性心律经有效指导患者咳嗽及时使用阿托品、多巴胺等心率均恢复正常。
4 小 结
急诊PCI可挽救大量濒死心肌,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死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改善病人的心功能以及减少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事件的发生[2]。PCI术作为目前AMI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在临床已广泛开展。有研究[3]报导介入治疗的死亡率不仅取决于施行介入术的操作者,也取决于从患者到达急诊室至送到介入导管室开始首次球囊扩张的时间。这表明护理人员术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做好相应充足的准备工作,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同时护理人员应具有良好的护理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掌握常见并发症的特征及相关的处理原则,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术中加强监测,及早发现问题,积极冷静配合医生处理,术后细致的护理,才能提高抢救的成功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 欧尽南.专科护理领域培训丛书——介入治疗分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0.
[2] 孙卫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的术中配合[J].医学信息,2010,(07):1733.
[3] 吴德全.急性心肌梗死不同时期PCI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7):1595.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术;并发症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52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562-02
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人数在逐年增加并呈年轻化趋势,术中由于病变特点、介入器材和操作者技术等因素可导致各种严重的并发症,早期及时发现、及时诊断和果断处理AMI介入手术中出现的并发症,可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死亡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科2011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行急诊PCI的AMI患者226例,其中男性182例,女性44例,年龄39-79岁。合并疾病及危险因素:原发性高血压156例,糖尿病98例,有吸烟史者163例。心肌梗死部位:广泛前壁58例,前壁89例,下壁79例。本组患者均符合以下条件:①有缺血性胸痛≧30min,使用硝酸甘油症状不能缓解;②心电图有2个或2个以上的导联出现ST段抬高≧0.2mv;③无急诊介入手术禁忌症;④患者及家属同意介入治疗并签字。
1.2 方法 术前常规进行腹股沟备皮,口服氯吡格雷300mg,拜阿司匹林100mg,建立有效静脉通道(套管针)。本组全部患者均先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根据造影结果评价梗死相关血管(IRA)的病变性质,决定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加支架术或冠状动脉内血栓抽吸术、冠状动脉内溶栓术。术中持续心电、动脉压力监测。
2 结 果
本组226例全部手术成功,梗死相关血管前向血流达到TIMI别III级。术中严重并发症18例,无死亡病例。其中4例发生急性冠状动脉闭塞,2例发生冠状动脉撕裂,5例发生心室颤动,7例发生窦性心动过缓或交界性心律。
3 并发症的护理
3.1 急性冠状动脉闭塞 急性冠状动脉闭塞是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表现:严重的胸痛,ST段抬高或压低,频发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心室颤动。严重时可出现血压下降,导致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主要与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痉挛或弹性回缩,支架扩展不充分等有关。女性、糖尿病、高龄患者更易出现此并发症[1]。因此,护士术中应严密观察心电、动脉压力,观察患者的面色,倾听主诉,一旦确诊为急性冠状动脉闭塞,应立即配合术者予冠脉内血栓抽吸及冠脉内注入盐酸替罗非班50ml,10μg/kg,3min推注完毕。再次造影,观察冠脉再通情况,必要时再次予球囊扩张。本组共4例,有2例发生在术中,有2例发生在返回CCU后。均经积极有效处理得以顺利完成手术。
3.2 冠状动脉撕裂 冠状动脉撕裂是PCI术中少见但非常严重的并发症,不及时处理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护士术中应严密观察有无造影剂渗漏情况,注意有无出现心悸、胸闷、面色苍白、焦虑不安、血压下降、脉搏细弱等急性心包填塞现象的发生。一旦发生冠状动脉撕裂,应立即封闭冠状动脉撕裂点,用球囊长时间低压扩张,若持续的低压充盈球囊压迫不能使撕裂处封闭,应立即于撕裂处植入支架,支架需高压扩张,使支架完全展开。护士应根据病情配合术中使用抗心律失常和升压药,本组发生2例冠状动脉撕裂,均能及时发现及时有效处理,顺利完成手术。
3.3 心室颤动 心室颤动(VF)是AMI行PCI术中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是由于指引导管或导丝对血管的机械刺激,引起局部心肌的细胞兴奋性增高,或指引导管嵌顿冠脉口,导致造影剂在冠脉内滞留,或球囊扩张狭窄段时间过长,造成心肌长时间供血阻断,或植入支架开通血管后出现再灌注损伤所致。因此,护士术前应检查除颤仪是否处于完好状态,抽吸好抗心律失常药物,术中密切监测心电变化,出现室颤时,术者立即停止操作,抽空球囊导管内造影剂,护士立即予200-300J的非同步直流电复律及静脉注射利多卡因、胺碘酮等,本组发生心室颤动5例,均能及时发现及时电转复和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使患者转危为安。
3.4 窦性心动过缓或交界性心律 心脏介入术中引起的反射性低血压,心率减慢是一种发生迅速,后果极为严重的并发症。因此,护士术前应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做好充足的急救准备,如多巴胺、阿托品等药物,各种抢救设备到位。在造影过程中提醒术者缓慢注射造影剂,及时指导患者用力咳嗽,以促进造影剂迅速从冠脉中排出。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表情、血压、心率、心电图的变化,询问患者的不适。一旦患者出现意识模糊、打哈欠、视力模糊、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等迷走神经反射兴奋的表现时,应快速静脉推注阿托品1mg和多巴胺5-10mg,并给予快速静脉输液,以维持有效循环血量。本组发生7例窦性心动过缓或交界性心律经有效指导患者咳嗽及时使用阿托品、多巴胺等心率均恢复正常。
4 小 结
急诊PCI可挽救大量濒死心肌,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死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改善病人的心功能以及减少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事件的发生[2]。PCI术作为目前AMI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在临床已广泛开展。有研究[3]报导介入治疗的死亡率不仅取决于施行介入术的操作者,也取决于从患者到达急诊室至送到介入导管室开始首次球囊扩张的时间。这表明护理人员术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做好相应充足的准备工作,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同时护理人员应具有良好的护理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掌握常见并发症的特征及相关的处理原则,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术中加强监测,及早发现问题,积极冷静配合医生处理,术后细致的护理,才能提高抢救的成功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 欧尽南.专科护理领域培训丛书——介入治疗分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0.
[2] 孙卫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的术中配合[J].医学信息,2010,(07):1733.
[3] 吴德全.急性心肌梗死不同时期PCI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7):1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