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刮大风》看陕北说书类乎超现实主义的特征

来源 :曲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zym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陕北说书于2006年首批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她是陕北及周边甘、宁、蒙、晋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有说有唱的曲艺。她之所以被群众喜爱,是因为她自身的显著特点。诸如,理想主义的主题,浪漫主义的追求,类乎超现实主义的铺排和“第三者”角度的调侃等等。类乎超现实主义的铺排主要用在对环境和人物群的描写上。《刮大风》就是用类乎超现实主义的夸饰手段描写环境的一个例证。
  《刮大风》本来是长篇本书中的一段程式套路词,不管哪一本书中,只要有环境恶劣的刮风情景,都要说一段刮风,不同的艺人有不同的说法。他们在说唱中既继承师父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创新。
  过去这种刮风的词只在长篇书中才说,没有艺人把它当作小段来说唱。1989年我跟随安塞县的解明生(现为陕北说书传承人)采访学习,我让他给我说一段武调,他说了“刮风”,当时把我震住了。一把三弦,一副甩板,一人自弹自唱,竟然能把人带入一个飞沙走石天昏地暗的情景之中。听得人头发紧竖,浑身起鸡皮疙瘩。
  随即我给解明生说,这“刮风”稍加调整,可以作为一个小段来演唱,他同意。我将词录出来整理好,解明生就将这个段子说了,取名《刮大风》。后来曹伯炎说时为了避免一开口就用武调太猛的感觉,我又加了几句引子:“春天刮风暖融融,夏天刮风热烘烘,秋天刮风凉飕飕,冬天刮风冷森森。”2007年杜双子拿这个段子参加陕西省第二届陕北说书大赛,我又给加了一点内容,此后《刮大风》小段就广为流传,而且不断地在加新内容和改变演出形式,如群口说书,说书加舞蹈,说书与摇滚音乐结合等等各种尝试,都收到良好的演出效果。
  一个传统小段,何以有如此强烈的剧场效果呢?就是充分发挥了它的艺术特色。艺人们把夸张用到极致,现实中是绝对不会有如此的真实情况,但他们营造的这种艺术氛围又让人感觉似乎是真实的,犹如身临其境。这主要是它既写环境、写物,又写风中的人。
  为了让读者看得更明白,我们不妨把各种版本的描写综合起来看。先看那风:
  先是风的声音:“儿马风,叫驴风,圪里圪崂刮的哇呜风。”风声犹如儿马(公马)和叫驴(公驴)的叫声,农村家畜的叫声中,没有比儿马和叫驴声再大的了;圪里圪崂就是山窝窝里边,一般情况下,沟里、平川、山梁上会有风,有大风,但山圪崂窝窝里是避风的地方,但连这些山窝窝里的风声都犹如哇呜(埙的民间名称)发出的唔唔叫声,听起来让人毛骨悚然。还有的艺人说“圪里圪崂刮的是山鸡风,黑里黑廊刮的是母猪风,唔唔刮的跑牛风。”这些圪崂里的风声比哇呜声还要大,山里的野山鸡叫声能震得崖娃娃(坬坬)响(实则是山里的回声);发情的母猪和跑牛(发情的母牛)的叫声也够刺耳的了。
  再看,到处都是风,而且地形不同,风也不同,但不管是哪里的风,都又厉害又恶:“上天刮到凌霄殿,入地刮到鬼门城。”“平川里刮的是溜溜风,硷畔上刮的是砍脑风。”
  接着要说风中的物了,所有的物件都太平不了:“黑风恶,真个恶,卷得大河上了坡。黑风冒,果然冒,刮得石狮子满街跳。”“刮得大山抹了顶,小山磨得平又平。千年大树连根起,万年的古石乱翻滚,刮得磨盘掼烧饼,刮得碾轱辘滚流星。”
  我们再看风中的人物,遇到这样的大风,各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应。听众没有像现实主义作品中的人们遇到恶劣环境,命运悲惨时,让读者和观众同情,这种类乎超现实主义的夸张,让听众觉得个个人物都很可笑,原因就是他们是虚拟的,不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你看这风中的神仙,土地、山神佬儿的狼狈相:“土地爷爷吃了惊,哭爹喊娘去藏风。山神爷爷想定风,一风刮了个倒栽葱。”
  那人就更不用说了:“拉羊娃娃吼道情,一风刮到当羊群。娃娃一看着了忙,双手把圪羝(公羊)的脑抱定,你给老子往哪里蹦,还不乖乖快避风;坐娘家婆姨往回行,嗖—一风刮到半空中,就地落到个串水洞,尻子底下压了一窝地黄蜂,就在这婆姨屁股上叮得吟吟吟,叮得婆姨直嘶声。这婆姨双手把尻子来按定,叮、叮,叮死叮活老娘要避风;有个老汉在院当中,嘴里倒把个烟锅噙,迎面刮个扫帚风,把个老汉胡子刮得净打呼;大肚子婆姨羊圈正揽粪,迎面刮来个刀子风,噌—肚子上刮开一道缝,肚子里娃娃直嘶声;有个老婆爱看风,门旮旯倒把眼窝睁,吱儿—刮进来一股日怪风,刮得锅盖唔—唔转窑顶,直刮得盆碰瓮,瓮碰盆,盆盆碗碗都打尽。刮得老婆裹脚绽下一大塄,裤口里钻进去一股风,刮得个肠子咕咕吹浑筒(浑筒:单个羊皮筏子,过黄河用来浮水),刮得个肝花嘚郎嘚郎摇铃铃。把老婆格出(格出:象声词,与“嗖”近义)一下旋在半空中,老半天落在地溜平,老婆跌了个倒载葱,面朝地,尻子朝天,趴在地上叫爷爷。门牙磕了一大滩,下巴子底下流红水。断得老婆蹦起身,灶火圪崂拉起根拔火棍,案板压,擀杖顶,倒坐在门槛把门顶定。老婆呼哧—呼哧,半天才把气出匀,妈妈呀,孙子手里也再不敢看这号风。”
  风中的五个人物,拦羊娃娃、坐娘家婆姨、吃烟老汉、揽羊粪的大肚子婆姨和爱看红火热闹的老婆,尽管对他们极度夸张,但在生活中都有原型,因此听众才听起来熟悉,感觉亲切。我们试想,除过陕北说书,无论是小说、戏剧等等,还有什么能表现到如此程度的呢?
其他文献
6月16日至17日,由中国曲协、北京城市学院主办的第二届全国高等院校曲艺教育峰会在京召开。中国曲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董耀鹏,北京城市学院校长、党委书记刘林,辽宁科技大学校长孙秋柏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全国35所大中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负责人、专家学者、首批高等教育曲艺类专业教材编写负责人、中国曲艺艺术研究基金课题负责人和曲艺表演、创作、研究、传播及高校曲艺社团代表、在京媒体等80余人参会。
期刊
2016年是曲协工作和曲艺事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持续实施中国曲艺事业五年发展规划,推动曲协工作和曲艺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一年。按照这一总的思路和要求,2016年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深刻把握中央决策精神和文联工作部署,学习贯彻要求“准”。按照中央六部委印发《2016—2017年全国文艺骨干和管理干部培训工作规划》的统一安排,力争两
期刊
曲艺艺术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至今活跃在中国民间的曲种约有400个左右。生动的语言肆意铺陈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之下,艺术内涵与表演者的独到感受彼此碰撞,诠释了这门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一直以来,曲艺艺术的传承都是以“师父带徒弟”口传心授的方式为主,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曲艺艺术面临从业人员日渐稀少、从业人员文化层次不高、受众越来越小众化等一系列问题,出现
期刊
一  清代戏剧家李渔的名著《闲情偶寄》在论及戏曲艺术时,有“别解务头”之说。  “别解务头”的李渔,这样极富意味地放言:一曲有一曲之务头,一句有一句之务头。一曲中得此一句,即使全曲皆灵;一句中得此一二字,即使全句皆健者,务头也。可见,在李渔,务头,实乃戏眼曲眼、文眼诗眼之“别解”。  若将李渔的“别解务头”,质诸苏州评弹审美之意境创造与心灵愉悦的相当深处,则别解评弹艺术的“务头”必可归结为:诗性之
期刊
问:请谈谈你对“二人转学”的思考?  答:  一、二人转发展,期待二人转学  二人转研究,学说纷争,缺少权威的理论影响,带来了表演的盲目与放任。  吉林省艺术研究院成立“二人转学”课题组,这个立项高屋建瓴。二人转艺术是一门科学,你们这项工程创建了二人转艺术的科学体系,使二人转研究高层次、科学化、系统化,必将发挥权威的理论指导作用。  过去二人转艺人流动演出没有省界,今天的研究也应该没有省界。上世纪
期刊
丙申年雨水节气,格外静,冬日眯看着经了寒的梅,梅知道春快了;一瓣梅悄悄离了枝头,这梅,却是中国曲艺界、相声界公认的大师,他在雨水中静静走了,他走,像他的生前一样,不聒噪。  当年,著名相声演员侯耀文生前要听这位大师“说”相声,都找个马扎坐下;现场另一侧,也坐在马扎上的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著名相声演员姜昆听这位大师“说”相声还飞快地做着记录,生怕漏掉一个字;两侧的相声“大腕”们都聚精会神地听这位大师
期刊
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是很多文艺工作者向往的舞台,2016央视春晚上的一首苏州评弹与时尚歌舞完美结合的《山水中国美》获得了广泛好评。作为这个节目的编创和主唱,我深切的感受到了传统曲艺的无限魅力和与时尚艺术结合的灵动空间。整个编创、排练、演出的过程紧张又兴奋,辛苦并快乐。在这里将这些点滴过程与大家分享,和大家一起走进《山水中国美》的台前幕后。  央视“点名” 走进春晚  评弹是怎么会走上今年央视春晚
期刊
薛宝琨,1935年11月出生,天津人,1956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61年调入中央广播说唱团创作组任职,专门搞曲艺创作;当时我们在一个团工作,我俩是天津老乡,友情非常深厚。我唱过他两个作品,一个是《财迷与县官》,一个是传统剧目《劫皇杠》。此外,他还在团里担任文化教员的职务,教青年演员文化课。当时的说唱团群英荟萃,他从前辈身上学到很多,又善于琢磨;我与他关于曲艺的交流也比较多,有不懂的地方就向他
期刊
曲艺是与人们的生活距离最近的艺术形式之一,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从乡野到城镇、从撂地到剧场的演变。所谓乡土曲艺,是相对于登上“高大上”演出场所的曲艺而言的,其实只是演出场所的改变和受众群体构成的不同而已,依然是同宗同祖同流派,并无独立的体系而言。但受到地域民俗和语言习惯等先天条件的制约,曲艺艺人们和他们的曲种在无形中经受了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洗礼,一部分吐故纳新悄然转身登堂入室、串园子进剧场,
期刊
有个人终生布衣穷儒,却足以富比天下,留给后人一大笔精神和理论财富;有个人筚路蓝缕,把过去被人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传统曲艺引入学术殿堂;有个人博学、思辨、笃行,改变了过去相声被认为“无史无论”的状况。这个人,正是笔者的恩师薛宝琨先生。  2016年2月28日清晨恩师仙逝,连续多日沉浸在沉重的悲痛中,从北京赶来参加薛师告别仪式的《曲艺》杂志编辑嘱笔者写写薛先生在曲艺理论方面的贡献,以资纪念。然而,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