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分两大类,一是书面语,一是口语。在实际生活中,口语表达能力往往比文学表达更直接,更具体。如果每个人都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先机。良好的口才需从小培养。中小学生正处在语言感知和语言表达最佳年龄段,语文教学应不失时机地对其进行系统科学的训练,这不仅是完成语文教学本身任务的需要,更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学面向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训练。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强化朗读
学语言,一要多读,二要熟读。很多先人的真知灼见揭示了这两条规律。已故文坛大家茅盾,一次与朋友吃酒,为助兴,朋友拿过《红楼梦》点回请他背,他随点随背,竟一口气背了半个多小时,一字不差。马克思精心研读文学名著,谙熟莎士比亚作品的词句,并能背诵许多诗句,结果讲话、作文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语文课本中,精选的课文文质兼美,课文篇幅短小的,学生大多可以熟读成颂,课文较长,很多同学背诵就困难了,甚至有的同学连诵读的基本要求都达不到。这也是造成学生语言表能力差的原因。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向语言大师学习,并结合阅读教学,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多读多背,使学生受到规范的书面语言的熏陶,为口语表达做铺垫。
朗读练习还应结合语文教学进行,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有教师的范读,学生个别读,齐读,分小组读,多角色读。有关描写生动、精彩的片断,含意深刻的语段,历代传颂的古诗文还应要求学生反复朗读,熟读成诵。背诵是一种强化识记,是口语表达流畅的重要条件,因此,要重视背诵的指导和训练。关键是如何调动学生对背诵的兴趣。
二、强化‘说话’活动
朗读和背诵为学生的口语表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还要通过大量的口语实践才能逐步培养和提高。因此,教师必须结合语文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说话活动,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口语训练创造机会。
(1)开设“谈话”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要让学生善于说话,还应加以正确地辅导。
我在教学中安排学生谈谈说说,讲述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每堂课请一、二名学生上讲台发言,题目不定,范围不限,三五分钟,谈点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任意发挥。谈完之后教师作些归纳。然后进入第二阶段,从身边熟悉的事物说起。操场、教室门前的、松柏、教室里的讲台、粉笔、自己的爸爸妈妈、同学都是一个话题,要求话题恰当,层次清楚,语言到位。做到言之有物,声、情、貌都有讲究,逐步向高标准努力。如此坚持不懈地经过几学期的循环训练,终于收到了明显的成效。大部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起了质的变化,学习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2)表演课本剧,通过学生动作的演示,语言的定位,情景的创设,让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细致观察课文中有关情景的再现,语言的精妙,获得较鲜明的感知印象。如上《空城计》一文时,分若干组,让学生上台,戴上头饰分别装扮成课文中的“孔明”、“仲达”演示者背“台词”(课文),作为观众的同学们也一遍遍默读着“台词”,极度兴奋。表演结束,全班集体背诵,一堂课后学生全都能将课文背出。
三 辩论提高
(一)采用让学生做主持人、演讲、讲故事、参加辩论会等训练形式。如学习《假如人类也有尾巴》后,结合课后练习,召开一次辩论会,就“有尾巴好不好”进行辩论。要求辩论的双方不仅要认真听取对方的语意要点,还要善于发现对方观点片面和说话不充分的地方,使自己发言具有较强的说服力。这种训练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提高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二)指导学生学习课文中人物说话的技巧。如:谦恭有礼地回答;委婉得体地谢绝;不露声色的借口;假装糊涂的饰词等。课文中人物说话的技巧,为我们提供了语言的范例。认真学习并研究它,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会有很大帮助。
口语能力训练,是素质教育和语文课改的要求。语文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说话训练,充分调动学生说话训练的积极性,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口语能力,把学生培养成祖国的有用人才。
一、强化朗读
学语言,一要多读,二要熟读。很多先人的真知灼见揭示了这两条规律。已故文坛大家茅盾,一次与朋友吃酒,为助兴,朋友拿过《红楼梦》点回请他背,他随点随背,竟一口气背了半个多小时,一字不差。马克思精心研读文学名著,谙熟莎士比亚作品的词句,并能背诵许多诗句,结果讲话、作文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语文课本中,精选的课文文质兼美,课文篇幅短小的,学生大多可以熟读成颂,课文较长,很多同学背诵就困难了,甚至有的同学连诵读的基本要求都达不到。这也是造成学生语言表能力差的原因。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向语言大师学习,并结合阅读教学,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多读多背,使学生受到规范的书面语言的熏陶,为口语表达做铺垫。
朗读练习还应结合语文教学进行,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有教师的范读,学生个别读,齐读,分小组读,多角色读。有关描写生动、精彩的片断,含意深刻的语段,历代传颂的古诗文还应要求学生反复朗读,熟读成诵。背诵是一种强化识记,是口语表达流畅的重要条件,因此,要重视背诵的指导和训练。关键是如何调动学生对背诵的兴趣。
二、强化‘说话’活动
朗读和背诵为学生的口语表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还要通过大量的口语实践才能逐步培养和提高。因此,教师必须结合语文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说话活动,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口语训练创造机会。
(1)开设“谈话”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要让学生善于说话,还应加以正确地辅导。
我在教学中安排学生谈谈说说,讲述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每堂课请一、二名学生上讲台发言,题目不定,范围不限,三五分钟,谈点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任意发挥。谈完之后教师作些归纳。然后进入第二阶段,从身边熟悉的事物说起。操场、教室门前的、松柏、教室里的讲台、粉笔、自己的爸爸妈妈、同学都是一个话题,要求话题恰当,层次清楚,语言到位。做到言之有物,声、情、貌都有讲究,逐步向高标准努力。如此坚持不懈地经过几学期的循环训练,终于收到了明显的成效。大部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起了质的变化,学习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2)表演课本剧,通过学生动作的演示,语言的定位,情景的创设,让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细致观察课文中有关情景的再现,语言的精妙,获得较鲜明的感知印象。如上《空城计》一文时,分若干组,让学生上台,戴上头饰分别装扮成课文中的“孔明”、“仲达”演示者背“台词”(课文),作为观众的同学们也一遍遍默读着“台词”,极度兴奋。表演结束,全班集体背诵,一堂课后学生全都能将课文背出。
三 辩论提高
(一)采用让学生做主持人、演讲、讲故事、参加辩论会等训练形式。如学习《假如人类也有尾巴》后,结合课后练习,召开一次辩论会,就“有尾巴好不好”进行辩论。要求辩论的双方不仅要认真听取对方的语意要点,还要善于发现对方观点片面和说话不充分的地方,使自己发言具有较强的说服力。这种训练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提高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二)指导学生学习课文中人物说话的技巧。如:谦恭有礼地回答;委婉得体地谢绝;不露声色的借口;假装糊涂的饰词等。课文中人物说话的技巧,为我们提供了语言的范例。认真学习并研究它,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会有很大帮助。
口语能力训练,是素质教育和语文课改的要求。语文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说话训练,充分调动学生说话训练的积极性,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口语能力,把学生培养成祖国的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