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中的陌生人

来源 :小说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lan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华阴下火车,看着人流我随意猜测了一番,觉得人人都去华山。实际上在游客中心只认出三个人,还是一起的:一位老年男人,两位老年妇女。我之所以能认出他们,全在于那位老先生。他也没什么特别的,普普通通的人,一眼看上去是个好人的面相,对谁都无害的样子。这是他的底色,第一眼看到的,马上又觉得好像不太对,还有些什么似的,就又看了一眼,看清了,老先生一脸沧桑。这么说确乎还是隔着一层,欠了那么一点儿什么东西。我低下头捋了一下,这次确认了,老先生忧伤着一些什么事,尤其是隐忍着一些什么。它们如此浓烈,如此不能遮掩,又如此的无可奈何,全都明明白白写在脸上了。
  再次见到他,我先笑了,然后说,好巧呀,我在火车站就看到你们了。
  他也认出了我,一脸笑意。他一张嘴,我就惊呆了,东北话,老乡呀。毕竟从东北到陕西隔着千山万水,虽然现在交通便利,高铁把旅客最后一点儿仆仆风尘尽数收走了,但想来也仅仅安顿了肉体的困顿吧,奔流在咱们中国人血管里的羁旅情怀不一定削减,听到乡音总是另一种适意,不,简直接近惊喜了。但老先生是位耿直君,他说,我是山西人。
  那为啥东北话说得这么好?
  他说,铁道兵,知道吧?见我点头。他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大裁军的时候,我们正在吉林修铁路,就地转业,从此变成吉林人了。
  我一边看他脸上的表情瞬息间变化着,就像有风云在那聚聚散散,一边口中哦哦地应着,立刻脑补了一出盛大苍凉的场景。我知道对一个人来说,这突然的变化,实属重大人生转折,必定留下烙印。我心里觉得我更懂了他一点儿,但我自己脸上什么样子,我并不知道。
  不知道为什么,我们需要在游客中心等一些时候,老先生挺爱聊天的,我当然乐意陪他。那两位离开他一段距离的女人,一位是他的妻子,一位是他妻子的嫂子。老两口儿从东北先回山西老家探亲,然后带上嫂子一起来华山旅游。这是一次比较曲折的行程,不知道有怎样的机缘在这件事里面,这些当然不宜放在陌生人的闲聊当中,所以我们没有谈。
  我说,您一口地道的东北话,我刚才还在想,您一定娶了个东北姑娘呢。
  他笑着说,不是,她和我一个村儿的,我们还是小时候同学。
  我说,自由恋爱呀。我心想看这老先生的年纪,这可是一个愉快的人生桥段。
  他笑,有一丝羞赧——这样年龄的老先生还有一丝羞赧,说,别人介绍的。
  哦。我真的为他遗憾。但嘴上说的是,那是你们那个时代的标准生活。
  他又笑了。点头连声说,是是是。
  我心想这老先生真是个随和的人呐,他在生活当中指定是个又随和又好相处的人。不说别的,单说一点,人到中年改说另一种方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我的一位领导,也是转业军人,一直说一口我们听不懂的河南焦作话,死不改的。
  说到这儿,我们没有再聊,停顿下来。老先生看着连绵的高山,陷入沉思,脸上那忧伤、隐忍和无可奈何,重新凝聚起来——刚才聊天中仿佛淡退了些许。这时候正是午后,三月下旬的一天。可能天气不太好,空气质量也不佳,高山林立,与空气一样,灰蒙蒙的,仿佛堵在眼前,堵得严严实实的。在山下的感觉的确不好,最好还是登上去,登到山顶上去就完全不同,这个我略有一点儿经验。我也开始郁闷。我知道它的来路,心里清楚极了。大自然给人的影响常常超过我们自己的想象。
  我看那老先生真的憂伤流淌成河了。但我知道也就这样,这是他的极限了,他这一辈子可能都是这么过来的,他必须得扛住它们。一个好人都是这样过来的,就是扛,我猜都没有例外。果然,老先生是个有办法的人。他说:
  你这是第一回来么?
  瞧,只有东北人说“回”的。我说,是呀,梦里都没有来过呢。
  他哈哈笑了,很开心的样子。
  我说,听您的意思,您可不是第一回。
  老先生说,七十年代,我们部队在陕西搞测量,首长带我们登华山。那是第一次。
  那么早啊。我说。
  是啊,我们登了整整一天,从早上七点钟开始,有些地方根本没有路,好家伙……他叹息着,微微摇了摇头。
  风光一定更好,是不是?跟现在不能同日而语。毕竟几十年过去了,我说着又一通脑补,同步显现一座磅礴生机的大山,但没有细部,因为起意迅疾,还没来得及构建细部。之于一座高山,总是生机最要紧吧。
  他带着他苍凉的笑意,说,是啊,险峻,艰难,壮美。这几句话他说得简短凝练,那三个词汇当然和生机关联,难道不是?缓了一下他才展开了稍许,他说,现在,有些景观都不存在了,比如擦耳岩,还有什么,那个、那个……它们没了,再也没有了。他没有继续列举,他把目光从我们交谈的地方,移到远处去了。
  我又点点头,看着他仰着脸,眯起眼睛,感觉他像是迎着风那样,说不定他心中正起着一场大风呢。
  老先生说——实际上他的思绪还在远方,但目光回来了。他似乎带着一点儿歉意,似乎他意识到了他在交谈中的这种游移——我其实当时只看到了前者,后者我是很久之后回想这些才发现的。他说,你一定去兵马俑看看。去渭南,兵马俑。非常值得的。
  我说我正是这么计划的,先登华山,然后去兵马俑,大雁塔。我说我要是先去兵马俑什么的,恐怕没有力气登华山了,那可不行,那就要命了。我这样说着,心里还带着一个想法,希望他认同我这个计划。
  他说,对。但他就是强调兵马俑。他说,一定去看兵马俑,这里去渭南的车也方便,旅游大巴一趟接一趟。他描述这些简单句子,用的是一种颇为感慨的语气。
  看来老先生不止来过一次了。好像两次都不止,我也不知道怎么就有这种感觉,一个人如果去一个地方很多次,总归会有一些独特的理由吧?但正在闲聊间,来不及多想,这个问号也就是一闪念,溜走了。
  然后他告诉我,记忆力不行了。
  我说别说您了,我也是呢,早餐吃了什么,您最好别问,一问可能就坏了,要想半天。我心想,老先生慢了整一拍呢,这显然是解释前面他没有列举出来华山景观的那句。   我俩就一起笑了。彼此都知道笑的什么。
  他说他的心脏不行,挺严重的。
  我说,那可以登山么?心里说他的脸色铁青,真不太妙呢。
  我得陪她们。老先生说着,看了看稍远处的妻子和嫂子。那姑嫂两人站在一起可能也在闲聊,但我向她们望过去一眼的当儿,看到的是两个人在沉默。
  我说,那你一定要小心,能坐缆车就坐缆车。
  我也知道,这种提醒没什么意义,一点儿意义都没有,登山嘛,不用两条腿也不能够。他笑了,一个善良人的笑,总是宽容一切。
  他的妻子走过来,跟他讲她们决定明天上山,我在边儿上听得清清楚楚。老先生什么都没说就起身,他们要一起离开。老先生和我道别,我竟然有点儿紧张,我想我不愿意在他的脸上读出我读得懂的东西吧,真的它们太多了,太密集了。我看着他们的背影,好半天回不过神。
  然后我就去坐车了。
  我是傍晚到达西峰的,在小苍龙岭正巧看夕阳沸腾,震撼到了。我对自然气象总是显现出永远第一次的感觉,完全不会脱敏。站在那儿就是看,脑子里似乎什么都没想,又或者漫游得毫无边界。真不知道别人都是什么样子的,其实我很想知道。但我又担心别人告诉我:就那样呗。反正,我自己总有很多视角,天上人间的感觉,也会在时间线上穿梭很远,来回畅游。但也只是有那么一种形象或者意象吧?并不会有故事,一些幻象只属于片段,还不能称其为故事。但已然相当过瘾,神游天外哉!这样流连过久,只好放弃登南峰,夜宿镇岳宫,度过了山中寂静凄清的一晚。我总觉得山中的夜十分有分量,重,这好像是气氛这种东西的属性,有少许的不适之感,和莫名其妙的忐忑,非常迷人。为什么有这种比拟,我自己并不能够说得清,那只是一种真切的感觉,我就是喜欢山中的夜晚。第二天早起登东峰观日出。这是一出非常别致的日出情景。晨风浩荡,晨风浩荡啊!可不是清风一缕呢,没有一丁点儿闲适和不经意。大睁着眼睛任其浩荡,非常洁净的空气。从来没在山上的日出中遭逢这种震动。我猜它们大抵是日出的动力,幻化成流荡的气韵。因为心中完全没有这样的预期,激动极了。然后告别它,再登顶南峰,华山的最高峰。保持兴奋,我想这只因为是有预期的征服,完美的感觉。但,其实完美是令人扫兴的。然后下大苍龙岭,九百九十级台阶,漫长的考验,说折磨也行。大量消耗体力,损失已接近极限。就在这里,艰难的跋涉中,相向遇到老先生三人。他已经疲惫不堪了,面色青紫,他的妻子搀扶着他,那几乎就是架着他,另一位女士拿着他们全部的随身之物跟随。在密集的人流中,他的状态是我见到的游客中的唯一一例,我心里一惊,觉得他此刻的状态无论如何也不该是站立的,躺卧才对。他们要去的方向,我刚刚从那里来,我知道他们将没有别的选择,就是说,没有缆车可乘。因此,前方并没有可期待的。
  您能行吗?我想我是对着他们三人说的。老先生的妻子可能不爱说话,没吱声。我确定老先生知道他将遇到什么,因为他不是第一次登华山,甚至都不是第二次,他可以预测后果的。老先生笑了,脚步没有停下,可能也没有力气说话了,他就是朝我笑了笑。那笑怎么描绘呢?依我看,他并不在乎,他并不在乎他全然知道的后果。我又是一惊。其实我本来为着说话,停顿了一下,此刻已经起步,我似乎也不能停下来多说什么了。我们这一支队伍,望不到头尾的队伍,一个人的停顿会有一连串的影響。也知道不仅仅是这个原因,我一个陌生人,只是不期而遇间随便聊了几句的陌生人,还能做什么呢?
  我从北峰——估计这里是老先生他们上来的地方,乘坐缆车下山,稍微休整了一下就在大道上等旅游大巴,按着老先生的提议去渭南看兵马俑。但一直不见渭南的车,总是去临潼的车匆匆而过,也没有别的游客,只有我一人。我也想过是不是站错地方了,然后就离开路边去几十米之外的一个保安亭,问了问保安去渭南的车是不是从这里过,他说没错,你等就是了。他并没有问我去渭南干吗,他当然没有必要问啊。又过去几辆去临潼的车,才来了一辆渭南的。我招手上去了。因为太累,我脑子木僵僵的。感觉大巴车很舒适,就不急着到目的地了,想,这样开起来挺好的,就算开到时间的尽头也无所谓。一路看着车窗外,看迷雾一般的空气,连绵不断的阴郁的大山,路边破烂房子和乱糟糟的石头堆。我心里很奇怪,这路边为什么这么破烂?难民营似的。而华山那么美,完全不搭。
  就这么着,晃晃荡荡,渭南到了,因为大巴车显然已经进入了一个小城的内里,两边商铺热热闹闹的,仿佛多么繁荣似的,行人也多了起来,也并不都是行色匆匆的样子。大巴停住,车门打开,旅客本来也不多,座位空着好多呢,旅客开始慢慢往下走,然后非常神奇的事情就发生了。怎么说呢?我的脚刚一落地,就像黑暗中有人“哗”的一声打开窗帘一般,眼前一下子就亮了:天哪,我干吗来渭南呢?干吗来渭南呢?兵马俑在临潼呐!
  我惊在路边了。
  这本来是个常识,有谁不知道兵马俑在临潼么?我想不明白,到底是什么把我魇住了,居然没有发现老先生的口误,整整一天的时间完全没有醒悟!
  大巴车已经没影儿了,但这并没有问题,就是说没有困难,我只不过是坐错车了,这在旅行当中算不上出格的大事。我找了个街边椅子,坐下来,把双肩背放在身边,这样坐在那儿就更舒服了。我一点儿也不着急,但我也没有想,来都来了就逛一下吧,没有。我就坐在那儿发呆,一溜灰蓝色的大山竖立在城外,我盯着它看了好半天,问了问街边的当地人那山的名字,他自豪地告诉我:“华山!”于是我用接下来的所有时间看它,直到那一溜灰蓝色的大山在夕阳和暮色的加持下渐渐长高,并一点点逼近。街灯亮了,我站起身,想着毕竟我来过了,而且我几乎不会再来,便把我肩上一件备用的御寒冲锋衣留在了椅子上。
  从渭南去临潼,还是大巴车,只不过换了另一辆罢了。路两边的景象完全不一样了,现代化的高速公路和社区,又美又干净。我心里暗喜,这真是个意外的收获,不然我就总会记得华山下的破败。那些石料,那些白色的烟尘。这时候天完全黑了下来,霓虹流淌,我趴在车窗上向外看,想,老先生现在怎样呢?是不是安全下山了?我最后遇到他时,他青紫的脸,想忘都忘不掉。
  接下来几天,无论在兵马俑还是回民街、大雁塔,我都希望遇到老先生,这样就知道他是好好的了。
  但,我没有遇到。
  作者简介:安石榴,本名邵玫英。2008年开始小说写作,已在《北京文学》《北方文学》《四川文学》等杂志发表中短篇,散文,小小说若干。2013年获第八届黑龙江省文艺奖。2016年获得中国小说学会鱼凫杯全国微小说奖,2017年获得河南省文学院、《大观》杂志主办的《大观》文学奖。出版小说集《大鱼》等五部。
其他文献
寻根的渴望使历史对人永远有奇妙的诱惑力。尤其当那些英雄人物和传奇故事因为种种原因而被罩上层层迷雾的时候,好奇心更会激发人探看的冲动。李兆麟将军之死就是这样的一个谜。多年来,我一直为这个英雄之死感到惋惜。他经受了历史带给民族的巨大苦難,可是当就要分享胜利果实的时候,却突然地撒手人寰。更令我难安的是,到了花甲之年,还不知将军遇难的真相。因此一听说唐飙的长篇小说《谋杀1946》就是对这一历史之谜进行揭秘
期刊
马卫国出门的时候对还在厨房忙碌的米兰说:“如果觉民来,你就告诉他,我永远都不会原谅他。”这时太阳正在西斜,夏日的天虽然还很亮,但她觉得这样的时间出门有点不合适。当时她已经在准备晚餐。他在客厅接了一个电话,然后过来明确地对她说,他要去骆驼岛。她知道骆驼岛不远,开车不到一个小时,但还要乘船。岛上并没有骆驼,只是因为岛的形状像骆驼。他带她去过。那个岛上没有什么风景,只有一个小沙滩。他们坐在沙滩前面的一家
期刊
1、何谓蜂巢,何谓幽灵  1940年,在西班牙卡斯地利亚高原的一个小村落,镇公所正在放映《科学怪人》。村里的老老少少,搬着小板凳,坐在银幕前。科学怪人想做上帝才能做的事情,他想创造生命,最后,怪人杀死了陪他玩耍的小女孩,他可能并不知道,他那样做是杀死了她。影片放映的同时,村庄里的人们忙碌着各自的事情。一个养蜂的男人戴着面罩,仔细观察蜂巢,蜂群密密麻麻地挤在蜂巢里。一个女人在写信,她不知道收信人能否
期刊
田冲去美容院做面部护理。  去美容院的路上,田冲下决心这次不让新来的娜娜给做了,上次娜娜给做的极不舒服,每一个动作都是让她觉得跟猫挠似的。  田冲心里想,进店后,要求曾经给她做过面部护理的玲玲给她做。  玲玲是这里的老美容师了,相比之下,她的手法感觉很舒服。上次田冲遇上了娜娜,才深感美容师在手法上,确实是有着很大区别的。美容本来是一件很享受的事,可是让娜娜做起来却是来遭罪一般。  田冲进店后就对美
期刊
春桃舞蹈培训中心是沙市一家成人舞蹈专业培训机构,一群衣衫单薄的成年女子,怀揣少女心来这里寻找少女梦。舞乐响起,她们翩翩起舞,宛如朵朵花开。  豌豆在练习古典舞基本功软开。只见她两腿打开至横叉,身体向前趴,双眼微闭,深深地吸气吐气,豆大的汗珠从额上滚落。成年人骨骼已经定型,学软开比较吃力。别人跳舞是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痛,豌豆是不怕死。有一次,因用力过猛,豌豆从压腿杆上重重摔下,造成腿部骨折,在家休
期刊
读《太平,太平》时,我想我在听一个说书人讲故事。每个故事都不长,而且它们的活动半径仅止于“太平区”。这很好,至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触摸的意义空间。类似于汪曾祺的“高邮”、莫言的“高密”,或冯骥才的“天津卫”。事实上,孔广钊也是按这个范儿写出来的。只不过他另有意图:他要在这个既现实又虚构的空间内,打量中国人的恒常生态。  恒常生态,是标准的书面语,用老百姓的话讲,就是活法。中国人有自己的活法,那是
期刊
主持人语:  疫情期间,阅读了一些各大期刊上发表的微小说,觉得现在的微小说创作,和其他的文学体裁一样,呈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本期的三篇微小说,在表现手法上,虽然风格不一,但尽显微小说的优长,以小见大,微言大义。  《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主人公在讲故事,讲砍柴的和放羊的如何相处,一起寻找诗意的生活故事。但显见的,这个故事如果就这样也就会重新沉寂于套路之中,于是,讲故事的人和听故事的人最终和故事
期刊
夜晚站到自家阳台上看对面的楼、远处的楼,一栋栋的楼上住满了人。一个个小区旁边,是一条条大街小巷,路上总是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大城市汇聚了各个地方,甚至各个国家的人,人们在城市里生存和发展。深圳是这样,北京是这样,可以想象伦敦、纽约、巴黎也是这样。地铁在地下运行,轮船在海中航行,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宇宙飞船在太空遨游。从太空看,地球也不过是宇宙中一个小小的星体,而这蓝色星球上生活着数十亿有思想有感情,
期刊
继“诗人已死”的聒噪之后,关于小说穷途末路的担忧业已传播久远。至1990年代末期,哲学、文学似乎都已经走入了彷徨无地的死胡同。小说濒死的症结应在于小说精神的消弭,昆德拉为此宣称“小说的存在在今天难道不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需要吗”,他热切呼吁小说家重新找到生存理由。徐东的小说《诗人的任务》(外一篇)仍可归为先锋一脉,却以清明理性和丰富厚实的细节自成一格,它抛弃了前代先锋作家刻意的荒腔走板,凭借艺术掌控让
期刊
我这段时间睡眠不好,老是做梦,决定去看医生。  接待我的是位神经内科的医生,年龄五十开外,精瘦精瘦的,留着一小撮山羊胡子,头发稀拉地梳向一边。  “哪里睡眠不好,都做的什么梦?”医生从镜架上方闪过两束狡黠的光。  “睡着了就会做梦,而且奇怪得很,老是做同样的梦,围着一片村庄反复走来走去,好像回到了小时候的过去……”  “嘘……”医生做了一个手势,打断了我的话,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回去喝了它,你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