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创作的心灵自由飞翔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432466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具有综合性和创造性的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质最为重要的领域之一。基于此,平时的写作训练尤为重要,教师理应把它作为突破口,总结出一套点拨学生习作的技法,从而激活孩子们创作的源泉,放飞心灵,展现青春的个性风采。
  一.感悟经典:让我欢喜让我忧
  所谓“练技不如练意”,朱自清先生重视感情对于文学创作的作用。他曾说“文学作品之所以吸引人,最大因由却在情感的浓厚。”然而初中生学习科目多,精神压力大,无暇去读课外作品,更无心去体味人生。怎么办?此时,教师要积极带领学生亲近文化气息浓厚、思想内容深邃、语言富有魅力的教材,与经典同行,开展“阅读·悦读”活动,感受作家用情感和生命创作的境界。例如教授《背影》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时,笔者抓住课文“在特定的背景下展示父亲的背影”这一写作特点,引领学生明白父亲的背影是出现在“家中的光景很是惨淡”的特定环境下。“望父买橘”情节中的父亲那“肥胖的,穿着青布棉袍、黑布大马褂”的背影给作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作者正是要用沉重迟缓的笔调表现父亲对儿子的一片爱心,同时也表达对父亲的深切思念。这样的分析,激起了学生的思想共鸣,欣赏到课文深层次的美,用缓慢而低沉的声调读懂了父亲背影的内涵。这样,将传授知识和审美感悟融为一体,增强了对文本的鉴赏能力,启人智慧、开人心窍。
  因此,指导初中学生写作,首先要让他们学会感恩亲情,学会感悟人生,这样就能避免立意平淡,语言空洞,内容乏味,甚至无从下笔的现象发生。
  值得一提的是,学生不能把写作局限在个人情感的宣泄上,甚至只看到个别阴暗面便产生了消极厌世、冷漠无聊的写作倾向。教师要担当学生与文本的桥梁中介,促使学生深度思考,选材立意才有力度、厚度。
  初中阶段,要使学生养成关注社会、思考人生的习惯,如开展课前演讲、小组论辩,布置摘(剪)抄、周记。同时,教师要注重“身教胜于言教”,将自己的感悟写成“下水作文”,教师的文章最能感染学生,同时也给学生一个示范:我手写我心,我笔抒我情——生活是美好的,写作更是快乐的!
  二.强化文体:掀起你的盖头来
  作文训练时,考生有选择文体的自由,但一旦选择了文体,就必须按体操作。有些学生由于文体意识淡薄,以为“文体不限”是“取消文体”或“淡化文体”,可以“从流漂荡,任意东西”,导致写出了“四不像”的文章,背离文体要求。针对学生的写作能力与风格,教师要从规范文体写作入手,适时引导、点拨,让学生适应文体要求,再求跳跃,求创新,求突破,从而扬长避短,提升能力。
  例如讲授苏教版第七册《狼》专题的时候,笔者就“狼性残”这一话题,引导学生以合作小组为单位,从不同角度落实研究焦点,确定文体,展开个性化写作。不久,各合作小组写出了多篇体裁丰富、文质兼美的好文章,如以下几组:
  ①从人类猎杀濒危动物、破坏生态环境或虐食等方面指出人性残忍比狼更可怕——《狼是最残忍的动物吗?》(随笔散文)
  ②介绍狼的生活习性、饮食习惯和族居、群居生活
  ——《孤独的狼是可耻的》(说明文)
  ③谈及猎人杀狼与生态失衡矛盾的无奈与酸楚
  ——《与狼共舞——浪漫的辛酸》(记叙文)
  ④赞美人与自然共有的伟大、无私的母爱:母狼的真、善、美
  ——《我很丑,可我很温柔》(议论文)
  ⑤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融洽相处
  ——《给“狼孩”的一封信》(书信)
  三.创意无限:我和我追逐的梦
  1、立意的巧妙
  近一段时间来,部分初中生为求创新,追求写一些空幻玄虚之类的所谓“超现实”作品——或虚拟未来世界的生活,或想象网络世界的神秘莫测,或摹写星球大战的恐怖场景等等。读起来,似乎有点创意,也包含一些道理,但总觉得空洞幻想,虚无怪诞,流于形式,缺少现实的根基,缺乏健康向上的意识形态。
  教师要给学生讲清创新想象的源泉应该是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在视角上、思想上显示出独特性;在形式上、构思上显示出新颖性。例如写自己成长阅历的,可以由小见大,窥斑见豹。还可以在文章中融进其他学科的知识内容,融进自己的爱好兴趣加以创新。如一篇谈“帮助”的习作,从英语单词入手,题目为“给我一只手”,立意显得新颖独特。
  立意新颖也表现在学生拟题技巧上。优秀作文的题目就是一双明亮的眼睛,一扇清新的窗口。教师可出示适量话题让学生练习拟题,筛选评定,供学生参考。
  2、笔法的精活
  著名教育家朱绍禹说:“作文是学生的自我表现,是世界观、品格、生活经历和语文能力的全面自我表现。”在短短的800多字中,学生要展示个性,须有一种惜墨如金的意识,引述材料、列举事例、阐释道理都要言简意赅;标题拟定、开篇引入、结尾深化,都应言简义丰。教师要鼓励学生写鉴赏性的文章,模仿优秀作者的创作风格,学习精巧灵活的方法,适当借鉴引用,而不能生搬硬套。如开头排比句的引人入胜,中间论述的层层递进,结尾余味无穷的一咏三叹。例如描写四季,咏物抒怀的文章,加上“留一些希望给春天,留一份热情给夏天,留一些收获给秋天,再把那份信心给冬天——人生真美啊!”描写雪景,托物言志的文章,可添上“热爱雪的人定会热爱生活。”在论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文章里插进儒家居安思危地预设“未临深渊而如临,未履薄冰而如履”的理性自律。有时因一句过渡,文章便会紧凑严密;补上一个综述,深度便会产生……长此以往,学生便会悟出写作的规律,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四.网络写作:在希望的田野上
  叶圣陶说过: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可惜,这种发表习作的成功感只有为数不多的同学享有,更多的学生习作被封入冷宫。这部分学生的写作热情自然日趋减弱,以致对写作产生反感。然而,如果借助网络平台的写作,正好克服了这个弊端——它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传导文本、图形信息的功能,既能拓宽学生接受信息的视角,丰富写作内容,又解除对学生条条框框的束缚,尽可能让孩子们去观察、阅读、感受、想象——“鹤舞白沙,我心飞翔”。
  例如,班里一名学生以“我是差生”为网名,登陆“班级在线·作文大观园”,发表了《课间10分钟》一文:
  “铃……”还没等老师说下课,教室便一阵骚动,像台风袭来之前,动物们搬家似的。当老师说“下”字的时候,我们就像运动员在发令枪响之前做好了准备动作。当听到“课”字从老师嘴里慢慢地跳出时,就听见桌子椅子“噼哩啪啦”地响起来,如同一万个玻璃杯从高空落到地上,又如千军万马奔赴战场,声势浩然。我暗暗地想:终于下课了,这节课可真漫长呀!我站起身,大大地伸了个懒腰,然后飞一般奔出教室。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我的肺舒服多了——真有一种“刑满释放”的感觉。
  这是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的一种真实感受,写得形象生动,散发着生命自由的光彩。
  此外,笔者鼓励并指导学生开办个人微博,制作WPS小报、登录BBS等,在专业教育网站(比如http://bbs.eduol.cn)的“师生共写随笔”、“学生论坛”上,发表主题帖习作,与网友“美文共欣赏”,体味“奶酪”分享的喜悦。
  笔者以“我爱文学”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尝试网络写作,开展“网络小作家”和“五星”合作小组的比赛。各组组员在“教育在线”网站的“学生习作专栏”上积极发表习作,组长择优结集成“精品”刊物,作文课上组际PK,有的小组单是封面设计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有的设计成绿叶状,纹络清晰;有的裁剪成口袋状,内装活页纸习作。例如,“心忧天下”组的一位学生以“树”为话题,发表的讲述一颗树成长体验的习作《一棵树的日记》,成为这个组《哺鸾》刊物的主打作品:
   日期:2002年1月25日 天气:多云
  电锯响起,我的同伴,家人在我身边倒下了。一天,两天,三天;一棵,两棵,三棵……人们滥砍滥伐,我的志向失去了方向。
  日期:2005年6月1日 天气:多云转晴
  今天是儿童节,一群红领巾来到这儿,分发“森林是我们的好朋友”的环保宣传单。我被感动了。
  日期:2009年10月1日 天气:晴
  今年我整55岁了,我第一次感觉到我与祖国靠得是那么的近,贴得是那么的紧,爱得是那么深。
  “好大一棵树,绿色的温度,你的胸怀在蓝天,深情藏沃土……”风与空气传诵着你的故事,回荡在祖国的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这样自由而活泼的网络习作形式,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在“希望的田野”中自由驰骋的热情,分享写作的成就感,舞动青春的节拍,秀出个性的风采。
  总之,“激活源泉、点拨技法”的个性化作文教学进一步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旨,激发了学生创作的欲望和热情,挖掘了写作的潜能,由感性认知向理性思辨多元化迁移,使学生创作的心灵真正地自由飞翔!
  
  潘瑞祥,教师,现居江苏宝应。
其他文献
怀念父亲/朱明强  父亲离开我们已经18年了。他的猝然长逝可以说是我们兄妹六人人生中最为悲痛的事情。每当想到他去世的时候没有一个亲人在身边,我们就痛不欲生。  父亲是个孤儿,从小给别人放牛,靠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后来参加了革命,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他都参加过,革命的熔炉锻炼了他果敢坚毅的品格。  父亲一生勤劳。在我们小的时候,父亲长年在外工作,一个月回家一次。只要我放学回家看到他的自行车停在院子里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生成。  看着学生积极投入地学习着,我们深深地为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感到欣慰。那么,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作用有哪些呢?    一、设计学习方案    教师的工作主要在课前。教师好比设计师,课堂的成败,首先取决于教师的设计。  七年级第一次作文教学是《这就是我》的命题作文
现阶段,教学观念的落后,教学方法的陈旧,直接导致了农村作文教学的滞后。要改变这种局面,语文教师必须合理构建新的教学模式,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使作文课堂焕发生机。下文笔者就上述话题,谈自己几点粗浅的看法,与大家共勉。    一 精设作文结构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一个无任何特色的教师.他教育的学生不会有任何特色。”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师自身要不断创新,教学也要不断创新。作文贵在创新
语文新课标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想象作文教学是发展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练习写作想象作文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精神。如何正确指导学生写好想象作文,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指导学生写好想象作文,首先要对学生进行表象积累。想象的内容不是凭空产生的,现实生活是想象的源泉。想象是在对现实表象的基础上形成的。没见过猴子的人,不可能创造出孙
依据我多年的求学生涯和数年的教学实践,赏识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如何让师道尊严回归人性化,如何让赏识风范走进语文课堂,我认为需要改变几个固有观念。    一、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职业功能,但我们不能因这种“师范”的作用而凌驾于学生之上。师生平等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常识教育得以实施的前提。学生渴望平等,教学理念呼唤平等,然而实际教学中能做到平等的师生关系
叔本华在谈到小说创作时曾说:“小说家的任务不是讲述那些伟大事件,而是使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变得趣味盎然。”郝炜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如此。他的小说很少有宏大的叙事,也难见离奇曲折的情节,只着眼于日常生活中的某一个点,耐心地,平静地站在这个点上观察周遭世界,得出一份属于自己的独到感触。这种类似于《核舟记》的微雕技艺,使他的小说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动人的情感力量。他的《卖果》,就是一篇源自生活的佳作。  小
古诗文是中华古典文化的结晶,是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它语句铿锵,简洁含蓄,极富韵味和美感。品古诗,如同饮一杯纯美的佳酿,在幽香中荡气回肠。引导学生记忆、积累古诗文,有助于夯实语文基础,增强鉴赏能力,感悟人生。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编有相当数量的古诗,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这些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明珠,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语文材料的精华。它们以短小凝练、鲜明优美的形式描
“我们”是谁?在80后小说家手指的《寻找建新》中,“我们”也是一群来自乡村却打算在城市生存下去的80后年轻人。在小说的叙事时间二零零四年,城市对于“我们”尚是十分陌生的“他者”——城市里最普遍的出租车、电梯、抽水马桶都会使“我们”感到手足无措,更不用说装修豪华的大商场、名牌专卖店、麦当劳、夜总会等等了。“我们”落脚在城中村简陋的出租房里,干着随时都有可能结束且工资不能按时兑付的工作,穿着皱巴巴的劣
说明文阅读可采用“读”、“审”、“找”、“比”、“定”五字法。讀,就是读文章题目,读正文,读考查题目,目的是了解文章内容和考查的能力。审,就是审题,要审清题目的要求:是理解词语题,是理解文意题,还是推断题;是选正确的,还是选错误的。找,就是根据题目的选项,到原文中找相关信息,并做上标记。比。就是比对分析,将选项文字和找到的原文的相关信息。比对分析,求同存异。定,就是回视题目确定答案。而在实际阅读过
阅读教育即通过阅读进行的教育。阅读教育以“树人”为目标,旨在通过阅读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拓展人的心灵空间。阅读教育要坚持经济性、渗透性、趣味性原则,对阅读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提供阅读精品,并对阅读教育进行延伸,善于运用、点化。    一、“阅读教育”的发现    通过阅读进行教育,古已有之。所谓发现,是指从我自身出发,对阅读教育的一种前所未有的认识和有意运用。作为一线教师和班主任,我在对学生进行教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