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核心素养,培育家国情怀——依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资源,拓展“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培育新途径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egongju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从古代中国儒者"修、齐、治、平"人生理想到当今中华民族复兴的百年梦想,"家国情怀"一直伴随着五千多年华夏文明流淌在世世代代炎黄子孙的血脉之中。纵观五千年华夏文明,博览百家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缅怀历代仁人志士,无不以家国为念。"家国情怀"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不仅是具备丰富"家国情怀"的教育教学素材资源,还是深植每个中国人心中的家国情感认同,更是党和国家"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要求,
其他文献
一、教学目标1.唯物史观通过对五四运动胜利原因、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等分析,让学生知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理解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2.时空观念通过构建单元知识网络、填写完善年代尺,梳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诞生等基本史实,厘清事件间的内在关联,认识20世纪初中国与世界特定的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期刊
针对传统的单体式架构建设的非学历培训平台灵活性较低、稳定性较差、扩展性不够、维护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微服务架构和中台技术的非学历培训平台建设方法,将多种培训业务系统中具有共同性和通用性的功能提取、剥离,形成符合非学历教育培训特点的服务共享层,将高度耦合的业务功能分解到各个分散的微服务中。首先构建基于微服务架构和中台技术非学历平台的整体架构,其次论述了非学历培训平台的详细架构设计,最后以大数据分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问题链设计,不仅可以将统编教材的内容和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而且通过设置既符合主题要求、充满逻辑性,又能够贯彻核心素养、紧扣课标、加强师生之间互动,并且有度的问题链,可以有效提升高中历史课堂学习效率,实现高中历史知识的整体架构。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问题链设计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知识建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实现高中历史成绩的飞跃性提高增添强劲动力
文章以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为例,对教学活动中学生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做一探讨。从历史课程标准改革中课程目标的变化,双基目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到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再到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不难看出,历史学科越来越注重专业能力培养,史料实证核心素养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
期刊
高中历史新课标将唯物史观作为五大核心素养的核心理论和指导思想,以唯物史观引领历史教学,能够深化学生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和理解。《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一课的内容时空跨度较长、结构宏大,以唯物史观的生产观、价值观与历史观引导本课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出现发展与文化思想之间关系的理解,更有利于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
在学科中培养"国家认同"意识是一个合格公民必备的公民素养,是教学必须达到的"情感价值价值观"目标,初中历史学科素养中的"家国情怀"正是对"国家认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体现。笔者通过本文探讨如何在初中历史学科中制定提高"国家认同"素养的教学目标、教学素材、教学活动与方法等,形成提高初中历史学科"国家认同"意识培养的教学策略。
随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和"五育并举"理念的提出,为课堂教学带来了全新的视角与思路。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落实美育教育,成为一线教师新的课题。在过往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教材中艺术史部分的内容经常被简单化处理,甚至被"一带而过"。究其原因,一是部分教师觉得自身的艺术修养不足以撑起高质量的艺术史教学,二是觉得这些内容无关高考大局,不值得花费精力。但美育教育是培养一个人全面发展的必备要素,是落实立德树
期刊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lncRNA TUG1)吸附microRNA-144(miR-144)对狼疮肾炎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炎症因子分泌与凋亡的影响机制。方法 B6.MRL-FaslprNju系统性红斑狼疮模型小鼠20只和C57BL/6健康小鼠5只在适应性条件下喂养5 d。每天收集B6.MRL-FaslprNju系统性红斑狼疮模型小鼠24 h尿量,尿蛋白浓度> 1 mg/L表明狼疮
自《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研制以来,高考逐渐以学科相关情境为载体,考查学生在情境中运用学科知识和学科思维,解决学科相关问题的能力。"各学科根据各自的学科特点,确定与学科相适应的核心价值的具体内容,确保将核心价值落实到每个学科的考查中;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是构成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素或基础,它们也是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下,以学科素养为导向进行界定的。"因此,教师应研究高考真题,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历史高考
期刊
必备知识是《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指"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在面对与学科相关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有效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必备知识具有结构化强、可用化程度高等特点,反映了重点内容,是教材的主干知识。但在具体的高考复习实践中仍然存在着"重知识的罗列、轻知识的整合和建构,重知识的识记、轻知识的理解"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学生在复习后,不能对所学知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