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备考攻略(十八)

来源 :语文世界(高中版 )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omas1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点点击
  散文阅读属于文学类作品的阅读。“阅读文学作品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2008年全国高考语文大纲》)
  
  备考攻略
  从《2008年全国高考语文大纲》中的规定可以看出,散文的阅读思路应在内容的理解和手法的表现上下工夫。
  明白了高考的要求,我们就可以在散文阅读中对症下药。
  对症下药——方法技巧展示
  根据散文所表现的题材,可分为叙事散文(包括历史散文,如翦伯赞的《内蒙访古》)、写景散文、咏物散文和哲理散文。散文阅读要掌握各类散文的特点,对症下药。
  1.叙事类散文阅读。这类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其所记之事往往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所记之事比较平凡,讲究以小见大;二是叙事过程中,很少有单一、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常以若干零碎、琐屑之事或物来反映一个主题,充分体现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三是取材真实,表达真情实感。
  这类散文阅读,应抓住文中所写的人、物和事的特点,来揣摩作者所要表达的主旨。注意:这类散文的主旨,往往是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如:
  在大西北我曾捡回一枚戈壁石。谁也无法谈出它的年龄,谁也无法估出它的身价。它体不盈握,状若鹅卵,但通体的赤红中沁着几缕淡淡的乳白,红白相间的石纹如涌动的江潮。记得那天就是这石纹吸引了我,从此我们再没分离。月光溶溶地罩着它,珠圆玉润般生辉,沉鱼落雁般美丽。多少夜我与它默默对视,静谧中总听见一个声音在呼喊我。那声音从不可知的地方飘来,又消散在不可知的地方。每每从沉思中醒来,心湖里便又涨潮似的涌动一层情思。
  (《总想为你唱支歌》节选,2007年高考全国卷Ⅰ)
  【试题要求】指出文中所写到的“戈壁石”对表现文章主旨的作用。
  【分析】抓特点。“戈壁石”的特点是美丽、昂贵、诱人,作者通过这些描写,表现大西北的美丽,强化人们对大西北的热爱,从而突出到大西北去的主旨。可见,抓住被描写事物的特点,就能准确地理解作品的主旨。
  2.写景类散文阅读。这类散文阅读,除了要注意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及其特点和描写的顺序(一般以空间顺序居多)外,重点是把握融注于景中的作者的思想情感(借景所抒的情)、态度和使用的表现手法,以及对文中重点语句的理解。这样,方能读懂读透文章的主旨。如:
  那是70年代末的一个暮冬,我到崂山顶峰的驻军观察哨采访。大雪后的崂山,峰若玉雕,石似晶铸。我与哨长扶石踏雪,拽枝腾挪,来到一向阳处的山坳。这时,我猛然发现,向阳的竹林边,竟有柔草如茵,毛茸茸,青翠翠,密匝匝,在这银色的世界里,织出了一小片绿毯。
  哨长在这绿毯边沿旁的一巨石前,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扒开雪层,并唤我过去观看。当我走至巨石下,呈现在面前的竟是一片美妍的小花。小花一株株、一簇簇,攒攒挤挤,比肩争头。这些小花仅比米粒儿稍大,白的、紫的、蓝的、红的、黄的,五颜六色,星星点点。看到如此众多的小生命,坚忍不拔而又蓬蓬勃勃地活在这雪地里,我的眼睛被染得灿烂起来。我惊异地看着这些小生命,它们也仿佛睁着深情的眼睛凝望着我……这些米粒般大小的生命,像是在告谕我:希冀、渴望、追恋、向往,是一切生命的本质。即使天冷了宇宙的一切都冷了,它们也会顽强地举起美的萌芽,决不肯把生命的篷帆轻易陷落。
  (《雪野里的精灵》节选,2007年高考天津卷)
  【试题要求】①文章把小花称作“雪野里的精灵”,意在表现小花的哪些特点?②对画线句进行赏析。
  【分析】①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显然作者的思想情感,是要通过小花,这个“雪野里的精灵”来表现。既然这样,作者就一定要在文中明确写出这个精灵的特点。只要纵观全文,找到答题区域,从中找到能体现小草特点的关键词或关键句,加以提炼即可。答案:美丽,纤弱,顽强,不怕困难,充满活力。
  ②是对文章表现手法的赏析,一般从两方面作答:一是运用了何种手法,二是这种手法的作用,并联系出现这种手法的上下文语境作答。答案:运用拟人手法,突出小生命顽强的生命力,以及“我”见到这些小生命时的惊喜与感动之情。
   3.咏物类散文阅读。这类散文最鲜明的特点是托物言志,即借某个事物来表明某种意愿,抒发某种情感。所托之物大都被赋予象征意义,阅读时要把握象征这种写作手法。有的作品,象征意义是直接点明的,如茅盾的《白杨礼赞》,直接点出白杨树“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有的作品,象征意义含而不露,如巴金的《灯》,以“灯”为象征物,通过现实、回忆、联想,写灯给人照明、指路,从而使人感到希望和光明,作者以此给人们点燃心中希望之灯,含蓄地表达了对抗战必胜的信念。对这类含而不露的作品主题的理解,应尽可能地多了解一些写作背景,如作者的生平、思想倾向、写作时间等。但必须注意联系背景不等于对号入座,不能把象征意义理解得太具体、太狭窄。这类散文蕴意含蓄,要尽可能理解其深层含义。
  4.哲理类散文阅读。这类散文通过人、情、物、事的描写和叙述,表达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富有一定的哲理,从而给读者以有益的启迪。阅读中,应着重体会文中所写的人、情、物、事所蕴含的哲理。如:
  天坛的意境美,可以归纳为:高、圆、清。
  “高”是天的一种特性。天坛的建筑是连续性的逐渐上升的完整体,从南北中轴线上看,南端的圜丘高5.18米,皇穹宇高19.2米,祈年殿上升到38米,成为中轴线的高峰。故宫太和殿是永乐以前全城最高的建筑,是帝王的象征,而祈年殿比太和殿还高出3米,成为天帝的象征。
  “圆”不仅指外形,而且是一种哲学境界。在中国古代美学中,圆代表着生命流转,蕴含着宇宙万物,体现了一种“天行健”的思想以及祥和的精神。
  “清”是天的一种特征,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美学范畴,体现一种人格精神或艺术境界,例如清新、清真、清淡、清妙等。“清”由“青”而来,通常我们称天是“青天”“蓝天”“苍天”。天坛的基本色调整体是青色,不论是天空还是琉璃瓦都属于青色。“青”是祥和、安宁的象征,也体现了一种空灵的美。
  (《天坛之美》节选,2006年高考北京卷)
  这篇哲理散文,通过天坛的大量圆形建筑表现了中国古人生生不息的宇宙观。
  总之,阅读散文要把握线索,因为线索是散文形散神聚的必要条件,是贯穿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线索可以是人、物、事,可以是作者的情感,还可以是时间、空间。此外,注意体会意境。重点是把握“神”,方法有寻找文眼,品味抒情;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意境是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作者的思想情感交融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把握意境,能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读者的情感和思想也会受到感染。
  
  学以致用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4题。
  米芾的石丈
  杨锦明
  ①去无为访友,入米公祠。亭楼水石有江南韵味,碑刻画轴藏书香之气。这些看后并没让我停住匆促的脚步,唯有那块石头,那块被米芾称为瘦、皱、漏、透的太湖石,却让我观摩了很久。
  ②早在北宋年间,百姓号称的米南宫——米芾,在他新任无为州监军,来州署刚上任时就发现这块大石头立于院内,顿时心中大喜,跪下便拜。后来他称此石为“石丈”,天天处理公务或挥笔前,都先对这块奇异的太湖石作揖或跪拜。因他成天醉于品石、赏石,故被人话为“米癫拜石”。
  ③此石坐落于米公祠旁的县文化馆大院内,听米公祠管理人员介绍后,我就绕过去,细看此石,只见灰褐色的石面布满了斑点,一块块凹凸之角似狗、似兔、似鼠、似猫,或卧或蹲,重叠而上。这块“四不像”的石头,如果放在苏州园林里,是不会让游客多瞧一眼的,然而,就是这块我们凡人看似不奇的奇石,却让大书画家米芾痴情祭拜。怪不得米芾的一笔一画意蕴深沉,原来是受不会说话的石悄然示意呵!
  ④历代都有名人玩石、藏石、赏石、品石、画石、咏石。苏东坡品石,“丑”则石之千状百态,皆从此出;郑板桥画石,却也是以石丑为雄、为秀;现代作家贾平凹论石,则是丑到极处反而美了。由此可见,名家赏石品石,则透过形的外表,进入内在品格发掘,注重的是石的风骨,不求妩媚妖妍,即使移到画中也有底气、脉络和境界。
  ⑤在我们池州,爱石者也大有人在,我曾看过池州举办的奇石展,很是隆重,副市长也来剪彩了,石展厅人头攒动,评声如潮。每块石的主人对自己的奇石都如数家珍。我还去过玩石大家方晓陆的奇石馆,从中也得到一些启发和点拨。我也敲过灵璧石加工出来的磬石琴,那是沉默的石在玉锤的撞击下共鸣了敲击者心灵的旋律……可是,这些加在一起的感受,也没有这次看到米芾祭拜这块太湖石让我所倾心、所感动!
  ⑥一千余年过去了,老宅几任换新,奇的是这块神石仍保持原貌留在原处,它没有被搬进米公祠供后人祭拜,而是站立在隔壁文化馆的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旁边也没有碑刻“米芾拜石处”,它像一块普通的观赏石与毗邻的“春风吹又生”的小草“相看两不厌”;它静守在这里给当地文化人养眼。作为匆匆过客,它在与我无声的对话中,却不失华东沃土的豪气,沉静而大度,皆因它历千古而不灭,故让我读百遍而悟心。千百年来,一拨拨智者的目光已将它磨成大器,而这种大器,无须标出天价或用人看守。这反而让我从它的沉默不语中读出它那种不屈于误解、寂寞生存的伟大了。
  ⑦石且如此何况人?
  (选摘自2008年4月5日《新安晚报》)
  1.作者描写的“石丈”有哪些特点?
  2.米芾为什么对这块不起眼的“石丈”如此崇拜?
  3. 第④段中,作者运用什么手法来描写历代名家的品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这反而让我从它的沉默不语中读出它那种不屈于误解、寂寞生存的伟大了。”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5~8题。
  徽州之思
  何孔睦
  或许是在外的缘故,我爱徽州,我爱安徽。
  ——题 记
  ①不是故乡之思,而是古韵之思,因而徽州是屡行屡有感触。深沉幽远、醇厚古朴的徽文化,让我的一点有限的历史知识在古韵徽州的历史积淀中散发开来,在欣赏、咀嚼、回味中感知徽文化的博大精深,这就是我深爱徽州的原因,这恐怕也是大多数徽州之行的人的同感。
  ②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有了一种感觉,确切点说是始于那年的宏村之行,民居、山水依在,厅堂、楹联犹存,然而,古朴徽州已经有了在其他景区同样能见到的东西了。过去当你走进一家民居时,他们是那样的安详,只是客气地朝你点点头就忙自己的事去了,让游人尽情地观看评论拍照,他们偶尔也会插上一句,那是在纠正你的话,这是一种很是自在的逍遥游。而现在服务项目多了,让人有点应接不暇。触目皆是导游,甚至每户都有导游,民居主人滔滔不绝似乎是经过训练背书似的详尽解说和热情的导演安排,倒让我们有点不自在起来。拦住游客兜售玉器、推销纪念品的叫卖声和一些村道上现搭的景观,让雅致的游兴多少打了点折扣。古老宁静的徽州已是有点商气外露了。徽州的先人们很少是在家门口做生意的,古徽州虽然是因商出名,然而当你来到这山清水秀的地方时,感受到的却是厚重的读书文化和恬静的心态。
  ③汤显祖在诗中说“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自是有另一番心境,可是大多数游徽州的人都是带着梦去的,商气的外露和无序竞争多少有点扰梦!当然,这种目前还不是很明显的变化,是时代使然,是一种进步,也是人们可以理解的。不过从古徽州的“古韵”的角度来看,多少还是有点遗憾。
  ④徽州有多少梦可寻啊。这里有朱熹、戴震、詹天佑、胡适、陶行知、黄宾虹,这里有胡雪岩、胡贯三,这里有牌坊、民居、祠堂古建三绝,这里有崇文尚义、亦儒亦商、恤灾扶困和“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的古朴民风。恕我不谙世事和迂腐呆板,直到现在我仍然把徽州叫做徽州,而不是黄山,可摊开最新的中国地图,在山清水秀的皖南,愣是没有徽州的名字。从宋代那个会写瘦金字的宋徽宗开始,“一府六县”的徽州延续了千余年。歙县、休宁、婺源、绩溪、祁门、黟县如同六兄弟拱卫着徽州府,把一个儒商大本营掩映在皖南的青山碧水间。
  ⑤婺源,在徽文化史上占据着重要位置,这里是朱熹的故乡。朱子理学构成了新安理学的开山之学,进而构成了徽文化的理性内核。徽州人是读着《朱子家训》《朱伯庐治家格言》去持家、治学、经商的。1949年婺源划归江西,可婺源人并不喜欢“老表”这个称呼,年轻人甚至办起了婺源徽文化网站。六兄弟中最早离开的婺源人,至今仍认为自己是徽州人。绩溪,同婺源一样对徽文化有着重要影响,是徽州人心中的家园,徽菜、徽墨、徽剧均发源于此。开一时风气之先、勉励同乡“努力做徽骆驼”的胡适先生就是绩溪上庄人。随着1987年原徽州地区被黄山市取代,这个徽文化的发源地也划给了宣州。徽州人总是忘不了徽州,“我是徽州人”的故乡情结深植于一府六县的徽州人的心中,胡适先生在他的《四十自述》里曾深情地说,“我是徽州人……从绩溪县城一路颠簸到公路尽头就是上庄,它的身后是铁一样的黄山余脉”,“徽州话是我的第一语言”。陶行知先生也说:“我们徽州,山灵水秀,气候温和,人人安居乐业。查看它的背景,世界上只有一个地方和它相类,这个地方就是瑞士。”其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这种“我是徽州人”的认同感(包括婺源的那些年轻人),注定了徽文化的源远流长、绵延不绝。
  ⑥遥望皖南的青山碧水,徽文化的六兄弟还能再次聚首吗?地图上看不到的徽州,渐行渐远的徽州还能回来吗?
  5.首段画线句在文章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6.“不过从古徽州的‘古韵’的角度来看,多少还是有点遗憾。”这句话中“徽州的‘古韵’”和“遗憾”各指什么?
  7.第④段首句说“徽州有多少梦可寻啊”,请概述这些“梦”的具体内容。
  8.从全文来看,“徽州之思”包含哪些内容?
  
  参考答案
  1.①瘦、皱、漏、透;②灰褐色的石面布满了斑点,一块块凹凸之角似狗、似兔、似鼠、似猫,或卧或蹲,重叠而上。
  2.因为丑石不求妩媚妖妍的内在品质和风骨,深深地感动了米芾。
  3.运用排比修辞和联想的表现手法。作用是突出历代名人品石的共性,即:通过石的形的外表,进入内在品格发掘,注重石的风骨,不求妩媚妖妍。
  4.丑石是普通的,因为其外表的平凡和普通,常常被人误解,很少有人能真正认识到它的生存价值,而忽视它的存在。但是千百年来,它仍然顽强地保持着原貌,以其内在的品格和风骨给人以启迪,因而它又是伟大的。
  5.开门见山,点题,突出文章将要写的内容;引出下文,是全文的总起句。
  6.前者指徽州深沉幽远、淳厚古朴的历史文化;后者指徽州古文化受到人为破坏,已经有点商气外露了。
  7.①朱熹、戴震等历史文化名人和胡雪岩、胡贯三等商人的足迹;②体现徽文化的牌坊、民居和礼堂等古建筑;③崇文尚义、亦儒亦商、恤灾扶困和积善读书的古朴民风。
  8.①徽文化的深沉幽远、淳厚古朴,博大精深;②徽州今日的变迁;③徽文化历史上的繁荣;④徽州能否再成一体。
其他文献
作家简介  艾得蒙多·德·亚米契斯(1846~1908),意大利著名小说家。他自幼酷爱学习和写作,是一位多产作家,也是意大利民族复兴运动时期的爱国志士。16岁进入莫德纳军事学院学习,1865年毕业后成为军官,1866年积极参加了意大利第三次独立战争。22岁那年,他发表处女作《军营生活》,就是那段难忘的生活的结晶,并因此而成名。1870年罗马解放后,他放弃军事生涯,定居都灵,成为意大利主要报纸的记者
期刊
【老汤档案】  小说家、教育家、学者,中国小说学会常务副会长,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汤吉夫先生是与中国新时期文学共生的作家,三十年来一直笔耕不辍。出版了《汤吉夫短篇小说集》《汤吉夫中篇小说选》《汤吉夫小说选》《朝云暮雨》(长篇小说),报告文学《郭书俭印象》,以及随笔集《津门乱弹》《湖边记忆》等。近期出版了中篇小说《遥远的祖父》、长篇小说《大学纪事》以及随笔集《书斋内外》。应该说汤吉夫先生
期刊
片段选读一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则从吾所好。”  【译】  孔子说:“如果发财可以追求到的话,就是做个市场的看门人,那我也干。如果并非如此,那还是干我愿意干的事情吧。”  【注】  执鞭之士:根据《周礼》,有两种人拿着皮鞭,一种是古代天子以及诸侯出入之时,有二至八人拿着皮鞭使行路的人让道。一种是市场的守门人,手执皮鞭来维持秩序。意指地位低下的职事。  【读】  这
期刊
【美的品味】  感恩乐助  云南一考生  助人为乐,乐善好施。  ——题 记  至仁孔子  孔子曰:“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以“仁”为主,他乐善好施,以爱人之心爱人,帮助别人。他广收弟子三千,孰不知,他从不收取弟子学费,只叫他们平日交些米粮而已。他游历各国,帮助平民百姓,亦帮助各国提谏良言治国,而不取回报。  他的思想源远流长,他的壮举世人瞩
期刊
我们介绍了猜谜和制谜的四种基本“格”——秋千、卷帘、徐妃、求凰。我们以后还要陆续谈一些其他的谜格。一条构思精巧的灯谜就是一件玲珑的艺术品,虽然有人认为是“雕虫小技”,技艺虽小,但是文化蕴含很博,智慧闪光很亮,文字学问很深,小小灯谜给人以极丰富的想象。有时我们从谜面上看到似是而非、时隐时现的句子,往往苦思莫解,但是一旦顿悟,妙趣无穷,寥寥数言,形象深刻,简直就是一首诗,一幅画。  比如有这样一条谜:
期刊
今年2月11日,是《汉语拼音方案》颁布50周年。两千多年前,中国第一个封建集权国家推行“书同文”,将中国的文字统一。两千多年后,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汉语拼音的出现,让中文走向世界。已为汉语拼音的普及和研究工作了半个多世纪的、今年102岁的语言文字专家周有光说,50年来,汉语拼音的应用扩大,快速惊人。原来主要应用于教育领域,现在显著地应用于工商业领域;原来主要是小学生的识字工具,现在广泛地发展为信息传
期刊
(一)  提到“材料丰富,论据充实”。 这,大概是许多学生写作文时最底气不足的了。“写作文没材料,没论据,无米下炊呀”。其实,在学习、生活中大有资源可用。只是我们没能很好地挖潜,没能找到与作文的转接点,为我所用。 那如何使得材料为我所用呢?  (二)  第一,挖潜“专长领地”,释放“文化积存”——专长、爱好中的文化积存。  请看下面以“旅行”为话题的作文片段。  【示例】  殷墟甲骨,周代鼎彝,嬴
期刊
《插图中的世界名著》(余凤高编著,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书名已提示了书的重点;封面上“叩开插图门扉,尽享名作魅力”两行文字,使作者的用意更为显豁。这是一本有关文学作品插图的书。  何谓插图?插图的作用是什么?书前范景中的《序言》作出了回答:    插图是将图画和文本联系起来的一种形式,就印刷本的书籍而言,最早的实例大概产生于9世纪的中国。在西方尽管要到15世纪才出现这种形式,且常为几乎是整块木板刻
期刊
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者,出其所必趋也。  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必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①;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②。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
期刊
考点点击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是高考大纲规定的重要考点,也是“现代文阅读”部分必设题的考点(多数是直接设题,少数是间接设题)。其命题的主要表述形式有三:  1.“……”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起何作用?(或:“……”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或:“……”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2.怎样理解“……”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或:解释某句话在文中的含意)(或:联系某某段,谈谈你对“……”一句的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