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的警告

来源 :财经国家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hai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份的“钱荒”给中国金融业上了一课。
  由于国际环境变化、外汇占款大幅减少、企业所得税集中清缴、端午节假期现金需求、补缴法定准备金等多种因素的叠加,使得当月金融机构的资金出现紧张状况。
  银行间市场的资金紧张造成了金融机构的恐慌,并进而传导至资本市场,上证指数在6月24日暴跌100多点,击破2000点重要关口。
  自6月初银行间市场资金紧张开始到6月25日近二十天时间里,央行一直按兵不动,亦未公开直接对所谓“钱荒”的说法表态。
  事实上,中国的金融市场并不缺钱。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6月29日在陆家嘴论坛上表示,中国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并不短缺,截至6月28日,全部金融机构的备付金余额是1.5万亿左右,高出正常支付清算需求量的一倍还多。
  农行行长张云也表示,当前所谓的流动性紧张,是在货币市场和银行头寸的周转方面的确存在着结构性的矛盾,导致结构失衡,导致利率过度地上扬。
  持续多日的资金紧张局面目前已告一段落,商业银行一时措手不及的紧张局面投射出央行对期限错配的警告效应,同时也集中暴露了自身流动性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接下来,商业银行不可避免地要开始一段去杠杆化过程,央行也有意清理净化银行机构的表外业务,通过“用好增量、盘活存量”引导信贷资金进入实体经济。
  惊变与观望
  6月28日的陆家嘴论坛,央行行长周小川没有直面“钱荒”问题,在结束“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主题演讲后,面对记者们提出的就“钱荒”问题“讲一句”时,他微笑而去。
  这和央行最近对银行间资金紧张现状的“冷应对”如出一辙。
  6月20日是值得银行业记住的日子。有交易员戏称:“没见过隔夜拆借利率上30%的交易员,人生是不圆满的。”
  事实上,资金紧张状况在6月初就已现端倪。6月6日和14日,6个月期的农发行贴现金融债和9个月短期国债先后流标。6月7日,银行间隔夜回购利率一度升至15%,银行间资金全线告急。一位工行的交易人员在其微博中写道:“今天真是急了眼了,估计整个交易大厅里都能听见我的怒吼和咒骂声。”
  此时央行依旧选择观望,并在6月4日和6日按计划进行了两笔分别为140亿和100亿的28天期正回购操作,以及在17日地量发行20亿元三月期央票。
  6月24日,上证指数大跌5.3%,央行在25日晚间发表《合理调节流动性 维护货币市场稳定》的声明,表示已向一些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金融机构提供了流动性支持,一些自身流动性充足的银行也开始发挥稳定器作用向市场融出资金。
  央行还指出,未来要根据市场流动性的实际状况,积极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再贷款、再贴现及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常备借贷便利(SLF)等创新工具组合,适时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至此风波才告一段落。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从不同渠道获悉,央行是通过国开行等向市场注入资金缓解了紧张局面。“据说是央行给了国开行几十个亿还是几百亿,国开行以不到5%的利率拆出去,才将整体利率水平降下来的。”银行间交易商协会一位人士告诉记者。
  有银行人士认为,是央行此前的“袖手旁观”导致了市场恐慌情绪持续蔓延,从而推高利率水平,形成恶性循环。
  “英语里面有一个‘强硬的爱’,而不是溺爱的爱,要管教你的孩子,又要关爱他,此次央行做得很好。” 央行研究局局长纪志宏用一个比喻说明,央行的态度起到了“惩罚坏孩子”的作用。
  “惩罚坏孩子”
  此次在“中国金融市场并不缺钱”的背景之下,银行间资金流动性紧张,让央行有了一次“惩罚坏孩子”的机会。
  6月24日,央行网站发布了一份《关于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事宜的函》,立场坚定、措辞严厉地指出,“当前的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处于合理水平”。
  “央行这份函实际上是17号已经发到银行手中的。” 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说,央行此举一方面提示商业银行安排足够的、妥善的资金,同时要求大行配合央行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
  事实上,近年来金融体系的过度膨胀,“紧平衡”成了央行不得不为之的政策立场。
  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2年间,国内银行贷款余额增长了142%,信贷与GDP之比从2008年的123%变为2012年的180%。
  今年1-5月,社会融资总量已达9.11万亿元,同比增加3.12万元;M2余额达104.21万亿元,同比增长15.8%,已经超过年初预定的13%的目标。6月前十天,银行信贷增加了近1万亿元。
  同时,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末,中国银行业包括理财产品、公司间贷款以及部分贸易融资在内的表外资产规模已达到人民币48.65万亿元(其中理财产品为7.1万亿元),较2011年增加20%。惠誉国际评级估计,在6月份的最后10天里,将有超过人民币1.5万亿元的理财产品到期,加大了短期拆借利率的上行压力。
  商业银行不计后果地扩张表外资产,以及资产错配问题给金融业带来不稳定隐患。这一点显然已为央行所注意。
  摩根大通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说,从短期看,这一次央行不出手是继银监会八号文和债市监管风暴后对市场的又一次风险提示。
  央行一位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此次央行在一定程度上是对银行流动性的一次压力测试,或者说是对期限错配问题的警告。但是问题并不严重,央行无非是勒得紧点,只要一松手就会缓解流动性的问题。”
  前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在6月26日的一次会议上表示,央行最近的表态已经稳定了国内金融市场,不过如果没有后续改革措施,市场将会重现大幅波动。
  朱海斌认为,“惩罚坏孩子”是强化风险管理,但是否会导致非银行融资的大幅下滑和金融体系的去杠杆化,以及如何保证在加强金融体系风险管理的前提下确保资金会流向政府希望扶持的重点部门和行业,是下一步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纠错表外
  在陆家嘴论坛上,记者提出“资金面紧张”问题,兴业银行行长李仁杰回答:“我们很正常,我们没问题。”
  但资本市场已现担忧情绪。
  近日,兴业银行和民生银行的股价均出现大幅下跌,两家银行也分别在6月25日和26日紧急召开投资者电话会议,安抚市场情绪。
  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说,同业资金对风险偏好的容忍度非常低,而银行在同业业务中的收益又是非常高的。“为什么有些银行做同业业务这么津津有味?银行在同业市场拿钱的成本很低,最多4%-5%,而通过同业产品投到一个经过包装的房地产项目中,可能一个项目就能挣10个百分点。”
  据一位银监会人士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透露,目前银监会正在商讨针对同业业务的规范,规定投资比例限制。
  市场普遍猜测,此次事件央行意在抑制同业业务扩张猛烈的金融机构。
  央行在6月份发布的金融稳定报告中提及,同业业务增长迅速,资产负债结构风险应予关注。截至去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放同业10.06万亿元,同比增长26.35%;买入返售资产7.5万亿元,同比增长55.2%。同业资产占总资产比例达15.13%,比年初上升1.8个百分点。
  “同业业务的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绕开了贷款规模限制,可能规避利率管制,导致监管指标失真,一些同业资金在体内循环,弱化了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央行在报告中写道。
  央行在《关于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事宜的函》中再次提醒商业银行,充分估计同业存款波动幅度,有效控制期限错配风险。
  银行间交易商协会一位人士对记者表示,金融机构每天都要拆借,每天通过拆借的钱买券,然后质押再借钱、再买券,不断循环往复,杠杆就上去了,收益率也上去了,而且交易是连续不断的,为了维持下去,就不断地增加杠杆。在这个严丝合缝的链条上,某个环节一旦紧张,就可能导致整个链条断裂。
  光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吴富林认为,通过这次事件商业银行要重新思考业务转型问题,“但不是简单地把资产负债表回归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光大也在想相应的解决办法。”他说。
  但眼下,商业银行正疲于应对短期流动性紧张问题,恐怕还无暇顾及长期转型问题。
  摩根大通预测,未来数周银行间流动性或将经受多重考验。由于大量理财产品将于6月末到期,银行存款规模将显著增加,致使7月5日需向银行存款准备金账户缴纳的款额增加,这将引发3000亿元资金流出银行系统。因此7月初流动性仍将偏紧。
  业内人士还指出,此次央行在惩治银行表外扩张的同时,可能带来了意料之中或意想不到的一些负面效果,例如为开源节流,缺钱的银行会推出大量高风险、高收益的“理财”投资产品,以吸引储户,同时不少银行已经开始惜贷。
  导向实体经济
  多家投行分析师的研报预计,当前的资金面紧张状况将延续到7月中旬。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预计,7天回购利率将在7月中旬后回落至5%-7%的水平,四季度进一步下降到4%-5%,但较今年前四个月仍有显著提高。
  朱海斌认为,地方政府和企业部门的负债率在最近几年的信贷高速增长中都出现了大幅攀升。金融体系的去杠杆化会加剧其还款压力的上升,可能导致信贷资产质量的下滑和不良资产的上升。由此看来,日前的货币市场动荡可能是未来几年金融体系动荡的开始而非结束。
  他进一步分析认为,预计未来银行间利率将有所回落,但不会恢复至压力前水平。银行的高融资成本最终将由借款人埋单。一旦贷款利率攀升,将对业已疲弱的企业部门和经济活动构成压力。
  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刘胜军认为,目前一方面经济在下滑;另一方面,大量债务跟房地产、地方债挂钩,缓解的空间在哪里?
  刘胜军提到,资金错配是由于两个“管制”,“一是利率管制,扭曲了资金的供求。很多国企以较低的成本拿了较多的钱,而大量中小企业20%的成本都融资无门。二是银行体系管制。”
  事实上,金融空转以及金融表外业务的风险已经引起高层高度重视。目前,国务院已经部署推动信贷资金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
  此次央行的“冷应对”,有市场人士解释,这是央行逼着商业银行把信贷放到实体经济。
  不过,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在条件没有变化的情况下,若央行停止释放流动性,中小企业的融资将更加困难,因为银行信贷还是会选择国有企业、地方政府平台等。
  黑石集团高级董事总经理、大中华区主席梁锦松在陆家嘴论坛上提及,“现在中国的银行要借钱给比较小的中小企业,风险很大,所以就出现了影子银行,光用利率解决流动性问题是解决不了的。这是体制、政策的问题。”
  刘胜军也表示,现在实体经济融资难不是因为缺钱,而是大量投资的钱不知道往哪儿投。
  多位分析人士认为,此次事件后,银行可能会更加惜贷,而信贷投放能否真正转向国务院鼓励的行业领域,则考验着央行的管理能力。央行可以控制其向市场提供的信贷规模,但很难掌控这些资金的具体去向。
  “如果实体经济有利可图的话,资金早就到实体经济去了,还需要挤吗?”管清友表示,“看起来,货币空转是金融问题,根本还是在实体经济。实体经济不景气,有些领域开放不够,所以需要在加强金融监管的同时,实体经济的开放还是很重要的。”
  存量如何盘活
  今年以来,李克强总理在金融业发展方面多次提到“用好增量、盘活存量”。
  “其实,货币信贷政策的调控并不涉及金融稳定本身,它只是对总量进行一个控制。而真正要做到激活存量货币,还需要靠市场主体进行自我调节优化结构,并不是央行的货币政策能够起完全作用的。”央行一位人士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
  央行也面临着两难决策。
  “如果继续过去的信贷政策,坏账规模和资产泡沫越来越大,风险也会越来越大;但是如果开始踩刹车,以前的很多项目资金断了,有可能引发问题。”刘胜军指出。
  而“盘活存量”意味着不再用信贷膨胀和货币扩张来刺激经济增长,接受本刊采访的多位银行业以及监管人士提到,推进资产证券化、发展资本市场进行债务重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等方法,可称为盘活存量的一些手段。
  “通过资产证券化打掉通道业务,使之更加透明,回到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内。这是控增量、调存量的一个金融安排。”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建议。
  尚福林在陆家嘴论坛上透露,下一步,银监会将统筹银行业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其中即包括支持发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盘活信贷存量。
  连平表示,盘活存量一是推动基础设施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中长期贷款),二是减少大型项目的信贷比例。
  朱海斌建议分两步走:第一步,控制投机性金融活动,减少社会融资总量中的虚增部分;第二步,恢复信贷渠道效率。当前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但第二步超出了央行能力范畴,需要财政/行业政策和结构性改革的支持。
  这其中包括,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以及在金融领域引进竞争,允许扩大民资进入金融行业,对外资的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
其他文献
这场或将举行的与全球猪肉行业龙头老大的跨国联姻,以约合71亿美元的收购价成为中国食品业迄今最大的一起海外并购案。而高盛、鼎晖等金融大鳄的多年潜伏,更让外界对并购的每一步揣度许久
期刊
中国双汇将斥资约47亿美元收购美国一家同行,加上买方将承担的债务额,收购总价达到71亿美元。本来一件正常的跨国并购案成了美国人眼中本国经济衰落的耻辱。  这条消息在习近平与奥巴马会晤的一周前宣布,这桩目前为止中国企业收购美国企业最大规模的交易,在外媒的报道中,不仅将其看成中美新时代合作互惠互利关系的开端,还耸人听闻地强调在相对经济实力上,中国已占上风;而且有其一,必有其二,中国势必要接二连三地刷新
期刊
如果交易成功,双汇国际-史密斯菲尔德(SFD)并购案将是中国企业对美国企业最大规模的收购案。不过,看上去是“郎才女貌”的结合,背后仍存在诸多变数。  泰国正大集团与巴西JBS集团尚有机会获得对SFD的收购机会,而SFD也有权选择嫁个更好的“如意郎君”。  不管最后的收购方是哪一家,SFD的收购方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CFIUS)以及美国司法部(DOJ)与联邦贸易委员会(FTC)的反
期刊
借“城乡一体化建设示范”东风,苏南Z镇近几年搭起了七家融资平台,以弥补建设及民生资金缺口。  靠土地指标打下底,上级政府担保扶上马,政策性银行送一程,这七家融资平台如今有三个盈利,整体资金链依然紧张。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这种原本在城市里流行的资本运作模式,近年来开始呈现向地级市以下的县、乡镇政府扩张的趋势。  由于身处发达地区,Z镇融资平台的市场化规范程度较高。放眼全国,更多的县级以下融资平台则
期刊
6月,一场银行间市场的资金流动性紧张风波传导到金融市场以及资本市场,并发出了逼迫中国经济转型的强烈信号。  “这也提示我们,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调整经济结构,进行体制改革已经非常急迫。”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刘胜军表示。  6月19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明确引导信贷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加大向“三农”和小微
期刊
外界印象中肥得流油的巨无霸中石油,近期在西气东输上搞起了“民营化”合作。  6月26日,中国石油油气管道合资合作战略协议在北京签署。中石油引进保险、养老金、银行、公益基金等600亿元民间资本,共同成立合资公司。中石油则以西气东输一线、二线等油气管线资产出资,占合资公司中50%的股权。  铁板一块的油气行业,随着中石油在管线资产上多方融资的突破,正向民营资本打开一道小门。而其背后更重要的原因,则是中
期刊
中国的地方债务规模到底有多大?迄今鲜有公认的精准量化评估。  2011年,审计署曾对全国31个省(区、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政府性债务进行全面摸底,公布2010年末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10.7万亿元。参照两年增长12.94%的速度,可以估算,目前全国地方债务应超过12万亿元。  若将这一估算与市场上流传的其他版本相比,可能略显保守。例如,招商证券研究报告统计,2012年末地方债务余额为14.8万亿元。
期刊
货主们已开始享受铁路货运改革带来的红利。  鄂尔多斯某煤炭企业的管理人员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铁路货运改革后,“一口价”与此前的收费相比,价格差不多,每项收费起码对应了某项服务,一张货单就可以办理完发运业务,方便多了。  6月15日,中国铁路总公司(下称“铁总”)宣布正式在全路实施货运组织改革,取消货运计划审批,实行“实货制”、“一口价”,大力发展铁路“门到门”全程物流服务。  为配合改革,各
期刊
6月18日至21日,香港离岸人民币同业拆息走出了令诸多交易员瞠目结舌的一道抛物线:隔夜利率突然在短短三日由2%飙升至8%的超高水平,然后迅速回落至4%。  历来,离岸人民币同业短期拆借(一个月或以下)的交投量都远远高于长期拆借交投量,但这一次过于反常。  “中资行都没低过4%,工银亚洲报出8%,交银香港也有7%。”一位不愿具名的香港某银行交易员这样回忆。  彼时,内地的金融市场上,银行体系正经历着
期刊
有望在7月公布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或将进一步加大锂电池产业的产能过剩。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将延长3年,原有的25个示范城市将进一步扩大;购车享受补贴将不再受示范城市区域限制,并且纯电动车高达6万元/辆的补贴维持不变,国产插电式混合动力新能源车原有3000元/千瓦时的补贴标准则有望上调。  补贴政策还未正式公布,锂电池及原材料生产企业已经闻风而动,在产能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