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年、月、日》中观察片段的赏析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jtx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片段一——巧猜生日,引导分类观察
  (教师出示年历,学生初步观察,知道一年有1 2个月,会在年历上圈出自己的生日……)
  师:想知道王老师的生日吗?我的生日啊,是某个月的最后一天!猜猜看,可能是几月几日!
  生:12月31日。
  师:你能在年历上找到这一天吗?(生上台准确地找出了这个日子。)
  师:你们知道这个月有多少天吗?
  生(很快地):31天。
  师(故作疑惑):怎么数得这么快?
  生(抢着说):不要数!每个月都是从1日开始的,最后一天是31日,就表明这个月有31天。
  师:观察仔细,思维简洁,真棒!但是很遗憾,老师的生日不在31天的这个月,再猜猜!
  生:11月30日。
  师:那这个月又有多少天?
  生:30天。
  师:真遗憾,老师的生日也不在30天的这个月。
  生(嚷着):是2月28日。
  师(故意):这么肯定?为什么?
  生:从这张年历上,我们可以看出只有2月既不是31天,也不是30天,所以老师的生日肯定在2月,这个月的最后一天是28日,所以是2月28日。
  师(笑着):老师的生日确实在2月,究竟是哪一天,暂时保密。不过老师很佩服大家,从这张小小的年历上看出这么多名堂!那如果让你根据每个月的天数将这1 2个月进行分类,你打算分成几类?每类是多少天呢?
  生:分三类,分别是31天、30天、28天。
  师:到底哪几个月有31天,哪几个月有30天,哪几个月有28天呢?你能在年历上找一找,再在表中填一填吗?(生独立观察、分类填写,并汇报。)
  赏析:
  小学生的观察能力相对较弱,导致他们在观察时往往被无关表象所迷惑,不能抓住本质。有效的引导,能使观察的点更加集中,观察的重点更加凸现,观察就更容易走向深入。
  “猜生日”的问题情境将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到观察重点上——每个月有几天(从每个月的最后一天就知道每个月的天数)。而且在老师一再“遗憾”的诱导下,学生很自觉地将这12个月进行了分类观察,并在观察中发现一年中有的月有31天、有的月有30天、有的月有28天,这样,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也就自然形成——一年中,哪几个月有31天?哪几个月有30天?哪几个月有28天?有了充分的观察和思考,教者出示表格让学生进行分类统计就显得水到渠成,这也为学生进一步认识大、小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猜生日”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经历了分类观察的过程,丰富了学生观察的经验,促进了学生观察力的提升。
  片段二——巧记“月份”,引导有序观察
  (学生分类统计出一年中31天、30天、28天的月份,教师介绍大月、小月,并形成板书(见下)……)
  大月(31天):1、3、5、7、8、10、12
  小月(30天):4、6、9、11
  (28天):2
  师:我们将一年1 2个月分成了三类,你们能将它们都记住吗?
  师:仔细观察一下,觉得哪类最好记?哪类最难记?
  生1:2月最好记,是28天。
  生2:大月最难记,有7个月呢!
  师:别怕,学习就是不断战胜困难的过程。观察这几个大月,你能根据这些数的特点记住他们吗?
  生:相邻的两个大月中间都隔着一个月。
  师:你们同意他发现的这个规律吗?
  生:不太同意。
  师:为什么说“不太”同意?
  生:7月和8月是连着的,其他的月份都符合这个规律。
  师: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教师引导学生依次观察这几个大月)
  师:看来这个规律是有点小问题,谁来帮它改一改,让它变得更加准确。
  生:一年中,除了7月和8月是连着的,其他相邻的两个大月中间都隔着一个月。
  师:真了不起,不但会观察,还能准确地找出规律。还有其他的观察方法吗?
  生:前面4个都是单数,后面3个都是双数。
  师:我们也来看一看,1、3、5、7,从7开始,前面全是单数,8、10、12,从8开始,后面全是双数。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准!根据这些数的特点,人们还编了个口诀呢,想不想看?(出示口诀让学生识记:七个大月心中装,七前单数七后双。一三五七八十腊(12月),三十一天永不差。)
  师:大月的月份记住了,小月就容易多了,读一读,记一记!(学生读、记)
  师:同学们的记忆力非常好,不过今天是记住了,要是时间一长,忘记了怎么办?要是有一种好办法辅助我们记忆就好了!
  生:可以用拳头帮助记忆。
  师(故作惊讶):拳头记忆法?你怎么想到的?
  生:妈妈教的。
  师:那你能把这种方法教给大家吗?
  (生演示方法,教师指导全班同学一起观察学习……)
  赏析:
  识记大、小月和2月时,教者巧妙地设置了三个递进的问题:“仔细观察一下,你觉得哪类最好记?哪类最难记?”“观察这几个大月,你能根据这些数的特点记住他们吗?”“我们今天是记住了,要是时间一长,忘记了怎么办?”引导学生经历了从整体全面观察到局部重点观察,再到整体建模识记的过程。学生在经历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知识,还增强了观察比较复杂现象的方法的体验,积累了有效观察的经验,培养了有序思考,发展了思维能力。
  在重点识记大月时,教者并没有一下子就出现口诀让学生记忆,而是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时间来观察,并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察发现,允许他们争论、辨析,不断修正和完善。在学生充分感知大月的月份排列特点后,教师才呈现口诀,帮助学生识记。这时学生对口诀的记忆已不是机械的重复,而是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有意义识记。巧妙的问题引导不仅让观察更加深刻、细致,还让学生在观察中提高了分析、概括、比较、反思的水平。
  片段三——巧妙反思,引导验证观察
  (学生对“年、月、日”的知识有了比较充分的认知,已进行相关的练习……)
  师:借助这张年历,我们了解了关于年、月、日的许多知识。大家有没有想过,这张年历反映出的只是这一年的情况,它具备普遍性吗?每一年都是如此吗?如果不是,那不同在哪里呢?(生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
  师:怎样证明我们的看法呢?
  生:可以多找一些不同年份的年历,看一看,比一比。
  师:老师已经为大家准备了许多不同年份的年历,请同学们拿出来观察一下,看看是不是和你想的一样。(生自主观察,交流汇报。)
  师:看来一年12个月中,有11个月是没有变化的,只有2月,有时是28天,有时是29天。学到这里,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生1:哪些年份的2月是28天,哪些年份的2月是29天呢?
  生2:为什么有些年份的2月是28天,有些年份的2月是29天呢?
  生3:为什么其他的月份天数都不变,只有2月份的天数在变呢?
  生4(突然):老师你的生日到底是2月28日,还是2月29日呢?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正是我们下节课要研究的内容,老师希望有兴趣的同学能在课后查阅一些资料,或问一问长辈,并把自己的成果在下一节课上和大家交流,好吗?至于老师的生日,下节课你们就会找到答案!
  赏析:
  我们在教学年、月、日时,往往是通过对某一年的年历观察来逐步抽象的,然而,由一年的情况来作出对所有年份的年、月、日的普遍认识显然是不科学的,这样的思维是浅薄的,势必会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教者在课的结尾处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大家有没有想过,这张年历反映出的只是这一年的情况,它具备普遍性吗?每一年都是如此吗?”这个问题打破了学生的认知局限,一下子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大家在反思讨论的基础上,自然会想到通过观察不同年份的年历来验证。对年历的再次观察,时间虽短,却很重要,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验证和发现的过程,也是一个质疑“真理”和否定“自我”的过程。并且学生在科学精神的引领下,又进行更深层次的反思:“哪些年份的2月有28天,哪些年份的2月有29天呢?为什么2月会有28天和29天两种情况呢?……”
其他文献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有效对话,能给课堂注入勃勃生机,课本上的文字也因此被赋予生命的灵性。学生的眼睛触摸着文字,心灵可以尽情倾诉,在思维翩飞的过程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既丰富着文本,点燃了学生,也照亮了教师自己。    一、巧设对话情境,凸现人物形象    钟启泉先生指出:“对话性沟通超越了单纯意义的传递,具有重新建构意义、生成意义的功能。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既有知识
[教材分析]《二泉映月》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文情皆美、真挚感人的好文章。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与文本对话,在对文本的逐步解
控制论中的“度”是指控制者按其需要与目的,限制某种事物变化、活动的范围和程度。教学控制论认为,教学系统是一个可控制的系统,只有对教学系统施行有效的调控,使老师、学生和知识这三个系统相匹配,协调统一,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反映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就是要把握好时度、难度、坡度、量度。    一、把握好时度    学习效率的高低与学习过程中大脑兴奋持续时间的长短有关。现代教育心理学和统计学的研究表
一、引言    学习材料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的基本载体,是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价值的重要资源。学习材料主要包括教材中的课程资源与教材外拓展的课程资源等,如主题情境图、数学问题、数学习题、教与学的操作材料等。教学中,组织不同的材料或对相同材料的不同组织,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就截然不同,学习材料的选择与使用往往会影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数学能力的形成。  因此,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些论述深刻阐明了作文教学与培养创造能力的辩证关系,借助于作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学生创造能力的提高,又有助于学生写出个性十足的习作。创造能力的核心是创造思维,因此,当学生插上创造思维的翅膀,定能
一、课前反思课前反思就是教师在完成教学设计时,对其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一旦发现不足,可以有充分时间修正。所以,课前反思应该变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动。在完成“平面镜成像”一
作业是教师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业布置的成效与教学成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布置科学的、合理的作业能够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潜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大批格调清新、设计独特的开放型、探究型、操作型等创新题纷纷在各地中考试卷上闪亮登场.近年来,有关全等三角形的创新题更令人耳目一新、目不暇接;试
现今网络课程资源在各大高校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但大多运用于由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利用网络课程资源进行自主学习不够。因此,为了让学生在课外也能自主利用网络
阅读是人们不断接受新信息的主要渠道,也是人们进行学习的主要手段,更是人们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不少发达国家纷纷采取措施,加强阅读指导与训练,以期提高整个国民的阅读能力和科学文化素养。美国把阅读训练视为小学阶段语文教育的“灵魂”,要求教师把教会学生阅读作为“自己崇高的责任”。日本要求小学语文教学以阅读为重点,并在各年级规定了阅读的目标和内容。法国教育部门要求在每一个教育阶段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