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牧民共享现代文明成果

来源 :四川党的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lingjie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帐篷新生活到“9+3”免费职业教育,从大骨节病、包虫病防治到“三房”改造,抓住民生,就抓住了民族团结进步的核心内容,就抓住了民族团结进步的关键。
  
  我省是民族大省,是全国第二大藏区、最大的彝区和唯一的羌区,在全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近年来,省委、省政府为推进藏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推进彝区跨越式发展,作出了重大决策部署,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根本落脚点和出发点。
  目前,藏区“三大民生工程”取得了阶段性重大进展,彝区“三房”改造任务基本完成,被民族地区广大群众称之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8月18日,党刊记者专访省民委主任敬全林,为您揭秘这些“工程”背后的考量。
  
  ▍“民心工程”,一步跨千年的深远意义
  记者:敬主任,您好!在做本期“走进三州看变化”的特别报道时,党刊记者深入甘阿凉地区采访,亲眼见证了我省民族地区从落后走向进步、从封闭走向开放“一步跨千年”的巨大变化。请您解读一下,这些变化发生的背景。
  敬全林:四川是民族大省,是全国第二大藏区、最大的彝区和唯一的羌区。民族地区面积30.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62.9%。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全省少数民族人口490.8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6.1%。
  四川民族地区尤其是藏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藏区地处川、藏、青、甘、滇五省区结合部,是内地连接西藏的重要通道,自古就是“民族走廊”和“治藏依托”,历史上就有“治藏必先安康”之说,是反分裂、反渗透的前沿阵地。
  同时,四川藏区地处长江、黄河流域上游及各大支流地带,既是长江、黄河和各大支流的重要水源涵养地,也是全国全省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重点地区,有丰富的水能、矿产、旅游、农牧等自然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但由于自然、社会、历史等原因,从横向比较,民族地区发展仍然落后,截至2008年,藏区有10万户、50万牧民无定居房;凉山州2008年还有8万户、36万贫困少数民族群众居住在木板房、石板房和茅草房中。
  近年,四川着力实施藏区“三大民生工程”和彝区“三房”改造行动,这对于推进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快推进“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010年,我省民族自治地区已实现生产总值1102.6亿元,增长17%,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9个百分点;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01.6亿元,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高6.3个百分点;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4124元,增长16.5%。
  
  ▍ 帐篷新生活,迈向科学与文明
  记者:牧民定居行动改变了藏区群众“流动迁徙,居无定所”的窘况,这只是表象。如果从深层次看,牧民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似乎也在随之变化。
  敬全林:的确是这样的,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已经显现出了多方面的效应。建成的牧民定居房和配套公共基础设施,明显提高了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和牧业经济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科学、文明的生活理念开始形成,财富积累意识不断转变,商品意识不断增强;牧区经济增长方式开始发生变革,逐水草而居、靠天养畜的传统生产方式正逐步转变,分散、粗放的畜牧业正向家庭牧场集约生产转变。特别是基层公共服务盲区不断消减,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进程加快,使基层组织和政权建设得到加强。
  记者:在定居行动外,政府同时照顾了游牧群众“逐水草而居”的需要,据调查,此次工作的满意度较高。当初,怎么会想到这么做的——应该说这是很费力的一项工作。
  敬全林:大家知道,在藏区,游牧民群众的生产方式是依靠天然草场,依水草而居。夏季举家迁移到高原的草地去放牧,夏季过后回到冬草场,能够避风,生产方式决定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为了保护他们的生产习惯,尊重民族的风俗、文化,我们在搞定居点的同时,还要适应他们的生产方式,因此就搞了帐篷新生活运动。
  过去牧民游牧,用的是牛毛帐篷,住在里面,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牧民群众晚上席地而睡,所以就对身体造成很大的损害,大骨节病、风湿病等等很多。
  为了解决生产中碰到的实际困难,我们给每家每户发了一顶帐篷,同时设计配备了九件游牧时候方便生活的设施,比如说床、橱柜、桌子、凳子、照明设施,现在还给他们配了移动式的太阳能电视,使他们在放牧的时候,能够过上现代文明的生活,和城镇定居点生活水平一样,享受到政府公共服务。
  
  ▍“9+3”,让藏区的孩子都成才
  记者:在我省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上,有一个专用的数字已经逐渐被大家熟知,那就是“9+3”,在九年义务制教育上再做加法,为什么加,怎么加?
  敬全林:我们过去实施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只到义务教育阶段。但是初中上不了高中的,高中上不了大学的,这一部分学生没有专业技能,就不能很好的就业。从2009年開始,我省在内地挑选85所最好的职业学校,把藏区没有读上高中的、没有读上大学的毕业生,招入到内地职业学校,设置很多专业,让他们自愿选择,学习专门的技术。为此,财政在2009、2010年两年投入4.4亿元,招收学生2万名,并且实行特殊政策措施,对藏区学生免除费用。
  为什么叫“9+3”呢?九年义务教育结束过后,有三年的职业教育。一开始在内地,第二年开始就业实习。第一批学生明年就要就业,从目前来看,这批学生通过在职业学校三年的学习培训,不但学到了技术,而且在社会经验、政治思想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
  
  ▍多措并举,大骨节病、包虫病不再肆虐
  记者:说到藏区,既有“9+3”这样让人欣慰的词,也有一个听到让人很揪心的词,就是您前面提到的大骨节病,党刊的读者非常关心这个问题,现在藏区大骨节病的防治情况是怎样的呢?
  敬全林:大骨节病对于藏区牧民群众身体损害很大,是一个难题,到目前为止,由于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对发病机制是什么,还不完全清楚。因此政府做了专门的规划,采取综合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第一,把现有的大骨节病严重的病人,集中到一个区域进行治疗。第二,换粮。由于土壤的原因,吃当地的粮,有可能是导致大骨节病的一个因素之一,因此,每月把外地非病区的粮食运到大骨节病地区,以解决病源的传播。第三个措施是把大骨节病地区的人迁移到非病区去,建立定居点,包括生产生活设施配套,慢慢远离大骨节病地区。到目前为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特别是迁移到非病区去的孩子,现在发病的几率非常小。
  
  ▍彝区的跨越,从“三房”到“新寨”
  记者:在凉山州,木板房、茅草房、石板房并称为“三房”,因其破旧、低矮、潮湿,那里一度是贫困的象征。到现在,“三房”改造是否已经全部完成?
  敬全林:凉山彝区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截至2008年,全州仍有8万户、36万贫困少数民族群众居住在“三房”中,人畜混居,卫生条件极差。省委九届六次全会将彝区“三房”改造行动列入全省扶贫开发重点,要求在2012年前基本解决彝区“三房”改造问题。通过三年的努力,这8万户居住条件已经全部得到了改善。他们搬进了宽敞明亮、墙壁雪白的房屋。彝族群众用彝语发自内心地说:“共产党瓦几瓦,人民政府瓦几瓦”,就是说现在共产党太好了,人民政府太好了,党的政策太好了。
  记者:彝区“三房”改造,不仅是住宅上的改造,更是整个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敬全林:是啊,这一行动,极大地改善了彝区60多万贫困群众的居住条件,同时也推动了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更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这一工程成为凉山彝族群众最拥护、最满意、最暖心的民心工程。昭觉县四开乡日历村村民吉史阿依看着改造后的新房通风采光、地面硬化、有厨有厕、人畜分居,他十分感慨:“原来家里穷,房子破烂自己也没得办法,还是人民政府的政策好,给我们建房物资,帮助我们贫困户修新房,感谢人民政府,感谢共产党!”
其他文献
过去五年,我们有太多的感慨、太多的自豪;新征程上,我们充滿激情、憧憬美好。我们相信,依靠全省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创造四川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    巴蜀激荡迎盛会,继往开来铸辉煌。  2012年的春天,春潮涌动的时节,四川省第十次党代会即将隆重召开。站在这个历史的节点,回望携手走过的这五年,我们倍感骄傲和自豪。  省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我们走过了极不平凡、极其辉煌、从悲壮走向豪迈的
期刊
编者按: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近年来网络谣言也在滋生蔓延,既有针对公民个人的诽谤,也有针对公共事件的捏造。网络谣言不仅败坏个人名誉,给受害人造成极大的精神困扰,更损害国家形象,影响社会稳定。在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网络谣言的危害不容小视,必须依法惩处。本期刊登近年来在社会上产生严重后果的网络谣言案例,意在使大家认清谣言的危害,自觉抵制谣言传播。    造谣“军车进京”6人被拘16
期刊
记者:如何让县权公开由框架式、粗线条变得更为具体、更加清晰?  王凡:要抓好几个环节。一是厘清职权,明确权限。要在对县委权力进行全面清理的基础上,依法明确县委集体和领导班子以及每位常委成员的各项职权。二是科学设置,规范流程。加强程序建设,科学设置县委权力运行程序,是使其权力公开透明的有力保证。三是突出重点,规范运行。在重大决策方面,推行重要决策票决制。县委常委会决策时,实行“一把手”末位表态,按照
期刊
猎猎党旗在景区一线飘扬,一枚枚党徽在员工胸前闪耀。  今年3月以来,峨眉山—乐山大佛景区开展创建“共产党员示范景区”活动,800多名共产党员“少说多干,奋勇争先”。  “创建‘共产党员示范景区’,让游客更满意,让景区更美丽……”3月29日,在乐山市委组织部主办的“共产党员示范景区”创建活动启动仪式上,来自峨眉山—乐山大佛景区的300余名党员代表面对党旗庄严宣誓。  景区因党员示范而美丽,游客因党员
期刊
通过抓班子建设、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成都银行党委有力推动了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发挥,并在全行形成了团结一心、共谋发展的强大凝聚力。    2011年7月,中共四川省委和中共成都市委同时授予成都银行党委“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这两个光荣的奖项,记录了该行党委近年来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先进性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全行员工创造出连年高速发展的成绩。这是对成都银行以党
期刊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九次全会关于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的战略部署,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企校联合培养创新型、实用型人才模式,加大四川党建期刊集团人才队伍建设力度,2011年11月19日上午在四川大学新闻传播教育30周年庆典仪式上,四川党建期刊集团与四川大学文新学院正式签订合作协议,并授牌四川党建期刊集团成为四川大学文新学院“实习基地”、四川
期刊
泸州医学院是四川省普通高等院校,坐落在川、渝、滇、黔结合地区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泸州市。学校始建于1951年,其前身是西南区川南医士学校,1959年升格为泸州医学专科学校,1978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泸州医学院。1982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被评为优秀等级。  学校现有忠山和城北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500
期刊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号角。多年来,四川烟草在“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行业共同价值观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文化建设工作,走出了一条具有更高文化含量的经济发展道路。    清晰准确的价值坐标定位  四川烟草的核心价值观是“人为本、法为准、德为先”,高度凝练了儒家“仁者爱人”、法家“立章重制”、道家“太上立德”的理论精髓。“国家垄断、垂直管理、专卖专营
期刊
今年6月,省委书记刘奇葆同志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围绕“服务群众,管理创新”这一主题,在全省政法干警中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警民亲”活动。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省委政法委组织全省政法系统积极行动,迅速掀起了“警民亲”活动热潮。近日,本刊记者就“警民亲”活动情况专访了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怀臣。  《四川党的建设》:在全省政法干警中开展“警民亲”活动的目的意义是什么?  王怀臣:政法机关既是执法、司法机关
期刊
【成都金牛区】  警察咋样?  第三方机构调查结果说了算    “咚咚咚……”,57岁的张素珍是成都市铁路新村小区居民。当调查人员敲开她家门的时候,她还有些诧异。听到是金牛公安分局委托的一家调查公司前来听取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意见时,她欣然接受了调查。  民警作风态度如何?效率质量怎样?街道小区治安状况是否令人担忧?对公安工作有何期待要求……在公安部决定全国公安机关组织开展深化“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