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帐篷新生活到“9+3”免费职业教育,从大骨节病、包虫病防治到“三房”改造,抓住民生,就抓住了民族团结进步的核心内容,就抓住了民族团结进步的关键。
我省是民族大省,是全国第二大藏区、最大的彝区和唯一的羌区,在全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近年来,省委、省政府为推进藏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推进彝区跨越式发展,作出了重大决策部署,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根本落脚点和出发点。
目前,藏区“三大民生工程”取得了阶段性重大进展,彝区“三房”改造任务基本完成,被民族地区广大群众称之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8月18日,党刊记者专访省民委主任敬全林,为您揭秘这些“工程”背后的考量。
▍“民心工程”,一步跨千年的深远意义
记者:敬主任,您好!在做本期“走进三州看变化”的特别报道时,党刊记者深入甘阿凉地区采访,亲眼见证了我省民族地区从落后走向进步、从封闭走向开放“一步跨千年”的巨大变化。请您解读一下,这些变化发生的背景。
敬全林:四川是民族大省,是全国第二大藏区、最大的彝区和唯一的羌区。民族地区面积30.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62.9%。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全省少数民族人口490.8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6.1%。
四川民族地区尤其是藏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藏区地处川、藏、青、甘、滇五省区结合部,是内地连接西藏的重要通道,自古就是“民族走廊”和“治藏依托”,历史上就有“治藏必先安康”之说,是反分裂、反渗透的前沿阵地。
同时,四川藏区地处长江、黄河流域上游及各大支流地带,既是长江、黄河和各大支流的重要水源涵养地,也是全国全省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重点地区,有丰富的水能、矿产、旅游、农牧等自然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但由于自然、社会、历史等原因,从横向比较,民族地区发展仍然落后,截至2008年,藏区有10万户、50万牧民无定居房;凉山州2008年还有8万户、36万贫困少数民族群众居住在木板房、石板房和茅草房中。
近年,四川着力实施藏区“三大民生工程”和彝区“三房”改造行动,这对于推进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快推进“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010年,我省民族自治地区已实现生产总值1102.6亿元,增长17%,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9个百分点;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01.6亿元,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高6.3个百分点;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4124元,增长16.5%。
▍ 帐篷新生活,迈向科学与文明
记者:牧民定居行动改变了藏区群众“流动迁徙,居无定所”的窘况,这只是表象。如果从深层次看,牧民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似乎也在随之变化。
敬全林:的确是这样的,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已经显现出了多方面的效应。建成的牧民定居房和配套公共基础设施,明显提高了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和牧业经济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科学、文明的生活理念开始形成,财富积累意识不断转变,商品意识不断增强;牧区经济增长方式开始发生变革,逐水草而居、靠天养畜的传统生产方式正逐步转变,分散、粗放的畜牧业正向家庭牧场集约生产转变。特别是基层公共服务盲区不断消减,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进程加快,使基层组织和政权建设得到加强。
记者:在定居行动外,政府同时照顾了游牧群众“逐水草而居”的需要,据调查,此次工作的满意度较高。当初,怎么会想到这么做的——应该说这是很费力的一项工作。
敬全林:大家知道,在藏区,游牧民群众的生产方式是依靠天然草场,依水草而居。夏季举家迁移到高原的草地去放牧,夏季过后回到冬草场,能够避风,生产方式决定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为了保护他们的生产习惯,尊重民族的风俗、文化,我们在搞定居点的同时,还要适应他们的生产方式,因此就搞了帐篷新生活运动。
过去牧民游牧,用的是牛毛帐篷,住在里面,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牧民群众晚上席地而睡,所以就对身体造成很大的损害,大骨节病、风湿病等等很多。
为了解决生产中碰到的实际困难,我们给每家每户发了一顶帐篷,同时设计配备了九件游牧时候方便生活的设施,比如说床、橱柜、桌子、凳子、照明设施,现在还给他们配了移动式的太阳能电视,使他们在放牧的时候,能够过上现代文明的生活,和城镇定居点生活水平一样,享受到政府公共服务。
▍“9+3”,让藏区的孩子都成才
记者:在我省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上,有一个专用的数字已经逐渐被大家熟知,那就是“9+3”,在九年义务制教育上再做加法,为什么加,怎么加?
敬全林:我们过去实施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只到义务教育阶段。但是初中上不了高中的,高中上不了大学的,这一部分学生没有专业技能,就不能很好的就业。从2009年開始,我省在内地挑选85所最好的职业学校,把藏区没有读上高中的、没有读上大学的毕业生,招入到内地职业学校,设置很多专业,让他们自愿选择,学习专门的技术。为此,财政在2009、2010年两年投入4.4亿元,招收学生2万名,并且实行特殊政策措施,对藏区学生免除费用。
为什么叫“9+3”呢?九年义务教育结束过后,有三年的职业教育。一开始在内地,第二年开始就业实习。第一批学生明年就要就业,从目前来看,这批学生通过在职业学校三年的学习培训,不但学到了技术,而且在社会经验、政治思想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
▍多措并举,大骨节病、包虫病不再肆虐
记者:说到藏区,既有“9+3”这样让人欣慰的词,也有一个听到让人很揪心的词,就是您前面提到的大骨节病,党刊的读者非常关心这个问题,现在藏区大骨节病的防治情况是怎样的呢?
敬全林:大骨节病对于藏区牧民群众身体损害很大,是一个难题,到目前为止,由于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对发病机制是什么,还不完全清楚。因此政府做了专门的规划,采取综合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第一,把现有的大骨节病严重的病人,集中到一个区域进行治疗。第二,换粮。由于土壤的原因,吃当地的粮,有可能是导致大骨节病的一个因素之一,因此,每月把外地非病区的粮食运到大骨节病地区,以解决病源的传播。第三个措施是把大骨节病地区的人迁移到非病区去,建立定居点,包括生产生活设施配套,慢慢远离大骨节病地区。到目前为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特别是迁移到非病区去的孩子,现在发病的几率非常小。
▍彝区的跨越,从“三房”到“新寨”
记者:在凉山州,木板房、茅草房、石板房并称为“三房”,因其破旧、低矮、潮湿,那里一度是贫困的象征。到现在,“三房”改造是否已经全部完成?
敬全林:凉山彝区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截至2008年,全州仍有8万户、36万贫困少数民族群众居住在“三房”中,人畜混居,卫生条件极差。省委九届六次全会将彝区“三房”改造行动列入全省扶贫开发重点,要求在2012年前基本解决彝区“三房”改造问题。通过三年的努力,这8万户居住条件已经全部得到了改善。他们搬进了宽敞明亮、墙壁雪白的房屋。彝族群众用彝语发自内心地说:“共产党瓦几瓦,人民政府瓦几瓦”,就是说现在共产党太好了,人民政府太好了,党的政策太好了。
记者:彝区“三房”改造,不仅是住宅上的改造,更是整个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敬全林:是啊,这一行动,极大地改善了彝区60多万贫困群众的居住条件,同时也推动了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更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这一工程成为凉山彝族群众最拥护、最满意、最暖心的民心工程。昭觉县四开乡日历村村民吉史阿依看着改造后的新房通风采光、地面硬化、有厨有厕、人畜分居,他十分感慨:“原来家里穷,房子破烂自己也没得办法,还是人民政府的政策好,给我们建房物资,帮助我们贫困户修新房,感谢人民政府,感谢共产党!”
我省是民族大省,是全国第二大藏区、最大的彝区和唯一的羌区,在全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近年来,省委、省政府为推进藏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推进彝区跨越式发展,作出了重大决策部署,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根本落脚点和出发点。
目前,藏区“三大民生工程”取得了阶段性重大进展,彝区“三房”改造任务基本完成,被民族地区广大群众称之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8月18日,党刊记者专访省民委主任敬全林,为您揭秘这些“工程”背后的考量。
▍“民心工程”,一步跨千年的深远意义
记者:敬主任,您好!在做本期“走进三州看变化”的特别报道时,党刊记者深入甘阿凉地区采访,亲眼见证了我省民族地区从落后走向进步、从封闭走向开放“一步跨千年”的巨大变化。请您解读一下,这些变化发生的背景。
敬全林:四川是民族大省,是全国第二大藏区、最大的彝区和唯一的羌区。民族地区面积30.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62.9%。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全省少数民族人口490.8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6.1%。
四川民族地区尤其是藏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藏区地处川、藏、青、甘、滇五省区结合部,是内地连接西藏的重要通道,自古就是“民族走廊”和“治藏依托”,历史上就有“治藏必先安康”之说,是反分裂、反渗透的前沿阵地。
同时,四川藏区地处长江、黄河流域上游及各大支流地带,既是长江、黄河和各大支流的重要水源涵养地,也是全国全省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重点地区,有丰富的水能、矿产、旅游、农牧等自然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但由于自然、社会、历史等原因,从横向比较,民族地区发展仍然落后,截至2008年,藏区有10万户、50万牧民无定居房;凉山州2008年还有8万户、36万贫困少数民族群众居住在木板房、石板房和茅草房中。
近年,四川着力实施藏区“三大民生工程”和彝区“三房”改造行动,这对于推进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快推进“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010年,我省民族自治地区已实现生产总值1102.6亿元,增长17%,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9个百分点;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01.6亿元,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高6.3个百分点;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4124元,增长16.5%。
▍ 帐篷新生活,迈向科学与文明
记者:牧民定居行动改变了藏区群众“流动迁徙,居无定所”的窘况,这只是表象。如果从深层次看,牧民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似乎也在随之变化。
敬全林:的确是这样的,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已经显现出了多方面的效应。建成的牧民定居房和配套公共基础设施,明显提高了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和牧业经济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科学、文明的生活理念开始形成,财富积累意识不断转变,商品意识不断增强;牧区经济增长方式开始发生变革,逐水草而居、靠天养畜的传统生产方式正逐步转变,分散、粗放的畜牧业正向家庭牧场集约生产转变。特别是基层公共服务盲区不断消减,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进程加快,使基层组织和政权建设得到加强。
记者:在定居行动外,政府同时照顾了游牧群众“逐水草而居”的需要,据调查,此次工作的满意度较高。当初,怎么会想到这么做的——应该说这是很费力的一项工作。
敬全林:大家知道,在藏区,游牧民群众的生产方式是依靠天然草场,依水草而居。夏季举家迁移到高原的草地去放牧,夏季过后回到冬草场,能够避风,生产方式决定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为了保护他们的生产习惯,尊重民族的风俗、文化,我们在搞定居点的同时,还要适应他们的生产方式,因此就搞了帐篷新生活运动。
过去牧民游牧,用的是牛毛帐篷,住在里面,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牧民群众晚上席地而睡,所以就对身体造成很大的损害,大骨节病、风湿病等等很多。
为了解决生产中碰到的实际困难,我们给每家每户发了一顶帐篷,同时设计配备了九件游牧时候方便生活的设施,比如说床、橱柜、桌子、凳子、照明设施,现在还给他们配了移动式的太阳能电视,使他们在放牧的时候,能够过上现代文明的生活,和城镇定居点生活水平一样,享受到政府公共服务。
▍“9+3”,让藏区的孩子都成才
记者:在我省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上,有一个专用的数字已经逐渐被大家熟知,那就是“9+3”,在九年义务制教育上再做加法,为什么加,怎么加?
敬全林:我们过去实施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只到义务教育阶段。但是初中上不了高中的,高中上不了大学的,这一部分学生没有专业技能,就不能很好的就业。从2009年開始,我省在内地挑选85所最好的职业学校,把藏区没有读上高中的、没有读上大学的毕业生,招入到内地职业学校,设置很多专业,让他们自愿选择,学习专门的技术。为此,财政在2009、2010年两年投入4.4亿元,招收学生2万名,并且实行特殊政策措施,对藏区学生免除费用。
为什么叫“9+3”呢?九年义务教育结束过后,有三年的职业教育。一开始在内地,第二年开始就业实习。第一批学生明年就要就业,从目前来看,这批学生通过在职业学校三年的学习培训,不但学到了技术,而且在社会经验、政治思想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
▍多措并举,大骨节病、包虫病不再肆虐
记者:说到藏区,既有“9+3”这样让人欣慰的词,也有一个听到让人很揪心的词,就是您前面提到的大骨节病,党刊的读者非常关心这个问题,现在藏区大骨节病的防治情况是怎样的呢?
敬全林:大骨节病对于藏区牧民群众身体损害很大,是一个难题,到目前为止,由于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对发病机制是什么,还不完全清楚。因此政府做了专门的规划,采取综合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第一,把现有的大骨节病严重的病人,集中到一个区域进行治疗。第二,换粮。由于土壤的原因,吃当地的粮,有可能是导致大骨节病的一个因素之一,因此,每月把外地非病区的粮食运到大骨节病地区,以解决病源的传播。第三个措施是把大骨节病地区的人迁移到非病区去,建立定居点,包括生产生活设施配套,慢慢远离大骨节病地区。到目前为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特别是迁移到非病区去的孩子,现在发病的几率非常小。
▍彝区的跨越,从“三房”到“新寨”
记者:在凉山州,木板房、茅草房、石板房并称为“三房”,因其破旧、低矮、潮湿,那里一度是贫困的象征。到现在,“三房”改造是否已经全部完成?
敬全林:凉山彝区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截至2008年,全州仍有8万户、36万贫困少数民族群众居住在“三房”中,人畜混居,卫生条件极差。省委九届六次全会将彝区“三房”改造行动列入全省扶贫开发重点,要求在2012年前基本解决彝区“三房”改造问题。通过三年的努力,这8万户居住条件已经全部得到了改善。他们搬进了宽敞明亮、墙壁雪白的房屋。彝族群众用彝语发自内心地说:“共产党瓦几瓦,人民政府瓦几瓦”,就是说现在共产党太好了,人民政府太好了,党的政策太好了。
记者:彝区“三房”改造,不仅是住宅上的改造,更是整个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敬全林:是啊,这一行动,极大地改善了彝区60多万贫困群众的居住条件,同时也推动了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更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这一工程成为凉山彝族群众最拥护、最满意、最暖心的民心工程。昭觉县四开乡日历村村民吉史阿依看着改造后的新房通风采光、地面硬化、有厨有厕、人畜分居,他十分感慨:“原来家里穷,房子破烂自己也没得办法,还是人民政府的政策好,给我们建房物资,帮助我们贫困户修新房,感谢人民政府,感谢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