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 社会情意思维
1. 意志思维
意志思维是情意思维的核心。意志思维是指人们自觉地运用自己的智力和体力为实现预定目的而进行活动的心理过程。它使人自觉地同困难做斗争并节制自己的行为。意志也离不开认识,没有认识活动,就不会有意志行为,认识过程中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构成意志的理智部分。意志也同情感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人们现实生活中的情感总是意志在同一心理活动和思维过程中相互包含、相互影响的。当一个人热爱自己事业的情感对他的行为起着推动作用时,情感就会成为意志的动力,激励他以坚强的意志去克服艰难险阻,越是艰险越向前,直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例如,爱国主义情感既来源于人们对祖国历史的正确认识和对祖国前途的坚定信念,又激励人们为祖国的富强和荣誉而奋不顾身、拼搏。我国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在谈到自己青年时代留学时的心情说:“当年我出国留学时,我决心刻苦学习,为中华民族争这口气。”就是在这种爱国主义情感的激励下,他发愤读书,刻苦钻研,在微分几何研究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果。
意志思维的特点:其一,自觉目的性。意志表现为人对自己的行为目的有正确、充分的认识,自觉主动地朝向既定目标奋勇前进。它集中体现了人的思维活动的自觉能动性。其二,顽强坚持性。意志的顽强坚持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坚韧不拔的毅力。意志过程的实现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它往往同克服困难、挫折和失败联系在一起,因此没有坚韧的毅力和顽强的精神是不行的。凡成大事、立大业者,无不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古人常把意志锻炼作为成就事业的基本途径不是没有道理的。例如:居里夫人虽因丈夫居里偶遇车祸身亡而悲痛万分,仍能以高度的自制力,继续顽强地从事科学研究,终于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奖。
意志对人的思维和行为具有重要作用,它是推动人们从事认识和实践的精神动力。坚强的意志是人们取得事业成功的精神保证。富兰克林说过:“20岁时起支配作用的是意志,30岁时是机智,40岁时是判断。”意志对青年人来说,是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思维因素。意志作为思维体系,由志向、理想、毅力、勇气、信念、信仰等要素构成,并通过这些要素对人的思维、行为和事业产生激发、维持和推动作用。
在意志诸要素中,最主要的是志向和信念。志向也就是理想。它是人们由于物质和精神的需要而产生的对各种各样愿望和动机作出选择、形成定向目标的一种非理性的思维活动。近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巴斯德说:“立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工作随着志向走,成功随着工作来,这是一定的规律。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这旅程的尽头就有个成功在等待着,庆祝你的努力结果。”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子曾说过:“志不强者,智不达。”明代王宝仁还讲过:“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望底乎?”正是远大的志向和崇高的理想,鼓舞和激励着千千万万的志士仁人,奋勇拼搏,去创造光辉灿烂的业绩。大发明家爱迪生,一生中获得一千多项专利发明,而当一场大火烧毁他的实验室,把他多年来研究有声电影而搜集整理的资料和样片化为灰烬时,他仍然乐观地说:“不要紧,别看我已经六十七岁了,可是我并不老,从明天早晨起,一切都将重新开始。”有人曾经问他,是什么力量使他产生这样顽强的毅力,他说,“因为我所追求的,是使我的一生或多或少地激励一些人的努力,使我们的工作,或多或少地扩展人类的理解范围,因而给这个世界增添一份欢乐。”
信念是指人们从理想目标出发自认为确信不疑的一种信心、依赖和信仰的强烈心理状态。人的意志就集中体现在信念上。一个人丧失信念也就等于丧失了意志。如果说志向是人们的一种意志目标,那么信念就是人们从理想、目标出发的,自认为确信不移的一种信心、信赖、信仰的强烈心理状态和意志行为。信念是由理论到实践的中介。理论不能代替实践,但理论一旦转化为人的实践活动,就能变为现实的物质力量。
无论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的理论,特别是高度抽象的基础理论,都不可能直接转化为现实的实践,必须通过科学技术、工程技术等一系统的中间环节。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科学,要解决实际生产部门的具体问题,就必须通过应用科学和实用技术等环节,才能直接指导和运用于具体实践。经济学、政治学、伦理学、美学,特别是哲学等社会科学方面的基础学科,也必须具体化为路线、方针、政策、计划、措施、规章制度等“实践观念”,才能转化为领导和群众的实践活动。然而所有这些都只是一种现实的可能性,理论不能自然地转化为“实践观念”,“实践观念”也不能自然地转化为实践活动。“实践观念”和“实践活动”的形成,都不是自发过程,而是一种能动的自觉过程。因此,理论向实践转化的可能性要变为现实性,还需要有人自身内在的精神能源,这就是人的意志信念。
信念作为人类所特有的意志品质,是以信仰为基础的。人的信念、信心、勇气和毅力,往往都来源于信仰。信仰是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意志行为,它集中体现了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一个人的世界观越科学,信仰就越坚定,意志也就越坚强。信仰作为人的精神支柱,是一种强大的驱动力。一个人没有坚定的信仰、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就不可能有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甚至视死如归的行动。在自然科学探索道路上,要获得成功,不但要有超群的智力,而且还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巨大的勇气。
有人把现代社会中那种单纯追求享乐、精神空虚、没有明确人生信念的现象称为现代人的“浮躁病”。这种“浮躁病”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感觉取代思考;二是以潮流化的选择代替自主性的选择,三是以市场取向代替人生信念取向。现代化社会当然要以物质、经济为基础,但是决不能因此而忽视精神的作用。由此可见,信念不但是由理论到实践的中介,而且也是人们获得事业成功的重要精神支柱。
1. 意志思维
意志思维是情意思维的核心。意志思维是指人们自觉地运用自己的智力和体力为实现预定目的而进行活动的心理过程。它使人自觉地同困难做斗争并节制自己的行为。意志也离不开认识,没有认识活动,就不会有意志行为,认识过程中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构成意志的理智部分。意志也同情感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人们现实生活中的情感总是意志在同一心理活动和思维过程中相互包含、相互影响的。当一个人热爱自己事业的情感对他的行为起着推动作用时,情感就会成为意志的动力,激励他以坚强的意志去克服艰难险阻,越是艰险越向前,直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例如,爱国主义情感既来源于人们对祖国历史的正确认识和对祖国前途的坚定信念,又激励人们为祖国的富强和荣誉而奋不顾身、拼搏。我国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在谈到自己青年时代留学时的心情说:“当年我出国留学时,我决心刻苦学习,为中华民族争这口气。”就是在这种爱国主义情感的激励下,他发愤读书,刻苦钻研,在微分几何研究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果。
意志思维的特点:其一,自觉目的性。意志表现为人对自己的行为目的有正确、充分的认识,自觉主动地朝向既定目标奋勇前进。它集中体现了人的思维活动的自觉能动性。其二,顽强坚持性。意志的顽强坚持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坚韧不拔的毅力。意志过程的实现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它往往同克服困难、挫折和失败联系在一起,因此没有坚韧的毅力和顽强的精神是不行的。凡成大事、立大业者,无不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古人常把意志锻炼作为成就事业的基本途径不是没有道理的。例如:居里夫人虽因丈夫居里偶遇车祸身亡而悲痛万分,仍能以高度的自制力,继续顽强地从事科学研究,终于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奖。
意志对人的思维和行为具有重要作用,它是推动人们从事认识和实践的精神动力。坚强的意志是人们取得事业成功的精神保证。富兰克林说过:“20岁时起支配作用的是意志,30岁时是机智,40岁时是判断。”意志对青年人来说,是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思维因素。意志作为思维体系,由志向、理想、毅力、勇气、信念、信仰等要素构成,并通过这些要素对人的思维、行为和事业产生激发、维持和推动作用。
在意志诸要素中,最主要的是志向和信念。志向也就是理想。它是人们由于物质和精神的需要而产生的对各种各样愿望和动机作出选择、形成定向目标的一种非理性的思维活动。近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巴斯德说:“立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工作随着志向走,成功随着工作来,这是一定的规律。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这旅程的尽头就有个成功在等待着,庆祝你的努力结果。”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子曾说过:“志不强者,智不达。”明代王宝仁还讲过:“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望底乎?”正是远大的志向和崇高的理想,鼓舞和激励着千千万万的志士仁人,奋勇拼搏,去创造光辉灿烂的业绩。大发明家爱迪生,一生中获得一千多项专利发明,而当一场大火烧毁他的实验室,把他多年来研究有声电影而搜集整理的资料和样片化为灰烬时,他仍然乐观地说:“不要紧,别看我已经六十七岁了,可是我并不老,从明天早晨起,一切都将重新开始。”有人曾经问他,是什么力量使他产生这样顽强的毅力,他说,“因为我所追求的,是使我的一生或多或少地激励一些人的努力,使我们的工作,或多或少地扩展人类的理解范围,因而给这个世界增添一份欢乐。”
信念是指人们从理想目标出发自认为确信不疑的一种信心、依赖和信仰的强烈心理状态。人的意志就集中体现在信念上。一个人丧失信念也就等于丧失了意志。如果说志向是人们的一种意志目标,那么信念就是人们从理想、目标出发的,自认为确信不移的一种信心、信赖、信仰的强烈心理状态和意志行为。信念是由理论到实践的中介。理论不能代替实践,但理论一旦转化为人的实践活动,就能变为现实的物质力量。
无论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的理论,特别是高度抽象的基础理论,都不可能直接转化为现实的实践,必须通过科学技术、工程技术等一系统的中间环节。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科学,要解决实际生产部门的具体问题,就必须通过应用科学和实用技术等环节,才能直接指导和运用于具体实践。经济学、政治学、伦理学、美学,特别是哲学等社会科学方面的基础学科,也必须具体化为路线、方针、政策、计划、措施、规章制度等“实践观念”,才能转化为领导和群众的实践活动。然而所有这些都只是一种现实的可能性,理论不能自然地转化为“实践观念”,“实践观念”也不能自然地转化为实践活动。“实践观念”和“实践活动”的形成,都不是自发过程,而是一种能动的自觉过程。因此,理论向实践转化的可能性要变为现实性,还需要有人自身内在的精神能源,这就是人的意志信念。
信念作为人类所特有的意志品质,是以信仰为基础的。人的信念、信心、勇气和毅力,往往都来源于信仰。信仰是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意志行为,它集中体现了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一个人的世界观越科学,信仰就越坚定,意志也就越坚强。信仰作为人的精神支柱,是一种强大的驱动力。一个人没有坚定的信仰、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就不可能有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甚至视死如归的行动。在自然科学探索道路上,要获得成功,不但要有超群的智力,而且还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巨大的勇气。
有人把现代社会中那种单纯追求享乐、精神空虚、没有明确人生信念的现象称为现代人的“浮躁病”。这种“浮躁病”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感觉取代思考;二是以潮流化的选择代替自主性的选择,三是以市场取向代替人生信念取向。现代化社会当然要以物质、经济为基础,但是决不能因此而忽视精神的作用。由此可见,信念不但是由理论到实践的中介,而且也是人们获得事业成功的重要精神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