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9月,经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申玉辉申报的课题被列为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重点课题,课题名称为“高中语文课程语境阅读和语境写作实践研究”。
在一次集体备课中,工作室成员袁天芬和李妍分别奉献了一堂语境写作课和一堂语境阅读课,作为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和教学预期对语境写作和语境阅读的课堂实践课,并以此提供研讨的具体课例。
名师名片
申玉辉,重庆一中语文教研组长、年级主任,中语会全国优秀教师,重庆市骨干教师,国培计划优秀教师,获“重庆名师”称号。重庆市高考命题组成员,重庆市高考阅卷指导委员。主研方向为中学语文阅读和写作理论,编著《写作状态》《语境阅读》《视野阅读》《个性体验》《魅力文言文》等五十多种书籍,近三百多万字,主编教材《综合实践活动》等,在全国做语文专业报告和教育教学管理讲座近百场,深受欢迎。
研讨主题
语境阅读和语境写作
语文阅读面临的诸多难题,首先是语境上的难题,突破了这个难题,也就找到了一条最为根本的阅读之路。语境阅读就是拓展作为阅读者的主体语境,全面掌握文本语境知识,进而辅以科学的训练,让每一位学生成为快乐的阅读者。阅读的目的是追求读者语境与文本语境的融合。
在写作领域,语境指的是现实社会提供给写作者思想言论表达的条件,又称表达空间。语境写作就是指激活生活、激活观察和激活阅读从而扩展学生表达空间的一种写作训练范式。写作的目的是激活各种语境,从而拓展表达空间。
课例呈现
语境阅读的教学案例(节选)
执教课题:文采之有意蕴—语境策略下的写作文采训练
执教人:袁天芬
语境作文例析:
比较两组句子的表达效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我有一所房子。
那一年,花开得不是最好,可是还好,我遇到了你。
我遇到了你。
学生讨论总结:世间事物,必处某一时空,写作有意蕴的句子就是要“构造时空的境场”。
语境作文探秘:“造境”之法,就是运用联想思维、因果思维和对立思维进行“立象尽意”。
语境阅读的教学案例(节选)
执教课题:《望海潮》鉴赏—语境策略下的古诗赏析
执教人:李妍
语境质疑训练:
传说完颜亮读到宋朝诗人柳永写江南的一首词《望海潮》中“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句子时,不禁击节叫好,于是起了投鞭江南、占领南宋的想法,发动了南侵战争。.
学生质疑:何处无桂子,无处不荷花,为何偏偏是杭州城的这“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让一个皇帝欣喜羡慕,竟然到了要发动一场战争的地步?
討论结果:“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堪称千古丽句。“三秋”意指桂花花期长,馥郁芬芳,长久不散;“十里”是说湖中广植荷花,逢到花期真可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了。一句牵出了诸多意象,湖、山、秋月、桂花、荷花奔赴而来,令人心旷神怡,遐想万千。
“三秋桂子”还让人联想起有关西湖的美丽传说。传说西湖灵隐寺和天竺寺,每到中秋,常常有带露的桂子从天飘落,馨香异常,那是从月宫桂树上飘落下来的,是寂寞的嫦娥赠与人间有心人的。因此宋之问《灵隐寺》中写道:“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白居易《忆江南》中也有“山寺月中寻桂子”。
再次质疑:“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表面看来很形象,也具有煽情的意味,然细细想来,对桂子荷花之美依然语焉不详。试问,哪里的桂花不香,花期不长?不用说“十里荷花”就是百里千里荷花在今天亦不是难事;再说那传说,毕竟只是给桂花之美增添了一丝神秘空灵的色彩,却未必是“三秋桂子”美之本质。
讨论结果:这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美景,是以“重湖叠巘”为背景才呈现出它全部的美丽。无处无桂子,无处不荷花;无处桂花不香,无处荷花不艳,而只有在杭州西湖,在潋滟水光、空蒙山色之中,桂子荷花才抵达一种美的极致。一隅之中的桂子,池塘之内的荷花,美则美矣,却缺少一种大境界、大气象。
正如孙犁在《黄鹂》中所说: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虎啸深山,鱼游潭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这就是它们的极致。柳永让杭州呈现出荷满重湖、桂开叠巘的“这一境”,方是它们迷人的极致,极致的视觉盛宴。
语境阅读探秘:
那些名句当初诞生之时那震撼人心的冲击力与生命力在岁月的尘埃中被湮没,而真正语文人要做的是让它们“意境”重生。
评课总结
主持人申玉辉老师对这次活动做了最后总结:语境写作课堂教会学生使用“造境”之法,使语言表达呈现广度、美度和深度;语境阅读课堂还原“情境”、反复质疑实证和体悟,重现名句风采神韵。这两堂课都体现了语境策略在教学实践中的有效利用。
两节课最终分别获得2016年重庆市优质课大赛作文组一等奖第一名及2016年重庆一中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一等奖,也为这次研讨活动的成功举行做了最好的注脚。
在一次集体备课中,工作室成员袁天芬和李妍分别奉献了一堂语境写作课和一堂语境阅读课,作为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和教学预期对语境写作和语境阅读的课堂实践课,并以此提供研讨的具体课例。
名师名片
申玉辉,重庆一中语文教研组长、年级主任,中语会全国优秀教师,重庆市骨干教师,国培计划优秀教师,获“重庆名师”称号。重庆市高考命题组成员,重庆市高考阅卷指导委员。主研方向为中学语文阅读和写作理论,编著《写作状态》《语境阅读》《视野阅读》《个性体验》《魅力文言文》等五十多种书籍,近三百多万字,主编教材《综合实践活动》等,在全国做语文专业报告和教育教学管理讲座近百场,深受欢迎。
研讨主题
语境阅读和语境写作
语文阅读面临的诸多难题,首先是语境上的难题,突破了这个难题,也就找到了一条最为根本的阅读之路。语境阅读就是拓展作为阅读者的主体语境,全面掌握文本语境知识,进而辅以科学的训练,让每一位学生成为快乐的阅读者。阅读的目的是追求读者语境与文本语境的融合。
在写作领域,语境指的是现实社会提供给写作者思想言论表达的条件,又称表达空间。语境写作就是指激活生活、激活观察和激活阅读从而扩展学生表达空间的一种写作训练范式。写作的目的是激活各种语境,从而拓展表达空间。
课例呈现
语境阅读的教学案例(节选)
执教课题:文采之有意蕴—语境策略下的写作文采训练
执教人:袁天芬
语境作文例析:
比较两组句子的表达效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我有一所房子。
那一年,花开得不是最好,可是还好,我遇到了你。
我遇到了你。
学生讨论总结:世间事物,必处某一时空,写作有意蕴的句子就是要“构造时空的境场”。
语境作文探秘:“造境”之法,就是运用联想思维、因果思维和对立思维进行“立象尽意”。
语境阅读的教学案例(节选)
执教课题:《望海潮》鉴赏—语境策略下的古诗赏析
执教人:李妍
语境质疑训练:
传说完颜亮读到宋朝诗人柳永写江南的一首词《望海潮》中“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句子时,不禁击节叫好,于是起了投鞭江南、占领南宋的想法,发动了南侵战争。.
学生质疑:何处无桂子,无处不荷花,为何偏偏是杭州城的这“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让一个皇帝欣喜羡慕,竟然到了要发动一场战争的地步?
討论结果:“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堪称千古丽句。“三秋”意指桂花花期长,馥郁芬芳,长久不散;“十里”是说湖中广植荷花,逢到花期真可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了。一句牵出了诸多意象,湖、山、秋月、桂花、荷花奔赴而来,令人心旷神怡,遐想万千。
“三秋桂子”还让人联想起有关西湖的美丽传说。传说西湖灵隐寺和天竺寺,每到中秋,常常有带露的桂子从天飘落,馨香异常,那是从月宫桂树上飘落下来的,是寂寞的嫦娥赠与人间有心人的。因此宋之问《灵隐寺》中写道:“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白居易《忆江南》中也有“山寺月中寻桂子”。
再次质疑:“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表面看来很形象,也具有煽情的意味,然细细想来,对桂子荷花之美依然语焉不详。试问,哪里的桂花不香,花期不长?不用说“十里荷花”就是百里千里荷花在今天亦不是难事;再说那传说,毕竟只是给桂花之美增添了一丝神秘空灵的色彩,却未必是“三秋桂子”美之本质。
讨论结果:这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美景,是以“重湖叠巘”为背景才呈现出它全部的美丽。无处无桂子,无处不荷花;无处桂花不香,无处荷花不艳,而只有在杭州西湖,在潋滟水光、空蒙山色之中,桂子荷花才抵达一种美的极致。一隅之中的桂子,池塘之内的荷花,美则美矣,却缺少一种大境界、大气象。
正如孙犁在《黄鹂》中所说: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虎啸深山,鱼游潭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这就是它们的极致。柳永让杭州呈现出荷满重湖、桂开叠巘的“这一境”,方是它们迷人的极致,极致的视觉盛宴。
语境阅读探秘:
那些名句当初诞生之时那震撼人心的冲击力与生命力在岁月的尘埃中被湮没,而真正语文人要做的是让它们“意境”重生。
评课总结
主持人申玉辉老师对这次活动做了最后总结:语境写作课堂教会学生使用“造境”之法,使语言表达呈现广度、美度和深度;语境阅读课堂还原“情境”、反复质疑实证和体悟,重现名句风采神韵。这两堂课都体现了语境策略在教学实践中的有效利用。
两节课最终分别获得2016年重庆市优质课大赛作文组一等奖第一名及2016年重庆一中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一等奖,也为这次研讨活动的成功举行做了最好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