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诗宋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璀璨的明珠,浓缩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今年春节前后,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展示了古典诗词的无穷魅力,再次掀起了古典诗词的热潮。在新课标改革的大背景下,古诗词的学习也很重要,欣赏古人的精华作品、品味语言、感受艺术的魅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对文字的驾驭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学审美能力。
古诗词中有一些包含数字的诗词,语言简约凝练、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尤为引人注目。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鉴赏数字诗词之美,是中小学语文老师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常见的古诗词教学方法,例如讲解诗人生平、介绍诗歌的创作背景、通读全文、逐字解释等等,往往容易陷入碎片化、程式化、技术化的泥沼,不适合数字诗词的特点,很难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字诗词独特的美。
诗常常被用来比喻美妙而富于生活情趣或能引发人们强烈感情的事物,例如“诗情画意”“富有诗意”等词中的“诗”。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引用荷尔德林的诗句倡导“诗意地栖居”,旨在通过人生的艺术化和诗意化来抵制科学技术所带来的个性泯灭以及生活的刻板化和碎片化,引起了大家广泛的共鸣。从数字诗词语言简约、内涵丰富的特点出发,我们主张诗意地鉴赏唐诗数字诗词,通过创设诗意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悟出诗词的意境美:与诗人共情,感悟诗词中包含的情感美。
一、创设诗意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古诗词鉴赏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读者必须在心中对诗人所描述的、所想说的,有所感触、认可并产生共鸣。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诗意的情境,例如看图片、听音乐、朗诵诗词、讲历史故事、观看影片、参观古迹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将要学习的古诗词上来,通过具体可感的、生动形象的情境拉近学生与诗人的距离。
例如,学习北宋哲学家邵雍的嵌十诗《村行》:“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全诗20个字,诗人将乡村旅途中所见的风光、景象——村落、亭台、花都写出来了,而且巧妙地把一到十10个数字全部嵌入其中,明白晓畅,通俗自然,无需老师解释太多,大家都能读懂,雅俗共赏,深得大家的喜爱。老师在教这首诗的时候,可以先给学生看一幅清新朴素的乡村风景图,有村落、有亭台、有花,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幅画,再与邵雍的《村行》诗对比,这样既能让学生准确地理解这首诗的意思,又能让学生体会到古诗语言的凝练,表达技巧的高超。
《云门夜雨》那略显忧郁的箫声,《春江花月夜》缠绵的琵琶弦响,《高山流水》高雅的古琴韵语等等,都在大家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音乐一起,意境烘托出来了,我们再来听古诗、读古诗、感受古诗,觉得诗人就在耳边,似乎已经与诗人神交了,理解古诗就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了。文史大师刘文典讲《月赋》时,他选择明月当空的氛围下,摆一圉座椅,自己坐在中间对着一轮皓月“颂明月之章”,形象生动,令学生们沉醉其中,古诗词的魅力就在这情境之中潜移默化地进入了学生的心里。
朗读也是数字诗词教学很重要的一种方法。著名作家、学者梁实秋在《我的一位国文老师》中有这样的记述:“他(徐先生)打着江北的官腔,咬牙切齿地大声读一遍,不论是古文或白话,一字不苟地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蕴藏著的意义好像都宣泄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情感,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已经理会到原文意义的一半了。”魏巍在《我的老师))中也写道:“她爱诗,并且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读诗的音调,还能背诵她教我们的诗。”老师的范读、教读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古诗文的意思,而且,能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语言特点,感受语言的魅力,在学生心中留下美的印迹,这是非常重要的。央视大型文化类节目《朗读者》就以“朗读打动人心”为口号,文字传达精神,声音蕴含情感,朗读在古诗词教学中的重要性毋容置疑。
二、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悟出诗词的意境美
诗歌教学要点燃学生表达的冲动和激情,关注学生的心灵和精神,关注学生的言语需求和个性,这样才能发掘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思维被激活,思辨的力量会产生深刻的学习兴趣。
唐代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宫归京》中的两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千(树)”“万(树)”与“梨花”相搭配本来已经非常美丽,但这“梨花”又非真梨花,而是白雪,则又显得更加繁密壮观。在边塞如此恶劣的气候之人,诗人还能满怀惊喜、赞叹的心情感受粉妆玉砌的世界,仍能驰骋其奇异的想象力,可见诗人的心灵是多么的纯净和乐观!他已调整好了自己的个体生命状态,所以能够直觉领悟到大自然美丽的恩赐。当个体生命活动和宇宙流程取了一致时,数字意象与自然物的结合便能进发出生命礼赞的火花。
再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千山”“成径”中生灵的“绝”“灭”,是对客观环境恶劣程度的深刻体验,而孤舟钓翁的伶仃寂寞则显得如此凛然不羁、清高超然,这是诗人在革新失败后不屈而又深感孤寂的生命体验。前而所举岑诗是作者为保家卫国而自觉调整自己以适应恶劣的自然环境时的生命感悟,此诗则是柳子厚那种绝不屈从于当时恶劣政治气候的凛然正气的写照,虽然“千山”与“万径”没有直接体现作者的意绪,但却通过反衬,曲折地显示了作者高质量的生命体验。
三、与诗人共情,感悟诗词中包含的情感美
诗能“传达出一种人们在各自私隐的基础上形成的可以相通的人生体验”。数字意象的这种美感的功能,实际上是着眼于心理的表达的,读者心中的“灵犀”不同,对它的把握也就不同。如唐代张祜的《宫词》:“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首句道出宫女离家之远,次句道出宫女离家之久。空间的遥远和时间的漫长,在宫女心中密密匝匝地交织成一张思亲念故的情网。第三句的起字“一”既可看作“少”,也可以看作“多”(一声接一声)。“少”是因为宫女们的心已痛苦得非常脆弱,再也受不了任何细小的刺激,纵使只听见一声哀伤的《何满子》(古时思乡的乐曲),也会禁不住流下痛苦的泪水。据《唐诗纪事》说,此诗传入宫中,武宗让孟才人看后,“乃歌一声《何满子》,气亟立陨”。“多”则说明宫女们无时不在忍受着痛苦的煎熬,那声声不断的《何满子》仿佛是为她们逝去的美好青春所唱的挽歌,深刻的不幸和悲哀犹如无边无际的苦海包围着她们,无处可避。杜牧就曾在《酬张祜处士见寄长句四韵》中说:“可怜故国三千里,虚唱歌词满六宫”,一声《何满子》尚且使宫女们双泪流,那么一声接一声的《何满子》则不知后宫的庭院要被宫女们的泪水淹没多少次呢!可见“一”之象正如“异茧缲丝”,一层更深一层,“使味之者无极”。唐代陈玉兰《寄夫》(一说王驾《古意》)中的“一行书信千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仔细思量其数字意象“一”,也是微言大义,含蓄多义,与《宫词》中的“一”有异曲同工之妙。
李白的《宣城见杜鹃花》:“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诗人借助“一”和“三”,通过近似“一唱三叹”的形式唱出了真挚深切而又缠绵邈的思乡之情。眼前是如血如火、浓得化不开的阳春明媚风光,耳中却是如歌如泣、同样浓得化不开的思归断肠叫声。在李白心中,那重重叠叠的“三”,已不再是普普通通的“三”,而是无边无际的春光:那重重叠叠的“一”,也不再是普通的“一”,而是铺天盖地的乡愁。中国的古人作诗文,总是喜欢以乐景衬哀,以此更添一分哀。所以李白诗中的春光越美越艳丽,心中的乡愁也就越来越稠密。《庄子?天下》中曾记录了一个关于“一”无限可分的命题:“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华夏族人也普遍认为“数成于三,三生万物”,“一中有多,一即是全。”可见,“一”与“三”都可以表示多、全、满的意思。李白眼中的春光那么广阔无垠,心中的乡愁那么深远无边,充溢着整个宇宙空间,则非“一”与“三”的重叠反复不能尽其意也。那一唱三叹的主角“一”和“三”不就寄存着诗人满腔的思乡之情吗?
数字诗言简意丰,我们在讲授的时候要抓住数字这个纽带,突显出古诗词的美,不能千篇一律地按一般古诗词的讲法简单处理,掩盖了它的魅力。
★作者单位.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小学。
古诗词中有一些包含数字的诗词,语言简约凝练、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尤为引人注目。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鉴赏数字诗词之美,是中小学语文老师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常见的古诗词教学方法,例如讲解诗人生平、介绍诗歌的创作背景、通读全文、逐字解释等等,往往容易陷入碎片化、程式化、技术化的泥沼,不适合数字诗词的特点,很难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字诗词独特的美。
诗常常被用来比喻美妙而富于生活情趣或能引发人们强烈感情的事物,例如“诗情画意”“富有诗意”等词中的“诗”。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引用荷尔德林的诗句倡导“诗意地栖居”,旨在通过人生的艺术化和诗意化来抵制科学技术所带来的个性泯灭以及生活的刻板化和碎片化,引起了大家广泛的共鸣。从数字诗词语言简约、内涵丰富的特点出发,我们主张诗意地鉴赏唐诗数字诗词,通过创设诗意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悟出诗词的意境美:与诗人共情,感悟诗词中包含的情感美。
一、创设诗意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古诗词鉴赏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读者必须在心中对诗人所描述的、所想说的,有所感触、认可并产生共鸣。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诗意的情境,例如看图片、听音乐、朗诵诗词、讲历史故事、观看影片、参观古迹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将要学习的古诗词上来,通过具体可感的、生动形象的情境拉近学生与诗人的距离。
例如,学习北宋哲学家邵雍的嵌十诗《村行》:“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全诗20个字,诗人将乡村旅途中所见的风光、景象——村落、亭台、花都写出来了,而且巧妙地把一到十10个数字全部嵌入其中,明白晓畅,通俗自然,无需老师解释太多,大家都能读懂,雅俗共赏,深得大家的喜爱。老师在教这首诗的时候,可以先给学生看一幅清新朴素的乡村风景图,有村落、有亭台、有花,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幅画,再与邵雍的《村行》诗对比,这样既能让学生准确地理解这首诗的意思,又能让学生体会到古诗语言的凝练,表达技巧的高超。
《云门夜雨》那略显忧郁的箫声,《春江花月夜》缠绵的琵琶弦响,《高山流水》高雅的古琴韵语等等,都在大家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音乐一起,意境烘托出来了,我们再来听古诗、读古诗、感受古诗,觉得诗人就在耳边,似乎已经与诗人神交了,理解古诗就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了。文史大师刘文典讲《月赋》时,他选择明月当空的氛围下,摆一圉座椅,自己坐在中间对着一轮皓月“颂明月之章”,形象生动,令学生们沉醉其中,古诗词的魅力就在这情境之中潜移默化地进入了学生的心里。
朗读也是数字诗词教学很重要的一种方法。著名作家、学者梁实秋在《我的一位国文老师》中有这样的记述:“他(徐先生)打着江北的官腔,咬牙切齿地大声读一遍,不论是古文或白话,一字不苟地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蕴藏著的意义好像都宣泄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情感,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已经理会到原文意义的一半了。”魏巍在《我的老师))中也写道:“她爱诗,并且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读诗的音调,还能背诵她教我们的诗。”老师的范读、教读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古诗文的意思,而且,能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语言特点,感受语言的魅力,在学生心中留下美的印迹,这是非常重要的。央视大型文化类节目《朗读者》就以“朗读打动人心”为口号,文字传达精神,声音蕴含情感,朗读在古诗词教学中的重要性毋容置疑。
二、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悟出诗词的意境美
诗歌教学要点燃学生表达的冲动和激情,关注学生的心灵和精神,关注学生的言语需求和个性,这样才能发掘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思维被激活,思辨的力量会产生深刻的学习兴趣。
唐代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宫归京》中的两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千(树)”“万(树)”与“梨花”相搭配本来已经非常美丽,但这“梨花”又非真梨花,而是白雪,则又显得更加繁密壮观。在边塞如此恶劣的气候之人,诗人还能满怀惊喜、赞叹的心情感受粉妆玉砌的世界,仍能驰骋其奇异的想象力,可见诗人的心灵是多么的纯净和乐观!他已调整好了自己的个体生命状态,所以能够直觉领悟到大自然美丽的恩赐。当个体生命活动和宇宙流程取了一致时,数字意象与自然物的结合便能进发出生命礼赞的火花。
再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千山”“成径”中生灵的“绝”“灭”,是对客观环境恶劣程度的深刻体验,而孤舟钓翁的伶仃寂寞则显得如此凛然不羁、清高超然,这是诗人在革新失败后不屈而又深感孤寂的生命体验。前而所举岑诗是作者为保家卫国而自觉调整自己以适应恶劣的自然环境时的生命感悟,此诗则是柳子厚那种绝不屈从于当时恶劣政治气候的凛然正气的写照,虽然“千山”与“万径”没有直接体现作者的意绪,但却通过反衬,曲折地显示了作者高质量的生命体验。
三、与诗人共情,感悟诗词中包含的情感美
诗能“传达出一种人们在各自私隐的基础上形成的可以相通的人生体验”。数字意象的这种美感的功能,实际上是着眼于心理的表达的,读者心中的“灵犀”不同,对它的把握也就不同。如唐代张祜的《宫词》:“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首句道出宫女离家之远,次句道出宫女离家之久。空间的遥远和时间的漫长,在宫女心中密密匝匝地交织成一张思亲念故的情网。第三句的起字“一”既可看作“少”,也可以看作“多”(一声接一声)。“少”是因为宫女们的心已痛苦得非常脆弱,再也受不了任何细小的刺激,纵使只听见一声哀伤的《何满子》(古时思乡的乐曲),也会禁不住流下痛苦的泪水。据《唐诗纪事》说,此诗传入宫中,武宗让孟才人看后,“乃歌一声《何满子》,气亟立陨”。“多”则说明宫女们无时不在忍受着痛苦的煎熬,那声声不断的《何满子》仿佛是为她们逝去的美好青春所唱的挽歌,深刻的不幸和悲哀犹如无边无际的苦海包围着她们,无处可避。杜牧就曾在《酬张祜处士见寄长句四韵》中说:“可怜故国三千里,虚唱歌词满六宫”,一声《何满子》尚且使宫女们双泪流,那么一声接一声的《何满子》则不知后宫的庭院要被宫女们的泪水淹没多少次呢!可见“一”之象正如“异茧缲丝”,一层更深一层,“使味之者无极”。唐代陈玉兰《寄夫》(一说王驾《古意》)中的“一行书信千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仔细思量其数字意象“一”,也是微言大义,含蓄多义,与《宫词》中的“一”有异曲同工之妙。
李白的《宣城见杜鹃花》:“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诗人借助“一”和“三”,通过近似“一唱三叹”的形式唱出了真挚深切而又缠绵邈的思乡之情。眼前是如血如火、浓得化不开的阳春明媚风光,耳中却是如歌如泣、同样浓得化不开的思归断肠叫声。在李白心中,那重重叠叠的“三”,已不再是普普通通的“三”,而是无边无际的春光:那重重叠叠的“一”,也不再是普通的“一”,而是铺天盖地的乡愁。中国的古人作诗文,总是喜欢以乐景衬哀,以此更添一分哀。所以李白诗中的春光越美越艳丽,心中的乡愁也就越来越稠密。《庄子?天下》中曾记录了一个关于“一”无限可分的命题:“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华夏族人也普遍认为“数成于三,三生万物”,“一中有多,一即是全。”可见,“一”与“三”都可以表示多、全、满的意思。李白眼中的春光那么广阔无垠,心中的乡愁那么深远无边,充溢着整个宇宙空间,则非“一”与“三”的重叠反复不能尽其意也。那一唱三叹的主角“一”和“三”不就寄存着诗人满腔的思乡之情吗?
数字诗言简意丰,我们在讲授的时候要抓住数字这个纽带,突显出古诗词的美,不能千篇一律地按一般古诗词的讲法简单处理,掩盖了它的魅力。
★作者单位.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