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学生在碰壁后,往往会产生了新的学习需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尝试与猜想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在老师设计的巧妙 “陷阱”中尝试到失败,总结出经验从而突破难点。
【关键词】 碰壁 积累 收获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数学课堂上有时老师故意呈现矛盾让学生碰一下壁,这样往往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到学习相关知识的必要性;有时让学生自己经历一下挫折,独立尝试验证自己的猜想,这样往往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有时老师故意设计“陷阱”,让学生上一下当,让学生在发现错误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从而攻破教学上的难点。下面结合实例谈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碰壁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巧设障碍,激起学习的欲望
[片断一]《复式折线统计图》
师:你能从下面两个统计图很快地看出甲乙两城市几月份平均降水量最接近吗?
生1:2月份
生2:11月份
生3:12月份
学生一会儿看甲市,一会儿看乙市,答案不能统一。
师:你在看这两幅图的过程中有什么感受?
生:眼睛都看花了。
师: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又快又准确地找出答案呢?
生:把两个统计图合并成一个统计图。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复式折线统计图。
在这个片断中老师巧妙地设计了一个拦路虎,让学生在原来旧知的基础上产生了矛盾冲突:观察两幅单式折式统计图很难很快地回答 “甲乙两城市几月份平均降水量最接近?”这个问题,使学生在碰壁后,产生了新的学习需求:复式折线统计图,让学生从中感受了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必要性及其作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经历挫折,学生验证猜想
[片断二]《3的倍数的特征》
师:你们能猜想一下3的倍数的特征吗?
生1:我认为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只要看这个数个位上的数字就行了。
生2:我认为个位上的数字是3、6、9的数就是3的倍数。
师:到底是不是像你们所说的这样呢?请自己举例验证一下。
学生在草稿本上举例验证自己的猜想。
生1:例如13,16,29的个位是3、6、9,但这些数都不是3的倍数。
生2:15,18,21等等,这些数的个位上不是3、6、9,但这些数都是3的倍数。
师:那么3的倍数的特征究竟是怎样的呢?
在明知道学生会碰壁,走弯路的情况下,教师并没有马上否定孩子的错误想法,也没直接呈现标准答案给学生,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举例,去发现,去验证自己的猜想。让学生在尝试与猜想的过程中,不断遇到挫折,不断发现自己的问题,不断纠正自己的错误,从而深刻地体会到3的倍数的特征并不像2、5倍数的特征只看个位,加深了学生对3的倍数的特征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自身得到了发展,体会到了“拨开云雾见明月”的感觉。
三、故设陷阱,突破学习的难点
[片断三]《组合图形面积》
师:下面老师已对组合图形进行了分割,若给这个分割好的组合图形添上数据,你能求出它的面积吗?
课件出示:
学生看到题目后,二话不说,就动起笔来。
几分钟过去了,同学们还在埋头苦干,又过了几分钟,还没见到一个同学胜利地举起手,要求上台来展示自己的解题思路。
师:哪位同学上台来汇报这题的解答思路?
没有一个人愿意来汇报。
师:同学们算出来了吗?
生:怎么算也算不出来。因为直角三角形的另一条直角边不知道等于多少?所以没法算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
师:其他同学是不是也有同样的困惑?
生:是。
师:通过解答这道题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虽然这种分割也很简单,分成了两个图形,但解答不出来。也就是说求组合图形的面积有时并不一定分得简单就好。
生2:我发现在用分割法求组合图形面积的时候,并不是每种分法都能求出它的面积,一种方法不行,就要想办法换一种方法来解答。
生3:我发现分割图形时还得考虑与所给条件的关系。
………
师:通过刚才的探究,同学的收获还真不少。利用现有的知识,同学们采用这种分割方法不能计算出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需要在中学进一步学习相似三角形的知识才能解答。
在这一片断中,老师巧妙地设计了一个“陷阱”,让学生绞尽脑汁利用这种分割方法去求图形的面积,学生在不断尝试,不断碰壁中深刻地体会到了并不是每一种分割方法都能求出图形的面积,还得考虑与所给条件的关系,需灵活处理,适当分割。若分割后难找到相关的条件进行计算,那么说明这样的分割方法是失败的。在学生尝试失败后,本节课中需要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这一难点也得到了突破,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大部分老师会根据自己已有经验,精心设计,巧妙调控课堂,避免因学生出现问题而卡住了课堂,使得整节课的教学任务不能如期完成。而在以上三个教学片断中,教师有意让学生经历碰壁的过程,不断出现错误,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在碰壁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得出真理。在教学中学生出错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学生在接受任何新知识时会受到能力的限制,总会有片面的,肤浅的看法,所以教师不应该想方设法地避免学生碰壁出错,而应该很好地利用这些资源,让学生充分经历探究的过程,不断尝试,不断暴露自己的错误之源,从中真正理解知识,形成技能,同时也能培养学生不畏困难的良好品质,这也正是新课程理念中“自主,探究”的体现。看来教学并不是因为学生不出错,一路顺畅而精彩,往往是因为学生不断碰壁,不断进步而获得成功,巧妙地呈现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 碰壁 积累 收获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数学课堂上有时老师故意呈现矛盾让学生碰一下壁,这样往往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到学习相关知识的必要性;有时让学生自己经历一下挫折,独立尝试验证自己的猜想,这样往往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有时老师故意设计“陷阱”,让学生上一下当,让学生在发现错误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从而攻破教学上的难点。下面结合实例谈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碰壁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巧设障碍,激起学习的欲望
[片断一]《复式折线统计图》
师:你能从下面两个统计图很快地看出甲乙两城市几月份平均降水量最接近吗?
生1:2月份
生2:11月份
生3:12月份
学生一会儿看甲市,一会儿看乙市,答案不能统一。
师:你在看这两幅图的过程中有什么感受?
生:眼睛都看花了。
师: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又快又准确地找出答案呢?
生:把两个统计图合并成一个统计图。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复式折线统计图。
在这个片断中老师巧妙地设计了一个拦路虎,让学生在原来旧知的基础上产生了矛盾冲突:观察两幅单式折式统计图很难很快地回答 “甲乙两城市几月份平均降水量最接近?”这个问题,使学生在碰壁后,产生了新的学习需求:复式折线统计图,让学生从中感受了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必要性及其作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经历挫折,学生验证猜想
[片断二]《3的倍数的特征》
师:你们能猜想一下3的倍数的特征吗?
生1:我认为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只要看这个数个位上的数字就行了。
生2:我认为个位上的数字是3、6、9的数就是3的倍数。
师:到底是不是像你们所说的这样呢?请自己举例验证一下。
学生在草稿本上举例验证自己的猜想。
生1:例如13,16,29的个位是3、6、9,但这些数都不是3的倍数。
生2:15,18,21等等,这些数的个位上不是3、6、9,但这些数都是3的倍数。
师:那么3的倍数的特征究竟是怎样的呢?
在明知道学生会碰壁,走弯路的情况下,教师并没有马上否定孩子的错误想法,也没直接呈现标准答案给学生,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举例,去发现,去验证自己的猜想。让学生在尝试与猜想的过程中,不断遇到挫折,不断发现自己的问题,不断纠正自己的错误,从而深刻地体会到3的倍数的特征并不像2、5倍数的特征只看个位,加深了学生对3的倍数的特征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自身得到了发展,体会到了“拨开云雾见明月”的感觉。
三、故设陷阱,突破学习的难点
[片断三]《组合图形面积》
师:下面老师已对组合图形进行了分割,若给这个分割好的组合图形添上数据,你能求出它的面积吗?
课件出示:
学生看到题目后,二话不说,就动起笔来。
几分钟过去了,同学们还在埋头苦干,又过了几分钟,还没见到一个同学胜利地举起手,要求上台来展示自己的解题思路。
师:哪位同学上台来汇报这题的解答思路?
没有一个人愿意来汇报。
师:同学们算出来了吗?
生:怎么算也算不出来。因为直角三角形的另一条直角边不知道等于多少?所以没法算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
师:其他同学是不是也有同样的困惑?
生:是。
师:通过解答这道题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虽然这种分割也很简单,分成了两个图形,但解答不出来。也就是说求组合图形的面积有时并不一定分得简单就好。
生2:我发现在用分割法求组合图形面积的时候,并不是每种分法都能求出它的面积,一种方法不行,就要想办法换一种方法来解答。
生3:我发现分割图形时还得考虑与所给条件的关系。
………
师:通过刚才的探究,同学的收获还真不少。利用现有的知识,同学们采用这种分割方法不能计算出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需要在中学进一步学习相似三角形的知识才能解答。
在这一片断中,老师巧妙地设计了一个“陷阱”,让学生绞尽脑汁利用这种分割方法去求图形的面积,学生在不断尝试,不断碰壁中深刻地体会到了并不是每一种分割方法都能求出图形的面积,还得考虑与所给条件的关系,需灵活处理,适当分割。若分割后难找到相关的条件进行计算,那么说明这样的分割方法是失败的。在学生尝试失败后,本节课中需要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这一难点也得到了突破,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大部分老师会根据自己已有经验,精心设计,巧妙调控课堂,避免因学生出现问题而卡住了课堂,使得整节课的教学任务不能如期完成。而在以上三个教学片断中,教师有意让学生经历碰壁的过程,不断出现错误,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在碰壁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得出真理。在教学中学生出错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学生在接受任何新知识时会受到能力的限制,总会有片面的,肤浅的看法,所以教师不应该想方设法地避免学生碰壁出错,而应该很好地利用这些资源,让学生充分经历探究的过程,不断尝试,不断暴露自己的错误之源,从中真正理解知识,形成技能,同时也能培养学生不畏困难的良好品质,这也正是新课程理念中“自主,探究”的体现。看来教学并不是因为学生不出错,一路顺畅而精彩,往往是因为学生不断碰壁,不断进步而获得成功,巧妙地呈现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