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小学生中扎根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a19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国才有家,国泰民才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培养学生成为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基,一个学生一旦具备热爱祖国的深厚情怀,将激发他的学习内力和生命内力。基于此,笔者从整合课程资源、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利用校本课程等方面进行论述,无縫对接,培育和践行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小学思品;爱国主义精神;优秀传统文化;博物馆课程;改革开放成就
  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是人心所向、民之所幸,需要每一个人从自身做起,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将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唯有爱国才有国家的统一和繁荣,唯有爱国才有亿万人民的幸福。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将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的心田种下一颗种子,身为园丁的教育者责无旁贷。下面,作为一名任教小学语文和思品课的教师,笔者从整合课程资源、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利用校本课程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整合学科课程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小学课程中,爱国主义教育是语文人文性的体现之一,而《品德与社会》课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在教学中,笔者发现,语文课和《品德与社会》课中的一些内容是大致相同的,爱国主义教育在这两门学科中可以做到无缝对接。虽然学科训练点有所侧重,但都是爱国主义教育题材。两学科内容完全可以互相利用。于是,笔者利用担任两门学科教学的机会,首先梳理《品德与社会》单元的脉络。备课时,笔者发现在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不屈的民族”和第四单元“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单元中,课程的目的实际上是让小学生了解中国近百年来的灾难历史,更让学生们明白我们今天的和平与幸福来之不易,是多少先烈们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多少年的艰苦斗争,最终才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在这两个单元的学习中,笔者没有按照单元顺序讲课,而是整合了两个单元的内容,理清线索,分成两个部分。一是近代中华民族的灾难历史,二是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自由的奋斗史,通过这样的梳理,学生对近现代的历史就比较清晰了。其次,整合语文学科和《品德与社会》学科的内容,找好切入点,融会贯通,互相渗透。有了《品德与社会》的学习,学生更了解历史背景,有了语文课文的深入学习,学生更能激发爱国情感,是情之所起;以《品德与社会》做深入探究,为语文课做了很好的补充学习,更加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满怀热情的投入到建设富强中国的学习、生活中去,是以情激情。每一册的《语文》与《品德与社会》都会有相关题材的内容,完全可以整合起来学习。
  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凝聚了多少代人的智慧和力量,这是属于我们的荣光,不应该遗忘。如星河灿烂的历史文化中,教师该如何利用传统文化进行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让传统文化“入口”。“珠海拾贝”,如,《三字经》《唐诗宋词三百首》等都是我们民族文化中的璀璨明珠。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背诵《千家诗》等,小学高年级学生则背诵唐诗宋词等,从这些古诗词中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民族精神、家国情怀等,感受民族的精魂,让他们作为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2.利用传统节假日举行活动,让传统文化“入手”。例如,去年中秋节,我校举行了“中秋嘉年华”活动,让学生穿着传统汉服,做花灯、猜灯谜、制作月饼DIY等,让学生动起来,这就“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把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起来。”
  三、利用校本课程——博物馆课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人们的印象中,博物馆就是一些藏品的陈列展示。事实上,博物馆除了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还对有科学性、历史性以及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很多博物馆越来越有创意,与时俱进,通过展览、讲座等交流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藏品,还有代表自身特色的文创产品不断地推陈出新,将历史性、科学性、人文性融合在一起。
  把课堂搬进博物馆,是有温度的课程教学,也是我校校本课程的一大特色。笔者抓住这一契机,经常组织学生参观深圳市博物馆、南山博物馆等,比如,2020年9月在南山博物馆举办了“珠山逸韵——景德镇近代陶瓷名家作品展”,笔者带领学生们参观了此次展览,通过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馆长赵纲的介绍,让大家不仅欣赏到陶瓷的美,更清晰地了解了景德镇的历史以及在清末至民国时期,不断谋求振兴与发展的大国工匠精神。他们都从博物馆中直观了解到国家民族发展的历史,感叹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学生的爱国热情也就自然而然地在博物馆的参观活动中培养起来。
  四、利用深圳特区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深圳是我国第一批实行改革开放的特区之一,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我校组织学生参观“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展览有图片有视屏有实物。通过参观,改革的过程历历在目,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被深圳的飞速发展深深震撼。此外,笔者还动员学生登莲花山公园和游览南山人才公园,观赏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灯光秀……润物细无声,爱国主义教育就在学生的体验中、无声的教育中潜移默化,生根发芽。
  当然,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还有很多,如,利用班队会、板报宣传、每周国旗下演讲等。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笔者坚信,只要我们能够利用课堂这个主阵地,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合课程教学,结合学校的实际、本土文化,以多元的活动促进学生的思想教育,爱国主义精神一定会深深扎根在学生的心中。
  参考文献:
  [1]韩振峰.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十个基本思路——理论[EB/OL].人民网.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5/0407/c83859-26809202.html.
  [2]习近平:让爱国主义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EB/OL].央广网.http://edu.cnr.cn/eduzt/qcll/mind/20160107/t20160107_521065433.shtml.
  [3]人民出版社.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M].人民出版社,2013.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国家开始大力倡导特殊高等教育的发展,为特殊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在这种情况下,英语已逐渐成为聋哑学生的必修课。但是,英语教室面临许多困难。由于缺少聋人学生,师生之间的交流筑起了一座高墙,因此,手指语言教学尤为重要。手指语言教学解决了师生之间的沟通问题,提高了课堂英语教学质量。本文从手指语言的定义以及如何熟练使用手指语言来说明针对聋人学生的英语教学策略。  【关键词】手指语;聋生;
教育是一门高难度的艺术活,每个学生又存在着个体的差异,而不论在思想上、学习上、行为习惯上后进的学生,对他自己、对班级、以后对社会都存在较大影响,所以,他们需要我们高度重视,聪明的教师会想方设法转化后进生。一直担任班主任的经验告诉我,善用激励转化后进生是很有效的方法。  一、用关爱温暖心灵  作为教师,首先要多了解、多关爱他们,才能教育好他们。平时要多与孩子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沟通,无微不至地关心、
【摘要】孩子们真正喜欢的课堂,能够培养学生思维,提高数学兴趣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通过钻研教材,了解不同年龄段的认识水平,尊重、理解、包容学生,有趣的数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把不好理解的数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同时也要尊重个体差异,注意因材施教。  【关键词】喜欢;高效;兴趣;有趣;适应性;发展性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无论何时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数学教学的目标必须在课堂中完
盛夏的夜空中镶嵌着闪闪繁星,皎洁的月光在枝叶间跳跃,静谧的夜幕下唯有栀子树在风中凌乱,摇曳中带着你慈祥的微笑。故乡的院子里有一棵栀子树。每逢夏季时节就悄悄地酝酿着一场美丽的盛宴,令人措手不及……  “慢点儿跑!”我回头一看,外婆累得喘气,一手叉着腰,一手拿我玩耍时脱下的外套。此刻,她缓慢地坐在了树下,对着树呢喃低语,泪里闪烁着晶莹,莞尔一笑。我知道,那是在给与我素未谋面的外公写信。小小的我举头望着
本报综合消息 9月11日,清远市全科美育推广行动首次开展课程落地试教。蒲公英行动志愿者陈卫和教授携4名深圳一线教师抵达连南县油岭小学,试教全科美育课程。实践过程中,大麦山镇中心小学唐副校长和两位老师、上洞小学房校长和两位老师、三排福华中心校沈副校长、叶子少儿美术网总监王东伟等参与现场旁听。  为破解农村学校艺术教育专业教师短缺问题,提高种子教师美育课程的教学能力,开足开齐开好学校美育课程,清远市先
【摘要】新课改要求下,教师一改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力推广学生自主学习,师生合作、探究的英语课堂模式。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师只作恰如其分的点拨。教师不再是一问一答的大包大揽,而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有效;教学设计  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中学生的性格特点,改进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意愿,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英语的学习
【摘要】高年级段的小学生在经历了低、中段的四年学习积累,在思维、语言表达、人际交往等能力方面都有所提升,同时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及学习能力。他们的独立思维开始萌芽,渴望向他人表达自己、展示自己,尤其是在一个集体中展示自己的能力,想让集体看到自己的力量。在新课标大力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大背景下,在高年段小学生已具备的能力为基础的前提下,把课堂的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全面发展学
【摘要】现今学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学习习惯的形成与唯分数论一切的应试教育密切相关。大部分学生对老师过分依赖,而老师也常常“越俎代庖”,导致学生的学习欠缺主动性和自主性,学习效率低下。如何能做到事半功倍呢?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就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小学五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行动研究的方式对小学高年段语文预习习惯培养进行探索。在学生没有形成一定的学习规律之前,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针对
【摘要】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教育中发展学生个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形成学校特色的重要途径,本文以石楼镇本地资源为依托,将石楼本地特色文化引入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并提出一些开发校本课程的具体措施,以期构建学生喜闻乐见同时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系列校本课程。  【关键词】本土资源;地方文化特色;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又被称为“学校课程”,指的是由实施课程的学校自己决策、自己开发、自己设计的课程。在校本课程理念
【摘要】礼仪属于道德范畴,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体验性,是实施道德素质教育,培养小学生责任感的重要途径。课题组依托微班会这一工具,从个人、家庭、校园、社区等几方面入手,开发系列礼仪微课程。在礼仪微课的推进过程中,让各种礼仪成为小学生的一种自觉表现行为,让他们在思想上,在行动中对礼仪的实质——责任,有更深刻的理解并逐渐形成责任担当品质。  【关键词】礼仪;微班会;小学生;责任  古圣人孔子说过,一个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