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突发情况的应变策略

来源 :语文周刊·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yao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课堂教学来说,尤其是公开课,教师一般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但是,教学时却并非处处都会按自己预先设计好的程序顺利进行。因为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各种因素并非一成不变。这就很有可能出现始料未及的新情况。备课时未曾考虑到的突发事件可能来自学生生理的反应,外界因素的干扰,学生的质疑以及新奇见解等,部分会影响正常的教学进程,甚至使教师预先设计的内容付诸东流。因此,一旦出现突发情况,教师应沉着冷静,采取果断而积极的措施,运用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发挥自己的机智,使秩序回归正常,来完成教学任务。这就是课堂教学的应变策略。
  有的同行在突发情况面前,其行为语言往往一急就乱,如动作失调、语无伦次、情绪紧张等,这种现象一旦出现,课堂就会失去控制,甚至出现混乱局面。有的为了防止出现意外事件,怕影响自己的尊严和威信,或板起面孔,严加训斥,或置之不理。这样只会大大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思维的火花彻底泯灭。那么,怎么对待课堂上的突发事件,使得课堂教学能顺利进行呢?教者有必要注意以下策略。
  一、思路中断的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教者思路突然中断的现象是时有发生的,究其原因,恐怕除了执教者,心理过分紧张之外,教学中的偶发现象也可能导致他们教学的心态不平衡,而引起教学思路的中断。首先要力排干扰,当教者思路中断时,他不应勉强去应付搪塞,而要想办法先排除自我心理干扰,对所提的问题可以暂时存疑不答,尽快回忆对教学的构思,努力使教学从无序状态向有序状态转移。其次是随机设问,转换思路。教者在思路中断时,可暂时停止讲解,临时布置学生朗读课文或段落,以便有充分的思考余地,重新组织教学的环节。
  二、讲述失控的策略
  课堂教学中讲述失控的危机一般有三种表现:一是讲述的语速过快,二是讲述的中心和条理不清,三是偶尔出现讲述失误。对于这些危机的排除,得根据实际情况,辩证施治,对症下药。首先,如果讲述的语速过快,就可从学生的面部表情和神志上知晓。眼发呆时,这说明教者讲得太快,学生听不清楚,心里着急,此时教者应当机立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放慢语言节奏。其次,当发现学生在听课时无精打采,东张西望,则说明教师讲得重复,条理不清,内容不紧凑,就应及时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突出地解决一两个重要问题,逐项分点进行讲解。再次,在课堂教学中,偶尔出现讲述的失误是难免的,甚至被学生的提问难住也是可能的。如果遇上这种危机,教者就应以坦诚的态度去解决。
  三、时间失调的策略
  准确恰当地掌握分配课堂教学时间,是教师教学操作中的一大难题。时间掌握失调的危机,一般都要在一堂课即将结束时才能表现出来,如果不能及时排除,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就会呈现出一种龙头蛇尾的态势,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
  第一,如果发现教学的时间不够,教学任务尚未完成,就应果断地压缩课堂教学计划,适当删减一些教学步骤,及时地对本节课已讲的内容加以总结和归纳,以确保课堂教学过程的有头有尾。
  第二,如果教学时间还有剩余,而教学任务已基本完成,就可以随机补充或课前预设一些必要的教学环节。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常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危机,一旦危机发生,执教者就应象医生遇到危急病人那样,沉着冷静地分析病情,采取行之有效的急救策略,及时加以抢救。
其他文献
内容充实,是记叙文最基本的要求,只有具体形象地写人叙事、写景状物,才能强烈地感染读者。记叙文如何做到“内容充实”呢?“言之有物”是“内容充实”的前提和基础。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一是要突出事件发展变化的过程;二是要抓住事物的特点;三是要重视细节。  一、突出过程  所谓突出过程就是要交代清楚是谁做什么事,为什么会发生这件事,也就是记叙文的几要素要交代清楚,在这里尤其要将写作的重心放在做什么事和
期刊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习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而“兴趣”是孩子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入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学习。  然而在长期应试教育的驱使下,我们有些时候心里不免急功近利
期刊
一、课堂教学艺术的基本特征  (一)创造性特征主要体现在:  1.超前思维。备课时,教师必须从课文的特点出发,从学生的实际者入手,对课的导入、过程、结尾等进行分析、判断和推测,从而得到预见性的认识。此外,在制定一个单元、一个学期乃至整个中学阶段的课堂教学计划时,对教学的未来、发展趋势等进行超前思维,以便在行动之前及早看到潜在的有利因素、困难因素和各种机会,更加清醒地采取对策。  2.应变机制。课堂
期刊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理解也在不断变化。作为教师,我们面对的,从狭义的角度说是不同的孩子,从广义的角度说是不同的家庭,由于时代赋予了他们的不同的特点,我们也要适时调整教育的内容和方法。高材生走出校门后不一定都能出人头地,所以,学校并不仅仅是教授书本知识的地方。  我接触了很多届学生,觉得专业知识只有深度和广度的微弱变化,但是每届学生心理的不同变化却是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如果在教学时留意到
期刊
语文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才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中去。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开门见山,先入为主  语文课教学之初,教师可用模型、标本、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等形式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激励他们快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之中。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教师可先放一段有关春天风光的录像带,花坞春晓、桃红李白
期刊
我们知道,一切需要创新的活动都离不开思考,思考就要有一定的思维方法。因此,创新思维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开始,而中学阶段最能体现学生创新活动的教学就是作文教学。写作是充满创新性的心智活动,因此,写文章是培养创新思维最好的训练方式,将创新思维引入作文教学可以大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均提到了“培养学生的勇于创新的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
期刊
在学习《祝福》这篇文章,分析祥林嫂悲剧根源的时候,同学们总结出这样的结论:鲁镇上的人们,包括鲁四老爷、四婶、卫老婆子、祥林嫂的婆婆、大伯、柳妈等这些受封建迷信和封建思想毒害的人以及“我”都参与了“谋杀祥林嫂”的过程。有的同学问“她为什么不反抗?”其实在“遭受谋害”这一过程中,祥林嫂曾进行过四次“反抗”。  最初的反抗是从婆家逃出来。这是祥林嫂一生中做过的最正确的一次反抗。他在鲁四老爷家作为一个佣人
期刊
诵读美读  诗词,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初读时给人一种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之感,一般学生不大喜欢,但古诗词又特别适合朗读,因为它讲究音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有节奏感和旋律美。试想,语文老师如果能声情并茂的背诵一首诗,那么学生对你会怎样的崇拜、仰视,对语文课又会多么的喜爱和投入,对诗歌也必将另眼相看了,现在还能清楚的记得,我教《雨霖铃》《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时,我满腔深情地诵读,学生由吃惊到喜爱,由喜爱而
期刊
提到高考试卷中的诗词名句,我们第一个反应就是名句默写,它是高考试卷中必考的题目,一直以来深受老师和学生重视。名句闪烁着灵感和诗意的光芒,散发着超越时空的魅力。学生以高考应背篇目为依据,在人生重要的中学阶段,沐浴唐风宋雨,赏析诗词文赋。多积累、继承一些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增加自己的知识积淀和文化底蕴。我们学习诗词名句不能只停留在满足名句默写这一阶段,还应该运用到仿写句子和作文中,尤其是翻开近年的高
期刊
高中作文训练是对学生思想水平、思维能力的综合训练。作文教学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标志着语文教学的成功与否。正因为如此,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但在学习过程中许多学生的表现很让人失望。拿到题目后无从下手,皱眉叹息者不在少数,拼凑出的文章错误百出。细致看来,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立意方面忽略作文的思想素质这个重要内容,在主旨的确立、价值的取向和情调的定位上不自觉地表现出一些不良倾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