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子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评价有效性的研究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mzxp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传统课堂向现代化教育课堂逐渐转变,课堂评价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过去教师对学生单向评价,逐渐转变成师生间评价、小组间评价、生生间评价等。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评价的方式并没有运用得很好,总是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缺乏一定的有效性。
  一、评价的导向性
  现在的课堂倡导民主性,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倡导多用激励性语言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与自觉性。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基本上全是鼓励与表扬。这样的课堂表面上看学生热情高涨、气氛融洽,其实课堂教学效果却大打折扣,徒有表面。
  对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合理地运用评价策略,让学生明白不足之处,从而改进。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会出现思维的偏差或错误,但在他自己的思维世界中会认为自己是正确的,没有意识到错误,这时教师的导向性评价就显得非常重要,对于他思维正确的启迪与引导,如画龙点睛般,可以让他豁然开朗。如果滥用鼓励的评价性原则,结果可能是学生只顾着沉浸在教师的激励环境中,反而忽视教师对他的纠错。
  二、评价的具体性
  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当中,评价应贯穿始终。评价是否具体直接关系到学生在本节课当中对自己知识掌握情况的认知。在课堂教学当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形,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总是习惯性地说“好”“不错”“很好”等形式化的评价。而对于学生来说,他并不知道自己回答得哪里好。当学生回答错误或不足时亦然。因为教师没有给出具体的评价量规,学生不明白具体的评价标准,只是简单地知道自己回答的正确与否。教师应提前制定好评价量规,让学生了解评价体系。当学生行为和思维与评价量规的要求出现偏差时,教师要及时给出具体的评价,指出不足、错误,进行引导与纠正。
  三、评价的启发性
  传统课堂的教学主要是教师讲授知识,用作业进行巩固,学生是比较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点即可,教师并不关心学生思维的发展。这种教学模式大大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所以现在的教学模式,非常注重学生思维的启发性。教师作为整节课的组织者,要善于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做作业的情况,思考的问题的情况等做出一个正确、合理的评价,使师生彼此了解,再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思维不活跃的学生回答问题时,我们要基于一些基本的概念,用浅显的思维方法启发,帮助他完成学习目标。对于思维过于开放,回答问题不着边际的学生,要引导他的思维走向解决问题的方向,从而得出正确答案和方法。
  四、评价的目的性
  不管在何种场合下,源于何种原因,对学生进行评价,我们都要关注评价的目的性:是否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获得有所帮助;是否对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有指导作用;是否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所关注。评价要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教师要在了解学生、分析学生的基础上,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评价导向性教育。评价目的性的产生,还应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而不是由教师主观的教学经验、教学形式而定。要让学生知道教师评价所传递的目的性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让学生根据教师所传达的目的性内容积极地去思考、完成自己应该掌握的知识和任务。
  五、评价的多元性
  在平时的听课与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般课堂的教学评价大多是教师单方面的评价,而来自于其他方面的评价比较少,仿佛教师就是一切评价的标准,直接对学生进行优良好壞等级评定。其实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无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还是合作学习的,其对自我的认知来源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就是本人。对学生学习情况、动手操作能力等了解比较多、评价比较准确的还有同桌或者是组内的成员,他们往往能够提出适当的改正意见、方法和措施的。因此在评价过程当中,同学间互评,学生自评,随机点名生生互评,具有很高的价值。这样的评价往往更全面,更有针对性,更能够全面地评价这个学生,让这个学生在正确的评价作用下进行自我改正与提高。
  六、评价的连贯性
  在运用评价教学策略时,有些教师会有一个误区,教学活动结束时才做出评价。其实评价是基于整个教学活动的,从新授课就应该有准确的评价内容和目标,而不单单是关注终结性评价。在教学和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当中,也要注重形成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的作用。多种评价一起作用于整个课堂教学,对学生的评价将更具体,可以使学生学习的方向更清晰,教师也可以更加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向和策略。
  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合理地使用评价教学策略,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得到一定的发展与提高,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此基础上共同构建师生和谐、民主、宽松的课堂。
其他文献
一、研究背景    从目前我国小学品德教育现状来看,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学校的政治思想工作没有提到应有的地位,对事情的道理学生一般能认知明白,但很难内化为自觉行动,在学校大多数学生能做一个“好”学生,但在家里和社会上却又是一副面孔,没有产生家校教育的合力,没有形成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的德育育人体系,青少年学生违法乱纪现象时有发生,给社会带来了许多不安定的隐患。 
【摘要】教师细读文本,精选内容,提炼文本教学的核心价值,引领学生品味文本,能使学生充分体会文本丰富的内涵,感受语言的魅力,进而促进阅读教学品质的提升。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实现教师与学生的有效对话,教师应在细读文本上下足功夫,扣准文本细节,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阅读教学。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学生的言语意识才会被慢慢唤醒,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才会富有质感,才能真正有效。  【关键词】文本细读 有效 对
湛蓝的天空,洁净的白云,在近3000平方公里的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土地上,种植着中国面积最大、产量最多、品质最高的三七。三七有“人参之王”的美誉,明代药学家李时珍称其为“金不换”,在其著作《本草纲目》中还特别记载:“三七止血,散血,定痛,能治一切血症”。  文山州还出了一个三七“专业户”。30多年来他只从事三七的研究,带领团队对三七的质量标准、标准化栽培、药理机制及开发利用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2
随着艺术的平民化,音乐课堂教学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所有学生对艺术的追求。《音乐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施建议中也提到:学生课外艺术活动,是音乐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文艺活动,不但可以锻炼他们多方面的才能,更有益于他们身心健康均衡地发展,成为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舞蹈作为人体的艺术,是在音乐的旋律和节奏中,以动作姿态、节奏和表情为主要表现手段,表达人的思
古人对于写文章即有“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标准,小学生的习作同样要解决这两个问题。为了解决“言之有物”,课标强调要“乐于表达”,体现在教材的编排上则是从一个个话题“开路”。如何让学生的习作“言之”有章法,夯实习作刚入门的小学生的基础呢?认真研读苏教版教材之后不难发现,三年级习作教材的编排从话题出发,却内隐了语用的训练,但是如何解读恰恰是广大一线老师面临的难题。  把厚书读薄——由“二”而“一”的专
【摘要】科学中共有14个大概念,它们是小学科学教育的指南,为科学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如果把小概念比作一颗颗珍珠,大概念则是串联珍珠的丝线,有了这根主线,一颗颗珍珠就不会散落,而会显得更有魅力。基于大概念的小学科学概念教学是一种智慧教学。  【关键词】大概念 小概念 原有概念 概念外延 概念模型  中国工程院院士韦钰提出:“以大概念的理念进行科学教育”。大概念是有组织、有结构的科学知识和模型,科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比较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更是不可替代、不可估量的。它既能让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消化旧知,又能在比较的过程中消除新旧知识的障碍,突破新旧知识的难点,更能让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灵活运用新知。下面,笔者就以自己执教《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练习课为例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一、抓住学生发言对比——体现数学语言精确性  
【摘要】“算用结合”是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之一,也是新教材编排的最明显的特点。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在计算教学中,借助“算用结合”的方式已经成为广大数学教师的共识。因此,在引导时,需要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然后引导学生在观察与比较中去发现算理,逐步揭示算法,对各种不同的算法进行评判、思考,理解法则规定的合理性。  【关键词】算用结合 混合运算 解决问题  一、教前思考  在很多教师的观念中
叶圣陶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其意义是教学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这与我区的“新三学”主张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是最终目的相同,即教是为了不教;不同之处在于为促进学生学而教。这里包含如何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如何提升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有了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我们离为促进学生学而教的目标就不远了。  在NOC的比赛中,笔者接触到了翻转课
【摘要】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尤其是写作教学中,应用文写作处在被边缘化的弱势地位。本文通过对其当前处于这一窘境的原因分析,阐述重视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提供在教学实践中以资参考的几点原则,提出让应用文写作回归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让小学生通过应用文的知识学习和写作实践,提高包括写作能力在内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应用文 写作 弱化 强化   “因研究学问的需要,社会生活的必要,我们不能不教他实用文。”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