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比较,提升数学思维品质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shuy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比较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更是不可替代、不可估量的。它既能让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消化旧知,又能在比较的过程中消除新旧知识的障碍,突破新旧知识的难点,更能让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灵活运用新知。下面,笔者就以自己执教《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练习课为例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一、抓住学生发言对比——体现数学语言精确性
  教学伊始,我先出了四道计算题。
  [380×22 170×60 500×43 40×205][3 8 0][2 2][×] [1 7 0][6 0][×] [4 3][5 0 0][×] [2 0 5][4 0][×]
  学生计算之后汇报结果,正确率很高。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现象,照理应该马上进入下一个环节,但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如果仅仅满足于计算结果正确与否,那这组题的设计意图还不能得以充分体现。于是在学生计算之后,我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第3题在列竖式的时候要将43写在上面,500写在下面,第4题与此相同。
  师:看来列竖式之前我们还要仔细观察数字的特征,不能提笔就写。
  生:乘数末尾的0的个数与积末尾的0的个数是有关系的。
  师:什么关系?
  生1:两个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一共有几个0。
  生2: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我觉得应该是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积的末尾可能有几个0。比如说第4题,乘数的末尾只有一个0,而积的末尾却有两个0。
  生3:我觉得可以将“可能”这个词换成“至少”,这句话就变成“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积的末尾至少有几个0”。
  出示刚才学生回答的三句话作为判断。
  师:请你们参照这四道题目,观察并仔细辨别一下这三句话,到底怎么说比较精确呢?
  学生通过辨别讨论,得出结论:“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积的末尾至少有几个0”这句话的叙述更为精确,因为乘数末尾的0的个数只能确定积的末尾至少有几个0。
  由学生自己观察、比较得出结论,不管正确与否,都是学生积极思考的见证。在层层比较与深入辨析之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为透彻与深入,实现了知识理解由表及里地不断内化。学生在理解数学语言的精确性的同时,也能深刻意识到,真理就是在不断地探寻与斟酌、比较与辨析中形成的。
  二、动态呈现对比题组——激发应用规律自觉性
  学生初步感知到精确“比较”带来的成就感,我紧接着做了书本上的一组口算题。
  [6.算一算,比一比。
  11×60 20×32 13×20
  11×600 200×32 13×300
  110×60 20×320 130×30]
  【案例A】这组以口算为主的计算,大多教师教学时都是这么处理的:让学生独立口算,校对计算结果之后,再让学生比一比、说一说发现了什么。这样的处理方式,我仔细算了一下,时间花费比较多,更重要的是在“比一比”这个环节,学生得出的都是一些浅层的比较结果,总给人一种为了“比”而“比”的感觉,没有挖掘出题组蕴含的更为深刻的数学本质。
  【案例B】在深入思考之后,我决定这么处理:我先挑出三组中的前两组,进行口算。
  学生很快就将答案算出来了。接着,我让学生观察每组题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稍微动动脑筋就能想到:每组题目都只算了一道算式,比如说第一组题目,我们都只算了11×6,最后的乘积只要看清楚两个乘数的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紧接着再追问:你能根据前两组的答案直接写出第三组的答案吗?
  学生很顺利地完成了。照理说,这道题到这儿已经是将“比较”出的规律用之于实践了,但是我没有就此打住。光有思维的顺延我感觉还不够,紧接着,我又出了一道乘法算式32×2=64,问:如果要让积变成640,你知道前面的算式是什么吗?
  生1:320×2。
  生2:也可以是32×20。
  师:如果积是6400呢?
  生1:320×20。生2:32×200。生3:3200×2。
  师:真是一群聪明的孩子。那你有没有发现这里面隐藏着的规律呢?
  生:积里面一共多了几个0,只要在乘数里加上几个0就可以了。这个0到底加在哪个乘数的后面,没有任何关系。
  到这里,这组题目完成了计算—比较—发现规律—顺运用规律—逆运用规律的完美统一。我跳出了以计算为重点的圈子,让学生在计算后比较,发现题目隐藏的一些规律,从规律的总结中再反过来运用。学生在比较、总结、逆运用的过程中深刻理解了乘数末尾的0和积的末尾的0相互之间的紧密联系,进一步强化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攻破了教学难点。
  三、深入规律内涵比较——增强思维水平深刻性
  依然是上面一组题目中的最后一小组。这组题目已经完成了一个使命:让学生深入理解乘数末尾的0与积的末尾的0的关系。在备课的时候我想,继续将此题深入挖掘,让学生发现积的变化规律。
  (1)320×20=6400,(2)32×200=6400,(3)3200×2=6400。
  师:观察这组题,我们一起来思考一下,为什么只要积是6400,乘数末尾的两个0就可以随意“溜达”到第一个或第二个乘数的末尾呢?
  生:如果以第一道和第二道算式为例,第一个乘数320变成32,缩小了10倍,第二个乘数由20变成200就扩大了10倍,这样扩大和缩小的倍数正好相互抵消掉,积就不会变了。
  师:观察得真够细致的。他不仅用到了我们常用的一种数学思想——抵消,还揭示了乘法中的一个重要规律,叫作积的变化规律。(板书)   师:一道乘法算式中,如果积不变,两个乘数可以随意变化。想一想,两个乘数到底可以怎样变化呢?
  生:一个乘数扩大,另一个乘数缩小,只要倍数相同,就能正好抵消,积不变。
  师:如果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变化。积会怎样?
  生:积也会跟着变化。
  师:如果两个乘数都变化,它们的积呢?
  生:积有可能会变,也可能不变。比如说,如果两个乘数扩大和缩小的倍数相同,积就不会变;如果两个乘数扩大和缩小的倍数不相同,积就会变化。
  师:两个乘数的变化,又分为哪些情况?
  生1:一个乘数扩大,另一个乘数也扩大。
  生2:一个乘数扩大,另一个乘数缩小。
  生3:一个乘数缩小,另一个乘数也缩小。
  学生能回答得如此流畅,是出乎我的意料的。接着,我出了一组关于两个乘数扩大或缩小的例子让学生练习,从整十整百倍,一直延伸到整亿倍,学生在深刻理解积的变化规律之后,居然也能对答如流。如果说数字出得小,学生是简单的模仿,那么等数字大到一定程度时,就不是模仿能解决的了,这需要学生对知识有本质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
  这些知识难点,都在不断深入的比较之后,如揭开层层面纱般,让学生在探索之后享受深入思考带来的愉悦。
  四、创设习题比较训练——启迪思维宽度延伸性
  本课的最后一组题目,书本上是以这样的形式出示的:□□×□□=2400,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数字。这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是紧扣本单元的知识重点。但我总觉得以这样的形式出现,思维显得有些局限。于是我又出了这样一组题目:
  [10.你能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使等式成立吗?
  □□×□□=1600
  ( )×( )=2400]
  两题同时出示,我让男生做上面一题,女生做下面一题。结果在预料之中:男生填写的都是两位数乘两位数,女生填写的几乎跟男生一样。
  我故作镇定地说:原来这两题是一样的啊,真是多此一举,为何还要分开来做呢?几个细心的女生提出了抗议。题目的细节一经点拨,许多孩子恍然大悟:方框一题已经框定了两个乘数是两位数,而小括号一题,可选择的余地更大,可以是两位数乘两位数,也可以是一位数乘三位数或是四位数。
  有学生填1×2400,肯定了答案之后,这个答案看上去意义不大,但我却看出了它蕴含的独特意义。我继续提问:这儿的1是不是已经最小了呢?一石激起千层浪。有学生居然想到了0.12×20000,并且用积的变化规律解释得天衣无缝,真是意料之外的惊喜。这道题,原本的意图是让学生关注出题细节的比较,却无意中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阀门,再一次证明了积的变化规律在深入理解之后给人带来的欣慰。一个小小的细节比较,更能提醒他们突破固有的思维定式,使思路变得更为开阔。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内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教学中有些比较是我们教师有意而为之的,但有些比较是我们意料之外的,是课堂随机生成的。不管是哪一种情况,比较能贯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能让学生学得轻松;比较能让学生的思维从肤浅走向深刻,从简单走向丰满。?
其他文献
缘由——误入藕花深处  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课程,包含了不少历史的学习内容。这些内容有的零散地穿插在各个主题教学中,有的则是浓墨重彩地呈现,甚至形成一个主题单元。笔者整理了一下,发现五年级上册、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下册各有一单元的教学内容都是历史题材,比重相当大。如何开展此类题材的课堂教学?笔者选择六年级下册《不平静的世界》一课尝试教学,遭遇了这样的失败:  《不平静的世界》第一次教学:  第一次
“平行话语”即在对话的教育里,师生之间不再是主客对立,而是基于对话的相互学习关系——作为教学活动的双主体共同投入欲认知对象之中,去进行对话,创造自主的文化。怎样在课堂上使对话收效显著,是促使教师创新教学方式的动力;而有效的对话会极大地促进学生思考,与教师一同去探讨未知的世界。这就是“平行话语”的意义所在。  一、以精准的点拨唤醒学生的“发散”意识,师生在“平行”中敞开  1.点拨关键词语,在流畅的
【摘要】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数学学习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基本思想素养和关键能力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一创三教”,让学生在观察中体验,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表达,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用数学的思维思考问题,用数学的语言表达想法,形成和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一创三教 核心素养 思想素养 能力素养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
[案例1]笔者在校内随堂听课:一年级的“统计”。课始,A老师创设了愉快的生活情境:“小朋友,我们班就要开联欢会了,高兴吗?”生:“高兴!”师:“我们要准备一些水果,还要播放一场动画片。要知道我们班小朋友最喜欢哪种水果和哪部动画片,怎么办呢?”学生兴趣顿生:“我们来统计!”学生们主动统计、积极汇总,很快掌握了统计方法,得出结论:最喜欢吃草莓的学生最多,最喜欢看《蓝猫淘气3000问》的学生最多。老師受
一、研究背景    从目前我国小学品德教育现状来看,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学校的政治思想工作没有提到应有的地位,对事情的道理学生一般能认知明白,但很难内化为自觉行动,在学校大多数学生能做一个“好”学生,但在家里和社会上却又是一副面孔,没有产生家校教育的合力,没有形成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的德育育人体系,青少年学生违法乱纪现象时有发生,给社会带来了许多不安定的隐患。 
【摘要】教师细读文本,精选内容,提炼文本教学的核心价值,引领学生品味文本,能使学生充分体会文本丰富的内涵,感受语言的魅力,进而促进阅读教学品质的提升。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实现教师与学生的有效对话,教师应在细读文本上下足功夫,扣准文本细节,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阅读教学。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学生的言语意识才会被慢慢唤醒,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才会富有质感,才能真正有效。  【关键词】文本细读 有效 对
湛蓝的天空,洁净的白云,在近3000平方公里的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土地上,种植着中国面积最大、产量最多、品质最高的三七。三七有“人参之王”的美誉,明代药学家李时珍称其为“金不换”,在其著作《本草纲目》中还特别记载:“三七止血,散血,定痛,能治一切血症”。  文山州还出了一个三七“专业户”。30多年来他只从事三七的研究,带领团队对三七的质量标准、标准化栽培、药理机制及开发利用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2
随着艺术的平民化,音乐课堂教学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所有学生对艺术的追求。《音乐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施建议中也提到:学生课外艺术活动,是音乐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文艺活动,不但可以锻炼他们多方面的才能,更有益于他们身心健康均衡地发展,成为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舞蹈作为人体的艺术,是在音乐的旋律和节奏中,以动作姿态、节奏和表情为主要表现手段,表达人的思
古人对于写文章即有“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标准,小学生的习作同样要解决这两个问题。为了解决“言之有物”,课标强调要“乐于表达”,体现在教材的编排上则是从一个个话题“开路”。如何让学生的习作“言之”有章法,夯实习作刚入门的小学生的基础呢?认真研读苏教版教材之后不难发现,三年级习作教材的编排从话题出发,却内隐了语用的训练,但是如何解读恰恰是广大一线老师面临的难题。  把厚书读薄——由“二”而“一”的专
【摘要】科学中共有14个大概念,它们是小学科学教育的指南,为科学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如果把小概念比作一颗颗珍珠,大概念则是串联珍珠的丝线,有了这根主线,一颗颗珍珠就不会散落,而会显得更有魅力。基于大概念的小学科学概念教学是一种智慧教学。  【关键词】大概念 小概念 原有概念 概念外延 概念模型  中国工程院院士韦钰提出:“以大概念的理念进行科学教育”。大概念是有组织、有结构的科学知识和模型,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