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在初中科学教学过程中,创新教育的理念与教学策略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通过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诱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创新、求异,为学生的日后成长插上一双隐形的翅膀,从而真正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中素质培养的总目标。
【关键词】教学;有效性;创新性
【中图分类号】G620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创新教育是国家教育改革的方向,而在创新中,我们主要还不在于课程如何改变或修改,最重要的核心精神是教师的创新教学,借助教师的创新教学才能启发学生的创造力,进而培养学生的生活基本能力。因此,在这如何提高科学课堂的有效性时,教师应如何把目标教学与创新教育更有效的结合起来,在教学各环节中渗透创新教育的理念和思想,通过创新目标的认定,从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学生日后成长插上一双隐形的翅膀。而中学阶段是青少年智力发展、创新能力发展、身心发展和世界观形成的主要时期,这时应该把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放在突出位置上。下面,本人就初中科学教学中在提高有效课堂教学的同时,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教师要具有创新教育的理念与教学策略
1、教师要具有创新教育的理念
创新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分析、总结,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来得到前人没有得到的结果结论,或者是用前人的正确结论创建新的领域。教师应该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有创新潜能,都能通过适当的引导得到培养,进而取得创新性的成绩,成为某一方面的创新人才,这也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重要目标。科学就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也就是其中的定义、定理、规律和定律都建立在大量的实验和实践活动基础上,那么我们所说的实验也就不仅仅局限于现行初中科学教科书中所安排的学生分组实验、演示实验和若干课外小实验,也可以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做实验。
2、教师应具有创新教学的策略
教学策略之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升学率的巨大压力下,课堂上丝毫的乱说乱动,作业中的稍微疏忽大意,都会招来教师的冷眼和批评。
教学策略之二: 从初中《科学》的特点出发,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相信每一位学生,讲究教学民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给学生提供创新、表现、成功的机会。
二、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欲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没有特别的天赋,我只有强烈的好奇心"。兴趣是求知欲的外在表现,是促进学生思考、探索、创新与主动学习的原动力,因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前提。
初中科学许多章节的开头就设计了新奇的故事、有趣的实验、幽默的漫画等,非常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每一章后的"小实验"、"小制作"等,也很有激励性。教师要用好这些材料,启发学生进一步去思考。同时要善于利用学生身边的自然现象、生产生活实例,引导他们去注意、观察、体会、思考、求解和设问。此外,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报刊、电视等工具和信息来源向学生展示科学的最新科技成果和更多的自然现象, 也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三、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培养创新思维
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和良好的创新意识的养成为他们提高创新能力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但要使他们成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能够为社会做出有益贡献的人才,必须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创造思维的培养可以来源于生产实践、社会及家庭的育人环境,但最根本的途径是教育。
1、创设问题,引发认识
需要产生动机。探究活动的设计要通过恰当地设计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识需要,激发探究动机,使探究真正成为学生自我需要的活动。例如:滑动变阻器的教学。问题情境:舞台灯光忽明忽暗,要控制舞台灯光的明暗,请学生设计能改变电路电阻的装置。学生根据在学习电阻一节中所得到的启示:导体电阻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提出了改变电阻的三种方法:改变导体的粗细;改变导体的长度;改变导体的材料。
2、利用错误,以说促思
充分利用错误资源,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以说来促进学生的思维。现在的学生,很多时候对错误只会到同桌那儿问个答案,有的甚至连错误订正都省略了。如何利用学生的错误,来活跃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如在光学知识中,有这样一个作图题,请问我们该放什么光学仪器,才可以使光线按照此方向射出。
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谁也不服谁,我就干脆让学生自己讨论。理由很多,我就干脆让学生到黑板上画,并说明理由,一道复杂的题目很快就解决了。这样,通过对事实材料的引导、梳理,强化了学生的认知过程,并使创造实践活动取得创造性成果。
3、研究事实,发展思维
在学生整理事实时,教师见机提出问题,挑起矛盾,巧妙地促使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将讨论的中心置于学生之中,使学生结合自己和别人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归纳、甚至争论,从而找出其中的规律。
创新教育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开发智力,提高素质,增加锻炼的机会,增强适应社会发展的意识。初中科学的创新教学研究必须在实践中一点点摸索,给每个学生插上一双隐形的翅膀,从而造就和培养新时代创新型、创造型的人才。我们科学教师作为学生的科学启蒙者,理应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站在培养新世纪接班人的高度去认识培养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扎扎实实地抓好科学教育的每个环节,不断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发展。我们教师必须在每节课堂教学过程中扮演好,问题情境的创设者、物质材料的提供者、实践活动的指导者、课堂氛围的营造者、创新思维的点拨者。这是符合当今教育改革潮流,也是符合九年制义务教育中素质培养的目标,已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潘小明.新课标理念下自然科学教学中的科学探究[J].化学教学,2005,(1):58-60.
[2]严久.着眼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J].全球教育展望,2001,(2):9-14.
[3]刘吉林.试析研究性学习蕴含的新教育理念[J],山东教育科研,2001,(10):24-27.
[4]刘成良,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的探索[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20(6):115-116.
[5]扈中平,等.现代教育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8.
【关键词】教学;有效性;创新性
【中图分类号】G620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创新教育是国家教育改革的方向,而在创新中,我们主要还不在于课程如何改变或修改,最重要的核心精神是教师的创新教学,借助教师的创新教学才能启发学生的创造力,进而培养学生的生活基本能力。因此,在这如何提高科学课堂的有效性时,教师应如何把目标教学与创新教育更有效的结合起来,在教学各环节中渗透创新教育的理念和思想,通过创新目标的认定,从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学生日后成长插上一双隐形的翅膀。而中学阶段是青少年智力发展、创新能力发展、身心发展和世界观形成的主要时期,这时应该把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放在突出位置上。下面,本人就初中科学教学中在提高有效课堂教学的同时,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教师要具有创新教育的理念与教学策略
1、教师要具有创新教育的理念
创新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分析、总结,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来得到前人没有得到的结果结论,或者是用前人的正确结论创建新的领域。教师应该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有创新潜能,都能通过适当的引导得到培养,进而取得创新性的成绩,成为某一方面的创新人才,这也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重要目标。科学就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也就是其中的定义、定理、规律和定律都建立在大量的实验和实践活动基础上,那么我们所说的实验也就不仅仅局限于现行初中科学教科书中所安排的学生分组实验、演示实验和若干课外小实验,也可以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做实验。
2、教师应具有创新教学的策略
教学策略之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升学率的巨大压力下,课堂上丝毫的乱说乱动,作业中的稍微疏忽大意,都会招来教师的冷眼和批评。
教学策略之二: 从初中《科学》的特点出发,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相信每一位学生,讲究教学民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给学生提供创新、表现、成功的机会。
二、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欲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没有特别的天赋,我只有强烈的好奇心"。兴趣是求知欲的外在表现,是促进学生思考、探索、创新与主动学习的原动力,因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前提。
初中科学许多章节的开头就设计了新奇的故事、有趣的实验、幽默的漫画等,非常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每一章后的"小实验"、"小制作"等,也很有激励性。教师要用好这些材料,启发学生进一步去思考。同时要善于利用学生身边的自然现象、生产生活实例,引导他们去注意、观察、体会、思考、求解和设问。此外,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报刊、电视等工具和信息来源向学生展示科学的最新科技成果和更多的自然现象, 也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三、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培养创新思维
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和良好的创新意识的养成为他们提高创新能力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但要使他们成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能够为社会做出有益贡献的人才,必须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创造思维的培养可以来源于生产实践、社会及家庭的育人环境,但最根本的途径是教育。
1、创设问题,引发认识
需要产生动机。探究活动的设计要通过恰当地设计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识需要,激发探究动机,使探究真正成为学生自我需要的活动。例如:滑动变阻器的教学。问题情境:舞台灯光忽明忽暗,要控制舞台灯光的明暗,请学生设计能改变电路电阻的装置。学生根据在学习电阻一节中所得到的启示:导体电阻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提出了改变电阻的三种方法:改变导体的粗细;改变导体的长度;改变导体的材料。
2、利用错误,以说促思
充分利用错误资源,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以说来促进学生的思维。现在的学生,很多时候对错误只会到同桌那儿问个答案,有的甚至连错误订正都省略了。如何利用学生的错误,来活跃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如在光学知识中,有这样一个作图题,请问我们该放什么光学仪器,才可以使光线按照此方向射出。
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谁也不服谁,我就干脆让学生自己讨论。理由很多,我就干脆让学生到黑板上画,并说明理由,一道复杂的题目很快就解决了。这样,通过对事实材料的引导、梳理,强化了学生的认知过程,并使创造实践活动取得创造性成果。
3、研究事实,发展思维
在学生整理事实时,教师见机提出问题,挑起矛盾,巧妙地促使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将讨论的中心置于学生之中,使学生结合自己和别人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归纳、甚至争论,从而找出其中的规律。
创新教育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开发智力,提高素质,增加锻炼的机会,增强适应社会发展的意识。初中科学的创新教学研究必须在实践中一点点摸索,给每个学生插上一双隐形的翅膀,从而造就和培养新时代创新型、创造型的人才。我们科学教师作为学生的科学启蒙者,理应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站在培养新世纪接班人的高度去认识培养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扎扎实实地抓好科学教育的每个环节,不断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发展。我们教师必须在每节课堂教学过程中扮演好,问题情境的创设者、物质材料的提供者、实践活动的指导者、课堂氛围的营造者、创新思维的点拨者。这是符合当今教育改革潮流,也是符合九年制义务教育中素质培养的目标,已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潘小明.新课标理念下自然科学教学中的科学探究[J].化学教学,2005,(1):58-60.
[2]严久.着眼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J].全球教育展望,2001,(2):9-14.
[3]刘吉林.试析研究性学习蕴含的新教育理念[J],山东教育科研,2001,(10):24-27.
[4]刘成良,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的探索[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20(6):115-116.
[5]扈中平,等.现代教育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