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促研,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yue0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语文教学改革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各种新的方法、新的模式纷涌而出,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贯穿于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怎样在常态的课堂学习中进行研究性学习呢?怎样能够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以讨论为媒介从而获得知识性的收获呢?这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在思考的问题。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发现有以下问题值得讨论。
  1.删繁就简,设置课堂中心问题
  走进课改的课堂,教师的角色基本上由讲授者而变成了提问者。但是在经历了预习课之后,尤其是在学生手中把握了很多教辅资料的时候,需要研究的问题,就要经过仔细的思考了。一般情况下,教师会抛出数个互不相关的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太少了。这就要求我们要整合材料,删繁就简,用一个问题贯穿课堂。
  如执教鲁迅的《祝福》,就完全可以“祥林嫂究竟是怎么死的?”为主问题进行教学。这个问题总揽课文全局,而且要研究深透,还得凭借其他材料。①这个问题与课文的三次肖像描写有关,肖像的变化反映了祥林嫂生理上的衰老。②生理上的衰老是反常的,祥林嫂不过中年,她怎么会变得老态龙钟了呢?与心理压力、精神打击有关。③心理与精神上的打击者是鲁四老爷吗?祥林嫂是如何看待自身命运的?再嫁,本来有利于新生,她为什么撞香桌?④是穷死的吗?又不是,祥林嫂对生活容易满足,她丧夫之后来到鲁家,不是有了“笑影”,也有“白胖”起来了吗?总之,抓住这个问题,层层推进下去,集中了学生思考注意力,完成了既定教学任务,使学生处在思考的较量之中,效果很好。
  2.注重辨析,允许学生自由发挥
  课堂教学的老习惯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请某位学生回答,回答错了,再请一位,直到回答正确为止。这样教,目的是为了求取答案;而重视“问题辨析”这一重要环节,效果就有质的不同。
  例如,执教《荆轲刺秦王》一课时,组织学生讨论一个问题:“荆轲的三次‘笑’有何不同含义,反应其怎样的性格?”一个学生回答:“荆轲最后的笑是英雄式的笑,是一种大义凛然、慷慨就义的笑。”一个学生反驳说:“一个正常的人在事情失败后,按常理推断,又如何不是无奈而绝望的苦笑呢?”接下来学生讨论了许久,在辨析的过程中完成了揣摩人物内心的学习。
  这样辨析的好处主要有:①促进学生对文章作更深层的理解,寻找事实根据的视野更开阔一些;②学会分析众多观点的合理成分和缺陷所在,吸取别人思考的长处。③不简单肯定,也不简单否定,尽可能想办法完善别人的观点,或者沿着别人思考的路子再往前走几步。这三条正是研究性学习的应有素质。课堂上抓住例子作出示范,学生在课下自己研究时,就能慎重对待所搜集的材料,就能知道补充什么,纠正什么,发展什么。
  中学生进行专题研究,不可能有填补空白式的成果,大多是综合多种意见,选定一种并阐述理由。而要在这方面做得很好,确有研究的味道,那就不可能缺少辨析这一环节。而要学会辨析,就必须在课堂上经受磨炼。
  3.真凭实据,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中学生对问题的讨论笼统居多,在陈述理由时很少有同时摆出一二三四条的情况。原因有二:一是对问题的认识还不深透,理解还不全面;二是不知道把一个中心话题分成若干方面来说,缺少分析的本领。而要进行研究性学习,显然是不行的,因为研究的基本素质之一,就是分析。
  比如朱自清《春》中写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密密地斜织着。”问学生,这句话写得好,好在哪里?学生答“好在形象生动”。对不对?对的;但又不对。说对,是指“形象生动”确实可以概括这句话的特点;说不对,是指朱自清用具体的比喻和动词把形象生动的春雨写得如在眼前,而你分析却又用“形象生动”这样不具体的概括语把可触可摸可视的“形象”推远了。显然,这样的回答不叫分析。
  恰当的分析应该从四方面入手;①写雨丝形态——像牛毛,像花针,②写眼前一片雨丝的状态——密密的斜织着;③写微风——斜;④写雨的动态——织。引导这样析句,也许有些琐屑,但对于养成分析的习惯,知道分析的套路是很有效果的。
  有人说,这是读书读得细,其实不然,不是读得细,而思考得细。没有精细思考的习惯,是读不细的。语文课一定要有理性思辨的色彩,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和能力发展需要。分析,就是思辨的具体表现。教师要通过课堂的设问来培育这方面的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这位“引导者”极其重要,就仿佛黑暗中的明灯,指引着学生思维的方向。因此,教师更应多多思考,真正的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任意遨游,让学生在语文的天空中放飞思想!
  (作者单位:赣县中学南校区)
其他文献
鲁迅先生的小说精品《药》之所以流传甚广,让人百读不厌,是因为除了它给读者提供了一面观照辛亥革命之鉴,以及华老栓、康大叔等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外,对华小栓的咳嗽描写,也是不可轻忽的一个因素。但是,对此人们往往未能予以应有的重视,或蜻蜓点水般不作深入分析,或只字不提其在作品中无可替代的作用。短文试就对华小栓咳嗽的描写,谈谈笔者的一孔之见。  小说中,作者从不同侧面对华小栓的咳嗽作了入木三分的描写,收到了
在品味古代诗人们的精美诗作时,我们总会发现诗歌中一些点睛之词,诗人匠心独运之笔,读来令人回味无穷。它们置于作品中,犹如泽畔岸旁的萋萋芳草,点染着诗意的绿洲,散发着沁人心脾的馨香,她期待着能辨识清幽之气的知音采撷品评。  古人讲究煅句炼字,所谓“百炼为字,千炼成句”,是古人们所推重的锤炼诗句的创作方式。我们熟知的诗句无不印证了这个复杂而又确实让人们心怀景仰的思维过程:“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三
摘要:鲁迅作品以其独特的思想性和文学性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占有重要位置。目前,对鲁迅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鲁迅作品的整体特征和教学意义的赏析上。实际教学中,文本细读是核心,教学反思是关键。从《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入手,挖掘语文课堂的深度,反思“当代社会背景下的知人论世及其现实导向”“鲁迅的青年观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记念刘和珍君》中女性意识的觉醒”和“鲁迅作品语言特色的全方位视角解读”。  关键词:
摘要: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一词三次运用点染手法,点染手法的点笔部分和染笔部分与行文结构的总括部分和分述部分重叠时,不能认为总分结构或分总结构就是点染,因此要明确点染手法和行文结构的概念划分、表现形式和表达规定。  关键词:点染;结构;关联  在教学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一个词时,教师常简单的将这阕词概括成“总—分”或者“分—总”结构,而忽略了它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技巧——“点染”手法。那么,这
摘要:针对目前高考作文存在的争议,改革高考作文命题需要追问三个问题:高考作文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我们需要学生写什么样的作文?如何评价学生的作文?拟针对三个问题提出相应解决策略,培养学生具备适应各种写作任务及对象的写作能力,以达到与世界有效沟通,适应个人生活、学习、工作需要的目标。  关键词:高考作文;问题;追问  高考牵动着千家万户,高考作文尤其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多少年来,尽管作文命题一再改革
【摘要】文章首先探讨EU等效评估的概况:实施时期、评价对象国、EU等效性评估的背景以及评价方法;其次探讨日、美两国为得到等效评估而采取的应对策略;最后基于以上考察结果,指出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方向性和课题。   【关键词】国际趋同;等效性评估;会计准则;趋同模式    一、引言    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颁发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趋同。在欧洲联盟(EU)域内的
摘要:内容选定和教学策略一直是语文教学研究的重点。语文教学应该从语文课程核心目标、文本内容、文体特征三个方面设定教学方法。课程改革以来,教师要能够形成“就一篇文本,把握其文体特征,带出同一类型”的文本教學,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认知力、学习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文本特征;教学内容  在平时的教学观摩活动中,常见到课上教师随性发挥的现象。近来,观摩的一节校内公开课再现了这种情景,触动了笔者思辨的欲念
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离不开人才。将人才聚起来、用起来、留下来,以人才带动技术、信息等资源的流通,农业农村现代化才有底气。各级党组织须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广开门路聚才。党组织要把优秀干部充实到“三农”战线,把精锐力量充实到基层一线;要激励本土各类人才积极投身乡村建设,完善本土人才成长机制;要“筑巢引凤”,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让他们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
古人孔颖达在《乐言》疏上写道:“乐出于人而还感人,犹如雨出于山而还雨山,火出于木而还燔木。”道出了情感与音乐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语文教学是多元性的,但每篇课文无一例外地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而音乐正可以更好地诠释这些情感。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音乐,对营造课堂氛围、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艺术素养、增进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加强记忆等都有着良好的催化作用。  一、歌声导入,引人入胜  德
课堂教学观察是指研究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直接或间接地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研究。课堂教学观察是教师获得实践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教师用以搜集学生资料、分析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了解教学与学习行为的基本途径。伴随着教师专业化浪潮的到来,课堂教学观察作为反思性、研究性的策略逐渐为教师教育研究者所关注。这就需要在教学活动中关注课堂上教师、学生和课堂互动的行为。  怎样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