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用Krashen,Vygotaky和Bayer的相关理论,充分发掘网络环境下英语合作学习的优势,从实践的角度设计若干操作性强的活动方案,并就活动效果的评价方式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网络;英语教学合作学习;活动
一 引言
新《英语课程标准》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使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分享学习资源成为可能”。自此“合作学习”和“网络”成为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新兴事物。国外已有研究证明,语言学习者的交际能力在合作学习中得到发展,其“要学、喜欢学、想学更多”的内在动机在合作学习中得到激发。然而,如何开展网络环境下的英语合作学习活动仍是一个有待开发的领域。不难发现,要在网络环境下实现合作学习,需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利用网络设计哪些类型的活动才能真正促成有效的合作学习;二是怎样来衡量和评价这些学习活动的效果。本文在理论上分析网络环境下英语合作学习的优势,提供若干任务型合作活动的具体样例,提示当前网络辅助外语教学中有关合作学习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建议。
二 文献综述
假使我们将“合作学习”理解为“以小组的形式共同学习以达到共同的目标”的话,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无疑将英语教学提升到一个更新的高度。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小组内各成员以网络为媒介,共同完成语言任务。在整个过程中,合作是学习的方式。网络是学习的工具,解决问题则是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依照Krashen(1985)的输入假设理论,一个人第二语言的发展几乎完全取决于他所接受的可理解性输入的总量。同时Krashen肯定交际活动在二语习得中不可替代的位置。可以肯定,交际是实现合作的前提,网络则为英语学习者创造了交际和合作的理想环境。Vygotsky(1962)提倡学生与学生、学生和老师之间合作学习,认为合作有助于学生达到并超越他的“最近发展区”。而Bayer发展了Krashen和Vygomky的理论,他认为语言合作学习活动能成功地将所有的小组成员“绑’,在一起,也就是说,由于每个小组成员都必须参与解决问题,便没有机会偷懒,合作学习的效果尤其显著。
三 网络环境下合作学习英语的优势
对于学生来讲,在网络环境下合作学习外语,其语言输入与输出的量与质都会有所提高。首先,Internet是人们在线交流的直通车,学习英语不再局限在课堂内,网上丰富的信息为英语学习者获取足够的语言输入量提供便利。Internet支持语言学习者在全世界范围内搜索自己兴趣的真实的语言材料外[如外语报纸、杂志、故事、广播、电影、书评等)。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共同学习网页中的真实内容,由被动的学习逐渐转变成主动的学习。学生也可以通过由E-mail形式,与志趣相投的人进行交流,分享语言学习资源,还能通过论坛寻求学习帮助或提供帮助。对于教师来讲,在网络环境下的组织教学,其教学效率与效果将大大改善。首先,教师可以从网上丰富的教学资源中挑选出适合组织合作学习活动的内容,如,历史人物或事件的背景知识、图片资料、国家地图等。其次,聊天室是教师用来组织合作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口语能力的有利工具。除上述相对容易的活动外,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也可以完成相对复杂的合作性任务,比如说,创建网页,学生通过大量阅读、理解并筛选网络上搜索来的材料,对之进行编辑,才能创建出内容充实网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达到充分的合作。
四 网络环境下合作学习英语的活动设计样例
在网络环境下设计合作学习英语的活动,教师应事先明确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以下提供几个样例,教师在具体实施中可对之灵活变通。例1:电子邮件任务(E-maiLassignment),全班被划分成若干小组,小组内部各成员之间借助电子邮件交换意见、讨论问题。例如老师用E-mail给每个小组成员一个故事的不同片段,其中存在10处错误。任务是要求学生找出并改正这10处错误,然后将其他组员修改后发送过来的片段排列组合成完整的故事这种活动结合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即所有的成员需先完成各自负责的那部分后才能回到小组分享信息,经小组讨论后达成一致意见,再将最终的结果用E-mail发到老师的邮箱。教师检查各小组最后的“成品’后给予反馈。
例2:电子论坛(Electronicforum)电子论坛是学生发表意见的理想场所。硬件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在校园网上建立英语电子论坛,让老师、学生都能在电子论坛上白由地留言。
例3:创建网页(Webpagecreating)。由于每个小组成员的工作最终是借助计算机知识,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所以学生的成就感很强,学习效果也最好。例如,教师在教完课文后,要求学生制作关于AbrahamLincoln的网页。在制作之前,学生得花至少两天时间上网搜集相关的背景资料,阅读大量的文章,做好网页内容的准备工作。接下来的几天,组长分配适合组员的任务,如,擅长写作的写关于林肯总统的故事评论或影评,打字速度快的负责输入和编辑文字材料;喜欢画画的设计个性化的网页版面。制作的最后阶段则由组长负责审稿、校对、修改网页直至满意为止。
需要强调的是,老师在课堂内可能很好地监控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而到课外,合作性的小组活动在教师完全放手的情况下,可能只有部分学生参与的活动,其他的小组成员可能不参与。再者,教师应事先向学生交待清楚活动目的、任务、和评价的方式,在进行过程中要求学生不定期地介绍自己在小组任务中的进展和收获。此外,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是形成性评价合作学习活动效果的恰当方式,它既注重学习过程也不忽略学习的最终效果,更重要的是,学生从中可以体会到学习过程的快乐且留下自身成长的痕迹。
五 结论
网络教学和合作学习是当今国内外外语教学的两大焦点,将两者融合在一起是外语教师日常教学中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网络环境下英语合作学习的模式为语言学习提供便利的外部环境,使学习者有同等的机会共同学习,达到“在合作中学习交流、在交流中学习合作”的双重目的。
关键词 网络;英语教学合作学习;活动
一 引言
新《英语课程标准》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使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分享学习资源成为可能”。自此“合作学习”和“网络”成为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新兴事物。国外已有研究证明,语言学习者的交际能力在合作学习中得到发展,其“要学、喜欢学、想学更多”的内在动机在合作学习中得到激发。然而,如何开展网络环境下的英语合作学习活动仍是一个有待开发的领域。不难发现,要在网络环境下实现合作学习,需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利用网络设计哪些类型的活动才能真正促成有效的合作学习;二是怎样来衡量和评价这些学习活动的效果。本文在理论上分析网络环境下英语合作学习的优势,提供若干任务型合作活动的具体样例,提示当前网络辅助外语教学中有关合作学习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建议。
二 文献综述
假使我们将“合作学习”理解为“以小组的形式共同学习以达到共同的目标”的话,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无疑将英语教学提升到一个更新的高度。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小组内各成员以网络为媒介,共同完成语言任务。在整个过程中,合作是学习的方式。网络是学习的工具,解决问题则是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依照Krashen(1985)的输入假设理论,一个人第二语言的发展几乎完全取决于他所接受的可理解性输入的总量。同时Krashen肯定交际活动在二语习得中不可替代的位置。可以肯定,交际是实现合作的前提,网络则为英语学习者创造了交际和合作的理想环境。Vygotsky(1962)提倡学生与学生、学生和老师之间合作学习,认为合作有助于学生达到并超越他的“最近发展区”。而Bayer发展了Krashen和Vygomky的理论,他认为语言合作学习活动能成功地将所有的小组成员“绑’,在一起,也就是说,由于每个小组成员都必须参与解决问题,便没有机会偷懒,合作学习的效果尤其显著。
三 网络环境下合作学习英语的优势
对于学生来讲,在网络环境下合作学习外语,其语言输入与输出的量与质都会有所提高。首先,Internet是人们在线交流的直通车,学习英语不再局限在课堂内,网上丰富的信息为英语学习者获取足够的语言输入量提供便利。Internet支持语言学习者在全世界范围内搜索自己兴趣的真实的语言材料外[如外语报纸、杂志、故事、广播、电影、书评等)。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共同学习网页中的真实内容,由被动的学习逐渐转变成主动的学习。学生也可以通过由E-mail形式,与志趣相投的人进行交流,分享语言学习资源,还能通过论坛寻求学习帮助或提供帮助。对于教师来讲,在网络环境下的组织教学,其教学效率与效果将大大改善。首先,教师可以从网上丰富的教学资源中挑选出适合组织合作学习活动的内容,如,历史人物或事件的背景知识、图片资料、国家地图等。其次,聊天室是教师用来组织合作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口语能力的有利工具。除上述相对容易的活动外,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也可以完成相对复杂的合作性任务,比如说,创建网页,学生通过大量阅读、理解并筛选网络上搜索来的材料,对之进行编辑,才能创建出内容充实网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达到充分的合作。
四 网络环境下合作学习英语的活动设计样例
在网络环境下设计合作学习英语的活动,教师应事先明确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以下提供几个样例,教师在具体实施中可对之灵活变通。例1:电子邮件任务(E-maiLassignment),全班被划分成若干小组,小组内部各成员之间借助电子邮件交换意见、讨论问题。例如老师用E-mail给每个小组成员一个故事的不同片段,其中存在10处错误。任务是要求学生找出并改正这10处错误,然后将其他组员修改后发送过来的片段排列组合成完整的故事这种活动结合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即所有的成员需先完成各自负责的那部分后才能回到小组分享信息,经小组讨论后达成一致意见,再将最终的结果用E-mail发到老师的邮箱。教师检查各小组最后的“成品’后给予反馈。
例2:电子论坛(Electronicforum)电子论坛是学生发表意见的理想场所。硬件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在校园网上建立英语电子论坛,让老师、学生都能在电子论坛上白由地留言。
例3:创建网页(Webpagecreating)。由于每个小组成员的工作最终是借助计算机知识,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所以学生的成就感很强,学习效果也最好。例如,教师在教完课文后,要求学生制作关于AbrahamLincoln的网页。在制作之前,学生得花至少两天时间上网搜集相关的背景资料,阅读大量的文章,做好网页内容的准备工作。接下来的几天,组长分配适合组员的任务,如,擅长写作的写关于林肯总统的故事评论或影评,打字速度快的负责输入和编辑文字材料;喜欢画画的设计个性化的网页版面。制作的最后阶段则由组长负责审稿、校对、修改网页直至满意为止。
需要强调的是,老师在课堂内可能很好地监控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而到课外,合作性的小组活动在教师完全放手的情况下,可能只有部分学生参与的活动,其他的小组成员可能不参与。再者,教师应事先向学生交待清楚活动目的、任务、和评价的方式,在进行过程中要求学生不定期地介绍自己在小组任务中的进展和收获。此外,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是形成性评价合作学习活动效果的恰当方式,它既注重学习过程也不忽略学习的最终效果,更重要的是,学生从中可以体会到学习过程的快乐且留下自身成长的痕迹。
五 结论
网络教学和合作学习是当今国内外外语教学的两大焦点,将两者融合在一起是外语教师日常教学中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网络环境下英语合作学习的模式为语言学习提供便利的外部环境,使学习者有同等的机会共同学习,达到“在合作中学习交流、在交流中学习合作”的双重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