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个环节少一堵墙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meands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作文教学提倡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读写训练已经成为作文教学的共识。很多教师都这样想,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效果体现。读与写相辅相成,读写结合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因此,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加强读写练习,也成为大多数作文教学的固有认识。读写结合非常有必要,也符合教学规律,但对小学生来说,只靠读来提升写作水平,还存在一些困难,因为读与写很难有机融合,自然就不能发生“化学反应”。因此,不妨在读与写之间加上一个教学环节——“思”,让“思”成为连接读与写的纽带,这样读与写才能有效结合。
  一、读而不思,读写就是隔岸观火
  指导学生阅读文本,这是我们语文课堂的主要教学任务。教材上的课文都是典范作品,阅读价值极高,教师对这些文本的解读可谓细致入微,学生对这些文本内容甚至可以倒背如流。但学生的写作水平并没有因为文本学习获得太多的提升,写出的作文言之无物,没有巧妙立意,没有精美语句,也没有点题。那么多典范作品没有给学生作文带来显著的影响,这说明什么问题呢?只能说学生读也读了,写也写了,可写与读依然是水火,读写最终沦为隔岸观火。读写不能和谐统一,这当然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究其原因,就是学生在阅读时,并没有真正对文本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
  第十册“习作四”要求学生学习习作《龟山汉墓参观记》后,写一篇游记。应该说,写这篇作文并不难,因为有范文参照,很多学生也都有游览的经历。可事实上,情况并不像我预想的那样顺利。为了让学生有一个认知的过程,我特意给学生很多提示: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先后顺序要理清,主次内容要分清。可学生在具体写作时,大多数还是记流水账,根本就没有主次之分,也没有立意、点题意识,语言非常干瘪。
  为了弄清原委,我特意找几个学生座谈。我说范文写得这样好,你们为什么不学习呢?大家都直摇头,表示不知道怎么学。有的更是持怀疑态度:“我们怎么能跟人家比啊?”我不禁愕然,原来学生根本就没有将读与写联系起来。
  二、写而不思,读写分道扬镳
  小学作文课,教师会给学生一些写作要求,也会给学生提供范文,提醒学生要注意读范文,学习范文中的写法,但学生在通常情况下是不会有太多表现的。并不是学生不想表现,而是学生根本就找不到表现的机会。教师布置完写作题目,学生马上就动手写作,结果还用说吗?试想一下,大作家要写点东西都需要有个构思的过程,何况这些小学生呢?没有充分地思考,写作思路自然模糊,信马由缰地写,当然“驴唇不对马嘴”。有些教师会让学生列提纲,可效果并不明显。其实,问题还是出在“思”上面,学生大多没有明晰的思考方向,教师如果不能有效启动导航仪,学生就会成为无头的苍蝇,动笔时依然心中无数,那些阅读过的经典,怎么也不能融进字里行间。
  语文第十册“习作六”,要求学生写一个人,要写出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等特点。为了让学生有直观的印象,我决定自己当一回模特。学生听说要写老师,很感兴趣。我开始在上面表演,学生很认真地观察我。我找两个学生说说怎么写,结果他们只想写我刚才的表演。我提示道:老师就没有其他表现吗?写一个人的品质,难道只能用一个动作或一句话吗?学生恍然大悟,开始回想构思。由此可见,读而不思,读写难以融合;写而不思,同样没有好效果。
  三、读写结合,读写就是水乳交融
  所谓“读写结合”,就是要在读的时候,想想自己为什么要读,读什么,这些文本有什么值得记忆的,又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像这些问题,大多数教师会觉得行不通,认为小学生思想浅薄,根本就没有这个思考能力。其实不然,让学生思考文本,并不是一定要其获得多少理性的认识,而是要养成一种思考的习惯,只有让学生学会思考,才是交给学生一把通向成功大门的金钥匙。在写作之前,学生对写作任务进行分析思考,从什么地方入手,向何处发展,参照什么原型,准备告诉读者什么。说白了,就是让学生要有构思的意识,未必要写在纸上,但一定有这个思考的环节,这样才能让学生眼中有文本,笔下出文字。
  第十册“习作七”要求学生学习例文发挥想象,针对皓洁的月色写一个仙境,或者是一个故事。为了引发学生更多的思考,我专门为学生准备了两个视频:一个是嫦娥的故事,一个是神九登月的经历。然后,我让学生讲关于月亮的故事,最后让学生构思一下,把写作思路讲给同桌听,进行交流。由于做了很多思考的准备,学生表现良好,写出来的东西很有感觉,虽然有些地方还很幼稚,但能够把传说故事融进自己的文字中。有一个学生居然以神九自喻,和嫦娥月中相会。这说明读、思、写的契合度提升了。
  读写练习作文教学法,已经被提出数十年。在具体教学时,如何将这二者融合到一起,不仅反映教师对读写教学的深度理解,还考验了教师的教学能力。读与写是两个层面上的内容,这中间的落差很大,找到一个联系的渠道,架起相通相连的桥梁,读与写这两个元素就会发生剧烈碰撞,激发出耀眼的光芒。而促使其核变的就是“思”,增加一个教学环节,就少了一堵墙。如何把这个环节做到精致,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
  (责编 莫彩凤)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第一学段的口语交际教学目标有六个,涉及听话、说话、口语交际三个方面,还包括听说的内容与形式、交际方式与要求,同时对听说、交际的情感与态度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如能认真听,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心等,意在让学生初步学会倾听、讲述、交流。这一学段的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主要体现了口语交际起始阶段的基础性,听说、交际训练内容的综合性及目标指向的多维性。教师该如何紧扣第
《揠苗助长》是一则内容通俗易懂、故事情节简明有趣,但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  【实施过程】  一、查字典引入新课  1.教师板书“寓”,让学生在字典中查到这个字,并记住自己用什么方法去查。  2.指名两个学生来说自己怎样查到“寓”字:一个是用音序查字法,一个是用部首查字法。  3.借助字典拼音认读生字,并理解新词的意思。  4.导入:今天,我们学习《寓言两则》,看看课文讲了什么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道
叶圣陶曾经说过:“阅读教学总得读。”张天若先生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可见,在语文教学中,读是多么的重要!  当下,我们一直在追求课改,强调打造高效课堂。那么在语文教学中,究竟我们还要不要“读”,如何“读”呢?“读”会不会影响课堂的高效呢?其实,叶圣陶老先生早就说过:“教师教语文,无非是引导学生练习看书作文的本领,须反复玩味课文,由字句章节而通观全篇。作者的思路、文章的
当下,对实施新课程以来的一些状态都有再思考的必要,其中之一就是语文课堂的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就是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对自己的教学得失进行思考、分析、总结,最好形成一个文本留存,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扬长避短,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笔者经历了新课程实施前后的诸阶段,对于语文课堂教学反思的话题有一些自己的思考。  一、于课堂失败处切入,是一种反思常态  课堂的再思考是基于已经完成的状态的。每一节课都会存在精彩之
生命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健全人格的公民的迫切需要。新课标对语文的基本性质定义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是文化的载体,记录着一个民族生命发展的历程,自古至今,奔腾不息,没有一个波澜不是生命的跃动;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而生活是生命的轨迹,语文就在生活中与每个人的生命相随左右,陪伴终生。”因此,语文作为人文学科,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教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了解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悟出言中之意,学会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3.品词析句,读写结合,有效提高学生读写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可爱的朋友。它是——(生答)小葫芦。(课件:葫芦动画跳出)  2.同学们,今天有许多可爱的“葫芦娃”来到了我们的课堂,想把它
《半截蜡烛》是苏教版国标本教材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文章故事扣人心弦,描写了发生在二战时伯诺德夫人一家与敌人周旋的故事。文章通过生动的描写,歌颂了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表现出来的机智、勇敢。如何让学生在短短的40分钟时间内,较全面地解读这篇长文,把握人物的性格,感悟人物的优秀品质,是我要认真考虑的。为此,笔者采用导演说戏、演员演戏、集体评戏的模式,进行了课堂教学实践。这种鲜活的教学方式,突破长文
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体现了体裁的多样性,其中说明文占据了一定比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在说明文的教学中,既要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领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又要使学生习得语文学习的思想、方法,习得语文学习的能力、习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针对此类课文,应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来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呢?  一、关注语
[摘 要]课堂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意外,对教师来说,控制课堂,巧妙化解意外,才能牢牢地将学生的注意力把握住。而控制课堂需要认识教学内容的特征、学生的年龄特点,尊重课堂教学规律。  [关键词]教学内容 教学规律 年龄特点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1-090  教学案例  这是一节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认一认”的识字教学研讨课,
哲理古诗深沉浑厚、含蓄隽永,言近而旨远,它洞悉着世事的奥妙,阐释了人生的哲理,让人们在审美鉴赏的过程中获得了理性的启迪,在冷静的思辨中, 体悟出人生的真谛, 感知到世界的规律。然而,古诗本身就具有意象的朦胧、模糊、多解与象征等特征,哲理古诗更有其深刻的哲理韵味,这些无疑加大了学生理解哲理古诗的难度。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关注学生,给他们指出一条终南捷径, 帮助他们去阅读、理解、鉴赏哲理古诗, 使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