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替代不了思考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ww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2018年4月《亚马逊中国全民阅读报告》,虽然中国人愿意为内容付费,但“80后”“90后”“00后”中,只有32%的人每天阅读超过1小时。
  这不仅是中国人的阅读现状。2018年2月,日本共同社的调查数据表明,53%的日本大学生一天的读书时间为零。
  一方面,年轻一代有远离书籍的趋势,另一方面,他们日益依赖社交媒体。
  2018年脸书的活跃用户已经达到22亿。前不久,美国网友开展了一场脸书使用权的拍卖活动:给多少钱,你才愿意放弃使用脸书?
  结果显示,一年至少1000美元。
  今天的阅读充满技术新气象,也产生了新问题。如何跳出技术的藩篱,而悠游其上?

个人定制的“过滤气泡”,不是全世界


  2010年,美国自由党派人士、作家伊莱·帕里泽突然发现,自己再也无法像从前一样,在脸书上偶尔浏览保守党派人士的文章了。他猜想,谷歌也会如此吗?于是他请朋友搜索“埃及”,结果发现搜索截屏大不一样。有人搜到的是埃及正在发生的各种抗议的报道,而有人只搜到了金字塔。帕里泽确认,这是某种推荐算法导致的。因为脸书判断他更倾向于阅读自由党的内容,于是帮他自动屏蔽保守党的信息;谷歌也在帮人类做出判断,让每个人留在算法选择的视野之中。
  于是,帕里泽用“过滤气泡”来定义这一现象,“社交媒体会像一个气泡一样将受众包裹其中,通过算法和推送塑造受众所处的传播生态”,问题是“你不能决定什么信息可以通过气泡……而我们需要新想法,需要去认识新面孔和不同的视角”。
  在搜索引擎的过滤气泡里,规则更简单、更商业。
  人们待在被各种算法过滤的“泡泡”里,浏览被技术过滤过的单一世界,以为这就是全部。
  “过滤气泡”虽然是计算机技术浪潮的产物,但事实上,当哈佛大学桑斯坦教授2006年在其著作《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中提出“信息茧房”的概念时,“算法推送”尚未流行。这一现象的始作俑者是公众心理——人性的弱点导致我们只愿停留在自己选择的悦己领域,久而久之,就会将自身束缚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
  在信息洪流的不断冲击下,人会不自觉地变成作茧自缚的蚕,而技术纵容并放大了人类原有的缺陷。

工具没有价值观,使用工具的人才有


  从大数据算法的运行逻辑来看,“信息茧房”和“过滤气泡”在互联网时代是无法避免的。
  快手创始人宿华在乌镇接受采访时,承认这是第一代推荐系统的常见问题,而他们正在改变——IT工程师要将道德责任输入他们所写的算法代码。
  他提了个问题:真实世界中,人会怎么探索世界?其中有个重要因素,就是隨机性会带来各种可能性。
  这个软件工程师出身的管理者说:“人工智能的算法就像木匠的斧头,本质上只是一个工具,我们要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算法,更好地利用算法的特性解决社会问题,突破这个‘信息茧房’。”
  工具没有价值观,使用工具的人才有。
  这种社交媒体的开放性探索,让人想起微信读书的“笔记”功能。
  我的“书架”上有本刘慈欣的《镜子》,其中主人公发明了超弦计算机,能模拟出当下宇宙的模型,通晓前世今生,但这样会导致世界完全透明,任何人毫无隐私可言。我于是随手写了条笔记:“现实中还没有镜像,灵魂就是我们心灵密室的镜像,只是有人从不曾打开灵魂照一照。”
  网友纷纷留言。
  有人说:“这项技术还是毁灭的好!人迟早都会犯错,拥有的力量越大,犯错后的毁灭性就越大!”有人反对:“为什么大城市能吸引年轻人?是高房价和拥挤的交通吗?不是,是渴望公平的机会。镜像会催生另一种文明,我相信以人类的进化能力,不会让黑暗横行。”
  这也是技术带给我们的空间跃迁和时间便捷——很多人原本待在自己的床上阅读,现在则和“我”一道,这也帮助“我”在异次元空间探索不同的世界。

不要让机器代替你思考


  技术本无罪。白岩松强调:“我不是谴责技术和机器,而是提醒人,没有警觉就会日益沉迷;在技术对自己形成控制之前,要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归根结底人才是决定性因素,我们需要先保持警觉,然后提升,而不是关掉电源。”
  他希望年轻人把读书培养成一生的习惯和最好的生活方式。
  确实,我们最大的阅读障碍并不是来自“茧房”“气泡”,而是懒惰。让技术代替自己思考,甘愿时间被分割,同时在碎片化的信息里,削弱自己的判断力和思考力。
  在被挤压的时间和膨胀的知识焦虑里,年轻人常常觉得一切要快,志向远大地许下愿望:一年要读一两百本书。
  于是,各种“速读”法开始畅销,各种学习App也应运而生:20分钟内让你读完一套经典丛书,讲得还头头是道。但是,“速食”多了,人的思维会趋于扁平化,不再接受稍显复杂的理论,不愿花费时间真正去读一本书,思维会变得苍白浅薄。在知乎上有一个很热的话题:“我读了很多遍的书,没过几年就忘了,那读书还有什么用呢?”
  有一个回答是:“读过的书,就像我们每天吃过的饭,都会变成血肉和筋骨。”
  “当我说到山,意思是指让你被荆棘刺伤过,从悬崖跌落过,搬动石头流过汗,采过上面的花,最后在山顶迎着狂风呼吸过的山。”周国平如是说。
  当我们说到书呢?不是别人口中咀嚼过的渣子,不是人云亦云地说上几句重点,而是我们亲自在字里行间找寻过的高贵灵魂,内心被唤醒的热情,在怀疑里确认的理想主义;是在黑暗里燃烧的火焰,无人时刻的会心一笑,或者深夜掩卷后流下的眼泪。
  书中不一定有“颜如玉”或者“黄金屋”,但是何必功利地读书?享受读书的乐趣,好书会变成铠甲,保护我们,让我们不至于被愚昧反噬。
  书读得多了,你会建立自己的经典书单,建立村上春树所言的“灵魂的地下室”,一个人的光芒,也能丰富、充盈天地。那才是,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美,用自己的大脑去创造美。
  (元 则摘自《中国青年》2019年第8期,本刊节选,黎 青图)
其他文献
童年时期的莫扎特/佚名/布面油画  6岁那年,你在做什么?缠着大人问十万个为什么?为了一个冰激凌倒地打滚耍赖?在公园的哈哈镜前对着自己的怪模样哈哈大笑?  当我们的人生还未“预备起”时,6岁的沃尔夫冈·阿玛迪乌斯·莫扎特,在一个大雪天的凌晨,和姐姐一起裹在一条大羊毛毯子里被抱上马车,开始了四处卖艺的辉煌童年,也开始了奔波劳碌漂泊的一生。那是1762年的寒冬。  莫扎特这段最好的时光,后来留在大文豪
期刊
我对你们说过:我曾倾听大海  向我朗诵它的诗篇;我曾倾听  海贝里面沉睡的摇铃。  我对你们说过:我曾歌唱  在魔鬼的婚礼上,在神话的宴席上。  我对你们说过:我曾见到  一个精灵,一所殿堂  在历史的烟雨里,在距离的燃烧中。  因为我航行在自己的双眼里  我对你们说过:一切都在我的眼底,  從旅程的第一步起。  (夕梦若林摘自译林出版社《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一书)景物〔/ 意〕乔治·莫兰迪/油画
期刊
有一句话叫“故孔、墨之后,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取舍相反不同,而皆自谓真孔、墨”。  就是说,孔子和墨子之后,儒家分成八个派别,墨家分成三个派别,主张各不相同,但都说自己是正宗的。  为什么呢?法学家刘晗老师有一个解释。他说,孔子生前其实做了一件事,就是把有些事情模糊处理。  比如他老人家说“仁”,各种人都可以聚集到这个“仁”的旗号下,但“仁”到底是什么呢?他在不同场合,对不同的人是有不同解释的。 
期刊
艺术充满了黑暗与悲伤。  这是我在毛丹青的《狂走日本》中读到的东山魁夷的话。东山是川端康成的好友,他说他和川端的不同,在于他把黑暗与悲伤埋藏到心底,而川端把它们展示给别人。  法国作家安德烈·马尔罗在其著名的《反回忆录》中反复强调:看人,要看他隐瞒的部分,看他即兴表现出来的那一部分。他说:“从本质上讲,人是他自己所掩饰的东西。了解一个人,在今天看来主要是了解他身上非理性的东西、他自己控制不了的东西
期刊
18世纪的英国学者塞缪尔·约翰逊出身贫苦,但经过不懈努力,终成一代文豪。他编过英语词典,写过《诗人传》,研究过莎士比亚戏剧。他记性特别好,很喜欢读书。他说:“一个年轻人一天应该阅读五小时,这样他会获得大量的知识。”  对一般人来说,很难做到每天阅读五小时。但约翰逊关于读书的其他观点适用面更广。他说阅读要从兴趣出发,不必强求,“一个人要提高一般修养,读书应随兴而至,一时想读什么就读什么。若要学习某一
期刊
上海忽然下起雪來,许多城市也都有降雪,除了北京。  冷归冷,北京这几天依然干干净净、天色微灰,像笼罩着一层薄纱,人在纱布下起居坐卧。上海的朋友调侃道:“东南西北都在瞒着北京下雪,北京人太没面子了。”  前两周到过上海,那阵子无雪,但刚降温,正适合跟朋友们碰面聚餐——何况是出席詹宏志先生花了四天时间准备的“宣一宴”。  詹宏志的太太王宣一,是小说家,亦是美食家,三年前不幸在意大利某小城的火车站旁因心
期刊
英特尔公司的安迪·格鲁夫以“硅谷有名的偏执狂”“乔布斯的偶像”之称被世人膜拜,但在半个世纪前,他还是个刚毕业五年的“愣头青”。当时,他离开仙童半导体公司,加入英特尔。两年后,英特尔就遇到了麻烦:因核心产品存储器合格率低,在仓库中积压成山。与此同时,一种全新的、可能会带来革命性变革的技术出现了——微处理器。  那时,英特尔面临两个选择,要么全力拯救存储器业务,要么孤注一掷开拓微处理器业务。但英特尔选
期刊
在一个实心正方体的6个面上,写有6个连续的自然数。从某个方向看,看到的面上的整数是6,7,8。另外,从某3个方向上看,看到的3个面上的整数之和分别为16,17,23。那么,6,7,8这3个面的对面的整数分别是( )  A.5,9,4 B.4,9,5  C.10,11,9 D.5,4,9  E.3,5,4  (答案见下期)  智趣  2019年第6期智趣答案:  一、答案:A  解析:(如下图)
期刊
去年夏天,我是在卡德纳比亚度过的。  这是科莫湖畔的一座小城,隐藏在白色的别墅和苍翠的森林之中,极为迷人。即便是在那些比较热闹的日子里,这座小城依然宁静平和。旅馆里空荡荡的,只有零零星星的客人。每天早上看见有人还坚定不移地待在这里,我就惊讶不已。  最使我诧异的乃是一位上了年纪的先生,他非常高雅,很有教养。从外表上看,他介于举止得体的英国政治家和巴黎的花花公子之间。他从不参加任何水上运动,整日注视
期刊
画完《一条线的故事》,我悟得这么一个道理:大凡艺术作品,比如一首诗、一支歌、一篇文学作品,当然也有画,其中都是有秘结的。秘结包括了回忆、思念、向往,或者愤恨和哀怨。我们读李商隐的诗,读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之所以觉得好,是因为它勾起了我们自己的情事。但是,李商隐的这首诗绝不是为我们写的,古人也不会像现在的作家,为写作而写作。他一定是给具体的人写的,背后一定有一个凄美的故事,遗憾的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