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这几年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新的教学理念、现代化的教学环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意识等都在渗透进入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要告别传统的灌输知识教学模式,不断自我突破创新,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积极转变自身课堂内外的教师角色。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语文;角色转变
一、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的教育。”他的话体现了自我教育的重要性。在这样一个纷繁杂乱的世界里,能够懂得自我管理并能够做到自我约束是一门艺术,这对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语文知识博大精深,语文包括的范围很广,语文可以是经典不朽的唐诗宋词,语文也可以是浪漫传情的现代散文,语文还可以是平时生活中人与人的语言沟通艺术,最近中央台热播的《朗读者》和《中国诗词大会》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这就是语文的魅力。作为就语文教师,首先给学生的印象就应该是:我们的语文老师是多才多艺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之余多给自己充充电,多接触一些新鲜事物,比如在讲解古诗里的琴瑟笙簫的时候,可以讲解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中国风,这样不仅让语文课堂充满趣味性,还可以拉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如方文山的歌词就很有古诗韵味,经典的《东风破》:一盏离愁,孤灯伫立在窗口,我在门后,假装你人还没走,旧地如重游,月圆更寂寞.....就是根据苏轼的古诗改编的,与时俱进的教学观念是新课程的趋势所在。
此外在讲到古诗词的时候,教师要开动脑筋,多组织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内外活动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水调歌头》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配乐朗诵,在音乐背景下采取齐读、个人读、教师读学生欣赏等多样化的方式,让学生体会诗词的妙意。教学中还可以组织一些知识抢答,成语接龙,诗词上句接下句,歇后语搜集令,成语典故手抄报等都是不错的知识扩充方式。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养成搜集整理的良好习惯,受益终身。
二、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积极应用
多媒体教学可以让语文教学空间的得到无限拓展,贯穿落实“大语文教学观”,打破传统语文课堂的封闭围墙,把语文教育带入了一个无限广阔而又全新的领域。
1.超越文本,创设情境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手段,我们可以把两者结合起来,集多媒体的光、形、色于一体创设情境,带有冲击色彩的画面、好听的音乐、多姿多彩的内容将学生们带入一个声情并茂的意境,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培养感悟能力。多媒体教学还可以把抽象的事物变得直观具体,超越文本、超越时空,使书本上的知识“活”起来。教学《皇帝的新装》这节课时我没有采取讲课的方式,而是让学生们小组为单位创作剧本,然后再分组给大家表演,课后再把表演心得记录下来,教师这位“导演”在这堂课中既欣赏了大家的表演,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还非常高。
2.解决疑惑,提高教学效果
在多媒体教学前,可以先让学生自己预习一下新知识,让他们自己查阅资料,这也是一个自我学习的阶段,因为语文涉及的范围很广,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网络可以带给我们意外的收获,比如一些文章里作者的作者简介、各国名人、历史事件等知识性语言材料,网络可以提供给我们素材资源。
3.形象直观,解决难点
荀子说过:“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闻见是很重要的教学方法。语文知识中一些抽象的东西可以借助多媒体抽象变具体,比如在讲解《孔乙已》的时候,可以用连续的几张图片去展示孔乙己断腿前与断腿后的形象,通过一种视觉对比,视觉冲击,形成强烈反差,更好的理解课文之外的知识。
三、语文教学中多渗透德育教育
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要大力去宣扬真、善、美的教育,语文教学要让学生们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美,感受到伟人背后的光辉形象,感受到祖国山河美景的磅礴气派,品读古诗绝句悟出人生真谛。
1.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在学生阶段,都会拿自己的老师作为自己崇拜的偶像,现在我们成为了教师,更应该担起言传身教的重任。做为初中语文老师,不止授课,言谈举止都会对身边的学生产生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多给自己充充电,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多阅读一些名著,心理方面的书籍,从语文名著里学习前辈的育人思想和高尚品德,只有先把我們自己塑造好,才能间接的去影响学生,发挥榜样的示范、熏陶作用,让身边的学生们“亲其师,信其道”。
2.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涵
中国语言博大精深,语文本身也是一门艺术。上面我提及的中央电视台的《朗读者》和《中国诗词大会》就是传播中国语言文化美的一个重要典范。语言文化的美还体现在行文之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些都是多么美好经典的诗句啊,我们在教授课文时候,一定要把这篇文章作者所表达的思想生动细致的传授给学生们,然他们感受到其中的语言美,体会到文本精华,陶冶高尚道德情操。除了古文,现代文中也有很多好的德育素材的文章,《背影》被誉为天地间一等一至情文学,初中阶段的学生家长来来回回不知道要送他们多少次,对这篇文章他们会更有感觉,每每读到潸然泪下。
四、加强语文阅读教学
语文做为一门语言类学科,阅读教学尤为重要,首先阅读可以让学生们静下心来慢慢体味感悟作者的内心世界,实现与文字和作者的深度对话。其次阅读可以加强学生们的语感,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平时的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我们教师要教育引导学生们养成良好的终身阅读习惯。通过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教学,鼓励学生积极阅读。
此外,我们的课堂一味儿给学生灌输知识而不让他们灵活运用,那样学生学得的知识就只会流于表面,扎而不实,失去了生活中鲜活问题情境滋养的语文教学就如同温室的花朵,经不起风吹更见不得雨打。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开展课堂学习之外,还可以组织一些比赛,就像《中国诗词大会》里的飞花令一样,通过“比一比”“学一学”等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游戏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测。游戏开展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自己找出的错误不仅记得牢,而且更正的过程交给他们自己比教师的讲解更有效,因此我会定期总结学生们的失误点来重复这个游戏,效果非常好。
总之,新课程的实施为我们提供了崭新的平台,我们语文教师都应抓住这一机遇,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积极地转变自身角色。
参考文献:
[1]张云荣.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J].中国校外教育.
[2]殷晓静,文进荣.教师职业认同与教师教育[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01)
[3]黄艳,刘中凯.语文教师的角色转变[J]. 浙江体育科学,2014(04)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语文;角色转变
一、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的教育。”他的话体现了自我教育的重要性。在这样一个纷繁杂乱的世界里,能够懂得自我管理并能够做到自我约束是一门艺术,这对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语文知识博大精深,语文包括的范围很广,语文可以是经典不朽的唐诗宋词,语文也可以是浪漫传情的现代散文,语文还可以是平时生活中人与人的语言沟通艺术,最近中央台热播的《朗读者》和《中国诗词大会》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这就是语文的魅力。作为就语文教师,首先给学生的印象就应该是:我们的语文老师是多才多艺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之余多给自己充充电,多接触一些新鲜事物,比如在讲解古诗里的琴瑟笙簫的时候,可以讲解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中国风,这样不仅让语文课堂充满趣味性,还可以拉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如方文山的歌词就很有古诗韵味,经典的《东风破》:一盏离愁,孤灯伫立在窗口,我在门后,假装你人还没走,旧地如重游,月圆更寂寞.....就是根据苏轼的古诗改编的,与时俱进的教学观念是新课程的趋势所在。
此外在讲到古诗词的时候,教师要开动脑筋,多组织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内外活动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水调歌头》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配乐朗诵,在音乐背景下采取齐读、个人读、教师读学生欣赏等多样化的方式,让学生体会诗词的妙意。教学中还可以组织一些知识抢答,成语接龙,诗词上句接下句,歇后语搜集令,成语典故手抄报等都是不错的知识扩充方式。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养成搜集整理的良好习惯,受益终身。
二、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积极应用
多媒体教学可以让语文教学空间的得到无限拓展,贯穿落实“大语文教学观”,打破传统语文课堂的封闭围墙,把语文教育带入了一个无限广阔而又全新的领域。
1.超越文本,创设情境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手段,我们可以把两者结合起来,集多媒体的光、形、色于一体创设情境,带有冲击色彩的画面、好听的音乐、多姿多彩的内容将学生们带入一个声情并茂的意境,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培养感悟能力。多媒体教学还可以把抽象的事物变得直观具体,超越文本、超越时空,使书本上的知识“活”起来。教学《皇帝的新装》这节课时我没有采取讲课的方式,而是让学生们小组为单位创作剧本,然后再分组给大家表演,课后再把表演心得记录下来,教师这位“导演”在这堂课中既欣赏了大家的表演,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还非常高。
2.解决疑惑,提高教学效果
在多媒体教学前,可以先让学生自己预习一下新知识,让他们自己查阅资料,这也是一个自我学习的阶段,因为语文涉及的范围很广,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网络可以带给我们意外的收获,比如一些文章里作者的作者简介、各国名人、历史事件等知识性语言材料,网络可以提供给我们素材资源。
3.形象直观,解决难点
荀子说过:“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闻见是很重要的教学方法。语文知识中一些抽象的东西可以借助多媒体抽象变具体,比如在讲解《孔乙已》的时候,可以用连续的几张图片去展示孔乙己断腿前与断腿后的形象,通过一种视觉对比,视觉冲击,形成强烈反差,更好的理解课文之外的知识。
三、语文教学中多渗透德育教育
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要大力去宣扬真、善、美的教育,语文教学要让学生们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美,感受到伟人背后的光辉形象,感受到祖国山河美景的磅礴气派,品读古诗绝句悟出人生真谛。
1.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在学生阶段,都会拿自己的老师作为自己崇拜的偶像,现在我们成为了教师,更应该担起言传身教的重任。做为初中语文老师,不止授课,言谈举止都会对身边的学生产生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多给自己充充电,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多阅读一些名著,心理方面的书籍,从语文名著里学习前辈的育人思想和高尚品德,只有先把我們自己塑造好,才能间接的去影响学生,发挥榜样的示范、熏陶作用,让身边的学生们“亲其师,信其道”。
2.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涵
中国语言博大精深,语文本身也是一门艺术。上面我提及的中央电视台的《朗读者》和《中国诗词大会》就是传播中国语言文化美的一个重要典范。语言文化的美还体现在行文之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些都是多么美好经典的诗句啊,我们在教授课文时候,一定要把这篇文章作者所表达的思想生动细致的传授给学生们,然他们感受到其中的语言美,体会到文本精华,陶冶高尚道德情操。除了古文,现代文中也有很多好的德育素材的文章,《背影》被誉为天地间一等一至情文学,初中阶段的学生家长来来回回不知道要送他们多少次,对这篇文章他们会更有感觉,每每读到潸然泪下。
四、加强语文阅读教学
语文做为一门语言类学科,阅读教学尤为重要,首先阅读可以让学生们静下心来慢慢体味感悟作者的内心世界,实现与文字和作者的深度对话。其次阅读可以加强学生们的语感,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平时的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我们教师要教育引导学生们养成良好的终身阅读习惯。通过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教学,鼓励学生积极阅读。
此外,我们的课堂一味儿给学生灌输知识而不让他们灵活运用,那样学生学得的知识就只会流于表面,扎而不实,失去了生活中鲜活问题情境滋养的语文教学就如同温室的花朵,经不起风吹更见不得雨打。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开展课堂学习之外,还可以组织一些比赛,就像《中国诗词大会》里的飞花令一样,通过“比一比”“学一学”等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游戏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测。游戏开展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自己找出的错误不仅记得牢,而且更正的过程交给他们自己比教师的讲解更有效,因此我会定期总结学生们的失误点来重复这个游戏,效果非常好。
总之,新课程的实施为我们提供了崭新的平台,我们语文教师都应抓住这一机遇,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积极地转变自身角色。
参考文献:
[1]张云荣.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J].中国校外教育.
[2]殷晓静,文进荣.教师职业认同与教师教育[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01)
[3]黄艳,刘中凯.语文教师的角色转变[J]. 浙江体育科学,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