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作业成本法是企业以作业为制造(生产)费用的归集对象,通过识别、分析资源动因,计算、测量资源费用将作业成本归集到产品上去的分配方法。作业成本法由成本对象、资源、作业及作业中心和成本动因因素构成,在一系列生产过程中实现产品的进一步分配成本。
产品耗费作业,作业耗费资源。作业成本法的核心思想是作业由生产引起,成本产生由作业引起。所以产品成本核算一是对耗费资源的作业进行归集,完成作业中心、作业成本库的初步模型,然后确认资源动因,把资源费用归集于相关作业里;二是确认作业动因以及计算成本动因分配率,最后分配作业成本到有关成本标的,列出产品的成本。
二、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基本理论
1.高校教育成本内容。高校教育成本包括广义方面的以教育经济学为视角的教育成本和狭义方面以会计学为视角的教育成本。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来衡量教育成本,基于会计学成本核算的角度来管理教育成本。教育成本以会计学为视角,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校所消耗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价值形式的总和构成了教育成本。其主要包括:人员工资、行政事业费、教学业务费、修缮费、固定资产的折旧费。考虑到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现状,同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无关的支出予以删除:出租及经营性的用房;校办企业费用;离退休人员经费;后勤经费;与教学无关的附属机构的支出。
2.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方法。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方法由成本统计法、会计调整法、会计核算法和作业成本法。由于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前三者已不符合教育成本核算要求。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应用作业成本法,对高职院校培养学生所发生的耗费予以正确反映和有效控制,通过降低作业费用,提高高职教育投资的收益,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的竞争力。
3.作业成本法的核算过程。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以作业为基础计算成本,根据资源的流动过程进行分析梳理。这种间接费用分配法把成本费用归集对象视为作业,确认资源动因,把资源费用归集到作业中,再确认计量作业动因,将作业成本归集到核算对象,最终将作业成本分配到各专业中。
这种核算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将其细化进而分配到各个专业、各个学科,便于在全局上了解和把控高校内部作业流程,有利于核算与控制成本,降低非增值性作业,达到高效利用资源的效果。
三、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引入作业成本法的可行性
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应用作业成本法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我国高校教育成本只能大体上反映在“教育事业支出”,“经营事业支出”等账户上。作业成本法在高校中的实际运用锋芒毕露。高校作业成本法核算站在会计角度的视野,把学校资源归集到各个作业流程中,以局部作业范围核算整体分配是否合适,再以整体投资收益去衡量各个部门资源分配,进一步完善高校教育体制改革,为教育资产证券化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四、Z院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實际运用
本文以Z院校为例,通过Z院校2015年财务报表来分析本年度作业成本分配使用情况,进而为下年度资源分配提供分析和参考。Z院校为一所高职院校,占地面积906亩,总建筑面积23.5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85亿元,馆藏文献74.39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4832.97万元,全日制在校生达10680余人,专职教师有451人。
1.确定资源。Z院校设有人文系、工商管理系、化工系、机电工程系、建筑系。分析Z院校2015年财务报表,发现该年度发生与学生培养相关的支出分为三类,即人员经费、日常公用经费以及专属经费。
2.作业中心作业成本的归集。划分作业及作业中心:将直接服务学生培养的作业任务归为直接作业中心,其他作业统归为间接作业中心。以教学管理系统为例,其他间接作业中心:教学辅助系统、教学科研系统、学生工作系统以此类推,进而确定归集作业中心。
3.确定作业动因,计算动因分配率。作业动因的确定反映了作业被成本对象作用的方式,其成本对象消耗资源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学管理作业中心的作业动因应为约当时量进行分配计算。
4.根据动因分配率汇总教学管理系统作业中心成本费用。依据教学管理系统作业中心的汇总可以计算到每个学生的成本费用以及分析投资收益的实际状况,在此不再赘述,进而调整下年度资源分配,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院校的社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宏宇,刘晨.基于作业成本法的高校教育成本核算[J].会计之友,2014(26):102-104.
[2]肖玲芳.基于作业成本法的高校教育成本核算[J].财会通讯,2013(03):94-95.
作者简介:寇莹莹(1989—),女,汉族,河南濮阳人,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
作业成本法是企业以作业为制造(生产)费用的归集对象,通过识别、分析资源动因,计算、测量资源费用将作业成本归集到产品上去的分配方法。作业成本法由成本对象、资源、作业及作业中心和成本动因因素构成,在一系列生产过程中实现产品的进一步分配成本。
产品耗费作业,作业耗费资源。作业成本法的核心思想是作业由生产引起,成本产生由作业引起。所以产品成本核算一是对耗费资源的作业进行归集,完成作业中心、作业成本库的初步模型,然后确认资源动因,把资源费用归集于相关作业里;二是确认作业动因以及计算成本动因分配率,最后分配作业成本到有关成本标的,列出产品的成本。
二、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基本理论
1.高校教育成本内容。高校教育成本包括广义方面的以教育经济学为视角的教育成本和狭义方面以会计学为视角的教育成本。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来衡量教育成本,基于会计学成本核算的角度来管理教育成本。教育成本以会计学为视角,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校所消耗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价值形式的总和构成了教育成本。其主要包括:人员工资、行政事业费、教学业务费、修缮费、固定资产的折旧费。考虑到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现状,同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无关的支出予以删除:出租及经营性的用房;校办企业费用;离退休人员经费;后勤经费;与教学无关的附属机构的支出。
2.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方法。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方法由成本统计法、会计调整法、会计核算法和作业成本法。由于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前三者已不符合教育成本核算要求。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应用作业成本法,对高职院校培养学生所发生的耗费予以正确反映和有效控制,通过降低作业费用,提高高职教育投资的收益,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的竞争力。
3.作业成本法的核算过程。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以作业为基础计算成本,根据资源的流动过程进行分析梳理。这种间接费用分配法把成本费用归集对象视为作业,确认资源动因,把资源费用归集到作业中,再确认计量作业动因,将作业成本归集到核算对象,最终将作业成本分配到各专业中。
这种核算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将其细化进而分配到各个专业、各个学科,便于在全局上了解和把控高校内部作业流程,有利于核算与控制成本,降低非增值性作业,达到高效利用资源的效果。
三、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引入作业成本法的可行性
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应用作业成本法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我国高校教育成本只能大体上反映在“教育事业支出”,“经营事业支出”等账户上。作业成本法在高校中的实际运用锋芒毕露。高校作业成本法核算站在会计角度的视野,把学校资源归集到各个作业流程中,以局部作业范围核算整体分配是否合适,再以整体投资收益去衡量各个部门资源分配,进一步完善高校教育体制改革,为教育资产证券化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四、Z院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實际运用
本文以Z院校为例,通过Z院校2015年财务报表来分析本年度作业成本分配使用情况,进而为下年度资源分配提供分析和参考。Z院校为一所高职院校,占地面积906亩,总建筑面积23.5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85亿元,馆藏文献74.39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4832.97万元,全日制在校生达10680余人,专职教师有451人。
1.确定资源。Z院校设有人文系、工商管理系、化工系、机电工程系、建筑系。分析Z院校2015年财务报表,发现该年度发生与学生培养相关的支出分为三类,即人员经费、日常公用经费以及专属经费。
2.作业中心作业成本的归集。划分作业及作业中心:将直接服务学生培养的作业任务归为直接作业中心,其他作业统归为间接作业中心。以教学管理系统为例,其他间接作业中心:教学辅助系统、教学科研系统、学生工作系统以此类推,进而确定归集作业中心。
3.确定作业动因,计算动因分配率。作业动因的确定反映了作业被成本对象作用的方式,其成本对象消耗资源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学管理作业中心的作业动因应为约当时量进行分配计算。
4.根据动因分配率汇总教学管理系统作业中心成本费用。依据教学管理系统作业中心的汇总可以计算到每个学生的成本费用以及分析投资收益的实际状况,在此不再赘述,进而调整下年度资源分配,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院校的社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宏宇,刘晨.基于作业成本法的高校教育成本核算[J].会计之友,2014(26):102-104.
[2]肖玲芳.基于作业成本法的高校教育成本核算[J].财会通讯,2013(03):94-95.
作者简介:寇莹莹(1989—),女,汉族,河南濮阳人,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