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奶奶的大烟袋是她的命根子。无论干什么,走到哪里,烟袋必须随身带着,甚至睡觉时都要放在枕头边,闻着烟袋油特有的气味才能睡得安稳。
王奶奶的大烟袋是很讲究的,白玉的烟嘴,杆比一般的烟杆长,不太粗,是乌木做的,烟锅是上等铜做的。在农村,用长杆烟袋是身份的一个特殊标志,杆的长短有说头,杆越长资格越老,也越受人尊重。
天刚蒙蒙亮,王奶奶把烟袋在炕沿上轻轻磕打几下,住在北炕上的儿媳妇听到这声音就赶紧起来生火做饭,稍微慢点,烟锅的鼓点就开始密集起来了。王奶奶家住的是南北炕,过去人口多,房子小,东北农村就在屋里砌南北炕,一家人住在一起。等到饭菜做得差不多了,儿子下地干头遍活回来吃饭了,孙子也起来洗脸收拾书包要上学了。王奶奶这时就把烟袋摸出来,抽两口,先解解乏,提提神,然后下地,收拾屋子,帮助儿媳干些杂活。
烟袋锅,是婆婆权力和威严的象征。王奶奶平时话不多,烟袋锅是她的代言人。慢悠悠抽的时候,是高兴;汲溜汲溜一口口吐的时候,说明有意见了;等到一锅烟没抽完,拿起烟锅一把磕到鞋底上,那就是动怒的开始,怒到高峰的时候,就会用长长的烟锅一锅刨到人的头上或身上,反应慢了,脑袋就会打个大包,身上就会紫一块。逢年过节,王奶奶在家人面前,用烟袋锅当当敲几下柜边,家人们就该干啥就干啥。
王奶奶在家里当家,在村里也是德高望重。到了冬天挂锄的时候,人们开始过起了“猫冬”的日子。大姑娘小媳妇老太太叼着烟袋,拿着鞋底,织着大半的毛衣,还有的背着刚收下的小豆绿豆,让大家帮忙挑沙子小石粒。大家到了王奶奶家,一偏腿就上了炕,盘腿坐在用秫秸皮编制的炕席上,在王奶奶家的炭火盆边围一圈,把烟叶揉碎,放进烟袋锅里,坐在炕上有滋有味吧嗒吧嗒地吸着。张家长李家短,互相叙述着年景,村里的发展,说到热闹处,活像个小集市。遇到难题时,大家就叼着烟袋,把眼睛齐刷刷看向王奶奶。王奶奶并不急着表态,眯着眼睛沉浸在自己的烟雾中,好像在思考着什么,大家也不叫醒她,就那样等着,等着她的派头摆到一定的时候,众人的胃口也吊起来了。几分钟后,王奶奶才慢悠悠地说出自己的看法。话不多,但句句说到点子上。大家一琢磨,确实有道理,听得心服口服。这样的时候,屋外冰天雪地,寒风刺骨,屋内却温暖如春,坐在热炕头上,围着火盆,唠着家常,听一位有见识的老人说话,这生活多有滋有味啊。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别看王奶奶处事公正,家里家外一把手,但是儿子却对她有意见———儿子反对她抽烟。儿子不抽烟,看不惯王奶奶抽烟,说了多少次,都让王奶奶几句话给噎了回去。儿子孝顺,知道爹走得早,妈带着一帮孩子不容易。妈平时说啥是啥,从不顶嘴。就是在抽烟这件事上,儿子总不给妈好脸。
抽烟袋锅的人有个毛病,抽到一定程度,汲流一口,吐出几丈远,像鸭子蹿稀,吐的哪里都是,一不小心,就能弄到身上。那天儿子下班,刚要进门,不知谁汲流一口,冲向儿子,儿子一闪身,这一口不偏不斜正落到门边上,差点弄到儿子身上,儿子心里不痛快,带到脸上就难看了。一屋子人看儿子的脸拉了那么长,纷纷知趣下地穿鞋走了。王奶奶觉得儿子没给自己面子了,让自己下不来台了,烟袋在炕沿上敲得叮当响,儿子只当没听见。
两人冷战了一段时间,王奶奶提出让儿子搬家,儿子看着王奶奶,眼泪在眼圈里转转,不说话,转身就走。王奶奶刚强,吃软不吃硬,看儿子这样,她心里也是难受。
这天晚上,王奶奶没让儿媳妇动手,自己做了几个菜,等到饭吃得差不多的时候,王奶奶看了儿子半晌,缓缓地说:“你爸四十多岁就走了,扔下你姐弟四个。我白天种地,晚上回到家里赶紧给你们做饭,又要喂鸡喂猪,一忙就忙到半夜,哪天累得都恨不得拽着猫尾巴上炕。晚上临睡前抽锅烟,一天的乏累就去掉大半了。有时干活回来晚了,走在大山岗上,心里那个慌啊,抽上几口烟,给自己壮壮胆,也给黑乎乎的路照个亮。我上山砍柴火时,就把烟袋油抹身上,蛇和蚊子一闻这味,都跑得远远的。到了冬天,你们也知道农村冬天的夜长啊,长到人睡不着,长到五更天就起来纳鞋底、拉磨、摊煎饼,那些干不完的家务活,让心里的苦能释放一些,抽上一锅烟,什么事都不去想了,就想着早点把你们拉扯大。到了冬天闲下来了,就想宽宽乏,解解闷,村里人看得起咱家,来咱家玩,有啥不好的。是,她们抽烟,弄得屋里埋汰,可过日子,总得有个想头吧,再说了,这些人哪家没帮过咱家呢!比起人家对咱家的好处,咱们家又做啥了,抽点烟那又算个啥?大家在一起处一场,处得人心热乎了,你遇到难处时,人家才能伸手帮你。人与人之间,讲得是真心相处,真诚相待。”
讲到这里,王奶奶长长地叹了口气:“妈这一辈子,也没别的念想,就好这一口。遇到愁事想抽一口,遇到高兴的事呢也想抽几口,也戒不掉了。你们和我住在一起,你难受,我也不乐呵。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你们早晚得出去过,况且孙子也一天比一天大了,得给他个学习的地方。咱家批的房基地都放在那好几年了,妈存了一些私房钱,你自己再倒腾点,盖个新房子吧。我知道你们孝顺,你们搬出去,要是想我就常回来,离得又不远。”
儿子听了王奶奶的话,知道妈的脾气秉性,就没多说话,扑通跪下了。“妈啊,我知道您一辈子不易,我听您的话。您呢,等新房子盖起来了,就搬过去和我们一起住,愿意回到自己的房子住,我就陪你回来住。没事的时候,我常回家,家里活我和媳妇该做还是做。”说完后,儿子慢慢地爬到王奶奶面前,颤抖着手给王奶奶满满地装上一锅烟,慢慢点着,然后趴到王奶奶的膝盖上,再没说一句话。
自此,王奶奶抽烟的时间更长了。早起来吸几口,睡之前吸几口,给人当说客,参加婚礼抽几口……想老姐妹了,就装上一锅烟,溜达到老姐妹家里,一起坐在炕上,围着火盆,把烟袋锅放在火盆里点着,深深地吸一口,然后缓缓地呼出一大口烟,再彼此对看一眼,再吸一口,再看一眼,感情就在长长的烟雾里,在吧嗒着的烟嘴里,慢慢地融化了。
王奶奶的日子就在大烟袋的伴随下,过出了酸甜苦辣咸。
王奶奶的大烟袋是很讲究的,白玉的烟嘴,杆比一般的烟杆长,不太粗,是乌木做的,烟锅是上等铜做的。在农村,用长杆烟袋是身份的一个特殊标志,杆的长短有说头,杆越长资格越老,也越受人尊重。
天刚蒙蒙亮,王奶奶把烟袋在炕沿上轻轻磕打几下,住在北炕上的儿媳妇听到这声音就赶紧起来生火做饭,稍微慢点,烟锅的鼓点就开始密集起来了。王奶奶家住的是南北炕,过去人口多,房子小,东北农村就在屋里砌南北炕,一家人住在一起。等到饭菜做得差不多了,儿子下地干头遍活回来吃饭了,孙子也起来洗脸收拾书包要上学了。王奶奶这时就把烟袋摸出来,抽两口,先解解乏,提提神,然后下地,收拾屋子,帮助儿媳干些杂活。
烟袋锅,是婆婆权力和威严的象征。王奶奶平时话不多,烟袋锅是她的代言人。慢悠悠抽的时候,是高兴;汲溜汲溜一口口吐的时候,说明有意见了;等到一锅烟没抽完,拿起烟锅一把磕到鞋底上,那就是动怒的开始,怒到高峰的时候,就会用长长的烟锅一锅刨到人的头上或身上,反应慢了,脑袋就会打个大包,身上就会紫一块。逢年过节,王奶奶在家人面前,用烟袋锅当当敲几下柜边,家人们就该干啥就干啥。
王奶奶在家里当家,在村里也是德高望重。到了冬天挂锄的时候,人们开始过起了“猫冬”的日子。大姑娘小媳妇老太太叼着烟袋,拿着鞋底,织着大半的毛衣,还有的背着刚收下的小豆绿豆,让大家帮忙挑沙子小石粒。大家到了王奶奶家,一偏腿就上了炕,盘腿坐在用秫秸皮编制的炕席上,在王奶奶家的炭火盆边围一圈,把烟叶揉碎,放进烟袋锅里,坐在炕上有滋有味吧嗒吧嗒地吸着。张家长李家短,互相叙述着年景,村里的发展,说到热闹处,活像个小集市。遇到难题时,大家就叼着烟袋,把眼睛齐刷刷看向王奶奶。王奶奶并不急着表态,眯着眼睛沉浸在自己的烟雾中,好像在思考着什么,大家也不叫醒她,就那样等着,等着她的派头摆到一定的时候,众人的胃口也吊起来了。几分钟后,王奶奶才慢悠悠地说出自己的看法。话不多,但句句说到点子上。大家一琢磨,确实有道理,听得心服口服。这样的时候,屋外冰天雪地,寒风刺骨,屋内却温暖如春,坐在热炕头上,围着火盆,唠着家常,听一位有见识的老人说话,这生活多有滋有味啊。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别看王奶奶处事公正,家里家外一把手,但是儿子却对她有意见———儿子反对她抽烟。儿子不抽烟,看不惯王奶奶抽烟,说了多少次,都让王奶奶几句话给噎了回去。儿子孝顺,知道爹走得早,妈带着一帮孩子不容易。妈平时说啥是啥,从不顶嘴。就是在抽烟这件事上,儿子总不给妈好脸。
抽烟袋锅的人有个毛病,抽到一定程度,汲流一口,吐出几丈远,像鸭子蹿稀,吐的哪里都是,一不小心,就能弄到身上。那天儿子下班,刚要进门,不知谁汲流一口,冲向儿子,儿子一闪身,这一口不偏不斜正落到门边上,差点弄到儿子身上,儿子心里不痛快,带到脸上就难看了。一屋子人看儿子的脸拉了那么长,纷纷知趣下地穿鞋走了。王奶奶觉得儿子没给自己面子了,让自己下不来台了,烟袋在炕沿上敲得叮当响,儿子只当没听见。
两人冷战了一段时间,王奶奶提出让儿子搬家,儿子看着王奶奶,眼泪在眼圈里转转,不说话,转身就走。王奶奶刚强,吃软不吃硬,看儿子这样,她心里也是难受。
这天晚上,王奶奶没让儿媳妇动手,自己做了几个菜,等到饭吃得差不多的时候,王奶奶看了儿子半晌,缓缓地说:“你爸四十多岁就走了,扔下你姐弟四个。我白天种地,晚上回到家里赶紧给你们做饭,又要喂鸡喂猪,一忙就忙到半夜,哪天累得都恨不得拽着猫尾巴上炕。晚上临睡前抽锅烟,一天的乏累就去掉大半了。有时干活回来晚了,走在大山岗上,心里那个慌啊,抽上几口烟,给自己壮壮胆,也给黑乎乎的路照个亮。我上山砍柴火时,就把烟袋油抹身上,蛇和蚊子一闻这味,都跑得远远的。到了冬天,你们也知道农村冬天的夜长啊,长到人睡不着,长到五更天就起来纳鞋底、拉磨、摊煎饼,那些干不完的家务活,让心里的苦能释放一些,抽上一锅烟,什么事都不去想了,就想着早点把你们拉扯大。到了冬天闲下来了,就想宽宽乏,解解闷,村里人看得起咱家,来咱家玩,有啥不好的。是,她们抽烟,弄得屋里埋汰,可过日子,总得有个想头吧,再说了,这些人哪家没帮过咱家呢!比起人家对咱家的好处,咱们家又做啥了,抽点烟那又算个啥?大家在一起处一场,处得人心热乎了,你遇到难处时,人家才能伸手帮你。人与人之间,讲得是真心相处,真诚相待。”
讲到这里,王奶奶长长地叹了口气:“妈这一辈子,也没别的念想,就好这一口。遇到愁事想抽一口,遇到高兴的事呢也想抽几口,也戒不掉了。你们和我住在一起,你难受,我也不乐呵。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你们早晚得出去过,况且孙子也一天比一天大了,得给他个学习的地方。咱家批的房基地都放在那好几年了,妈存了一些私房钱,你自己再倒腾点,盖个新房子吧。我知道你们孝顺,你们搬出去,要是想我就常回来,离得又不远。”
儿子听了王奶奶的话,知道妈的脾气秉性,就没多说话,扑通跪下了。“妈啊,我知道您一辈子不易,我听您的话。您呢,等新房子盖起来了,就搬过去和我们一起住,愿意回到自己的房子住,我就陪你回来住。没事的时候,我常回家,家里活我和媳妇该做还是做。”说完后,儿子慢慢地爬到王奶奶面前,颤抖着手给王奶奶满满地装上一锅烟,慢慢点着,然后趴到王奶奶的膝盖上,再没说一句话。
自此,王奶奶抽烟的时间更长了。早起来吸几口,睡之前吸几口,给人当说客,参加婚礼抽几口……想老姐妹了,就装上一锅烟,溜达到老姐妹家里,一起坐在炕上,围着火盆,把烟袋锅放在火盆里点着,深深地吸一口,然后缓缓地呼出一大口烟,再彼此对看一眼,再吸一口,再看一眼,感情就在长长的烟雾里,在吧嗒着的烟嘴里,慢慢地融化了。
王奶奶的日子就在大烟袋的伴随下,过出了酸甜苦辣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