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这里首先必须申明的一点是,我不仅不反对高考作文打满分,相反,我主张作文应该打出更多的满分。无论从重视母语、提升语文学科地位的角度,还是从变革语文评判方式、激发学生创造热情与写作兴趣的角度,满分作文无疑可以起到提振人气、引领潮流的特殊作用;同时这对改变作文评判中走平稳路、打保险分的积弊也是大有好处的。我们知道,在高考作文评判中早就存在这样的潜规则:慎打满分。通常的做法是,围绕70分为圆点,以10分为半径画圆,结果是,多半的作文分数常常云集在圆点的附近。如此一来,好作文不敢高打,差作文不敢低判,作文分数虽然在理论上有70分的差距,实际上只剩下10分8分乃至缩小到3至5分的差距。这种不高不低、不冷不热的打分规则,贬抑的是作文的价值,灼伤的是学生投入的热情。当这种差距缩小到不必过于计较,甚至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作文离被冷落、贱视、抛弃也就为时不远了。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敢打满分是阅卷者对真正的好作文敢于负责任的表现,是对自己的评判抱有自信的一种证明。
不过,在这里我们想讨论的不是该不该打满分的问题,而是该对什么样的文章打满分。按说,这个问题没有多少讨论的价值,自然是上乘之作该打满分。那么上乘之作的标准又是什么呢?是语言的精致华美?是形式上的吸引眼球?是内容上的旁征博引?是表述上的汪洋恣肆?我以为都不是。真正的上乘之作应该有一种来自生活的真实,有一种出于心灵的清醇,有一种启人心智的灵动,有一种洋溢着创造色彩的个性。古语云:“文章作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作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大凡以“恰好”之文字,表其“本然”之情感,便可称“上乘之作”。
本人与语文打了25年交道,颇为关注每年的高考作文,总是心怀期待地捧读各个省市的满分作文。我真切地希望这些闪亮登场的满分作文能有让人耳目一新的喜人气象。实事求是地讲,这些满分作文中确实不乏精彩之作,像2007年的作文《差别咋就这么大呢》(全国卷Ι)就是一篇语言新鲜、构思别致的佳作,像2008年的《好奇心》(首句:为什么?两个人都长年纪了,相距不过几米的屋子,有什么必要隔几分钟就喊一下?)就是一篇贴近生活、情感真切的精品。然而也有不少满分作文并没有带给我太多的惊喜,相反,是太多的忧虑。仔细研究两三年来的满分作文,我发现同学们喜欢飘游于云端,追逐着“阳春白雪”,作品读来让人大有“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感觉。 说白了,这些满分作文严重染上了矫揉华美、言不由衷、虚空夸浮之病,既远离了生活,也远离了真诚。一句话:作文断根了!
笔者专门收集了这类作文,研究了一下它们的“满分之道”,其中还真有不少彼此相承相通的“特色”:花团锦簇,文采粲然;勾古连今,博采众长;处处点题,条理清晰。我想,把满分作文当作抽检的样本,其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无论是代表性还是可信度,都是相当高的。笔者无意于自出新论,只想罗列诸多非正常现象,以引起同行方家的深思与警觉。
标题下面,人道是:时髦莫过题记。
时下的高考作文,写题记成为颇为流行的时尚。不管有无必要,不管什么文体,也不管运用得是否准确得体,都喜欢在标题与正文之间插入一句或一段题记。水村也好,山郭也罢,到处斜矗着题记的酒旗。笔者无法精确统计高考中写题记的作文占有多大比重,但是从公布出来的那些为数不多的满分作文来推测,写有题记的作文确实占据着一个相当高的比例。笔者随手收集到如下题记——2006年,《那些永不停息的人》(浙江考生):“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生无所息。”2007年,《梦里花开》(重庆考生):“我们在过去与未来,在时光的边缘,寻找属于自己的梦。只为在梦里,听见花开的声音。”《品尝高考》(重庆考生):“品尝高考,就是在品味一段酸、甜、苦、辣的人生。”《母语如河》(湖北考生):“唐诗过后是宋词,那么国内的‘英语热’过后呢?我们是否该拾回对母语的尊重和热爱?”2008年,《擦干眼泪前行》(陕西考生):“灾难降临,我们痛苦,我们流泪;痛苦之后,让我们擦干眼泪,昂首前行。”《夜的最后一章》(陕西考生):“夜仔细想想,灯便亮了。风想吹灭灯光,却吹来了黎明。”《一起动起来》(河北考生):“地震来袭的那天,整个世界仿佛都塌了,同胞们不要害怕,全国人民一起动起来,天佑中华。”《在自然中生活》(重庆考生):“心有自然,满城风景。”《在自然中生活》(重庆考生):“人因自然而生,因自然而亡,只有天人合一才是正道。”《给父亲的情书》(福建考生):“父亲,当别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时候,谢谢您让我选择做了我自己。”《举手投足之间》(湖北考生):“我本风雅。”
因题记而夺高分,因高分而引爆题记大流行。一位满分作文得主不无自豪地介绍了满分的经验,原来她的作文就用了一组排比来作为题记,估计她就是这别出心裁的一招,吸引了阅卷老师的眼球,从而得了满分。题记并非她的创举,原来她的语文老师给她找来往年的满分作文让她学习模仿,并传授给她一个技巧:写文章前,用一个题记将作文的中心思想表达出来,整篇文章的内容就一目了然,不会偏题了。曾经的满分作文对后来的作文满分有着怎样巨大的“示范效应”,这就是一个生动的明证。
我无意于过多地指责这位老师和这位同学,以他们的能量尚不足以影响当下的文风,他们不过是这种风气的顺应者而已,在关乎一个人命运的时刻,顺应未必是发自内心的认同,也许是出于一种被逼无奈或者自我保护。我们真正要思考的是:为什么阅卷者特别钟情于题记?为什么写有题记的作文那样容易获得高分?当写题记的风气不断升温并脱离常态时,一些专家为什么不是给以降温提醒而是推波助澜、火上浇油?
平心而论,适当地运用题记确有指示或凸现文章的主旨及情感、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确可收到锦上添花、先声夺人的功效,但题记不是什么文章都可以用都必须用的。在写作散文类文体时,如所状之物、所传之情、所言之理须含蓄曲折传达出来,写作者又有读者不能了然之虞,加上题记不失为一种好办法。然而把它当成一种流行的配饰,不论时节地域,不论男女老幼,都将它一股脑儿别在了胸前,那就让人感到别扭和滑稽了。试问:我们在平时的阅读中有多少名家的作品是靠题记来吸引读者的?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又有多少文章是靠题记来凸现主旨的?如果出于展示才情和吸引眼球的目的,这种标签式的题记一定是被用在了歪道上了。
谁道诗文抛掷久,每到作文,滥引还依旧。
古代的诗文,那是前人留下的一笔财富,学习和记诵它们确能开阔人生视野,厚积文学素养,接受古诗文的熏陶,对改善言语表达、提高审美情趣也大有裨益。然而把所背诵的古诗文在高考的“大卖场”里无节制地“倾销”,在作文中肆意挥洒,那就走上了极端。为了证明此言不虚,现仅摘录一篇满分作文中的诗句。2008年《在自然中生活》(重庆考生)一文中,这位考生一口气竟引用十几处诗文名句:“城下人家水上城,酒楼红处一江明”,“是日也,天朗气清”,“迁客骚人,多会于此”,“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流韵翠绿,鱼跃鸥飞”,“悄怆幽邃,斗折蛇行”,“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梧桐夜送雨声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万点岚光横爽垲,一泓瀑布争喧尘”,“清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盘盘焉,囷囷焉,矗不知其几千万落”,“智者乐山,仁者乐水”。这还不包括以下截取和化用的句子:“如余音绕梁,辗转于此”,“览物之情,寄乎于诗”,“虹销雨霁,彩彻区明”,“农家极夫游之乐”,“苍松翠柏,亭亭如盖”,“晚雀倦飞而知还”,“碧玉妆成,丝绦垂绿”,“三径未荒,桃李犹存”,“暗香浮动”,“半露素心,朵朵凝娇羞”,“在自然中生活,汝可识之乎”,“花树载途,夹道数百步”。
短短八百多字文章,竟有近四百来字的诗文引用。殊不知真正属于考生自己的话还剩下几句?我甚至怀疑,倘不是时间和字数的限制,该考生会不会把所有的名句都拿出来“晒”一“晒”。此文与其说是一篇文章,倒不如说是诗文集锦。无论这篇作文连词缀句的功夫有多好,不管剔除了诗文之外还写了些什么,仅从这些上下几千年、纵横八万里的引用来看,诗文的引用着实有些不着边际了:居然能把王羲之的兰亭、杜牧的阿房宫、王勃的滕王阁、范仲淹的岳阳楼“一锅煮”,居然又把曹操在观沧海时、柳宗元在小石塘边、苏轼在长江边、陶潜在桃花源中、贺知章在早春的所见所闻放在“一个罐子里煎”。这哪是什么优秀之作?纯粹是诗文“杂烩”。要知道,上述种种物象无论在情还是在境,都难以兼通相融。
再仔细查考,我们发现该文与一位四川同学在网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心有花树,满城风景》何其相似乃尔。我们这里姑且不论这篇作文是否涉嫌抄袭,也姑且不论阅卷老师有没有将其发现出来,甚至也姑且不论这位同学是出于怎样的审美驱动下笔成文的,我们要追问的是:为什么这样的文章被判上了满分?为什么它能作为范文被推荐到公众的眼皮底下?如果这样的文章成了美文的典范,诗文焉有不泛滥成灾之理!
以笔者之见,阅卷者大概有一种诗文崇拜和审美定势心理,见诗则喜,遇文则醉,以为融入诗文的文章一定是好文章。其实,好文章是自己写出来的,不是从别人那里引过来的。只有当自己的言辞不足以表现和证明时才有借他人之力的必要。我们不反对引用,恰到好处的引用确有佐证之功、点化之效,但是,躺在前人诗文堆里不肯起来,那就既错且邪了。我们断然反对上述情形的滥用。如果上述现象仅仅是个特例,那也没有什么,问题是这种现象已经普遍存在于高考写作中,成为一种被推崇和效仿的做法。我们一些老师甚至把它作为写作的“真经”传授给学生,阅卷者把它当作一种文学的素养而备加礼遇,一些经历过高考的学子在尝过甜头后也不忘对学弟学妹“言传身教”。有点拨,有鼓励,有告诫,诗文的泛滥就顺理成章了。看来问题的病根不在学生,在于我们的评判首先出了毛病,由此诞生的满分作文随即又指示了错误的方向。
试问题材都几许?一串古人,满篇玄理,风行仿秋雨。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这个道理谁都明白。奇怪的是,学生的作文取材习惯性地把目光投向遥远的古代,似乎古人身上有榨不尽的油水。不管你出什么题目,他都能从古人那里搬来救兵,都能想方设法找到与作文题目之间的联系。《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这篇满分作文没有跳出“遥想”的窠臼。文章第一部分搬出一位文豪——青莲居士:“曾几何时,他‘仰天大笑出门去’,高吟‘我辈岂是蓬蒿人?’官场的尔虞我诈,世俗的谗言中伤,现实的漠然无情,冷却了他‘仗剑出川’时的一腔热血。”文章第二部分推出一名武将——楚霸王:“当虞姬横刀一抹,锋刃闪动湛蓝的光,鲜红流过雪白的颈。壮士掩面,乌骓悲鸣。你英雄的传奇曾是莫敢仰视的神话,破釜沉舟是你的万丈豪情,乌骓往来奔突,每一回合的厮杀,都使尸骨成山,流血漂橹。”2008年《在自然中生活》(重庆考生)这篇满分作文也是两个回合的“古装戏”:在“聆听自由的风”这折戏里,首先出场的是春秋时期的一位领悟了风的自由隐者——老子。在“仰望纯净的月”第二折戏里紧接着出场的是唐朝在草堂明月下寻找到人生真谛的诗圣——杜甫。同年高考,《举手投足之间》(湖北考生)这篇文章写了三幕戏,前两幕还是古人搭台唱戏,首先出场的是屈原:“汨罗江畔仿佛还弥漫着丝丝香草的气息。当年被昏君奸臣排挤的屈子在这里徘徊许久,他身配香草幽兰,这一个细小的举动,便已展现出他那份‘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心胸和风骨。”接着出场的是阮籍:“竹林七贤之首的阮籍,是魏晋时代的一道彩虹。他的风流、风度、风骨便在举手投足之间生动展现。”
看到这样的文章,从结构到语言,从选材到立意,这些各在天涯一方的学子好像同出一个师门,同受一样的点化,否则,很难理解他们竟能不约而同地写出如此文风一致的文章来。有人曾对这种文章作过一次全面“体检”,最后一概戏称作“秋雨体”文化散文。十年前,人们就发现了它的萌芽,没想到十年后它竟然能在高考中如此这般的“根深叶茂”。只是大部分考生与他们所效仿的余秋雨相比,少了几十年的生活积淀,即便写同一个人,也写不出那般境界,其结果是:“叶徒相似,而实味不同。”
我们想探讨的是,我们的学生为什么喜欢遥想过去?为什么会钟情古人?为什么集体性地去“拜访”孔子、老子、屈子,“拜访”李白、杜甫、苏轼,“拜访”李清照、王昭君?原来他们在课本里曾走过一遭,对他们的一点了解总算超过了对现实世事的认知,就像一个人与邻居素无往来,与深山中的远亲倒偶尔走动,遇着难事就难免“舍近而求远”了。看来除了少数同学出于个人趣味的驱动,多半还是由于生活视野的狭窄和素材积累的捉襟见肘所致,是不得已而为之。
如果我们的同学真的对这些历史名人有过较多的关注,对他们的身世经历有过较深的思考,从中有一点有别于他人的感悟,那倒罢了。可是他们动笔的基础其实也就是课本上的几篇文章和几首诗歌而已,最后推销出来的就难免还是一些肤浅的皮毛,最多不过是加了一个时新的语言包装的盒子。盒子里,老子还是哪个老子,东坡还是那个东坡。言辞精美的虚幻抒情,故作高深的宏大议论,终究掩饰不住内在的情理苍白和血肉干瘪,别看表面上是如何慷慨激昂,内心其实是彻底地无动于衷。何永康先生在读“秋雨体”文化散文时也读出了一份担忧:“辞藻华丽些还不要紧,怕的是华而不实,光开花不结果。”
这类文章之所以能滋长蔓延,乃至成为一道特别的“风景”,与有人在背后倡导或者说怂恿是分不开的。在历年高考满分作文中,这类文章占了不小的比重。在点评时,这类文章又博得“哲理”、“诗意”、“文采”、“大气”、“深刻”这些不薄的形容词,甚至一些专家也都认为一般的议论文或记叙文很难写好,而这种包涵哲理的文化类散文既好写,又易得分。这样的审美标准,如此的“市场需求”,要这种华丽浮躁、堆砌词藻的文化散文不大行其道反倒是一件不容易办到的事。作文教学脱离生活、漠视现实,既不重视表现真实的自我,又不倡导关心民生,“伪圣化”与“模式化”主宰着作文界,我们该是到了收拾苦果的时候了。
君不闻,满分作文二百招,千招万招数排比!
由于生活积累的匮乏,有限的材料就不得不抻面条似的拉长到800字以上。这就需要耍点文字功夫了。对此,我们的同学也玩的精熟。其窍门是,在开头和结尾来一番铺张排比,有同学介绍心得道:一番密集的“轰炸”准能把阅卷老师“镇住”。2007年《我能》(辽宁考生)一文开头写道:“雄鹰说:‘我能征服蓝天。’溪水说:‘我能汇入大海。’种子说:‘我能擎起天空。’终于,雄鹰长出翅膀,征服了广阔的蓝天;溪水纳流入海,成就了浩瀚的大海;种子破土而出,长成了参天大树,擎起了一片天空。‘我能’,是一种勇气,是一种理想,是一种信念,是一种在逆境中不服输的勇气。‘我能’如开山之斧,披荆斩棘,助人攀登。凭借‘我能’,人们绘就出一幅幅达到‘新高度’的成功画卷。”2007年《且放云帆济沧海》(河南考生)开头道:“小船升起云帆,横济沧海的航程中难免会有风吹浪打;小树初有新芽,茁壮成长中难免会遭受雨雪风霜;小溪向前奔流,一路上不只有泉水叮咚,也有险滩漩涡。”2008《举手投足之间》(湖北考生)如此开篇:“一颗飞逝的流星,可以点缀孤寂的夜空;一支燃烧的蜡烛,可以照亮黑暗的世界;一根嫩绿的细芽,可以叙说春天的美好,一片泛黄的落叶,可以预示清冷的秋意。同样,举手投足之间的一句言语,有意或无意的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短暂的表情,都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品质和修养。”2008《坚强的哲理》(四川考生)也是大同小异:“也许你只是一条涓涓细流,然而只要锲而不舍,终会拥抱大海。也许你只是一株嫩弱的幼苗,然而只要坚韧不拔,终会成为参天大树。也许你只是一只雏鹰,然而只要心存高远,跌几个跟头,终会翱翔蓝天,与白云共舞。”很多满分作文的结尾也是如法炮制。
我们的一些考生常常就是如此这般借助“先声夺人”的气势和“华丽动人”的包装来自壮声势的。三五个时鲜句子,一组俏丽的排比,究其实质不过是经过了“膨化”的东西,并没有多少分量,然而却把一些阅卷老师“砸”得晕乎乎的,他们首先自乱了评判的分寸,怕有“遗珠”之憾,所以就“出手大方”。而慷慨判分无形中就等于鼓励在写作时用乔装打扮和投人所好以赚取高分的行为。
当然,我们不必过分怪罪孩子们不好好写文章,而把太多的智商花费在了“讨巧”与“哄人”上,放在揣摩他人的心思上。不过,换一个角度讲,阅卷者到底怀着怎样的评判心思?你为什么被这些小把戏蒙过去了?如果你们集体坚持着主流价值判断,他们还能得手吗?古语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他们不过是投其所好而已。最终的满分评判只能证明那些懂一些写作知识的阅卷老师彻底放弃了价值坚守,已经向靡丽的文风低头了。
时下学生普遍不愿“好好说话”,与一些打着青春文学旗号的作品招摇过市也不无关系,一些人把阅读视野相对较窄、审美趣味还未真正建立的青少年吸引到他们的旗下,成为“粉丝”,这种怪象值得整个社会一起作群体性的反思。如今一些网民对满分也开始看不下去了,发出了真诚的呼吁:“学生作文,请多一份真诚,少一点深沉;多一些生活,少几个典故。这样,哪怕内容肤浅,却也浅得清澈见底;即便文笔稚拙,却也拙得质朴可爱。”
由此可见,高考作文乃至其中的一些满分作文不可否认地普遍存在着“脱离现实”、“辞藻华丽”、“内容虚空”的倾向。这与很多人不明白作文到底是什么,作文到底为什么,作文教学到底该做些什么有关系。作文是什么?作文应该是心灵的言说,是写作者用笔表达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是人的内在精神借助文字的个性化呈现。作文为什么?作文从写作者的角度看是为了倾吐内心、宣泄情意、申明事理,从阅读者的角度看,是为了让他们接受熏染,是面对面对话之外的另一种跨时空交流情感的方式。作文教学该做些什么?作文教学应该给学生打好语言的底子,交给必要的表现技巧,养成我手写我心的表达习惯和审美态度。总之,作文不能搞成才情的展示,它更有直面现实的担子。
何永康先生在去年高考阅卷中“打捞”了一篇面向现实的清新之作,还特意写下了题为“一篇质朴之作与一种作文导向”的按语,希望阅卷者和中学语文教师能包容并鼓励这份“来自现实生活的质朴”,这算是为质朴文风开一扇窗,是可喜之事。然而,这本是理所当然之事,却居然成为新闻,至少说明了三个问题:质朴清新的文章其实还有很多并没有“打捞”上来,更别说给予满分;“打捞”上来的这篇质朴清新的文章未必已被多数人真正认同;将真实真诚、质朴清新列为高考作文首要的评判标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何先生的“打捞”不过是偶尔的一次拯救,是对险遭埋没的优秀作文所作的重新发掘和擦拭,不可寄予厚望,真正的常态是整个阅卷者对于这类文章有自觉的认可,是这类从36分到60分的“传奇”在作文评判中绝迹。否则,这种悲剧就难免在另一些学生身上重演。
如果我们在命题时不命那种“仰望星空”这类漫步云端的题目,而多命那些“俯视人间”之类的题目;如果在阅卷中能共同抵制浮华、靡丽,拒绝作假、编抄,而不是一味俯就时下文风,敢于明断优劣,而不是一起“看走眼”;如果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既重“作文”又重“做人”,让学生的情感之根深扎在现实生活之中,相信高考的文风会为之一改。
于此,重新校正衡文标准大有必要,让真正的满分作文发挥其正面导向效应也大可期待。
[作者通联:江苏通州高级中学]
不过,在这里我们想讨论的不是该不该打满分的问题,而是该对什么样的文章打满分。按说,这个问题没有多少讨论的价值,自然是上乘之作该打满分。那么上乘之作的标准又是什么呢?是语言的精致华美?是形式上的吸引眼球?是内容上的旁征博引?是表述上的汪洋恣肆?我以为都不是。真正的上乘之作应该有一种来自生活的真实,有一种出于心灵的清醇,有一种启人心智的灵动,有一种洋溢着创造色彩的个性。古语云:“文章作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作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大凡以“恰好”之文字,表其“本然”之情感,便可称“上乘之作”。
本人与语文打了25年交道,颇为关注每年的高考作文,总是心怀期待地捧读各个省市的满分作文。我真切地希望这些闪亮登场的满分作文能有让人耳目一新的喜人气象。实事求是地讲,这些满分作文中确实不乏精彩之作,像2007年的作文《差别咋就这么大呢》(全国卷Ι)就是一篇语言新鲜、构思别致的佳作,像2008年的《好奇心》(首句:为什么?两个人都长年纪了,相距不过几米的屋子,有什么必要隔几分钟就喊一下?)就是一篇贴近生活、情感真切的精品。然而也有不少满分作文并没有带给我太多的惊喜,相反,是太多的忧虑。仔细研究两三年来的满分作文,我发现同学们喜欢飘游于云端,追逐着“阳春白雪”,作品读来让人大有“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感觉。 说白了,这些满分作文严重染上了矫揉华美、言不由衷、虚空夸浮之病,既远离了生活,也远离了真诚。一句话:作文断根了!
笔者专门收集了这类作文,研究了一下它们的“满分之道”,其中还真有不少彼此相承相通的“特色”:花团锦簇,文采粲然;勾古连今,博采众长;处处点题,条理清晰。我想,把满分作文当作抽检的样本,其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无论是代表性还是可信度,都是相当高的。笔者无意于自出新论,只想罗列诸多非正常现象,以引起同行方家的深思与警觉。
标题下面,人道是:时髦莫过题记。
时下的高考作文,写题记成为颇为流行的时尚。不管有无必要,不管什么文体,也不管运用得是否准确得体,都喜欢在标题与正文之间插入一句或一段题记。水村也好,山郭也罢,到处斜矗着题记的酒旗。笔者无法精确统计高考中写题记的作文占有多大比重,但是从公布出来的那些为数不多的满分作文来推测,写有题记的作文确实占据着一个相当高的比例。笔者随手收集到如下题记——2006年,《那些永不停息的人》(浙江考生):“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生无所息。”2007年,《梦里花开》(重庆考生):“我们在过去与未来,在时光的边缘,寻找属于自己的梦。只为在梦里,听见花开的声音。”《品尝高考》(重庆考生):“品尝高考,就是在品味一段酸、甜、苦、辣的人生。”《母语如河》(湖北考生):“唐诗过后是宋词,那么国内的‘英语热’过后呢?我们是否该拾回对母语的尊重和热爱?”2008年,《擦干眼泪前行》(陕西考生):“灾难降临,我们痛苦,我们流泪;痛苦之后,让我们擦干眼泪,昂首前行。”《夜的最后一章》(陕西考生):“夜仔细想想,灯便亮了。风想吹灭灯光,却吹来了黎明。”《一起动起来》(河北考生):“地震来袭的那天,整个世界仿佛都塌了,同胞们不要害怕,全国人民一起动起来,天佑中华。”《在自然中生活》(重庆考生):“心有自然,满城风景。”《在自然中生活》(重庆考生):“人因自然而生,因自然而亡,只有天人合一才是正道。”《给父亲的情书》(福建考生):“父亲,当别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时候,谢谢您让我选择做了我自己。”《举手投足之间》(湖北考生):“我本风雅。”
因题记而夺高分,因高分而引爆题记大流行。一位满分作文得主不无自豪地介绍了满分的经验,原来她的作文就用了一组排比来作为题记,估计她就是这别出心裁的一招,吸引了阅卷老师的眼球,从而得了满分。题记并非她的创举,原来她的语文老师给她找来往年的满分作文让她学习模仿,并传授给她一个技巧:写文章前,用一个题记将作文的中心思想表达出来,整篇文章的内容就一目了然,不会偏题了。曾经的满分作文对后来的作文满分有着怎样巨大的“示范效应”,这就是一个生动的明证。
我无意于过多地指责这位老师和这位同学,以他们的能量尚不足以影响当下的文风,他们不过是这种风气的顺应者而已,在关乎一个人命运的时刻,顺应未必是发自内心的认同,也许是出于一种被逼无奈或者自我保护。我们真正要思考的是:为什么阅卷者特别钟情于题记?为什么写有题记的作文那样容易获得高分?当写题记的风气不断升温并脱离常态时,一些专家为什么不是给以降温提醒而是推波助澜、火上浇油?
平心而论,适当地运用题记确有指示或凸现文章的主旨及情感、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确可收到锦上添花、先声夺人的功效,但题记不是什么文章都可以用都必须用的。在写作散文类文体时,如所状之物、所传之情、所言之理须含蓄曲折传达出来,写作者又有读者不能了然之虞,加上题记不失为一种好办法。然而把它当成一种流行的配饰,不论时节地域,不论男女老幼,都将它一股脑儿别在了胸前,那就让人感到别扭和滑稽了。试问:我们在平时的阅读中有多少名家的作品是靠题记来吸引读者的?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又有多少文章是靠题记来凸现主旨的?如果出于展示才情和吸引眼球的目的,这种标签式的题记一定是被用在了歪道上了。
谁道诗文抛掷久,每到作文,滥引还依旧。
古代的诗文,那是前人留下的一笔财富,学习和记诵它们确能开阔人生视野,厚积文学素养,接受古诗文的熏陶,对改善言语表达、提高审美情趣也大有裨益。然而把所背诵的古诗文在高考的“大卖场”里无节制地“倾销”,在作文中肆意挥洒,那就走上了极端。为了证明此言不虚,现仅摘录一篇满分作文中的诗句。2008年《在自然中生活》(重庆考生)一文中,这位考生一口气竟引用十几处诗文名句:“城下人家水上城,酒楼红处一江明”,“是日也,天朗气清”,“迁客骚人,多会于此”,“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流韵翠绿,鱼跃鸥飞”,“悄怆幽邃,斗折蛇行”,“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梧桐夜送雨声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万点岚光横爽垲,一泓瀑布争喧尘”,“清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盘盘焉,囷囷焉,矗不知其几千万落”,“智者乐山,仁者乐水”。这还不包括以下截取和化用的句子:“如余音绕梁,辗转于此”,“览物之情,寄乎于诗”,“虹销雨霁,彩彻区明”,“农家极夫游之乐”,“苍松翠柏,亭亭如盖”,“晚雀倦飞而知还”,“碧玉妆成,丝绦垂绿”,“三径未荒,桃李犹存”,“暗香浮动”,“半露素心,朵朵凝娇羞”,“在自然中生活,汝可识之乎”,“花树载途,夹道数百步”。
短短八百多字文章,竟有近四百来字的诗文引用。殊不知真正属于考生自己的话还剩下几句?我甚至怀疑,倘不是时间和字数的限制,该考生会不会把所有的名句都拿出来“晒”一“晒”。此文与其说是一篇文章,倒不如说是诗文集锦。无论这篇作文连词缀句的功夫有多好,不管剔除了诗文之外还写了些什么,仅从这些上下几千年、纵横八万里的引用来看,诗文的引用着实有些不着边际了:居然能把王羲之的兰亭、杜牧的阿房宫、王勃的滕王阁、范仲淹的岳阳楼“一锅煮”,居然又把曹操在观沧海时、柳宗元在小石塘边、苏轼在长江边、陶潜在桃花源中、贺知章在早春的所见所闻放在“一个罐子里煎”。这哪是什么优秀之作?纯粹是诗文“杂烩”。要知道,上述种种物象无论在情还是在境,都难以兼通相融。
再仔细查考,我们发现该文与一位四川同学在网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心有花树,满城风景》何其相似乃尔。我们这里姑且不论这篇作文是否涉嫌抄袭,也姑且不论阅卷老师有没有将其发现出来,甚至也姑且不论这位同学是出于怎样的审美驱动下笔成文的,我们要追问的是:为什么这样的文章被判上了满分?为什么它能作为范文被推荐到公众的眼皮底下?如果这样的文章成了美文的典范,诗文焉有不泛滥成灾之理!
以笔者之见,阅卷者大概有一种诗文崇拜和审美定势心理,见诗则喜,遇文则醉,以为融入诗文的文章一定是好文章。其实,好文章是自己写出来的,不是从别人那里引过来的。只有当自己的言辞不足以表现和证明时才有借他人之力的必要。我们不反对引用,恰到好处的引用确有佐证之功、点化之效,但是,躺在前人诗文堆里不肯起来,那就既错且邪了。我们断然反对上述情形的滥用。如果上述现象仅仅是个特例,那也没有什么,问题是这种现象已经普遍存在于高考写作中,成为一种被推崇和效仿的做法。我们一些老师甚至把它作为写作的“真经”传授给学生,阅卷者把它当作一种文学的素养而备加礼遇,一些经历过高考的学子在尝过甜头后也不忘对学弟学妹“言传身教”。有点拨,有鼓励,有告诫,诗文的泛滥就顺理成章了。看来问题的病根不在学生,在于我们的评判首先出了毛病,由此诞生的满分作文随即又指示了错误的方向。
试问题材都几许?一串古人,满篇玄理,风行仿秋雨。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这个道理谁都明白。奇怪的是,学生的作文取材习惯性地把目光投向遥远的古代,似乎古人身上有榨不尽的油水。不管你出什么题目,他都能从古人那里搬来救兵,都能想方设法找到与作文题目之间的联系。《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这篇满分作文没有跳出“遥想”的窠臼。文章第一部分搬出一位文豪——青莲居士:“曾几何时,他‘仰天大笑出门去’,高吟‘我辈岂是蓬蒿人?’官场的尔虞我诈,世俗的谗言中伤,现实的漠然无情,冷却了他‘仗剑出川’时的一腔热血。”文章第二部分推出一名武将——楚霸王:“当虞姬横刀一抹,锋刃闪动湛蓝的光,鲜红流过雪白的颈。壮士掩面,乌骓悲鸣。你英雄的传奇曾是莫敢仰视的神话,破釜沉舟是你的万丈豪情,乌骓往来奔突,每一回合的厮杀,都使尸骨成山,流血漂橹。”2008年《在自然中生活》(重庆考生)这篇满分作文也是两个回合的“古装戏”:在“聆听自由的风”这折戏里,首先出场的是春秋时期的一位领悟了风的自由隐者——老子。在“仰望纯净的月”第二折戏里紧接着出场的是唐朝在草堂明月下寻找到人生真谛的诗圣——杜甫。同年高考,《举手投足之间》(湖北考生)这篇文章写了三幕戏,前两幕还是古人搭台唱戏,首先出场的是屈原:“汨罗江畔仿佛还弥漫着丝丝香草的气息。当年被昏君奸臣排挤的屈子在这里徘徊许久,他身配香草幽兰,这一个细小的举动,便已展现出他那份‘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心胸和风骨。”接着出场的是阮籍:“竹林七贤之首的阮籍,是魏晋时代的一道彩虹。他的风流、风度、风骨便在举手投足之间生动展现。”
看到这样的文章,从结构到语言,从选材到立意,这些各在天涯一方的学子好像同出一个师门,同受一样的点化,否则,很难理解他们竟能不约而同地写出如此文风一致的文章来。有人曾对这种文章作过一次全面“体检”,最后一概戏称作“秋雨体”文化散文。十年前,人们就发现了它的萌芽,没想到十年后它竟然能在高考中如此这般的“根深叶茂”。只是大部分考生与他们所效仿的余秋雨相比,少了几十年的生活积淀,即便写同一个人,也写不出那般境界,其结果是:“叶徒相似,而实味不同。”
我们想探讨的是,我们的学生为什么喜欢遥想过去?为什么会钟情古人?为什么集体性地去“拜访”孔子、老子、屈子,“拜访”李白、杜甫、苏轼,“拜访”李清照、王昭君?原来他们在课本里曾走过一遭,对他们的一点了解总算超过了对现实世事的认知,就像一个人与邻居素无往来,与深山中的远亲倒偶尔走动,遇着难事就难免“舍近而求远”了。看来除了少数同学出于个人趣味的驱动,多半还是由于生活视野的狭窄和素材积累的捉襟见肘所致,是不得已而为之。
如果我们的同学真的对这些历史名人有过较多的关注,对他们的身世经历有过较深的思考,从中有一点有别于他人的感悟,那倒罢了。可是他们动笔的基础其实也就是课本上的几篇文章和几首诗歌而已,最后推销出来的就难免还是一些肤浅的皮毛,最多不过是加了一个时新的语言包装的盒子。盒子里,老子还是哪个老子,东坡还是那个东坡。言辞精美的虚幻抒情,故作高深的宏大议论,终究掩饰不住内在的情理苍白和血肉干瘪,别看表面上是如何慷慨激昂,内心其实是彻底地无动于衷。何永康先生在读“秋雨体”文化散文时也读出了一份担忧:“辞藻华丽些还不要紧,怕的是华而不实,光开花不结果。”
这类文章之所以能滋长蔓延,乃至成为一道特别的“风景”,与有人在背后倡导或者说怂恿是分不开的。在历年高考满分作文中,这类文章占了不小的比重。在点评时,这类文章又博得“哲理”、“诗意”、“文采”、“大气”、“深刻”这些不薄的形容词,甚至一些专家也都认为一般的议论文或记叙文很难写好,而这种包涵哲理的文化类散文既好写,又易得分。这样的审美标准,如此的“市场需求”,要这种华丽浮躁、堆砌词藻的文化散文不大行其道反倒是一件不容易办到的事。作文教学脱离生活、漠视现实,既不重视表现真实的自我,又不倡导关心民生,“伪圣化”与“模式化”主宰着作文界,我们该是到了收拾苦果的时候了。
君不闻,满分作文二百招,千招万招数排比!
由于生活积累的匮乏,有限的材料就不得不抻面条似的拉长到800字以上。这就需要耍点文字功夫了。对此,我们的同学也玩的精熟。其窍门是,在开头和结尾来一番铺张排比,有同学介绍心得道:一番密集的“轰炸”准能把阅卷老师“镇住”。2007年《我能》(辽宁考生)一文开头写道:“雄鹰说:‘我能征服蓝天。’溪水说:‘我能汇入大海。’种子说:‘我能擎起天空。’终于,雄鹰长出翅膀,征服了广阔的蓝天;溪水纳流入海,成就了浩瀚的大海;种子破土而出,长成了参天大树,擎起了一片天空。‘我能’,是一种勇气,是一种理想,是一种信念,是一种在逆境中不服输的勇气。‘我能’如开山之斧,披荆斩棘,助人攀登。凭借‘我能’,人们绘就出一幅幅达到‘新高度’的成功画卷。”2007年《且放云帆济沧海》(河南考生)开头道:“小船升起云帆,横济沧海的航程中难免会有风吹浪打;小树初有新芽,茁壮成长中难免会遭受雨雪风霜;小溪向前奔流,一路上不只有泉水叮咚,也有险滩漩涡。”2008《举手投足之间》(湖北考生)如此开篇:“一颗飞逝的流星,可以点缀孤寂的夜空;一支燃烧的蜡烛,可以照亮黑暗的世界;一根嫩绿的细芽,可以叙说春天的美好,一片泛黄的落叶,可以预示清冷的秋意。同样,举手投足之间的一句言语,有意或无意的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短暂的表情,都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品质和修养。”2008《坚强的哲理》(四川考生)也是大同小异:“也许你只是一条涓涓细流,然而只要锲而不舍,终会拥抱大海。也许你只是一株嫩弱的幼苗,然而只要坚韧不拔,终会成为参天大树。也许你只是一只雏鹰,然而只要心存高远,跌几个跟头,终会翱翔蓝天,与白云共舞。”很多满分作文的结尾也是如法炮制。
我们的一些考生常常就是如此这般借助“先声夺人”的气势和“华丽动人”的包装来自壮声势的。三五个时鲜句子,一组俏丽的排比,究其实质不过是经过了“膨化”的东西,并没有多少分量,然而却把一些阅卷老师“砸”得晕乎乎的,他们首先自乱了评判的分寸,怕有“遗珠”之憾,所以就“出手大方”。而慷慨判分无形中就等于鼓励在写作时用乔装打扮和投人所好以赚取高分的行为。
当然,我们不必过分怪罪孩子们不好好写文章,而把太多的智商花费在了“讨巧”与“哄人”上,放在揣摩他人的心思上。不过,换一个角度讲,阅卷者到底怀着怎样的评判心思?你为什么被这些小把戏蒙过去了?如果你们集体坚持着主流价值判断,他们还能得手吗?古语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他们不过是投其所好而已。最终的满分评判只能证明那些懂一些写作知识的阅卷老师彻底放弃了价值坚守,已经向靡丽的文风低头了。
时下学生普遍不愿“好好说话”,与一些打着青春文学旗号的作品招摇过市也不无关系,一些人把阅读视野相对较窄、审美趣味还未真正建立的青少年吸引到他们的旗下,成为“粉丝”,这种怪象值得整个社会一起作群体性的反思。如今一些网民对满分也开始看不下去了,发出了真诚的呼吁:“学生作文,请多一份真诚,少一点深沉;多一些生活,少几个典故。这样,哪怕内容肤浅,却也浅得清澈见底;即便文笔稚拙,却也拙得质朴可爱。”
由此可见,高考作文乃至其中的一些满分作文不可否认地普遍存在着“脱离现实”、“辞藻华丽”、“内容虚空”的倾向。这与很多人不明白作文到底是什么,作文到底为什么,作文教学到底该做些什么有关系。作文是什么?作文应该是心灵的言说,是写作者用笔表达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是人的内在精神借助文字的个性化呈现。作文为什么?作文从写作者的角度看是为了倾吐内心、宣泄情意、申明事理,从阅读者的角度看,是为了让他们接受熏染,是面对面对话之外的另一种跨时空交流情感的方式。作文教学该做些什么?作文教学应该给学生打好语言的底子,交给必要的表现技巧,养成我手写我心的表达习惯和审美态度。总之,作文不能搞成才情的展示,它更有直面现实的担子。
何永康先生在去年高考阅卷中“打捞”了一篇面向现实的清新之作,还特意写下了题为“一篇质朴之作与一种作文导向”的按语,希望阅卷者和中学语文教师能包容并鼓励这份“来自现实生活的质朴”,这算是为质朴文风开一扇窗,是可喜之事。然而,这本是理所当然之事,却居然成为新闻,至少说明了三个问题:质朴清新的文章其实还有很多并没有“打捞”上来,更别说给予满分;“打捞”上来的这篇质朴清新的文章未必已被多数人真正认同;将真实真诚、质朴清新列为高考作文首要的评判标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何先生的“打捞”不过是偶尔的一次拯救,是对险遭埋没的优秀作文所作的重新发掘和擦拭,不可寄予厚望,真正的常态是整个阅卷者对于这类文章有自觉的认可,是这类从36分到60分的“传奇”在作文评判中绝迹。否则,这种悲剧就难免在另一些学生身上重演。
如果我们在命题时不命那种“仰望星空”这类漫步云端的题目,而多命那些“俯视人间”之类的题目;如果在阅卷中能共同抵制浮华、靡丽,拒绝作假、编抄,而不是一味俯就时下文风,敢于明断优劣,而不是一起“看走眼”;如果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既重“作文”又重“做人”,让学生的情感之根深扎在现实生活之中,相信高考的文风会为之一改。
于此,重新校正衡文标准大有必要,让真正的满分作文发挥其正面导向效应也大可期待。
[作者通联:江苏通州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