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01 迟到的经典
出版于1960年的小说《斯通纳》被埋没了50年,而在50年后的今天,《斯通纳》被重印了,欧美文学界到处都在讨论这部重印的小说,欧美书店的畅销榜上也出现了这部小说。《斯通纳》成了一个文学现象,这一情况只有2012年出版的《2666》才可以与之媲美。
在人口只有1680万的荷兰,《斯通纳》的销量如今已经超过50万册。也就是说,每33个荷兰人中,就有一个人购买了《斯通纳》,这多少要归功于荷兰版的封面。那是一个历经沧桑的老人的侧脸,他的眼眸低垂,人生的种种阅历与不平全埋在皱纹里和花白的胡子中。这个封面也构成了一种行为艺术的潮流,人们纷纷举起它,遮盖住自己的面庞进行拍照,于是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又一个的“斯通纳”。这是一种暗示,每一个将《斯通纳》封面嵌套在自己脸庞上的读者,或许都认为自己与斯通纳有着相似的经历,处于一样的世界中。
02 内容梗概
“威廉·斯通纳是在1910年进入密苏里大学,那年他19岁。求学八个春秋后,正当第一次世界大战拼杀犹酣时,他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他拿到了母校的助教职位,此后就在这所大学教书,直到1956年死去。”这是《斯通纳》第一页第一段的句子,它基本可视为整本书情节的高浓缩梗概,也是这个人物的简略生平介绍。他的经历够得上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可是他内心深处的那丛精神之火,却烛照着他对显得虚无的所谓学术理想的向往,因为那埋伏着他的宿命,令他岁岁年年的无奈成为必然。
这是一部蕴含着真诚、激情与紧凑力量的小说,它探究了历史洪流所忽视的人性之间的冲突、溃败与幸存,也重新唤起了人们思考每个个体独特存在的意义。作者约翰·威廉斯向世人展示了凡人中的一个勇者如何生活。
作者: [美] 约翰·威廉斯
出版社: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原作名:《Stoner》
译者: 杨向荣
页数: 336页
定价: 39.00元
03 书名解码
小说《斯通纳》(《STONER》)是以主人翁的姓氏命名的。STONE与ER的组合具有相当明显的隐喻,指石头般的人。以石头形容人,在中英文的语意中都是讥贬的。作者约翰·威廉斯确实是为一块顽石般的寻常人物威廉·斯通纳立传。小说一开始寥寥数行就交代了他味同嚼蜡的一生事迹,最后一章则写他癌症死前的顿悟。这样一个生于1891年,死于1956年的虚构人物,固然如同千万人中的一个取样,却具备了诸多作为美国人的典型元素——出身稼穑艰辛的农家,“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十九岁有幸进大学就读,二十岁必修英国文学概论,一开始有如鸭子听雷……然而他乏善可陈的生活却因为莎士比亚的一首诗而改变。
乍看这是个白手起家的美国梦,但小说所讲述的精神、事情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斯通纳》远不是一本单纯的美国梦小说。读到三分之一篇幅之后,我们眼睁睁看着斯通纳一步步戴上自制的桎梏,走进自制的囚笼……在人伦与人际的罗网中,他以不辩解、不抵抗、逆来顺受般的不作为摆出存在的姿态。是啊,他确实像神话里的美杜莎,眼光所触及处皆化为石头。
04 媒体推荐
斯通纳活过,然后死去,如你我一样。他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就发生在你我面前,看似平淡。然而,写出这种“简单”却需要天才才能完成。读这本书是一种令人难过却又美妙的体验。
——《星期日泰晤士报》
约翰·威廉斯的《斯通纳》刻画了一个将追求知识当作对抗无意义的战争、拒绝与外部世界作任何妥协的人的一生。它的意义或许不只是一部伟大的小说,它简直就是一部几近完美的小说,结构精巧,语言优美,故事动人,展示着一种夺人心魄的完美。
——《纽约时报》
05 品读沙发
从此刻起,你应该阅读《斯通纳》
1917年美国参加“一战”,斯通纳选择不参战;1929年股市崩溃,斯通纳的岳父自杀,斯通纳几乎没有受到任何影响;1941年美国加入“二战”,斯通纳在日益空荡的大学校园里继续教课,体会着战争对文明的破坏。这是一个几乎独立于历史的普通人的生活。20世纪的喧嚣只是斯通纳生活中远远的回声,庞大的历史事件只是一个标记时间的节点,几乎占据他生活全部的只是他在大学度过的时光,而他存在过的唯一痕迹也只是大学图书馆里的一卷手稿。斯通纳的生活就像大多数人一样,当个人的生活和庞大的历史事件无限接近时,只有在回望时才会显得尤其醒目,在每一个当下,生活只是生活而已。
《斯通纳》的叙述语言一次次地表明斯通纳的无能,同时也是一次次地把我们的视线指向语言所能照亮的生活之外的黑暗,就是因为这样,才为我们保留了对生活的敬意;就是这样,才让我们相信,即使有如斯通纳一样平凡的人生,也要抵抗住无垠的黑暗和混乱才能获得有秩序的生活,哪怕这种秩序在成功者看来是如此的微不足道。这或许才是《斯通纳》能够吸引那么多人阅读、拥有超强生命力的原因。
出版于1960年的小说《斯通纳》被埋没了50年,而在50年后的今天,《斯通纳》被重印了,欧美文学界到处都在讨论这部重印的小说,欧美书店的畅销榜上也出现了这部小说。《斯通纳》成了一个文学现象,这一情况只有2012年出版的《2666》才可以与之媲美。
在人口只有1680万的荷兰,《斯通纳》的销量如今已经超过50万册。也就是说,每33个荷兰人中,就有一个人购买了《斯通纳》,这多少要归功于荷兰版的封面。那是一个历经沧桑的老人的侧脸,他的眼眸低垂,人生的种种阅历与不平全埋在皱纹里和花白的胡子中。这个封面也构成了一种行为艺术的潮流,人们纷纷举起它,遮盖住自己的面庞进行拍照,于是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又一个的“斯通纳”。这是一种暗示,每一个将《斯通纳》封面嵌套在自己脸庞上的读者,或许都认为自己与斯通纳有着相似的经历,处于一样的世界中。
02 内容梗概
“威廉·斯通纳是在1910年进入密苏里大学,那年他19岁。求学八个春秋后,正当第一次世界大战拼杀犹酣时,他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他拿到了母校的助教职位,此后就在这所大学教书,直到1956年死去。”这是《斯通纳》第一页第一段的句子,它基本可视为整本书情节的高浓缩梗概,也是这个人物的简略生平介绍。他的经历够得上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可是他内心深处的那丛精神之火,却烛照着他对显得虚无的所谓学术理想的向往,因为那埋伏着他的宿命,令他岁岁年年的无奈成为必然。
这是一部蕴含着真诚、激情与紧凑力量的小说,它探究了历史洪流所忽视的人性之间的冲突、溃败与幸存,也重新唤起了人们思考每个个体独特存在的意义。作者约翰·威廉斯向世人展示了凡人中的一个勇者如何生活。
作者: [美] 约翰·威廉斯
出版社: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原作名:《Stoner》
译者: 杨向荣
页数: 336页
定价: 39.00元
03 书名解码
小说《斯通纳》(《STONER》)是以主人翁的姓氏命名的。STONE与ER的组合具有相当明显的隐喻,指石头般的人。以石头形容人,在中英文的语意中都是讥贬的。作者约翰·威廉斯确实是为一块顽石般的寻常人物威廉·斯通纳立传。小说一开始寥寥数行就交代了他味同嚼蜡的一生事迹,最后一章则写他癌症死前的顿悟。这样一个生于1891年,死于1956年的虚构人物,固然如同千万人中的一个取样,却具备了诸多作为美国人的典型元素——出身稼穑艰辛的农家,“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十九岁有幸进大学就读,二十岁必修英国文学概论,一开始有如鸭子听雷……然而他乏善可陈的生活却因为莎士比亚的一首诗而改变。
乍看这是个白手起家的美国梦,但小说所讲述的精神、事情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斯通纳》远不是一本单纯的美国梦小说。读到三分之一篇幅之后,我们眼睁睁看着斯通纳一步步戴上自制的桎梏,走进自制的囚笼……在人伦与人际的罗网中,他以不辩解、不抵抗、逆来顺受般的不作为摆出存在的姿态。是啊,他确实像神话里的美杜莎,眼光所触及处皆化为石头。
04 媒体推荐
斯通纳活过,然后死去,如你我一样。他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就发生在你我面前,看似平淡。然而,写出这种“简单”却需要天才才能完成。读这本书是一种令人难过却又美妙的体验。
——《星期日泰晤士报》
约翰·威廉斯的《斯通纳》刻画了一个将追求知识当作对抗无意义的战争、拒绝与外部世界作任何妥协的人的一生。它的意义或许不只是一部伟大的小说,它简直就是一部几近完美的小说,结构精巧,语言优美,故事动人,展示着一种夺人心魄的完美。
——《纽约时报》
05 品读沙发
从此刻起,你应该阅读《斯通纳》
1917年美国参加“一战”,斯通纳选择不参战;1929年股市崩溃,斯通纳的岳父自杀,斯通纳几乎没有受到任何影响;1941年美国加入“二战”,斯通纳在日益空荡的大学校园里继续教课,体会着战争对文明的破坏。这是一个几乎独立于历史的普通人的生活。20世纪的喧嚣只是斯通纳生活中远远的回声,庞大的历史事件只是一个标记时间的节点,几乎占据他生活全部的只是他在大学度过的时光,而他存在过的唯一痕迹也只是大学图书馆里的一卷手稿。斯通纳的生活就像大多数人一样,当个人的生活和庞大的历史事件无限接近时,只有在回望时才会显得尤其醒目,在每一个当下,生活只是生活而已。
《斯通纳》的叙述语言一次次地表明斯通纳的无能,同时也是一次次地把我们的视线指向语言所能照亮的生活之外的黑暗,就是因为这样,才为我们保留了对生活的敬意;就是这样,才让我们相信,即使有如斯通纳一样平凡的人生,也要抵抗住无垠的黑暗和混乱才能获得有秩序的生活,哪怕这种秩序在成功者看来是如此的微不足道。这或许才是《斯通纳》能够吸引那么多人阅读、拥有超强生命力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