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学生创业园平台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b20621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院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研究,是展现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体现,本文以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以大学生创业园为平台,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模式研究入手,展示学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所取得的成效,对其他高校创业教育具有一定示范作用。
  关键词:创业园;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3-0281-02
  2010年,温家宝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和杰出人才,关键要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创新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这就意味着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国内外各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都十分重视,建立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工作室、创业服务中心等机构来实施创业创新教育,同时,各高职院校积极构建符合当前发展的本土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以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和项目为载体,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以此来提升和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一、大学生创业园基本情况
  以学生创业园作为学生创业实践的平台是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采用的模式,通过对创业园的全面运作,使之不但成为学生创业实践的主要场所,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项目孵化器的功能[1]。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嘉职院)自2009年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以来,已投入了相当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支持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目前学院专门开辟了创业园区,已建成规模为20家的大学生创业园店铺,面积600多平方米。通过创新创业比赛或答辩先后确定了54个团队共256位学生入园进行孵化,开展创业实践。成立了学院大学生创业工作管理委员会,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创业园管理制度,聘请校内和企业指导教师,通过讲座等形式提高大学生创业的实践能力,取得了显著成果,目前有9个团队的成员已经走上了自主创业之路。
  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模式
  发挥大学生创业园平台优势,把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纳入整个教学体系,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和创业专题讲座、开展创业培训、参与创业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创业教育。
  1.强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嘉职院现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大学生KAB创业基础》、《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创业指导》等必修课和选修课,将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单元对学生进行授课,以培养自主创业精神,强化自主创业意识,丰富自主创业知识,提高自主创业技巧和能力,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创业指导和后续服务。同时,大力开展创业专题辅导课与讲座课,邀请校友到校,与在校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创业励志讲座。学院与地方企业合作成立“欣禾”职业教育集团,利用校企办学优势,聘请集团专家、学者、创业先锋代表等来校讲述创业史,以此激发学生创业激情,提升创业技巧。
  2.个性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服务模式。(1)设立创业学分。嘉职院创新学分制度,设立创业学分,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业项目,对取得成绩者给予一定学分奖励。为此,我院专门搭建了经营类、生产类、竞赛类、小发明类、开发类、创作类、应用类和其他类等八大平台,凡在这八大平台里取得成绩者均记创业学分。通过学分鼓励学生参加多种创业活动,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谈话技巧、计划安排、合作等公共知识能力及得到有效延伸拓展[2]。(2)素质拓展分互通。嘉职院规定学生必须获得5个素质拓展学生才能正常毕业,为了鼓励和保护大学生的创业激情,防止大学生陷入创业与学业的两难选择,学院规定,凡是在创业园开展的各项创业活动,取得的各项创新成果、自主研制的科研项目、校企合作项目、大学生专利等项目经过学院有关部门认可,可与大学生素质拓展分互认。(3)创办女子创业学院,提升女生创业能力。针对女大学生创业难的现状,嘉职院把女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列入学生素质提升的重要手段,与嘉兴市妇联共同成立了“嘉兴市女子创业学院”,邀请国家创业培训讲师对女大学生开展专项教学和实践指导,系统学习了相关的创业知识与技能,并顺利通过了国家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嘉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双重认证,增强了女大学生创业的自信心和竞争能力。学院还专门建立女子创业学院实践基地,为提高女生创业能力提供实践平台。
  3.开拓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服务。开展SYB免费培训班(SYB的全称是“START YOUR BUSINESS”,意为“创办你的企业”,它是“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SIYB)系列培训教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开发,为有愿望开办自己中小企业的人量身定制的培训项目)。学院与市人事局、团市委、团区委等合作开展SYB免费培训班,让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实际演练实施开办企业的各个步骤,完成创业计划书,并提供后续支持服务,帮助学生创建企业并指导其实现有效经营。组织学生到科技创业园、其他高校创业园实地学习、交流、培训,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形成相对完善、实际的企业构想,能够比较准确地对市场进行评估,学会有效地制定企业的利润计划和撰写创业计划书。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学院积极建立校内创业实践机制,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倡导和鼓励学生社团进行创新创业实践,如“挑战杯大赛”、“草根创业设计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项目,实现创新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业意识;2013年,共有400多个创业团队参加学院创业设计大赛,提升了学生参加创业大赛的覆盖率,并在省级各类大赛中获得较好成绩。开拓校企合作项目。学院积极开拓校企合作创业项目,校企合作创业基地,“校中厂,长中校”等校企合作单位30余家,为学生提供了较宽的创业实践锻炼机会。
  4.健全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大学生创业园应通过整合企业、社会资源,挖掘自身服务潜力,建立比较完备的创业创新公共服务体系,为学生创办企业提供办公场地和设施、物业管理、工商注册、财务和法律咨询、市场开发、资金保障等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1)实施免费工商注册经营,为学生创业提供仿真环境。嘉职院大学生创业园入园团队实现了全真工商注册的经营。这既可以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作为创业公司应担负的法律责任,培养了创业学生的法规意识,同时也有助于创业团队向社会拓展业务,开展校企合作,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如“创品印记”公司,在2012年的业务量就超过百万元,“爱汤臣网”网店与校外37个商家开展了相应的合作,“天瑞信息”中介服务公司为31家企业提供信息服务等。提供基础设施和信息资助服务。创业园区内学生创办企业应享受免费或优惠的房屋租赁,降低学生企业的办公费用;开辟大学生创业资助资金申请渠道。创业园为大学生创业提供项目申报服务,为大学生创业资金贷款提供咨询和信息服务。嘉职院专门设立“大学生创业教育基金”,为学生创业提供资金保障,取得较好效果。(2)建立市场化公共服务平台。嘉职院成立《大学生创业园管理委员会》,专门聘请有经验的教师管理创业园,对入驻企业进行企业化、市场化管理和咨询,建立月度报表制度,了解企业运作情况,同时,专门设立在园区办公室等,为创业园企业服务提供方便。   三、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初步成效
  1.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嘉职院大学生创业园为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全真环境下的实践平台,促使大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业的热情高涨。创业园成立至今,通过园区的辐射作用,学生更加明确技能和知识的重要性,知道要学什么,怎么学。以此为衍生,开展了专业技能竞赛、创业设计比赛、大学生科研项目等一系列创新活动,如2012年,举办校内“技能比武”56项,参与人数2000多人次;参加校外的各级各类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共获得国家级奖项2项,省级一、二等奖31项;参加省“挑战杯”和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共获6个省级奖项;校内大学生科技项目共立项43项,省大学生科技项目共立项18项,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2.提升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嘉职院聘请41位专兼职指导教师,制定并完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和《大学生KAB创业基础》的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制定就业创业课程实施方案,任课教师、班主任、人才中心主任及企业人事经理共同参与课程教学,全方位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学院被全国青联、国际劳工组织授予“大学生KAB创业基础实践教学基地”。同时在嘉兴市科创中心建立“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就业创业基地”,采取讲座、访谈、现场模拟点评、座谈会等形式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并开通网络课程,开展个性化的教学与指导。通过课程建设,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得到明显提升,学生的职业意识得到明显提高,积极参与职业测评和生涯规划,主动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和素养。
  3.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局面。创业教育与实践既培养大学生敬业爱岗、用于创新、用于冒险、不怕挫折的精神,巩固了专业知识,丰富了实战经验,锻炼了创业能力,也为搭建学校与社会的桥梁提供了有力途径,为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提供有效载体,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定位,体验到创业的艰辛,同时也能感受到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找到学校和社会的差距,促使学生自我适应、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通过在全真环境下的创业教育和经历,为毕业后更好地就业和创业增加砝码,能更加珍惜自己的职业生涯。
  参考文献:
  [1]李静,李寿泉.大学生创业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51-53.
  [2]刘桂林,童云飞,顾金孚.“四结合”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职业教育,2012,(3):64-66.
  [3]陈加明,郭伟刚.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基于学生创业园的创业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09,(24):73-75.
  基金项目:本研究是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以创业园为平台,提升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探索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SCG349,主持人:吴雄熊)
  作者简介:吴雄熊(1982-),男,硕士,浙江上虞人,助理研究员,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团委书记,主要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分析了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内涵,探讨了生本理念的价值取向,并以广东白云学院学生事务管理为例,研究了生本理念下学生事务管理的模式和运行机制,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提供了具有实践意义的参考。  关键词:生本理念;学生事务管理;大学生事务中心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37-02  高校学生的事务管理应该被提升到大学整体
摘要:本科专业课程采用研讨型教学更适于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选择某一主题,通过查阅文献、归纳总结培养学生查阅文献、运用文献能力,是学术研究的基本要求。该文通过学生的课程论文及对论文的分析和评价,展示了研讨型教学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的效果。  关键词:研讨型教学;课程论文;实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1-0108-03  背景:目前
摘要:文中分析了张家口地区城乡义务教育在办学条件、教师资源和生源方面存在的不均衡现状,剖析了造成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原因,并提出了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张家口地区;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G5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6-0273-03  义务教育是得到国家、社会保障的、每个适龄儿童依法接受的最低限度的国民素质教育。教育公平是
摘要:“开放式”教学就是打破封闭、单一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全面开放,营造开放的教学环境,学生自主实践,自主发展,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本论文以苏教版12册教材《烟台的海》的教学设计为案例具体阐述开放式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即:多元目标、自主构建—营造情境、激活主体—合作探究、交流互动—开放活动、自主实践。  关键词:语文课堂;开放
摘要: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思维的主阵地,有意识激发学生兴趣与思维活动息息相关。教师若能机智教学,自如运用精彩的导入、巧妙的设问追问、新颖的情感体验,带着学生全身心沉浸于文本,神游于互动之间,让语文课渐入佳趣,那么课堂才会真正有生命、显活力。  关键词:语文课堂;引导设趣;探究激趣;体验获趣;激发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5-0127-
摘要: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进行,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依旧是摆在大家面前的难点。本文根据目前高职院校的现状、高职学生学习能力的特点,以《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为例,提出了“将职业兴趣培养和职业素质教育融入到专业课堂中”的“做中学、做中教”课堂教学改革,把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高职教育;课堂教学;教学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7
摘要:口语交际是人与人之间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流沟通的言语活动,其核心是交际,其特点是互动。交际双方或多方只有处于互动状态中,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因此,教师需要采取多种方法,创设生动逼真的口语交际情境,组织学生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进行口语交际活动,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群体互动,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创设情境;拓展渠道;强化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
摘要: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精读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传统的教授方法、教学手段、课程内容体系、评估手段已不能满足新时期大学英语精读课程教学的需要。因此,如何全面深入了解学生学习需求,更新教学理念,重新构建大学英语精读课程,并对大学英语精读教学进行改革是民族地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详细介绍了网络视阈下百色学院大学英语精读课程建设及其教学研究与实践过程,实践证明经过六年的教学改革,
摘要:为培养工程人才的综合素质,亦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时效性,可根据高校及大学生的专业特点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将中国铁路史相关史料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即为这样的尝试。  关键词:工程人才;中国铁路史;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2-0117-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高
摘要:我国的农业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时期,现代农业的发展亟需大量高层次的农业科技、管理、经营类人才,农科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无疑是承担这一使命的主要载体。比较中外农科类专业学位的办学模式,找出办学规律,反思我国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现状,提出改进的方案。  关键词:农业推广专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