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人称与物称主语使用差异对比——以《边城》及Jeffrey C.Kinkley的英译本为例

来源 :海外英语(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xinla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地理环境、思维方式、历史文化、主体客体意识上对立等影响,英语多用物称作主语,汉语多用人称做主语.物称作主语使得整个句子更加客观、委婉、间接,人称做主语使句子更加主观辩证、自然流畅、通俗易懂.《边城》是沈从文的中短篇小说,自问世以来就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研究.在英语翻译方面,目前有四种英译本,其中,Jeffrey C.Kinkley的译本最新且最具有研究价值.因此,本文以沈从文的《边城》以及Jeffrey C.Kinkley的英译本为例,提出在翻译时应当根据译入语国家的行文习惯进行主客体的转换,以期译出更加流畅优美地道的译文.
其他文献
“不隔”之说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说的是“语语都在目前”的直观,其在中国诗词研究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章将通过分析译例所体现出来的转译、增译、删译和改译的翻译策略,阐释国学大师王国维的翻译观.研究发现,其心理学译本《心理学概论》也体现着“不隔”的翻译思想.
CET4是客观且准确测量大学生英语能力的考试,难度相对于高中英语试题有了明显的提高,因此很多大学生在大学英语的学习或者四级考试备考中遇到很多困难.为了提高大学生学习英语的效果以及四级考试应试能力,文章从大学生学习英语的态度以及四级考试中听力、阅读、翻译大题进行分析并归纳出解决方法和应试技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也变得日益密切.电影作为大众娱乐的主要方式和各国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在促进文化交流、文化传播中担负着重要作用.电影翻译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翻译研究者的关注.该文以《叶问4:完结篇》为例,在目的论视域下,通过分析该片汉译英字幕翻译中根据不同的翻译原则,对音译、直译、意译、缩减等翻译策略的具体运用,从而探讨电影英语字幕的翻译策略.
该文通过对中职英语学业水平考试题库进行研究,分析了职场语言能力、思维差异感知、跨文化理解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学业水平考试当中的反映情况,并对中职英语的考试形式和评价方式提出了建议.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不仅仅通过学业水平考试来衡量,更需要关注过程性评价,并融入标准化考证评价制度作为必要补充.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游戏的发展尤为凶猛,为了更好地让更多国内玩家接受,游戏语音的汉译显得尤为重要.该文以游戏《守望先锋》为例,目的论为理论,从目的论的三大原则出发,分析研究《守望先锋》中人物角色语音的汉译策略.研究发现,译者在汉译的过程中运用了意译、直译、意译直译兼用的方式来凸显出每个角色的性格特点以及背景故事,译者运用的目的论指导游戏语音翻译能让广大中国玩家接受,从而更好地促进游戏推广.
穆旦在翻译诗歌和创作诗歌方面的成就都很卓越.有学者指出穆旦的诗歌创作深受现代英语诗人尤其奥登的影响,尤其是他翻译奥登诗歌的成就更是深深影响到他本人诗歌原创性及创造性的转化.该文拟从互文性视角的互文手法方面认真梳理穆旦翻译与创作的关系,辩证地分析其诗歌创作与翻译的互动关系,最后得出结论是穆旦自觉地借力于现代英诗的成就和影响,创造性地对中国诗歌实现现代化转型,在比较文学领域做出杰出的贡献.
机器翻译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与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发展越来越快,但在当今很多领域的应用中仍然有不足之处.该文基于中国传统文化概念,对比分析机器译文和参考译文,旨在测试国内三大主流翻译软件即网易有道、谷歌和百度的翻译效果,测试结果中机器译文错误率较高,表明当前机器译文还不能独立应用于市场,译文质量有待提高.该测试研究可以为中国传统文化概念的机器翻译提供更规范的译文标准,扩充机器译文语料库,提高译文质量.
当前,以新媒体为依托的碎片化阅读已成为人们的主流阅读方式.而如何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对国外经典进行翻译,以吸引更多中国读者,成为如今翻译工作者绕不开的话题.文章依据目的论,通过对翻译纲要的分析和翻译要求的推断,总结了一套翻译方法,以适用于碎片化阅读时代对外国经典的中译本提出的新要求.期望能对碎片化阅读时代下国外经典中译方法的研究以及目的论在文学文本翻译中的运用起到一定借鉴意义.
针对国内将认知语言学理论应用于翻译课堂教学领域缺乏指导理据及实践过程描述具体性、透明性不足等状况,该文提出基于翻译资源、翻译能力,建立翻译教学认知建构模式,突破传统“表层”教学束缚,真正实现认知语言学理论到实践高质转化.
近年来,全球在文化和思想领域方面纷争不断.中华文化作为世界文化体的一部分,应当在世界文明和发展历程中占据一席之地.翻译作为文化沟通和思想交流的重要途径,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生态翻译学是由本土学者提出,遵循中国“天人合一”精神内核的跨学科的研究理论,已经建立其完整的翻译“理”“术”“道”,该文拟探讨生态翻译学对中国典籍英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推动典籍英译及生态翻译实用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