桫椤记忆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kuik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人都说家乡好。离家在外漂泊三十余年,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说起家乡桫椤塬,我都是两眼放光。
  桫椤塬,是平凉市崆峒区最东边的一个偏远乡镇,在平凉市崆峒区、泾川县和庆阳市镇原县三地交界处,可谓“鸡鸣三县”,人文厚重,民风朴实。因为桫椤乡与其他乡镇之间隔着一条泾河,或是一条沟(当地人叫涧),加之上世纪70年代前泾河上没有桥,桫椤塬与外界不通公路,所以,大多数人没有出过塬。我也一样,在十五岁之前没有去过邻乡邻村,我的全部视野就止于桫椤塬边。最大的梦想就是将来能成为一名中学语文老师,留在桫椤中学为人师表,授业解惑。但是,事情的发展往往是不会由着自己性子的。
  1981年,本来是经过层层预选稳考师范学校的我,没想到却以一分之差与师范学校失之交臂。好在老天有眼,县城最好的中学收留了我。惶惶之中不知将来命运如何的我,只好将这个喜忧参半的消息告诉了父母。读高中继而上大学,虽是我不敢想象的奢望,能不能念出个名堂暂且不说,但对我来讲总归是个好消息。可对父母来说,犹如晴天霹雳一般。因为,考上师范学校就等于进了保险箱,不但每月供给伙食费,毕业当中小学老师那是铁板钉钉的事情。这巨大的变化让大字不识的父母几天几夜都没睡着觉。看似封闭偏远的桫椤塬,文化底蕴还是非常深厚的,历史上也是名人辈出,大门的门楣上大多挂的是“耕读之家”,家里再穷也要供孩子读书。
  因此,父亲最后还是决定送我去县城读高中。
  要离开桫椤塬了,这时候才觉得有点依依不舍。虽然这一次离开,注定还是要回来的,但终究要与我朝夕相伴的玩伴、庄稼、牛羊、窑洞、山峁、沟壑等说再见啊。因为在塬上,无论是翻山过沟爬峁,还是放羊割草捡麦穗,去哪里我都熟悉,我都轻车熟路。走在乡间小路或是集市上,过往的人大都认识甚至能分出辈分来。谁家的地谁家的树,甚至连谁家的鸡呀狗呀猫呀的都能分辨出来。一个村子就是一个整体,打断骨头连着筋,谁跟谁都有关系。现在,突然间要离开这样的群体,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念书,心里着实有点难过,也确实有点紧张。
  再回桫椤塬,也就是寒暑假的事了。往后,也就是节假日探亲访友了。再往后,就是无尽的思念和回忆了,和桫椤塬朝夕相处的日子这辈子是一去不复返了。因此,家乡,成了我魂牵梦萦的地方;家乡,成了我思之不能食、想之不能寐的心头病;家乡,也成了我常催促女儿要经常回去看看的口头禅。生长在城市的女儿却根本没有家乡的概念,还不解地问我:“家乡让你念念不忘的,到底是什么?”
  我答道:“是隔着几户人家的院落还会扑鼻而来的酸汤面的香气,是妈妈的味道,家乡的味道。”
  責任编辑:蒋建伟
其他文献
烟花三月,你离开江南的繁华热闹,奔赴塞北的辽阔苍凉。桃红柳绿过去了,黄叶纷飞过去了,茫茫戈壁过去了,茵茵绿洲过去了,连绵的山峰过去了,干涸的河床过去了,狂风过去了,大雪过去了。车辕辚辚,马蹄哒哒,向着乌孙国的方向,向着汉家公主命运的方向,任黄沙笼上你的黑发。  刘细君,你的人像你的名字一样纤细柔弱,多愁善感。风华绝代,却命运多舛。你在中国历史上创下了几项第一:古代和亲女性中取得成功的第一人;古代诗
期刊
“咔嚓”……  “哗啦啦”……  一株竹子在半夜三更被拦腰折断了,压在它身上的雪顷刻间纷纷陨落。其实,山谷里的任何竹木花草,生命的起起落落,时时刻刻都在律动、抗争,发生着变化。  山民说,夏天里,新竹已长得像模像样了,我们上山为了将它们的竹梢钩去,自己把身子挺了又挺,脚尖踮了又踮,双眼瞧了又瞧,为的就是让竹子在自然灾害面前少受损失。然而,人在数丈高的竹子面前,也算是渺小的啊。  安吉山民无可奈何地
期刊
直到山腰上的蘑菇石进入我的视野,才看出一座山的味道。  这山叫梵净山。从字面上解:梵者,妙也;净者,不着一丝尘埃。不知这场域是不是南海观音参禅修炼的地方。但隐隐觉得,但凡得道的菩萨,往往会把一座大山乃至几个山脉作为他做功课的场所,远比文人结庐的草堂大了去了。  而我一眼看上了蘑菇石,尽管只是山中的一个微点。说是蘑菇,其实是由两块石头垒成的。远看,像长在悬崖上的黑蘑菇,走近了,才看清上边的大而厚实,
期刊
记得小时候,语文课本里有一篇文章叫作《威尼斯的船》,那上面描写的水上城镇的独特风光十分让人羡慕,所以,过去如果说起水上城市,我唯一能想到的就是意大利的威尼斯,后来才听说,原来在我们中国也有好几座著名的水上城镇。  乌镇在外的名声虽然很大,但却始终不改它内敛、含蓄的本色,所以它名声虽大,其实地方并不算大,还只是一个镇的规模罢了,并且它是飞机、火车都不通的,好像是怕这两个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太快,奔跑中带
期刊
雷达先生走了,清明节前的五天,准确时间,是2018年3月31日下午三时。  雷达先生是个治学严谨、风趣幽默的人。印象深刻的是十多年前去京参加散文年会,到会的著名作家有梁晓声、王剑冰、雷达、郑彦英等等,会议期间,又搞了几堂文学讲座,其中有一堂是雷达先生主讲的,开讲之前课室的荧屏上打出了一行“关于文学创作的机电思考” 的醒目大字。我盯着荧屏发蒙,猜测了老半天也不解其意。我从不敢怀疑那是笔误或打错字,我
期刊
40年前,在“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季节里,同样放麦假的二哥从工作的学校借了张行的小说《武陵山下》回来,作为晚休前的消遣。  刚上三四年级的我,除了上学的课本外对别的书并没什么接触。一天拾完小麦后,偶尔在哥哥们的床上滚来滚去,突然摸到小说《武陵山下》,看到封面上蓝天映衬,雪山脚下,一名解放军身穿绿色军装,佩带红色领章帽徽,腰束武装带,手持望远镜,好不威武雄壮!  打开书,我才知道:在遥远的湘西山
期刊
初春时节,我随婺城区戏曲家协会开展“走读白沙”采风行动,再次来到沙畈乡亭久村,在祖郭殿这个地方观看白沙老爷卢文台墓地。卢文台墓地就在一个荒废了的学校旁边,面对熟悉的操场、熟悉的民房,还有熟悉的古樟树,这一切都曾深深印刻在我的脑海中。因为,在这里,我曾经以代课老师的身份,与高儒、亭久等地的孩子们相处了半年时间。  这个学校,就是曾经的高丁完小。  目睹着熟悉的一切,我的内心思绪万千。二十五年前的生活
期刊
“寒瓜方卧垄,秋蒲正满陂。紫茄纷烂漫,绿芋都参差。”诗人沈约诗中描述的寒瓜,其实就是西瓜,一种极其普通的水果品种。据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载:西瓜,种出西域,故之名。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其实,西瓜还有一个更好听的名字——青门绿玉房,活脱脱一件唯美艺术品。  西瓜种在瓜地里,一般都离家较远,因此西瓜成熟时节需要搭个瓜棚夜里好看瓜。几根毛竹竿一搭,塑料布或茅草一盖,简易瓜棚就诞生了。邻居家种了一片瓜地,
期刊
许多年来,我一想到那个地方,想到那个可怕的画面,就惊悚起来。  在我们黔北老家的大山上,生长着一种叫盐肤木的果子,可入药,学名叫五信子。9月成熟,二十几元一斤,如果摘到一斤,就是半年的学费。这项成果还得归功于我父亲,他年年都去摘至少七八斤果子来卖,可以作为我和弟弟的学费,还可以为家里办点其他事。这在当时艰苦的条件下,如抓到一棵救命的稻草。  13岁那年秋天,一个周日,我向父母说我出门去割草,其实是
期刊
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都知道,杨家的巧玉姑娘生得俊,手更巧。爹娘疼着她,不让裹着莲足的她出去风吹日晒,她也只能窝在小木楼里做女红。只是,每天下午,她总要到屋后的这条小河边站一站。  她觉得这小河就像姑娘的丹凤眼呢。那清凌凌的河水是婉转的秋波,那丛生的芦苇就是浓浓的睫毛,密密地遮掩着少女的心思。她喜欢这条弯弯的小河,尤其是深秋。当荻花铺天盖地袭来时,她会站上一整个下午,看夕阳慢慢坠落,看荻花在晚霞中被镀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