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逝的荻花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都知道,杨家的巧玉姑娘生得俊,手更巧。爹娘疼着她,不让裹着莲足的她出去风吹日晒,她也只能窝在小木楼里做女红。只是,每天下午,她总要到屋后的这条小河边站一站。
  她觉得这小河就像姑娘的丹凤眼呢。那清凌凌的河水是婉转的秋波,那丛生的芦苇就是浓浓的睫毛,密密地遮掩着少女的心思。她喜欢这条弯弯的小河,尤其是深秋。当荻花铺天盖地袭来时,她会站上一整个下午,看夕阳慢慢坠落,看荻花在晚霞中被镀上一层柔柔的金光。小河里时不时会有小鱼小虾跃上水面冒个泡泡,她看得格外开心,便咯咯咯地笑。夏天,村里村外的小伙子们收了工总要故意绕了道走过小河,他们大声地说笑,虽然小河边只有芦苇在风中起伏,但他们最想看到那个梳着两条又粗又长麻花辫的巧玉姑娘。
  小的时候,每当外祖母在小河边收割芦苇时,她便会不厌其烦地给我讲巧玉姑娘。我每次都会追着问,那巧玉姑娘后来哪里去了呢?祖母便会悠悠地叹一口气,然后默默地挥动着镰刀,渐渐没入荻花深处。后来,我渐渐大了,早已知道,巧玉姑娘便是我那颤巍巍挪着小脚的外祖母。
  我一直很奇怪,我的大舅舅和六姨妈怎么相差了30岁?我问过一次,可一直温和的外祖母突然就黑了脸,半天也没有理我。直到工作后,向母亲讨教处理人情往来时,才知道外祖父是外祖母的第二任丈夫。生下了二舅后,大外公欢喜得手舞足蹈,举止异常。外祖母这才发现,父母替她左挑右选的女婿是有精神病的。当她丢下一儿一女毅然改嫁给丧偶的外祖父时,整个杨家庄都沸腾了。这个巧玉姑娘,哦,不,沈家儿媳,原来是这样的女人!
  在那个年代,柔弱的她并没有被唾沫淹死。我的外祖父——大外公的三堂弟护着她,宠着她,还把大外公和一双儿女接回了家。她也真的爱着这个新家,从未下过地的她总是把自己和一家子收拾得干干净净,白天和外祖父一起到田头劳作,晚上,两人就着微弱的燈光赶夜工。屋后小河边密密的芦苇在两双巧手下变魔术似的,粗粗的芦柴编成了一只只簸箕、篮子、淘箩,细细的苇秆则成了漂亮的柴帘。当我的大舅舅——外祖父前妻留下的儿子也亲热地叫她娘时,她才放心地生下我的妈妈、三舅、四舅和小姨。
  也许,这样的幸福太不合常理。正值壮年的外祖父突然一病不起,抛下了一大家子孤儿寡母,早早地离了世。历经了凄风冷雨的外祖母早已不再是当年娉婷的巧姑娘,亦不复温顺慈爱的小妇人了。她咬咬牙,擦干眼泪,匆匆把十八岁的大女儿嫁出,把十七岁的大儿子和时清醒时疯癫的大外公请出了家。只是,她那乌黑油亮的青丝一夜之间突然就白了,就像屋后那片望不到头的荻花,在风中飘啊飘啊。
  我不知道后来几十年的日子她是如何熬过来的。只是自我记事以来,庄里的大人小孩都“三奶奶”地这样唤她。谁家小孩出生了,要请她去做洗三的小红褂儿;谁家有老人过世了,要请她去做寿衣;谁家小媳妇想盘个好看的纽扣,想裁一身合体的旗袍,都要巴巴地来找三奶奶。春去秋来,那芦叶青了又黄,那荻花白了又落,她终于笑着看到她和外公的三儿一女(我的小姨在十岁那年意外溺死)稳稳地成了家。
  她更喜欢屋后那片芦苇丛了,一有空便去拾掇。可是,不知从哪一天起,这小河边的芦苇就渐渐少了。起先,是因为人们已不再需要芦苇生火做饭。当荻花白成雪一样时,会有人一把火烧光。不过,她不着急,因为第二年,这些小东西又会在一夜间探出可爱的脑袋,她便又忙碌了起来。后来,突然有一天来了几个冒着黑烟大声吼叫的重家伙,将河岸翻了个底朝天,河水也被抽到了不知哪儿去。没几天,小河不见了,屋后突然冒出了一条宽宽的像大江一样的东西。
  外祖母不认识它。可她还喜欢到那里走走,她喜欢在那里拾掇,固执地认为,那些可爱的芦苇还会呼啦啦冒出来。可是,已经过去了好些年,她始终没有看见。
  年前回去时,她正窝在那床老棉被里愣愣地出神,床头散乱着一些瓶瓶罐罐,还有一只有些油污的搪瓷碗。看到我,她并没有如往常一样拉着我唠叨,只是有些茫然地看着我,喃喃了几句。
  我的外祖母,九十岁的她,再不能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了。我逃离一般退出她小小的房间。再回头,她仍旧木木地靠在床头,稀疏的白发凌乱地挂在额前。
  我突然就涌出了泪。泪光中,渐渐现出了一大片芦苇丛,雪一样白的荻花,在秋风中飘啊飘。
  责任编辑:黄艳秋
  美术插图:知 止
其他文献
1975年夏天,初中毕业的我正面临着能否上高中的难题。如果通过正常的升学考试,我凭自己的成绩考上高中,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可当时偏偏不搞升学考试,而是通过大队推荐和公社研究决定。  在具体的操作程序上大抵是学校安排两位老师到相关生产队和大队,核实该队和大队每位应届初中毕业生的家庭成分和主要社会关系等情况,再由大队革委会按照一定的比例,从本大队的毕业生中提出上高中的推荐人选名单,由学校汇总后上报公
期刊
烟花三月,你离开江南的繁华热闹,奔赴塞北的辽阔苍凉。桃红柳绿过去了,黄叶纷飞过去了,茫茫戈壁过去了,茵茵绿洲过去了,连绵的山峰过去了,干涸的河床过去了,狂风过去了,大雪过去了。车辕辚辚,马蹄哒哒,向着乌孙国的方向,向着汉家公主命运的方向,任黄沙笼上你的黑发。  刘细君,你的人像你的名字一样纤细柔弱,多愁善感。风华绝代,却命运多舛。你在中国历史上创下了几项第一:古代和亲女性中取得成功的第一人;古代诗
期刊
“咔嚓”……  “哗啦啦”……  一株竹子在半夜三更被拦腰折断了,压在它身上的雪顷刻间纷纷陨落。其实,山谷里的任何竹木花草,生命的起起落落,时时刻刻都在律动、抗争,发生着变化。  山民说,夏天里,新竹已长得像模像样了,我们上山为了将它们的竹梢钩去,自己把身子挺了又挺,脚尖踮了又踮,双眼瞧了又瞧,为的就是让竹子在自然灾害面前少受损失。然而,人在数丈高的竹子面前,也算是渺小的啊。  安吉山民无可奈何地
期刊
直到山腰上的蘑菇石进入我的视野,才看出一座山的味道。  这山叫梵净山。从字面上解:梵者,妙也;净者,不着一丝尘埃。不知这场域是不是南海观音参禅修炼的地方。但隐隐觉得,但凡得道的菩萨,往往会把一座大山乃至几个山脉作为他做功课的场所,远比文人结庐的草堂大了去了。  而我一眼看上了蘑菇石,尽管只是山中的一个微点。说是蘑菇,其实是由两块石头垒成的。远看,像长在悬崖上的黑蘑菇,走近了,才看清上边的大而厚实,
期刊
记得小时候,语文课本里有一篇文章叫作《威尼斯的船》,那上面描写的水上城镇的独特风光十分让人羡慕,所以,过去如果说起水上城市,我唯一能想到的就是意大利的威尼斯,后来才听说,原来在我们中国也有好几座著名的水上城镇。  乌镇在外的名声虽然很大,但却始终不改它内敛、含蓄的本色,所以它名声虽大,其实地方并不算大,还只是一个镇的规模罢了,并且它是飞机、火车都不通的,好像是怕这两个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太快,奔跑中带
期刊
雷达先生走了,清明节前的五天,准确时间,是2018年3月31日下午三时。  雷达先生是个治学严谨、风趣幽默的人。印象深刻的是十多年前去京参加散文年会,到会的著名作家有梁晓声、王剑冰、雷达、郑彦英等等,会议期间,又搞了几堂文学讲座,其中有一堂是雷达先生主讲的,开讲之前课室的荧屏上打出了一行“关于文学创作的机电思考” 的醒目大字。我盯着荧屏发蒙,猜测了老半天也不解其意。我从不敢怀疑那是笔误或打错字,我
期刊
40年前,在“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季节里,同样放麦假的二哥从工作的学校借了张行的小说《武陵山下》回来,作为晚休前的消遣。  刚上三四年级的我,除了上学的课本外对别的书并没什么接触。一天拾完小麦后,偶尔在哥哥们的床上滚来滚去,突然摸到小说《武陵山下》,看到封面上蓝天映衬,雪山脚下,一名解放军身穿绿色军装,佩带红色领章帽徽,腰束武装带,手持望远镜,好不威武雄壮!  打开书,我才知道:在遥远的湘西山
期刊
初春时节,我随婺城区戏曲家协会开展“走读白沙”采风行动,再次来到沙畈乡亭久村,在祖郭殿这个地方观看白沙老爷卢文台墓地。卢文台墓地就在一个荒废了的学校旁边,面对熟悉的操场、熟悉的民房,还有熟悉的古樟树,这一切都曾深深印刻在我的脑海中。因为,在这里,我曾经以代课老师的身份,与高儒、亭久等地的孩子们相处了半年时间。  这个学校,就是曾经的高丁完小。  目睹着熟悉的一切,我的内心思绪万千。二十五年前的生活
期刊
“寒瓜方卧垄,秋蒲正满陂。紫茄纷烂漫,绿芋都参差。”诗人沈约诗中描述的寒瓜,其实就是西瓜,一种极其普通的水果品种。据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载:西瓜,种出西域,故之名。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其实,西瓜还有一个更好听的名字——青门绿玉房,活脱脱一件唯美艺术品。  西瓜种在瓜地里,一般都离家较远,因此西瓜成熟时节需要搭个瓜棚夜里好看瓜。几根毛竹竿一搭,塑料布或茅草一盖,简易瓜棚就诞生了。邻居家种了一片瓜地,
期刊
许多年来,我一想到那个地方,想到那个可怕的画面,就惊悚起来。  在我们黔北老家的大山上,生长着一种叫盐肤木的果子,可入药,学名叫五信子。9月成熟,二十几元一斤,如果摘到一斤,就是半年的学费。这项成果还得归功于我父亲,他年年都去摘至少七八斤果子来卖,可以作为我和弟弟的学费,还可以为家里办点其他事。这在当时艰苦的条件下,如抓到一棵救命的稻草。  13岁那年秋天,一个周日,我向父母说我出门去割草,其实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