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卫平:踢不下去的足球回不去的辉煌

来源 :今日楼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dcoff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城中国當家掌门人宋卫平称自己的产业有两个半,一个是地产,一个是教育,多出来的半个是足球。然而,产品上的偏执狂,绿茵场上的豪赌徒,地产“黄金十年”前后,一样的宋卫平,不一样的境遇。
  仗剑天涯回不去的辉煌
  浙大历史系出身的宋卫平对金庸笔下的令狐冲如痴如狂,他却常常被称作是孤傲、冷寂的杨过。
  对产品的苛刻,使他成为绿城里的“暴君”。虽然公认“人很好”,但是“脾气很坏”。感性的宋卫平,似乎缺乏平衡感,他不会妥协,总是选择一种激烈的方式去表达。
  最著名的例子當属2009年炮轰万科事件。宋卫平信誓旦旦地提出超越万科,成为行业老大。然而,言语的炮筒和行动的执拗,却为本次宏观调控下的绿城中国埋下了隐患。2011年9月媒体提出:“2009年要向万科看齐的目标还在吗?”宋卫平當时的回答既无力又悲壮:“有能力的时候就多做一点,没有能力的时候少做一点,环境好的时候多做一点,环境不好的时候要壮士断臂,也只能壮士断臂了。”
  2011年中报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6月,绿城资产负债率高达87%,到了2011年中报,负债率这一数字上升到163.2%。
  一向以房地产业“品质教父”著称的宋卫平,在2011年上半年危机中依旧坚持不降价之路。直至2011年11月2日凌晨,他发布在绿城官方网站上的《从绿城“被破产”说起》“千字文”中,他仍是那个坚持理想的偏执如昔的激进分子:“今日今时,绿城的难处,是整个行业共同的难处。但绿城一直在奋力前行,也希望整个行业可以渡过难关。”
  不可否认,绿城是“中国最具完整价值的房地产企业”,但走的却是性价比很高的“精品”路线。在业内一个不争的事实:绿城土地楼板价的成本高居所有大型房企之首,而利润率不到2%。在宋卫平看来,房子“是有身段、有表情、有美感、有艺术、有生命的”人文表达。以北京御园为例,为了做出真正的好产品,绿城几乎不计成本,最后算账竟然不赚钱。也许,他不应该在中国盖房子,他那一套价值观与行业主流格格不入,他注定孤独求败。
  白马啸西风踢不下去的足球
  地产“黄金十年”前后,一样的宋卫平,不一样的境遇。前者涉足球坛,后者深陷楼市。十年路,并非无剑道,乃是仗剑天涯起伏有间。
  就在宋卫平2011年11月2日发出“千字文”之后的11月28日,绿城俱乐部向外界表示转让意愿。绿城俱乐部投资人宋卫平对于绿城足球俱乐部的发展给出三种可能:一是与有实力、有兴趣的企业合作;二是绿城退出中超,只保留青少年足球;三是如果没有企业感兴趣,绿城还是会以一己之力继续走下去。
  从上面这段话中,已经可以清晰地感觉到绿城已萌生退意。虽然最终依然表示自己会坚持下去,但在这种不轻言放弃的背后,却是—种无奈和力不从心。
  十三年来,绿城在足球上投资达到10亿元。面对2011年中报,净资产负债率达到163.2%的事实,绿城足球俱乐部已明确宣布,下赛季将收缩银根,尽量多使用薪水较低的年轻球员,以此来压缩运营成本。
  凭着足球的一腔热血,宋卫平保持着对绿城俱乐部持的高投入。直到今天,宋卫平才发现,继续投入对于绿城来说,实在是难以为继。怎奈何白马啸西风。
  如果三年前去问宋卫平,怎么看待足球?他会说,这是他这辈子最大的爱好。问他绿城足球会坚持多久?他会说,即便绿城不造房子了,绿城足球还会坚持下去。就在2011年11月2日凌晨发文回应“被破产”传闻的當天,宋卫平来到中泰基地为绿城俱乐部球队督训,他似乎在用这样的方式表明,绿城和宋卫平不曾改变。
  但是现在,不可否认,情况已经发生了改变。
  从2001年组建足球队到轰动一时的足坛整黑事件,宋卫平玩了十三年足球却萌生退意,此举无疑在警示所有地产商,在经历了中国房地产的“黄金十年”之后,中国房地产已经大不如前的情况下,千万不要让绿城的今天重蹈覆辙。正如宋卫平在11月2日的“千字书”中所言:“对于企业来说,命运只有两个字,生、死。无他。我们所能探讨的,是在目前的市场条件下,如何找出一条活路,穿越寒冬。”
  常常一夜无眠的宋卫平如何渡过这个难熬的“寒冬”?对足球下了血本的宋卫平曾经有一句名言:“阳光总会照射到我们身上,中国足球终有健康的那一天。”——如今面对绿城的危机四伏,宋卫平也许会在心底发出相似的希望。
  然而,变数已经势不可挡。或许,绿城之路犹如宋卫平钟爱的绿茵赛场,胜负起伏就在一线之间,但他应该会相信绿城和赛场一样,不到终场就无法预知结局,他终需笑傲江湖——此刻,并非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悲壮,只是球赛半场休息问的壮志难酬般的无奈。
  赋予“理想主义”情怀的宋卫平不愿降价,但在宏观调控面前又不得不无奈地放手——偏执与坚持,对于品质的专注,恐怕是宋卫平最大的偏执,这也是他有别于其他房产商的另类坚持。
  一向专注于高品质物业产品的绿城屡屡被指资金链紧张。另外,拿地成本与开发成本过高,在宏观调控之时首先打压的就是高端投资需求。——宋卫平绝对是中国住宅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的反对者与破坏者。他不应该在中国盖房子,他那一套价值观与行业主流格格不入,他注定孤独求败。或许,宋卫平没有错,中国需要这样的房产企业。但他也有错,错就错在把产品做成劳斯莱斯,眼睛还盯着丰田的量。
其他文献
调控僵持了一年半多,坚挺的房价终于被撬动了。2011年11月百城住宅均价环比较10月份下降了0.28%,连续第三个月下降,足见房地产市场已进入寒冬。  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南京市房地产学会会长、中国房地产资深估价师 胡志刚  随着经济的日益萎缩、调控弊端的日益凸显,由长回旋转为短回旋的信号也日益显现。  昨天,调控让房地产笑;今天,调控让房地产哭。之前的“哭”与“笑”都只是短暂的周期转换,即使
期刊
中国地产十年轮回。变的是政策,不变的是市场,是业者不断调整好心态,掌握技能和技巧应对政策带来的市场变化。政策大势不可逆转,所以,2012年开发商还想要活在世间,心态和搏弈的姿态架势至关重要。  地产开发商们最严寒之年,其实与传说中的2012无关。  上一年终倒计时时刻,上海先是传出绿城断臂求生出卖项目股权的消息,后又传闻上海证大为寻求溢价不顾复星的意愿,欲将合作项目手中持有股权转让给SOHO中国。
期刊
2011年的中国楼市无疑是一出跌宕起伏的地产大戏,因为在系列地产新政的洗礼下地产行业经历前所未有的盘整。  “新国八条”、“限购令”、“房贷首付提高”等一系列房地产新政连环出招,让本已暗流汹涌的房地产市场遭遇惊涛骇浪,曾经“势不降价”的开发商们也低下了高昂的头颅,从“买房送车”、“买房送装修”、“买房送物业费”等促销活动,转变到实打实的“降价促销”、“以价换量”。而这股势头更是从以北京、上海、杭州
期刊
2011年,楼市在限购限贷政策的持续作用下,价格明显回落,但成交量仍然大幅缩减,几乎可以称之为历史上房地产市场最为低迷的一年,能够完成年度销售业绩的房企寥寥无几。  链家地产首席分析师 张月  当前企业家信心指数和经营景气度不断走低,赢利压力加大,房企也会充分衡量继续销售的赢利与进行股权转让之间的利害关系,而收购一方也同样会出于未来经营风险的考虑谨慎投资。  2011年宏观经济持续紧缩的大形势下,
期刊
楼市传媒&美人志玲美景Aloha新春引爆三亚  2012年的第二个清晨,在中国北纬18°的三亚清水湾最美的中央海岸线上迎来一场美丽的约会——中国“最美”美女林志玲与“最美”清水湾阿罗哈之浪漫邂逅。该活动由海南清水湾旅业有限公司主办,楼市传媒、鸿视公关承办。国内地产界精英、全国主流媒体近百人和数百名阿罗哈项目意向客户等出席了本次盛会。据悉,当天销售业绩过亿元,成就海南高端滨海地产热销样本。  此次活
期刊
2011年房地产调控政策  密集出台、重拳出击,是2011年房地产调控的真实写照。  1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1年1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1月17日:银监会召开2011年工作会议,会议指出,对房地产领域风险,要继续实施差别化房贷政策。  1月25日: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联合出台《房地产经纪管理办法》。  1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度推出
期刊
2011年最火爆的一部电视剧无疑是《男人帮》,片中的男主角因各自鲜明的个性赢得了众多影迷的认可。其实在中国楼市也不乏一些铿锵有声的魅力型男,他们以自己的地产足迹见证了中国地产的进程。为此,楼市传媒将以诙谐独到的语言来盘点这些风云人物在2011年的巨大贡献,以及他们对2012年楼市前景的憧憬与展望。
期刊
榜样:一个时代的精神力量  这是一个偶像遍地的时代。然而,这也是一个榜样缺失的时代。  曾几何时,榜样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回顾中国社会近半个世纪以来榜样的变迁,我们能够看到其中所折射的时代文化的巨大变化。  可自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社会开始走向更加多元化。演艺圈、文艺界、政坛、企业界、体育赛场、网络论坛……形形色色的视觉偶像不断涌现。人们消费着偶像、崇拜着偶像,但不再拥有那种值得持续学习与仰
期刊
他热爱探险运动,是全球第十五个完成“7+2”计划(登顶七大洲最高峰与到达南极北极)的人;他更热爱写诗,高考恢复后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笔名为骆英,出自于“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他也是一个房地产商,身家亿万,在福布斯富豪榜上榜上有名。2011年,冰岛买地被拒一事,外媒用愤怒一词来形容黄怒波。巧合的是,“怒波”并不是他的本名。年少时经历各种磨难的他,在黄河边看到黄河水冲击河岸的时候,才
期刊
2011年,中国的房地产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调控政策。正当众多房地产企业为下一步怎么走而犯嘀咕的时候,王健林和他掌管的万达为我们展示了另一种生存路径。同样是201 1年,曾经宣布“永远退出中国足坛”的王健林高调“复出”。这个撑起一个商业地产王国的男人,能否救得了中国足球?  笑傲江湖孤独求败  二十二年,33个万达广场、15家五星级酒店、600块电影银幕、26家连锁百货店、30家量贩KTV,王健林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