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撑得起商业地产救不了中国足球

来源 :今日楼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2531199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中国的房地产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调控政策。正当众多房地产企业为下一步怎么走而犯嘀咕的时候,王健林和他掌管的万达为我们展示了另一种生存路径。同样是201 1年,曾经宣布“永远退出中国足坛”的王健林高调“复出”。这个撑起一个商业地产王国的男人,能否救得了中国足球?
  笑傲江湖孤独求败
  二十二年,33个万达广场、15家五星级酒店、600块电影银幕、26家连锁百货店、30家量贩KTV,王健林率先开创了让业内为之瞠目的“万达速度”。他自信地提出“四年内万达将成为全球第一,十年之内没有能与万达竞争的企业”。
  在商业地产领域,万达速度无人能敌。常州新北万达广场自奠基到开业仅用了短短15个月的时间。万达在这么短时间内完成建设、招商、装修并且满铺开业,这样的奇迹被行业惊叹“不可想象”。
  而成就这样的速度,最主要的原因是万达拥有众多的战略合作伙伴,万达开到哪里,他们就追随到哪里。对于如何做到让商家坚定跟随万达的发展脚步,王健林坦言:“让商家赚钱,是商家跟随你发展的唯一秘诀。万达商业公司研究一个方向如何让商家赚钱,如何让所有商家赚钱。大家之所以愿意跟随,因为跟随就能赚钱。如果我叫他干十个赔五个,他肯定不愿意追随了。而商业地产的成败取决于,有多少商家愿意追随你、相信你。”
  要想达到万达这样的发展速度,不仅仅依靠地理位置,依靠雄厚的运作资金,更是商业资源的积累和企业执行能力的锻炼,这也是万达一直领跑中国商业地产的核心竞争所在。
  2011年上半年,万达集团营收超过618亿元,仅次于万科——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数字是在超过400万平方米的自持物业的基础上取得的,如无意外,全年营收预计将突破1000亿元。
  以万达为代表的城市综合体项目遍地开花。世邦魏理仕数据显示,仅北京2010年商业地产新增供应量和吸纳量分别达到了空前的123万平方米和10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55%、357%。此外,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商业地产供应量亦直线飙升。万达则是其中的最大玩家。2011年上半年,万达的营收是其计划的153%,同比增长69.7%,已开业的万达广场总客流高达3亿人次,全年预计可达6亿人次。任何曾有万达任职经历的经理人们,现在都成了那些转头抢进商业地产的开发商们的猎头对象。
  万达在不断地前行当中找到了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商业发展模式,这是别人无法取代的,甚至很难模仿、克隆的。
  2010年起,万达集团在原有的四大支柱产业基础上增加了旅游度假产业。拓展新的支柱产业是企业不断发展的必要条件,王健林表示:“做企业,必须时刻保持危机感,为企业思考一百年、两百年,这个企业才能真正扎实。”因此,文化旅游不仅按照支柱产业发展,也为万达未来十年、二十年储备核心竞争力。
  未雨绸缪、运筹帷幄向来是王健林的拿手好戏,万达这个国内订单式商业地产、城市综合体商业模式的开创者,能否在旅游产业继续扮演王者的角色?让我们拭目以待。
  争议中前行的“万达模式”
  就在万达在商业地产世界叱咤风云、风头无之际,关于万达模式、资金链问题的质疑也开始甚嚣尘上。尤其在绿城集团遭遇破产危机后,同样借助信托基金渠道进行部分融资的万达也就此笼上了一层阴影。
  万达模式实际上是香港新鸿基地产模式的变形,即都是“以售养租”,出售大型商业中心配套住宅及部分零售商铺回笼资金,以支持商业物业的长期经营,最终获取租金回报。
  万达近几年如此高速扩张,又投入大量资金建设IMAX这样的高端影厅,不可能没有资金压力。市场传闻王健林与某些战略投资者签下所谓“对赌协议”,相信也不会是空穴来风。不过万达自身持有的物业股权比例较高,必要时可以部分出售,以化解现金流风险。
  在国内众多商业地产企业中,万达是较早走上正轨的,其战略也比较清晰和稳定。现在的问题是要强化投资者信心,平稳度过扩张瓶颈期。
  5亿元投资中国足球公益行为还是政治任务
  一个曾宣布“永远退出中国足坛”的人,十三年后又回来了,不仅如此,还投给中国足球5亿元巨资。他就是王健林。
  1993年,大连万达足球俱乐部成为中国原甲A足球联赛(现中超前身)第一支职业足球俱乐部,曾创造过中国足球俱乐部在亚洲的最好成绩。巅峰时期,王健林却突然宣布退出。王健林退出足球圈时,正是足球热昏了的年代。甲A足球联赛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管,腐败最终如细菌一样肆意滋生,他一怒之下退出了足坛。
  2011年1月28日,国务委员刘延东主持召开振兴足球工作座谈会。王健林在会上当场表态:如果中国足球需要,他愿意“拿出几个亿来”支持。7月3日,“中国足球希望之星赴欧洲留学启动”、“中国足球协会与万达集团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北京理工大学举行。根据协议,万达集团三年至少出资5亿元人民币,全面支持中国足球振兴。
  当时退出足坛时,王健林曾表示:“退出中国足球,有两个原因:一是对于体制感到无奈,官办足球,我只有拿钱的命,没有任何话语权;二是万达集团进来以后没有制止住这种局面。”
  王健林回来了,但“官办足球”仍然没有一丝向“市场足球”转变的迹象。对于王健林来说,5亿元投给中国足球,更像是一种公益行为或“政治任务”。
  万达模式的优势在于快,一个万达广场从拿地到开业往往只要15个月左右,这是任何其他开发商,特别是决策过程谨慎繁复的外资企业无法想象的。而且它在城市次中心区域大面积低价拿地,以最快速度组合院线、酒店、百货、卖场等业态建成开业,可迅速提升周边商业气氛,极受重视短期政绩的地方政府官员欢迎。
  但万达模式的最大弱点,是大规模快速复制之下,商业业态组合比较单一,缺少个性和变化,给人的印象是体量足够庞大,但卖的都是“大路货”,因此商场租金水平不高,一直无法赢得海外投资者的青睐。后者不太在意物业本身的升值,反而十分注重商场长期运营的租金回报率。
  经过第一轮跑马圈地之后,万达到了调整和提升的关键节点。跨过这道槛,对万达的未来发展显得尤其重要。
其他文献
近日,温总理和李副总理相继表示未来将坚持楼市调控不动摇,这也表明楼市未来还将会与“限贷”、“限购”、“限价”等政策相随相伴。对于企业而言,指望政策松动、楼市成交环境改善来救企业的燃眉之急已经成为空想,摆在企业面前更现实的问题是,如何调整策略以求“过冬”。  中房信·克而瑞研究中心评论员 张珺  2011年是调控年,亦是机会年。面对挑战与机遇,房企态度有保守亦有积极。  笔者就企业当前经营所必须面对
期刊
调控僵持了一年半多,坚挺的房价终于被撬动了。2011年11月百城住宅均价环比较10月份下降了0.28%,连续第三个月下降,足见房地产市场已进入寒冬。  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南京市房地产学会会长、中国房地产资深估价师 胡志刚  随着经济的日益萎缩、调控弊端的日益凸显,由长回旋转为短回旋的信号也日益显现。  昨天,调控让房地产笑;今天,调控让房地产哭。之前的“哭”与“笑”都只是短暂的周期转换,即使
期刊
中国地产十年轮回。变的是政策,不变的是市场,是业者不断调整好心态,掌握技能和技巧应对政策带来的市场变化。政策大势不可逆转,所以,2012年开发商还想要活在世间,心态和搏弈的姿态架势至关重要。  地产开发商们最严寒之年,其实与传说中的2012无关。  上一年终倒计时时刻,上海先是传出绿城断臂求生出卖项目股权的消息,后又传闻上海证大为寻求溢价不顾复星的意愿,欲将合作项目手中持有股权转让给SOHO中国。
期刊
2011年的中国楼市无疑是一出跌宕起伏的地产大戏,因为在系列地产新政的洗礼下地产行业经历前所未有的盘整。  “新国八条”、“限购令”、“房贷首付提高”等一系列房地产新政连环出招,让本已暗流汹涌的房地产市场遭遇惊涛骇浪,曾经“势不降价”的开发商们也低下了高昂的头颅,从“买房送车”、“买房送装修”、“买房送物业费”等促销活动,转变到实打实的“降价促销”、“以价换量”。而这股势头更是从以北京、上海、杭州
期刊
2011年,楼市在限购限贷政策的持续作用下,价格明显回落,但成交量仍然大幅缩减,几乎可以称之为历史上房地产市场最为低迷的一年,能够完成年度销售业绩的房企寥寥无几。  链家地产首席分析师 张月  当前企业家信心指数和经营景气度不断走低,赢利压力加大,房企也会充分衡量继续销售的赢利与进行股权转让之间的利害关系,而收购一方也同样会出于未来经营风险的考虑谨慎投资。  2011年宏观经济持续紧缩的大形势下,
期刊
楼市传媒&美人志玲美景Aloha新春引爆三亚  2012年的第二个清晨,在中国北纬18°的三亚清水湾最美的中央海岸线上迎来一场美丽的约会——中国“最美”美女林志玲与“最美”清水湾阿罗哈之浪漫邂逅。该活动由海南清水湾旅业有限公司主办,楼市传媒、鸿视公关承办。国内地产界精英、全国主流媒体近百人和数百名阿罗哈项目意向客户等出席了本次盛会。据悉,当天销售业绩过亿元,成就海南高端滨海地产热销样本。  此次活
期刊
2011年房地产调控政策  密集出台、重拳出击,是2011年房地产调控的真实写照。  1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1年1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1月17日:银监会召开2011年工作会议,会议指出,对房地产领域风险,要继续实施差别化房贷政策。  1月25日: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联合出台《房地产经纪管理办法》。  1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度推出
期刊
2011年最火爆的一部电视剧无疑是《男人帮》,片中的男主角因各自鲜明的个性赢得了众多影迷的认可。其实在中国楼市也不乏一些铿锵有声的魅力型男,他们以自己的地产足迹见证了中国地产的进程。为此,楼市传媒将以诙谐独到的语言来盘点这些风云人物在2011年的巨大贡献,以及他们对2012年楼市前景的憧憬与展望。
期刊
榜样:一个时代的精神力量  这是一个偶像遍地的时代。然而,这也是一个榜样缺失的时代。  曾几何时,榜样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回顾中国社会近半个世纪以来榜样的变迁,我们能够看到其中所折射的时代文化的巨大变化。  可自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社会开始走向更加多元化。演艺圈、文艺界、政坛、企业界、体育赛场、网络论坛……形形色色的视觉偶像不断涌现。人们消费着偶像、崇拜着偶像,但不再拥有那种值得持续学习与仰
期刊
他热爱探险运动,是全球第十五个完成“7+2”计划(登顶七大洲最高峰与到达南极北极)的人;他更热爱写诗,高考恢复后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笔名为骆英,出自于“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他也是一个房地产商,身家亿万,在福布斯富豪榜上榜上有名。2011年,冰岛买地被拒一事,外媒用愤怒一词来形容黄怒波。巧合的是,“怒波”并不是他的本名。年少时经历各种磨难的他,在黄河边看到黄河水冲击河岸的时候,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