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学生公民教育的新进展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wayd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于2010年10月20日~22日举办了第三届北京青少年学生公民教育国际论坛。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新时期青少年学生公民教育的创新实践策略”。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300余人与会。
  
  一、青少年公民教育的新发展
  
  第一, 对公民权利与责任进行了更加深刻的解读。
  与前两届论坛相比,本届论坛彰显了对权利意识与责任感的关注,这是公民意识中最为核心的两个概念,也是公民教育最主要的内容。尽管学者对这两个概念的地位问题存在争论,但他们却都强调了二者的紧密联系,即没有公民权利,就谈不上公民的义务与责任,同样没有责任与义务,也无法行使公民权利。
  法国师范学院副院长奥杜特教授在介绍法国的公民教育课程时指出,必须给予学生自主管理学校的权利、对教师监督的权利以及种族平等的权利。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认为,自由、独立、平等是公民人格最核心的内涵,这实际上解释了公民权利的具体内容。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时龙研究员认为,价值观念、义务意识、实践能力是奠定社会责任感的三块基石。公民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人们的行为失范现象有所增加。重新确立社会秩序和规范,公民教育是重要途径之一,全社会要不断唤起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此外,还有很多发言者围绕对国家民族的责任、对父母及他人的责任、对环境保护的责任以及对自己的责任等不同方面探讨了公民责任的基本内涵。
  第二,关注公民教育中的文化差异与国际理解。
  由于演讲者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多元文化或文化的差异性自然成为本届国际论坛的一个热点话题。任何一种公民教育课程都不能简单地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移植到其他的国家或地区。因此,我们要在充分尊重与理解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国际视野与国际理解力。
  世界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夫妇认为,由于东西方的价值观念存在一定的差别,国家体制的不同,使得民主在各个国家的具体体现也不同。中国的民主制度是一种纵向的发展趋势。新加坡国立教育研究所副教授何利清博士介绍了全球化、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新加坡公民教育,她认为全球化导致国家和公民之间关系的本质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身份”、“多样性”和“社区”等概念的重新定位。正因如此,除了对公民教育能够产生普遍共识外,主流公民教育研究更强调公民教育内涵和教育方式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这与檀传宝教授提出的公民概念的特殊性与普适性观点相一致。清华大学与普林斯顿大学丹尼尔
其他文献
岭南路小学是邯郸市复兴区实验小学,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积淀了厚重的校园文化。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越来越趋向于功利化和实用化,逐渐偏离了科学的人文价值,偏离了人的主体地位。现实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人文精神的培养势在必行。  我们对学校的发展路径进行了重新的梳理。在充分挖掘学校文化底蕴的基础上,我们将各种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分析,围绕着“以文化人,以爱育人”的理念,将人文教育确定为我校未来办学所追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人际关系学家戴尔·卡耐基曾说过:“认可、赞美和鼓励能使白痴变天才;否定、批评和讽刺可使天才变白痴。请永远不要否定,不要批评,不要讽刺,请相信所有人都重要,请记住佛向心中求。”个性因欣赏而彰显,差异因欣赏而精彩,教育因欣赏而美丽,每一个生命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美丽。  走进武汉市常青第一中学(以下简称“常青一中”),你会感受到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充盈着生命的灵动。学校的银杏喷泉
摘 要 我国中小学校训发展经历了建国前、建国后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三个发展时期,并呈现形神兼备、形同神散、形异神聚三种不同状态。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对时代精神的把握始终是我国中小学校训的主要特点。重新审视传统文化,吸收其合理内核,赋予其更多时代新意,使传统文化意蕴更加丰富是形成形神兼备校训的关键。  关 键 词 中小学;校训;发展历程  作者简介 王彩霞,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校训
一个国家的公民与道德教育总是沿着其独特的路线,解决其面临的问题,完成其固有的使命。印度独立后,尼赫鲁就希望建立世俗的民主国家,企求通过教育将存在着财产、种姓和宗教等差异的国家统一起来[1],公民与道德教育在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国家认同是印度道德与  公民教育的主题    印度希望成为民主、世俗和社会主义国家,教育的任务就是树立民主、世俗和社会主义的价值观。1979年的《国家新教育政策
贝新茝,河北省任丘市教体局礼仪办公室主任,礼仪特级教师。河北省沧州市第五届、第六届拔尖人才。参与编制《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     一、文明礼仪教育与德育之关系  礼仪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历来为我国思想家和教育家所重视。孔子强调:“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其大意是说只重品质朴实,而不重仪表礼节文雅,则显得粗野;只重仪表礼节文雅,而缺乏质朴的品格,则显得虚浮。只
发现一学生认同性格、人品和行为习惯以及独立思考、具有创新精神对于职业成功的重要性,充分意识个人学习成绩与未来职业成功之间关系,看重所学专业对未来职业成功的影响。  发现二  学生并不认同“哪个行业工资高就做这个行业”的说法;年级越高,对自己的未来有信心的比例越低。  发现三  学生普遍缺乏职业规划意识和实践机会;学校普遍缺少对中学生开展职业启蒙与职业规划指导。  发现四  “父母”对中小学生职业意
孩子一进校门就觉得压抑、痛苦;小小年纪就谈起了恋爱;家长批评两句就想到轻生,等等。试问,这些是品质问题、思想问题,还是心理问题?我们都知道,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目前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不少老师、家长把一些心理问题误认为是品质问题,孩子得不到针对性的“诊疗”,致使一些心理问题愈演愈烈。近日,本刊记者就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问题采访了山西省教
著名德育专家鲁洁先生指出:“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体、整个生活之中,不会有脱离生活的道德。品德的培养应当遵循一种生活的逻辑,而不是一种纯学科的逻辑。”[1]道德教育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才具有深厚的生命力。基于此,山东省东营市实验学校探索实施了校本课程“生活德育”,并把德育生活化和生活德育化作为其应有之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校将道德教育深深植根于学生生活的土壤,让德育与学生的学习生活、交
一、现代教育的本质、特性及功能  现代教育的演进。从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来分析,可将教育分为原始教育、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现代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8世纪到19世纪后期约100年的时间,是与以使用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在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相适应的;第二阶段是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的近100年时间,是与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各个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和苏联的发
国际化与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两个重要标准。江苏省镇江市将教育现代化提升到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更高平台上,着力打造教育现代化的“升级版”。而诸多的现代化建设中,人的现代化起着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这就需要用开放的心态、视野和方法来办教育。开放离不开改革,改革也需要开放的土壤。在镇江这块具有探索精神的土地上,我们发现了植根于每个学校的德育特色“基因”。  办教育需要开放的心态、视野和方法  :赵